建模活动中的对称性研究

建模活动中的对称性研究

一、对称在造型活动中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宁[1](2021)在《神性的形象诠释 ——以敦煌和梵蒂冈的造型艺术为例》文中提出论文以神性的艺术诠释为主线,以敦煌和梵蒂冈艺术集群的作品为例,围绕其中的雕塑、壁画以及建筑装饰等在诠释神性中的异同进行了论述与论证。敦煌和梵蒂冈艺术既是东西方文明的精粹,也是佛教和基督教艺术的经典、本文以敦煌和梵蒂冈艺术作品为例,借助图像学、风格学等研究方法,对二者进行切实的比较研究。其中包含了对二者作品内容、艺术形式、艺术手法等方面的梳理分析,也涉及了创作主体、社会背景、宗教教义等内容的阐释。本文首先分别对敦煌与梵蒂冈造型艺术的内容、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等进行了简要概述,进而以艺术作品为依据,从艺术发展史、宗教社会学和美学等角度对造型艺术和宗教神性思想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研究,围绕敦煌和梵蒂冈艺术作品的表现内容和形式,论述并论证它们是如何来诠释神性思想的。着重从造型艺术语言的角度,对两者所表现出的艺术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解析两者在表现手法、艺术追求上的差异与相通,结合东西方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方式探寻其形成的深层原因,力图在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精神等方面,对敦煌与梵蒂冈的造型艺术进行学术层面的探讨和研究。

王文灏[2](2021)在《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造型艺术的发展演变》文中研究指明根据考古发现汉画像石大约产生于西汉中期至东汉末年。汉画像石作为墓葬及墓前建筑内部主要装饰形式,无疑与视觉图像表达方式有着共通之处,它以独特的方式反映出中国两千多年前汉代的社会、文化与信仰的演进历程,揭示出其时代文化内涵及审美表达方式,对于探知与把握图像表达的未知世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山东地区则是全国四大画像石聚集地之一,其画像石分布密集且数量庞大,在全国范围内占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地位。本文中的山东地区,其地理范围指的是以鲁西南的济宁、枣庄、临沂等地为中心,东至胶东半岛,西至鲁豫交界处,向南到鲁苏皖三省交界区域,北至滨州、东营黄河三角洲地区。由于在上述区域内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具有共同的地域文化与艺术特征,因此学术界通常是把该地域的汉画像石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以与南阳地区、四川地区和陕北地区等相区别。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地域特点明显,并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在画像石的造型艺术方面地域特色突出。事实上,汉画像艺术不仅体现出象征主义的审美思想,而且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学术界普遍认为,在整个两汉时期,汉画像都是作为统治阶及精英阶层为了统一思想、教化民众的一种手段,因此其具体的表现内容与表现方式,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文化和信仰,同时也体现了时人采用多样的造型艺术将上述内容进行艺术化表达的独特方式。纵观汉画像石的造型艺术,其特点主要表现在造型处理、构图处理、装饰处理与材料处理四个方面。首先是造型形象的变形处理,也就是剪影法的运用。山东地区汉画像石大多采用剪影的平面形式来表现造型的典型动态。其次是构图的处理即分割法的应用。汉代匠人对于画像石的画面常常通过分割法的处理而使得画面具有秩序的美感。再次就是装饰的处理,也就是填充法的大量运用。画像石的人物造型之间,通常会用其他的造型来填补形与形之间的空白,以达到充实丰满的效果。第四是对材料的处理,汉代匠人常常使用减地法。这是一种为了保留主体造型而剔去造型以外的空间的雕刻方法,以达到主题突出的效果。减地法早在战国时期高端玉器上就已经被采用,汉代匠人将其大量运用到画像石雕刻艺术上,并对后世的各种雕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正是山东地区汉代石匠们采用了具有上述特点的工艺技术,才有了本地区汉画像石雄浑大气、舒朗有度、繁而不呆的艺术特征。本文在对两汉之交的汉画像石造型艺术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除了对雕刻技法特征的剖析与商榷之外,还将从现象深入本质深入探究其相对应的社会、思想、审美内涵。本研究将山东汉画像石创作题材归纳为四大类。第一种是日常生活题材。在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日常生活题材最为常见,其中的乐舞百戏在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出现的数量较多,反映的是两汉时期官宦富贾宴饮乐舞场景与风俗习惯的具体体现;与此相关的庭院庖厨,反映出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真实场景,也是画像石题材中的世俗生活题材;另一日常生活题材是汉代统治阶级的狩猎活动,这时的狩猎已经不单纯是人类生存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娱乐健身活动,因此成为常见题材。第二种是历史故事题材。历史故事题材在整个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此类题材在画像石中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目的性,起着“以德为教、惩戒后世”的作用。这些历史故事题材可分为王侯类、名臣类、义士类、孝子类、烈女类及圣贤类等。从这些分类里可以看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明王先贤、义士孝子们的品德及儒家伦理思想。第三种是战争类题材。战争题材的画像石表现内容一般集中在胡汉战争方面,具体内容有献俘、交战、胡王等固定内容。第四种是神仙祥瑞类题材。在神仙祥瑞类题材中较常见的是伏羲女娲、西王母东王公、神异怪兽等形象的描绘。从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题材分类中,可以看出两汉时期的画像石墓葬及墓前祠堂,其造型结构深受所表现的各类题材的影响,人们通过把墓主人放置到世俗与神仙两界并存的同一个空间维度,并希望由此达到在时空观上存在着的生前死后的递进关系。这是两汉时期统治阶级所教化的死后升仙这一思想观念的反映,是死者再现生者世界的理想化图像表达。上述创作题材的表现方式往往造型特点突出,成为汉画图像中风格发展演变的重要载体。两汉时期,为强化封建依附关系,统治阶级不断鼓吹天人感应论及符瑞说,标榜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这可以看做是画像石墓大量出现的重要社会原因,也是汉画像石图像中出现有大量的历史人物故事、神仙异兽等形象的依据。除了社会原因,笔者还认为这些造型形象的来源与原始社会以来形成的艺术观念以及中外文化的密切交流相关。除了受到儒家孝道思想观念的影响之外,这些造型形象还与汉代重厚葬之风的盛行,以及灵魂永生观念与来世信仰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作为汉代墓葬重要组成部分的汉画图像中的造型艺术,必然也是这一观念和信仰的产物。山东地区的画像石早在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就已产生,东汉中后期则成为其鼎盛时期,产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画像石作品,也成为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典型代表。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与神话传说与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画像石亦不例外。古代中国社会人们常常会把统治阶级所崇尚的思想作为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决定要素,从汉画像石的题材中亦不难窥见这一影响的具体存在。汉画图像中的历史人物形象主要有古先圣贤、忠臣模范、列女孝子、传说人物等,来源于汉代的历史记载和人物传说,目的是“明劝诫,助人伦”,行使图画的教育功能。统治阶级的神仙思想,对于汉画像造型的表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神仙思想根植于人类的求生本能,对死亡的恐惧与对长寿的期盼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对于不死的追求,在先秦的王公贵族那里已经表现得尤为强烈,因为他们是政治和经济的既得利益者,具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和占有欲,希望长生不老,想把自己在现实中享受的富贵生活永远延续下去,可见求仙思潮在汉代已经达到鼎盛且有其阶级统治的基础,画像石的形象表达也就深受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民间祥瑞造型形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与发展折射了彼时人类社会的时代背景、思想意识以及审美追求,也体现了华夏民族延续存在的信仰追求。随着汉代与西域以及中亚西亚地区诸国陆路、海路联系的增多,异域的人物与各种动物组合的形象也随之传播到中原地区,使东汉时期的画像石中出现了诸如多髯长毛的人物形象,更有多种不同组合的形象出现,如人头马、九头蛇、鸟头怪、饕餮组合等。这些造型形象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汉代中原地区与西域,中亚西亚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密切。山东地区画像石的造型形态产生的原因,可以围绕统治阶层的统治方式、民间祥瑞思想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地域造型形态的产生必然有社会、思想及文化方面的源流与根源,两汉社会统治阶级把儒道思想作为教化民众的工具,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进行说教,进而巩固其阶级地位,而两汉对外交流所带来的社会文化的融合,也是画像石造型形态产生的重要根源。齐鲁之邦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紧邻鲁南的苏北地区以及巫风盛行的荆楚之地,前者为画像石创作提供了思想基础,后者则成为画像石造型艺术上的源泉。因此,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造型形像更是千变万化且多姿多彩,兼具细腻与雄壮之风。在此背景下,山东地区的汉画像石的造型风格演变与审美形态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一致性,是我国汉画像石造型艺术的宝库。

王小维[3](2021)在《汉藏美术比较视野下的藏族传统肖像画研究 ——以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肖像画是人类艺术中一个永恒的表现主题。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商代就已出现肖像画的制作。藏族美术作为中国美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传说藏语“绘画”(ri mo)一词就是由人物画像演变而来。随着佛教在西藏社会的深入影响,藏族美术开始以表现佛教题材为主,内容涵盖佛、菩萨、护法神、赞普、后妃、高僧大德等。本文以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作为研究核心,不同于佛、菩萨、护法神等,高僧是藏族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是对西藏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而体现在绘画上,高僧画像又是藏族美术史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具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本文通过艺术社会学、图像学、风格学等研究方法对西藏高僧画像兴起的社会背景、风格演变以及画面的形式语言等进行分析探讨,试图通过高僧画像的发展演变来探寻藏族美术的民族化、本土化之路;通过对汉藏绘画中高僧画像艺术形式的比较,可反映出汉藏民族在文化上的认同性;此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僧画像对现今的艺术创作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通过文献和实物遗存对吐蕃时期的人像进行梳理,旨在说明虽然吐蕃时期佛教在西藏有所发展,但是塑绘人像的行为在苯教和佛教的活动中皆而有之,表现对象也以赞普、后妃、王室成员为主,僧人像在吐蕃时期仅处在萌发状态。其次,对11-13世纪初西藏高僧画像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论述。随着公元10世纪中期佛教通过“上路弘法”和“下路弘法”在西藏开始复兴,佛教开始在西藏受到普遍信仰,同时,西藏佛教的各宗派也相继产生,高僧大德作为西藏佛教复兴与传播的主体,逐渐成为绘画与雕塑的主要表现对象之一,而宗派的发展与传承也能清晰地表现在高僧画像之中。11-13世纪初西藏高僧画像的基本形式表现为:单尊像、双尊对坐像和共坐像、伴有世系传承与高僧传记像以及高僧像旁边伴有胁侍菩萨像都已出现,这一时期高僧画像的发展为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第二章至第四章为论文的中心内容。13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西藏高僧画像虽然延续了印度、尼泊尔的绘画风格,但是汉地绘画元素也大规模进入到藏族绘画之中。明代建立后,中央政府对西藏采取“多封众建”方针,汉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空前繁荣,而西藏一批重要的寺院也在明代创建,如白居寺、扎什伦布寺、贡嘎曲德寺、甘丹寺等等,同时西藏美术史上着名的绘画大师“井喷式”出现,这些大师不再满足于已有的绘画样式,他们在藏族美术的民族化、本土化之路上走的更深更远,表现在高僧画像中,如白居寺吉祥多门塔内的高僧画像,虽然构图上仍然沿用了印度、尼泊尔的形式,但是造型方面却已经脱离了印度帕拉风格、尼泊尔风格概括性的造型方式,人物脸部刻画上体现了细腻、写实的特征,强调人物的形象特征(年龄、性格、民族身份等),可以说以白居寺为代表的江孜风格在本土化进程中走出了坚实的一步。随后由勉拉顿珠开创的勉唐派和钦孜钦莫开创的钦孜派则更为完整地体现了藏族美术的民族化与本土化,从现存的勉唐派高僧像作品来看画面的整体风貌是用工整的笔法,呈现出端庄典雅、宁静慈祥、秀丽大方的整体氛围,人物造型也更加圆润,云彩、花卉也更为写实。与勉唐画派不同的是钦孜派给人以活泼、灵动之感,充满写意气息,具有热闹升腾的韵律感,而在高僧画像的构图上,虽然在世系传承上遵循了帕拉、尼泊尔风格构图的“内外式”,但已经不是明显的“回”字形,而在人物造型上钦孜派放弃或弱化了头部的局部写实,而强调了高僧整体的写实性。而在16世纪产生的噶赤画派从构图、色彩、造型上对汉地绘画的吸收更加彻底,除了传统的中心构图外,偏角式构图也是噶赤派高僧画像流行的一种样式,这种构图直接来自于汉地的罗汉画样式。西藏西部绘画风格中的高僧像在15、16世纪形成了一种具有地域性、杂糅的样式。第五章对后世高僧画像发展中的两个个案进行了探讨。一是,探讨了清代直至近现代史实性绘画中的高僧形象,在延续了白居寺八思巴与忽必烈壁画对坐形式的基础上,西藏高僧画像产生的不同画面布局和不同的造型特征。二是,摄影术和西方写实性绘画技法传入西藏后,以根敦群培、安多强巴为代表的藏族艺术家通过学习西方写实绘画技法或者从照片临摹开始探索出一条新的绘画之路,这种探索尤以高僧画像最为突出,清代中期藏族绘画逐渐走向程式化,高僧像的个性特征逐渐被标准样式所取代,形式也较为固定,因此这种探索精神对西藏高僧画像以及藏族美术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陆刚[4](2021)在《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文化遗存,其以精美独特的“野兽纹”着称于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类青铜器大量出现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由于当时我国正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整理,导致大量珍品流失国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得到了有效的整理和保护,我国学术界对其所做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系统。然而截至目前,对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学术研究多集中于考古学领域,很少有从艺术学与民族学视角所做的系统而全面的研究。这便是笔者特别关注并确立本选题进行研究的重要缘起,意在探索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特征与民族文化内涵。本文根据历史文献与考古学成果、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对夏商至两汉时期北方长城沿线地带的气候演变、生态环境、经济模式乃至铜锡矿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还原”。结合上述“背景”,分别研究(饰有动物纹造型或具有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典型特征的)兵器与工具、“装饰品”、生活用具与车马具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提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乃起源于农耕社会而成熟于游牧社会,它是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熟的,其中气候“干冷化”使争夺生存资源的斗争加剧,间接导致铜刀造型的成熟先于动物纹饰件,而北方地区铜锡矿资源的分布状况,也直接影响了早期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规格与形制。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从造型艺术的角度可分为浮雕与圆雕两类。笔者研究发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动物纹浮雕主要有五种构成样式:1.表现动物头部或全身侧面特征的、属“原初形态”的单体动物纹样式;2.由单体动物纹沿着虚拟中轴“镜像”生成的轴对称构成样式;3.单体动物纹围绕底端中心点旋转而生成的中心旋转构成样式;4.单体动物纹通过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生成的排列与交错的构成样式;5.借助视知觉的“完形”倾向表现视知觉动力的咬合与分噬的构成样式。由1-4可视为单体向复合纹样的演进过程,体现对装饰意味的追求。第5种是从现实动物咬斗情景中抽取出来的、以“合”的图像表现“分”的力量的构成样式,体现对武力与坚韧意志的崇尚。鄂尔多斯式动物主题圆雕分为双兽组合与群兽组合。双兽组合多对称设置、重心后移、重力前倾营造恭谨肃穆的氛围,用作辕饰或竿头饰妆点仪仗;群兽组合以不同姿态动物造型营造自然生活气息,用作明器服务灵魂。不同的使用功能决定着不同的组合形态与情感表达。对应北方族群的信仰,可以发现动物纹饰件主要作为“神灵”的象征符号而存在,其主题的意义比造型和形式更重要。早期的造型简练而粗犷,代表先民们虔诚信奉的神灵、寄托着生之祈盼,在审美形态上体现出一种“纯朴之美”;战国晚期匈奴强盛,族群精神影响造型艺术风格。虎、野猪、“怪兽”等主题通过咬合与分噬的构成样式,展现力量、制衡、坚韧、悲壮,在美学形态上体现为一种“崇高之美”;游牧经济形成后,“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简便易行的法律制度、节约务实的规约习俗无不与游牧生业模式紧密契合。动物纹饰件单纯的主题、简洁的形式、精巧的形制、便携的特点均适宜以节约、务实为“生存原则”的游牧生活,在审美形态上体现为轻松、便捷、适宜的“简约之美”。匈奴衰落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在北方草原为鲜卑人所继承,但主题、风格、材质、工艺均有所改变;向南,其已传至江苏及两广地区;向西,流传至天山、阿尔泰山脉以及乌拉尔地区。但是,随着北匈奴在“西迁”路上与异族文化不断融合,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也逐渐容纳新“成份”、汇入新文化之中。逐渐“沉淀”为一种仅具有装饰意味的“造型元素”。

龚滢[5](2020)在《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指出江南地区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苏州城市发展偏向性较弱,综合性较强,受异邦文化刺激和本土民族文化意识的双重影响全面,较其它城市更清晰体现现代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变迁,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全面下降与周边城市的对应转型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本文以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结构研究为核心,结合谱系学历史研究观点,强调社会心理对建筑形式选择机制的影响,深入挖掘该地区近代建筑外在物质形态发展演化的缘由,并总结得出其谱系结构关系。首先明确江南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双重关系,解析苏州城市近代建设的导向性主流群体主要是由士绅阶层转型后的新生阶层个体们组成。基于阶层个体和群体知情意心理阶段曲线,对现存近代建筑按相关人物其时所属群体心理分为五类建筑类型:“激发”型、“盲从”型、“批判”型、“选择”型和“交融”型,类型之间穿插、交叠的关系充分印证了谱系学强调历史非连续的特性。而后,通过人物谱系对照相关近代建筑类型,印证了社会心理与建筑物质形态间的高对应度,切实说明对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挖掘近代营建的深层文化源由。从而依据个体心理影响形成群体,再由群体中先驱个体产生新心理活动形成新群体或分化次级群体的原理,指出了苏州近代建筑呈现为“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循环的建筑形式选择特征,表明建筑类型之间除承前启后的关系外,当社会新群体形成,其心理活动发生转折时,前后类型即存在彼此交叉的谱系结构,而当原社会群体分化产生次级群体时,前后类型呈现层层包含的谱系结构。进而以城市近代建设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为线索,探讨江南各城市近代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心理的联系与差别,将历时性群体背景和心理转变对应同时期建设营建活动。据此比较各城市与苏州近代建筑物质形态,得出苏州近代建筑形式选择亦受制于来源上海的商业本位思想和南京的政治权威意识,辨明了苏州与地区其它三城间的建筑形式选择关系。探明了表现为“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江南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上海向外辐射影响早、持续时间长,无绝对政权专制,与地区城市间形成自愿自由的多样性近似和差异谱系关系。南京自1927年后进行统一政治文化辐射影响,城市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的干预,对江南地区形成被动约束的统一性近似谱系关系。苏州、无锡、常州遵循城市地缘性文化底色彼此串联,镇江则多与向外辐射影响城市关联紧密,形成上海、南京辐射影响范围内彼此串联的“带状共同体”谱系结构。所以,本文主要对苏州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分析了苏州与江南地区其它各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身份背景和心理,以及对应相关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的源流和差异,初步架构了江南地区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江南近代建筑谱系关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石林[6](2020)在《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作为研究主体,以近代中西文化的融合为背景,以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历史分期,图案的本体特征、空间特征与审美特征为视角,以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其发展的机制与动因,从微观领域管窥地域建筑装饰文化的发展脉络。从历时性的维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呈现从单一类型移植到多元类型并存,最终分化为两条分支的发展路径。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包含了“发育期(1840到20世纪初)”、“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和“分化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三个发展阶段,发育期以西方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为主要特点,这一时期建造的西式建筑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对建筑装饰并不十分重视。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厦门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华侨投资房地产业并在厦门兴建自己的住宅,建筑装饰蓬勃发展,各种不同类型、风格的装饰图案得到了大量发展,出现了本土装饰图案与西方建筑构件以及不同类型装饰图案融于同一建筑单体的多元并存现象。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步入分化期,并产生了两条分支,第一条为异质装饰元素进一步相互交融,并在前期的基础上出现了异质装饰符号相互嫁接共生的现象;另一条为地域装饰元素的衍生发展,表现在嘉庚建筑的创作实践中,以闽南传统建筑大屋顶式样及墙面砖石组合式样为基础,衍生出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屋顶装饰以及立面的砖石组合砌筑的装饰手法。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是以西方观念、技术为主导的,中西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就图案的本体特征而言,在西方材料、工艺的影响下呈现出形态特征的变革,同时,西方装饰图案在造型上亦产生了一定的本土化的变异;在构成特征中兼容了中西方的形态构成特点,在突出形式美感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丰富的意象内涵。就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是以西方建筑的形体特征为主导,融合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空间秩序的综合表达,装饰图案呈现出“附加性”与“实体性”的空间特征,并在秩序表达上关注到图案与建筑、图案与人的交互关系。就图案的审美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融合了中西方的审美特征,构建了新的审美系统,表现在形式与内容的美感构建、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并最终通过与社会文化相关的情境营造,将装饰图案的审美统一于大的文化系统当中。

杜璎[7](2020)在《唐代住宅室内陈设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方向是唐代住宅室内陈设研究,通过对特定时期的住宅陈设的研究,分析住宅陈设中所蕴含的艺术理念以及文化价值,从住宅建筑、陈设艺术、室内装饰艺术等各个方面分析研究。唐代住宅室内陈设的研究为现代生活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艺术价值和不同的审美品味。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唐代社会生活中与住宅室内陈设研究相关的文化价值的探讨,对唐代住宅建筑以及其住宅建设中所蕴含的价值的研究,重点是对唐代室内织物的研究以及对唐代住宅家具的研究,从造型、工艺、材料、装饰、颜色等各个方面分析唐代室内家具,最后是对室内住宅陈设物的具体分析,从实用性和装饰性两个方面进行归类和研究。本文从七个方面对此研究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具有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姜山[8](2020)在《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艺术形式凝聚着人类千百年来的文明与智慧,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域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它所呈现出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轨迹,是对民族文化创造的历史成果的真实映现。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诸多民族的智慧创造和思想结晶构筑了悠久绵长的文化版图,作为在山林中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正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特殊的地域生活环境、历史背景及与自然的关系,使鄂伦春人在生产、生活、道德、习俗乃至民族精神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与其他民族相迥异的文化面貌与精神特质。正是源自这些独特的社会风貌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从而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森林文化,鄂伦春桦皮艺术则是这一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鄂伦春桦皮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具有文字所无法比拟的生动性和灵活性,更能蕴含和彰显出内在深厚的民族情感以及独特的审美追求,是以“活化石”的形态,忠实地记录着鄂伦春人的历史,是对古老艺术形式的保真和地域民俗文化的坚守,也是在民族信仰中的自发创造。它既承载着过去,也启迪着未来。鄂伦春桦皮艺术,是一种以桦树皮作为物质载体的艺术形式,如果更加严格地定义“桦皮艺术”,应该将之称为“白桦树皮艺术”。这一艺术形式源于长期的原始狩猎活动,由人们的主观意愿而自发形成的。鄂伦春桦皮艺术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在我国少数民族艺术中有着鲜明的共通点,并且在世界上众多的艺术形式中,也有着相对的普遍性。因此,对这一艺术形式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上做出相对客观、理性的评估,并凸显其重要的学术性和代表性是势在必行的。本文的选题基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以鄂伦春传统文化作为研究基础,以桦皮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并从美学和文学的视角,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这一选题进行深入地论述。主要涉及到民族历史、传统文化、造型艺术、美学理论以及传承实践等几个层面,并充分结合田野调查、文献研究、跨学科综合分析等研究方式,以此来归纳这一艺术形式研究的核心目的与意义。第一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发端与变迁。本章节对鄂伦春的历史概况以及桦皮艺术的生成要素,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并对这一艺术形式在政治、经济、文化导向中呈现出的变迁,予以细致地分析。第二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呈现方式。本章节主要从画作、剪纸、用具几个方面,谈及鄂伦春桦皮艺术的物象载体,分别从它们的形制、色彩、纹饰以及内容和主题,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第三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文化内涵。本章节主要根据本源民俗与信仰、民族性的审美意识、多样的艺术风格,从而论述这一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并通过其作为载体将它们予以再现,即是对鄂伦春桦皮艺术中呈现的民俗、宗教、精神、审美以及艺术风格的研究。第四章,鄂伦春桦皮艺术面临的困境与传承的当代意义。本章节主要从传承风险、发展的可行性以及当代意义三个角度,深挖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消极因素与积极措施,并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的艺术地位、学术价值以及“非遗”传承予以阐明。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属性、作用、现状、意义和价值分别进行了论述,从而得出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根据民族性的审美意识,挖掘了鄂伦春桦皮艺术在其民族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上的重要意义;第二,通过探寻多样性的艺术风格,揭示了鄂伦春桦皮艺术与设计美学之间的联系;第三,针对鄂伦春桦皮艺术在当今的发展趋势,倡导了鄂伦春桦皮艺术内在民族文化与精神信仰的理性回归。综上所述,本文的形成得益于笔者长期和鄂伦春民众生活在同一县域,有着距离和经历上的优势,有助于对这一少数民族的了解和认识。本文以鄂伦春桦皮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一艺术外在的呈现方式,挖掘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价值,并根据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上的脉络,探寻其在学术层面、历史层面、文化层面的相关研究,本论文的写作无意于作出主观性和诗意化的阐释,而致力于在历史和文化的深层褶皱中发掘出艺术本身的魅力和价值。

唐育捷[9](2020)在《陕西传统吉祥纹样的群化构成价值与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传统吉祥纹样是中国传统纹样宝库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也是陕西传统吉祥文化和地域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富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价值。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自身对于精神的需求也随之提升。本文主要从深入分析研究陕西传统吉祥纹样出发,以现代图形创意设计法则——群化构成,去探析陕西传统吉祥纹样的构成方式,总结其艺术特色以及文化价值,并对其进行创新应用传播。不仅可以深度挖掘陕西传统吉祥纹样与陕西民间艺术的研究价值,而且为传统吉祥纹样和现代图形创意设计融合寻找新的切入点,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大趋势添砖加瓦,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首先对陕西传统吉祥纹样的文化内涵、地域特征与发展历程以及主要类别和表现手法进行详尽的梳理阐述。其次是对群化构成的解析,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传统吉祥纹样的“形”、“色”、“意”三个方向以调研的方式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研究其构成形式。最后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陕西传统吉祥纹样群化构成的应用价值和创新传播的重要性。论文以群化构成设计原则为基础,结合现代图形设计方法,探讨陕西传统吉祥的价值和创新应用策略,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和创新设计应用的论证来验证传统吉祥纹样的创新方法,以及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意义。通过对陕西传统吉祥纹构成形式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研析其本质内涵和形式,为后期吉祥纹样的创新设计和传播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考方向与构想。作者在此也希望本次研究,可以为相关研究者和设计同行提供新的想法和参考,且就传统吉祥纹样的创新应用和传播提出自己的见解。

元博[10](2020)在《商周青铜元素在当代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沉淀下来的精华,反应了一个民族独特的品质和风采。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经过历史长河数千年冲刷和沉淀后,形成的独特思想理念与意识形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GDP位居世界前列,我党和人民群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需求日益增高。商周青铜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商周时期青铜文化中的可应用于当代的元素研究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本民族精神得以升华的来源。商周青铜文化经由新石器时代中精华发展而来,经过不断的创新与前行,形成独特的体系,成为古代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青铜文化元素就一串像古老神秘、精妙绝伦的密码,若能破解运用,加以开发,设计转换成为现代人能接受并欣赏的艺术,必定是艺术长河中无与伦比的瑰宝。文明发展到如今,各种类艺术之间的对立逐渐朝着相互融合借鉴的方向发展,当代形式的展示空间作为在上世纪中期才逐渐被我国认知接受的艺术展示形式,不局限于特定展馆,而是深入大众的生活中,其价值就在于反思,反思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倾向在新环境下的新意义,反思艺术欣赏场所和公共空间下使用距离和互动的思维来反思日常的行为和思想。展示空间对于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具有不可忽视的颠覆性意义,而展示空间在商周青铜文化元素的影响下,之于现代社会意识形态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希望通过商周青铜文化元素影响例如当代展示空间这样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一方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尝试传统符号和现代艺术表现的和谐统一做出贡献,满足现代人对空间概念的更高文化需求以及在现代和传统之间带来新的审美体验,证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艺术价值以及其理论的指导意义。

二、对称在造型活动中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称在造型活动中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神性的形象诠释 ——以敦煌和梵蒂冈的造型艺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敦煌与梵蒂冈的造型艺术
    第一节 敦煌艺术——佛教艺术的典范
    第二节 梵蒂冈艺术——基督教艺术的经典
    第三节 神性的诠释与造型艺术
第二章 神性诠释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神圣形象的塑造
        一、庄严崇高的氛围渲染
        二、超越自然的形态表达
    第二节 仁爱品质的阐扬
        一、慈悲和善的形象描绘
        二、人格道德的理想刻画
    第三节 玄幻特性的表述
        一、神秘幽幻的装饰手法
        二、恐怖惊惧的情景营造
第三章 艺术诠释语言的异同
    第一节 敦煌艺术语言的主要特征
        一、夸张与神秘
        二、飘逸的动感和凝聚的力量
    第二节 梵蒂冈艺术表现语言的主要特征
        一、真实与崇高
        二、坚实的形体再现
    第三节 文化底蕴和审美方式
        一、艺术诠释语言的差异
        二、艺术诠释语言的共性
第四章 神性与人性的相融相通
    第一节 理想与现实的融合
        一、理想的真实追求
        二、真实的理想呈现
    第二节 偶像与图式的结合
        一、图式中的偶像烘托
        二、图式中的情感体现
    第三节 精神与肉体的统一
        一、贬抑肉体的精神追求
        二、关照人性的神圣体验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造型艺术的发展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文献综述
        (一) 研究缘起
        (二) 文献综述
    二、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 创新之处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山东地区
        (二) 汉画像石
        (三) 造型艺术与视觉图像
        (四) 视觉艺术心理
        (五) 汉画像石中的审美追求
第一章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建国前的金石学和早期考古研究
        一、最早的着录
        二、拓片图像研究
        三、考古综合研究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汉画像石的发现与研究
        一、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发现
        二、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前的研究
        三、20世纪90年代后的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造型题材
    第一节 日常生活题材
        一、乐舞百戏类
        二、庭院庖厨类
        三、渔猎牛耕类
        四、车马仪仗类
    第二节 历史故事题材
    第三节 战争题材
    第四节 神仙祥瑞题材
        一、伏羲女娲
        二、西王母、东王公
        三、神异类
        四、其他祥瑞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图像与纹样的造型手法
    第一节 伏羲女娲造型手法
        一、造型形象的源起
        二、造型形象的演变
        三、造型形象的审美表现
    第二节 西王母与东王公造型
        一、西王母的造型演变
        二、东王公的造型演变
    第三节 胡人形象造型
        一、胡人形象出现原因
        二、胡人形象造型分类
    第四节 孔子见老子造型
    第五节 其他故事题材人物造型
        一、周公辅成王
        二、荆轲刺秦王
        三、管仲射小白
        四、闵子骞失棰
    第六节 祥瑞形象造型
        一、“泗水捞鼎”与“飞鸟、游鱼”
        二、神兽形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造型形态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的灵魂观念与神仙思想影响下的造型形态
        一、灵魂观念的由来
        二、神仙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三、神仙造型形态的产生
    第二节 统治阶级影响下的造型形态
        一、社会经济背景下的汉画像石造型
        二、统治阶级影响下的汉画像石造型题材
    第三节 民间祥瑞思想影响下的造型形态
        一、民间祥瑞形象的内容及寓意表现
        二、民间祥瑞思想在画像石造型艺术中的内涵体现
    第四节 中外文化交流影响下的造型形态
    第五节 丧葬观念的转变对汉画像石艺术的影响
        一、厚葬之风的产生
        二、汉画像石的发展
        三、王莽改制对于画像石艺术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造型形态的审美表现
    第一节 造型形态的表现风格
        一、造型的形象题材
        二、造型的装饰特征
        三、吉祥装饰纹样的应用与表现
    第二节 造型形态的审美追求
        一、汉代造型审美观的发生
        二、构图张力与“势”的意蕴表现
    第三节 造型形态的创造性思维
        一、画像石造型图像创意思维的思想扬声
        二、画像石造型图像创意时的形神兼备
    本章小结
结语: 汉画像石造型艺术叙事性表现与人文情怀的耦合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汉藏美术比较视野下的藏族传统肖像画研究 ——以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目的和意义
    2、研究综述
    3、课题的特色和创新性
第一章:西藏高僧画像的兴起
    1.1 吐蕃时期藏族美术中的人像考察
    1.2 11-13 世纪初西藏高僧画像的发展
第二章: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的时代背景
    2.1 元明时期中央政府的治藏政策及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概述
    2.2 元明时期的藏传佛教僧人的“多重身份”
    2.3 元明时期西藏美术的时代特征
第三章: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的形式与风格
    3.1 帕拉风格与尼泊尔风格中的高僧画像
    3.2 江孜绘画风格中的高僧.以白居寺吉祥多门塔内壁画为例
    3.3 勉唐、钦孜、噶赤画派以及西部绘画风格中的高僧像
第四章:元明时期汉藏高僧画像之比较
    4.1 元明时期汉地佛教概况
    4.2 汉地佛教中的画僧传统
    4.3 元明时期汉地高僧画像的发展
    4.4 元明时期汉藏高僧画像比较
第五章:西藏高僧画像在后世发展中相关问题的讨论
    5.1 史实性绘画中的对坐像
    5.2 摄影和西方写实绘画技法影响下的西藏高僧画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1.1 研究对象
        1.1.1 关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概念
        1.1.2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起源问题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选题缘起
    2.研究现状
        2.1 国外对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研究
        2.2 国内对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研究
    3.研究思路及问题聚焦
        3.1 研究思路
        3.2 问题聚焦
    4.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生成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
    1.1 生态环境与经济形态
        1.1.1 北方长城沿线地带早期的气候状况
        1.1.2 北方长城沿线地带早期的经济形态
    1.2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出现的物质与技术前提
        1.2.1 铜锡矿资源分布情况
        1.2.2 成型工艺与技术水平
    1.3 “创作”族群与形成过程
        1.3.1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创作”族群
        1.3.2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形成过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的发展与演变
    2.1 兵器与工具造型的演变
        2.1.1 早商时期铜刀与短剑的造型
        2.1.2 晚商至西周时期的铜刀与短剑
        2.1.3 春秋时期的铜刀与短剑
    2.2 动物纹饰件造型的演变
        2.2.1 西周时期的“双珠兽头饰”
        2.2.2 春秋晚期:动物纹饰件的滥觞
        2.2.3 战国时期:动物纹饰件的繁盛
        2.2.4 两汉时期:动物纹饰件的衰落
    2.3 生活用具与车马具造型的演变
        2.3.1 从晚商到春秋的实用器具
        2.3.2 车马具造型的“鼎盛时期”
        2.3.3 “轮状节约”体现的衰败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饰件的构成样式
    3.1 浮雕(透雕)饰件的构成样式
        3.1.1 单体动物纹饰件
        3.1.2 轴对称构成样式
        3.1.3 中心旋转的构成样式
        3.1.4 排列与交错的构成样式
        3.1.5 咬合与分噬的构成样式
    3.2 圆雕的组合形式
        3.2.1 双兽组合形式
        3.2.2 群兽组合形式
    3.3 装饰纹样的类别与“衍生”规律
        3.3.1 装饰纹样的类别
        3.3.2 装饰纹样的“衍生”规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的美学特征与文化内涵
    4.1 “神性”主题与北方民族的宗教观
        4.1.1 古代北方民族的宗教信仰
        4.1.2 动物主题所蕴藏的“神性”
        4.1.3 游牧民族的“护身符”
        4.1.4 “宗教信仰”与动物纹饰件的“纯朴之美”
    4.2 造型风格与族群文化精神
        4.2.1 生存条件与族群文化
        4.2.2 游牧文明与族群审美
        4.2.3 民族精神与动物纹饰件的“崇高之美”
    4.3 青铜器形制与游牧生业模式
        4.3.1 生活方式与行为规约的内在“原则”
        4.3.2 实用功能与规格形制
        4.3.3 游牧生业模式与动物纹饰件的“简约之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流传
    5.1 动物纹造型在北方地区的流传
        5.1.1 动物纹主题的延续
        5.1.2 动物纹风格的演变
        5.1.3 贵重的材质与“西来”的工艺
    5.2 “西迁”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
        5.2.1 与斯基泰、卡拉苏克青铜器的关系
        5.2.2 “西迁”之路上的造型演变
    5.3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在中原地区的流传
        5.3.1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直接”流传
        5.3.2 纹饰主题与造型风格的流传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2.1 研究时间界定
        1.2.2 研究空间界定
        1.2.3 研究对象界定
        1.2.4 研究具体问题、目标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相关领域谱系学历史观点研究
        1.3.2 相关领域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
        1.3.3 国内外近代建筑相关史论与谱系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南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心理变迁
    2.1 江南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社会背景
        2.1.1 政治体制的冲击与变革
        2.1.2 经济形态的演变与交替
        2.1.3 社会文化的吐故与纳新
    2.2 近代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及基本特点
        2.2.1 以代表性士绅学习“西学”为发端
        2.2.2 以担当社会责任的士绅阶层为主体
        2.2.3 以民族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为基础
    2.3 近代城市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双重关系
        2.3.1 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为底色
        2.3.2 传统“束缚”与近代“自由”为焦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社会心理的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
    3.1 苏州近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
        3.1.1 近代前苏州城市社会经济概貌
        3.1.2 清末民国时期苏州城市社会经济
    3.2 社会心理影响苏州近代建筑营造的决策方式
        3.2.1 个体呈现为“自下而上”的影响力
        3.2.2 社会群体呈现为“自上而下”的干预力
    3.3 苏州近代建筑社会心理角度的分类
        3.3.1 “激发”型建筑
        3.3.2 “盲从”型建筑
        3.3.3 “批判”型建筑
        3.3.4 “选择”型建筑
        3.3.5 “交融”型建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和谱系特征
    4.1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
        4.1.1 苏州传统式样建筑仍为其底色
        4.1.2 苏州近代建筑与西式建筑的演变关系
    4.2 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的物质形态特征
        4.2.1 “激发”型建筑的刻意折“中”
        4.2.2 “盲从”型建筑的统一学“西”
        4.2.3 “批判”型建筑的视觉新“中”
        4.2.4 “选择”型建筑的“中”“西”斟酌
        4.2.5 “交融”型建筑的“中”“西”共融
    4.3 社会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苏州近代建筑谱系
        4.3.1 “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的循环选择特征
        4.3.2 人物谱系与近代建筑类型间的高对应度
        4.3.3 五种类型近代建筑“源”和“流”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受制于上海和南京社会群体
    5.1 上海洋商群体商业本位思想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1.1 近代上海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1.2 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上海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1.3 近代上海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5.2 南京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2.1 近代南京军政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2.2 军政群体威权意识对南京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2.3 近代南京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苏州与江南区域内相邻城市间的近代建筑关系辨析
    6.1 近代无锡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无锡与苏州两地比较
        6.1.1 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1.2 民族工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无锡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1.3 近代无锡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2 近代常州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常州与苏州两地比较
        6.2.1 近代常州官商绅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2.2 官商绅群体私利心理对常州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2.3 近代常州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3 近代镇江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镇江与苏州两地比较
        6.3.1 近代镇江的政治群体的更迭及其作为
        6.3.2 政治群体目标导向对镇江和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3.3 近代镇江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的脉络和基本特征
    7.1 “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
        7.1.1 差异性辐射和亲疏性串联的结构
        7.1.2 经济和文化带状共同体的形成
    7.2 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决定区域内建筑谱系脉络
        7.2.1 群体心理间的异和同定义近似和差异并存的建筑谱系关系
        7.2.2 区域内各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建筑谱系结构图
    7.3 江南地区中影响其它城市和接受影响城市的路径
        7.3.1 影响其它城市的营造在于营建群体背景和业内动向
        7.3.2 接受影响城市的营造在于导向性主流群体心理和经历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后续研究和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苏州近代建筑及原归属人背景概览
参考文献

(6)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大背景
        1.1.2 厦门丰富的地域建筑与装饰图案遗存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
        1.3.2 近代建筑装饰的研究
        1.3.3 厦门近代建筑及装饰研究
        1.3.4 建筑装饰图案的研究
        1.3.5 国外建筑装饰领域的相关研究
        1.3.6 总结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
    2.1 地理环境与区位优势
        2.1.1 沿海对外的地理环境
        2.1.2 以港兴市的区位优势
    2.2 近代厦门的开埠与港口贸易的发展
        2.2.1 厦门的开埠
        2.2.2 港口贸易的发展
    2.3 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
        2.3.1 海外移民的发展
        2.3.2 以侨汇为支柱的城市发展
        2.3.3 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
    2.4 近代城市建设
        2.4.1 英租界的开辟与建设
        2.4.2 鼓浪屿公共租界的设立与建设
    2.5 厦门近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2.5.1 早期移植的西式建筑
        2.5.2 洋楼民居建筑
        2.5.3 嘉庚建筑
        2.5.4 骑楼建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历史分期
    3.1 发育期——西方复古装饰风格的传播
        3.1.1 早期西方殖民、教会建筑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
        3.1.2 早期的洋楼民居建筑装饰风格
    3.2 发展期——西方装饰风格的发展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3.2.1 华侨意识主导的西方古典装饰图案的发展
        3.2.2 近代摩登风尚与装饰艺术风格图案的传播
        3.2.3 中西文化融合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3.3 分化期——图案风格的“地域衍生性”与“异质共生性”
        3.3.1 民族意识影响下的地域装饰图案的衍生发展
        3.3.2 异质文化多元共生的装饰格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载体与细部特征
    4.1 尚奢重雅的洋楼民居装饰图案
        4.1.1 山花
        4.1.2 柱
        4.1.3 檐口
        4.1.4 窗
        4.1.5 栏杆
    4.2 崇简去繁的骑楼装饰图案
        4.2.1 女儿墙
        4.2.2 檐口
        4.2.3 窗
        4.2.4 壁柱
        4.2.5 墙面
    4.3 承袭地域特色的嘉庚建筑装饰图案
        4.3.1 闽南传统大屋顶
        4.3.2 立面砖石拼贴图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本体特征
    5.1 西中融合的装饰图案造型特征
        5.1.1 近代西方观念技术体系下的装饰图案形态变革
        5.1.2 本土装饰文化对西式图案造型的影响
    5.2 形式与意象并存的装饰图案构成特征
        5.2.1 秩序构成规范下的形式感
        5.2.2 本土文化语境中的意象构成
    5.3 材料与色彩系统的“地域性”与“现代性”
        5.3.1 地域装饰材料的继承
        5.3.2 现代装饰材料的引进
        5.3.3 与材质和式样呼应的色彩系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
    6.1 基于西方建筑形体之上的图案空间
        6.1.1 厦门近代建筑空间观念与形体结构的转变
        6.1.2 装饰图案空间属性的“附加性”与“实体性”
    6.2 以突出人的观念与尺度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6.2.1 等级中心秩序
        6.2.2 视觉中心秩序
        6.2.3 风格中心秩序
    6.3 以突出建筑形体结构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6.3.1 横向结构秩序
        6.3.2 纵向结构秩序
        6.3.3 混合结构秩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特征
    7.1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系统重塑
        7.1.1 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冲突
        7.1.2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分解
        7.1.3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整合
        7.1.4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适应
    7.2 内容与形式的美感构建
        7.2.1 审美取向导致的式样融合
        7.2.2 造型感知的视觉生理场
        7.2.3 空间感知的审美知觉场
    7.3 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
        7.3.1 装饰主体的审美移情
        7.3.2 主体与客体的情境营造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解放前建造的嘉庚建筑及其装饰风格
附录2:厦门近代洋楼民居部分门楼装饰图样
附录3:作者在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与参与课题

(7)唐代住宅室内陈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唐代住宅室内陈设研究背景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唐代发展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内容界定
    1.3 研究方法及目的意义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唐代社会习俗与陈设文化
    2.1 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
        2.1.1 茶文化—“茶为食物无异米盐”
        2.1.2 酒文化—“酒为饮品嗜酒成风”
        2.1.3 宴会文化—“庭宴成风”
    2.2 生产习俗与住居文化
        2.2.1 农商业与居住意识
        2.2.2 手工业与陈设艺术
    2.3 社会文化与陈设意象
        2.3.1 外来文化中的陈设影响
        2.3.2 诗词绘画中的陈设美学
        2.3.3 哲学思想中的陈设意象
第3章 唐代住宅建筑
    3.1 唐代住宅建筑概况
    3.2 唐代住宅建筑建造风俗
        3.2.1 建筑风俗—“五实与五虚”
        3.2.2 建筑风俗—“镇宅”习俗
    3.3 唐代住宅建筑空间规划
第4章 唐代住宅室内家具陈设
    4.1 唐代住宅室内家具的分类及功能
        4.1.1 几、案、桌
        4.1.2 凳、椅
        4.1.3 床榻类
        4.1.4 箱柜类
        4.1.5 屏风
    4.2 唐代住宅室内家具的装饰工艺
        4.2.1 工艺技术
        4.2.2 图案材质
        4.2.3 唐代住宅室内家具的特征及价值
第5章 唐代住宅室内织物陈设
    5.1 唐代住宅室内织物的使用
        5.1.1 使用制度
        5.1.2 生产概况
        5.1.3 生产材料
    5.2 唐代住宅室内织物的工艺及图案
        5.2.1 工艺技术
        5.2.2 纹样图案
        5.2.3 颜色风格
    5.3 唐代住宅室内织物的分类及功能
        5.3.1 屏蔽用具-帐、幄、帷、帘
        5.3.2 坐具用品-椅披、坐垫
        5.3.3 寝居用品--衾被、床褥、枕以及隐囊
        5.3.4 铺设用品--桌帘、桌围、桌布
        5.3.5 菌席
    5.4 唐代室内织物的造型功能特征
第6章 唐代住宅其它室内陈设
    6.1 唐代住宅室内陈设物-陶瓷类
        6.1.1 陶瓷业的生产状况
        6.1.2 陶瓷的品种及类别
    6.2 唐代住宅室内陈设物-金属类
        6.2.1 陈设物—铜镜
        6.2.2 陈设物—金银器
        6.2.3 陈设物—漆器及其它
    6.3 唐代住宅室内陈设物-杂项
        6.3.1 饮食用具-茶具、酒具、食具
        6.3.2 照明用具-灯具
        6.3.3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3.4 观赏用具-赏石及其它
第7章 唐代住宅室内陈设品的审美风格及价值
    7.1 陈设品的艺术审美风格
    7.2 陈设品的陈设价值及意义
中文参考文献
致谢

(8)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进路、方法和内容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发端与变迁
    第一节 鄂伦春概述
        一、鄂伦春族源
        二、鄂伦春族称
        三、鄂伦春人口及分布
    第二节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原生发端
        一、丰富的林业资源
        二、狩猎生活的需求
        三、森林文化的积淀
        四、地域文化的融合
    第三节 多元导向的艺术变迁
        一、政治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二、经济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三、文化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第二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呈现方式
    第一节 生活中的创造
        一、日常需要的用具
        二、建筑中的“斜仁柱”
        三、器物纹样与装饰工艺
    第二节 剪刀下的艺术
        一、“叙事抒情”的题材
        二、“看图识物”的玩具
        三、“装饰蓝本”的砸花底样
    第三节 树皮上的画作
        一、桦皮镶嵌画
        二、桦皮剪刻画
        三、桦皮自然纹理画
第三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本源民俗与信仰
        一、婚丧与祭祀
        二、传统的民族精神
        三、原始的宗教形式
    第二节 民族性的审美意识
        一、自然美
        二、功利美
        三、形式美
    第三节 多样的艺术风格
        一、比例与尺度
        二、粗犷与细腻
        三、抽象与具象
第四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面临的困境与传承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传承风险
        一、人为主体的缺失
        二、内外环境的影响
        三、窘迫的现状
    第二节 发展的可行性
        一、认识与观念
        二、相关措施与政策、方针
        三、桦皮艺术进校园
    第三节 当代意义
        一、艺术地位
        二、学术价值
        三、“非遗”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9)陕西传统吉祥纹样的群化构成价值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现状
        1.2.1 研究目的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本章小结
2 陕西传统吉祥纹样相关理论概述
    2.1 传统吉祥纹样的文化内涵
        2.1.1 吉祥纹样的含义
        2.1.2 吉祥纹样的文化内涵
    2.2 陕西传统吉祥纹样的地域特征
        2.2.1 豪情奔放的陕北地区
        2.2.2 恢弘博大的关中地区
        2.2.3 交融汇萃的陕南地区
    2.3 传统吉祥纹样的发展历程
        2.3.1 萌芽形成,初步发展
        2.3.2 继承变革,过渡发展
        2.3.3 成熟发展,高峰完善
    2.4 陕西传统吉祥纹样的主要类别和表现手法
        2.4.1 主要类别
        2.4.2 表现方法
    2.5 本章小结
3.陕西传统吉祥纹样群化构成形式分析研究
    3.1 群化构成理论概述
        3.1.1 “群化构成”析义
        3.1.2 格式塔完形心理学“群化构成”原则
    3.2 吉祥纹样“形”的群化构成分析
        3.2.1 基本形旋转放射
        3.2.2 基本形对称平衡
        3.2.3 基本形自由组合
    3.3 吉祥纹样“色”群化构成分析
        3.3.1 凤翔木版年画色彩群化分析
        3.3.2 泥塑脸谱色彩群化分析
        3.3.3 民间刺绣色彩群化分析
    3.4 吉祥纹样“意”群化构成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吉祥纹样群化构成设计应用分析研究
    4.1 标志设计的群化构成
        4.1.1 中国联通标志——“盘长”纹样
        4.1.2 凤凰卫视台标——凤鸟纹
        4.1.3 陈幼坚设计公司LOGO——四喜娃娃
    4.2 海报招贴设计中的群化构成
        4.2.1 创意吉祥文字海报中的群化
        4.2.2 海报设计中吉祥图形的群化
    4.3 包装设计中的群化构成
        4.3.1 包装盒设计装饰纹样的群化
        4.3.2 包装品牌故事中“意”的群化体现
        4.3.3 包装盒设计的群化
    4.4 其他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以“蝙蝠”纹样为例的群化构成创新设计应用
    5.1 陕西传统“蝙蝠”纹样艺术语言分析
        5.1.1 “蝙蝠”纹样的造型艺术特色
        5.1.2 “蝙蝠”纹样的色彩艺术特色
        5.1.3 “蝙蝠”纹样构成形式分析
    5.2 “蝙蝠”纹样的群化构成的元素提取
        5.2.1 “蝙蝠”纹样元素提取
        5.2.2 “蝙蝠”纹样的群化构成演示
    5.3 “福秀(FUSOO)”品牌形象设计方案
        5.3.1 市场需求分析
        5.3.2 设计背景和目标
        5.3.3 设计意象构建与思路
        5.3.4 “FUSOO(福秀)”文化创意品牌应用设计
    5.4 吉祥纹样群化构设计的价值分析
        5.4.1 文化传承价值
        5.4.2 设计应用价值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论文的总结
        6.1.1 结论
        6.1.2 创新点
    6.2 不足与展望
        6.2.1 论文的不足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10)商周青铜元素在当代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研究的现状背景
    1.3 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1.4 研究的方法与当前存在的问题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当前存在的问题
    1.5 结论
2 社会的政治背景和复杂进化下的商周青铜文化衍变
    2.1 商周青铜时期文化背景
    2.2 商代的青铜文化
    2.3 西周的青铜文化
    2.4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化
3 商周青铜文化应用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元素
    3.1 造型与装饰
        3.1.1 造型装饰在商周青铜文化中的展现
        3.1.2 造型之美
        3.1.3 可用于展示空间设计中的造型元素
    3.2 纹样与装饰
        3.2.1 纹样装饰在商周青铜文化中的展现
        3.2.2 纹饰之美
        3.2.3 可用于展示空间设计中的纹样元素
    3.3 社会功能与内涵
        3.3.1 功能内涵在商周青铜文化中的展现
        3.3.2 内涵之美
        3.3.3 可用于展示空间中的功能内涵元素
4 商周青铜元素在当代展示空间中的设计思想和应用
    4.1 商周青铜元素中符合当代展示空间文化内涵的设计思想
        4.1.1 天人合一
        4.1.2 刚柔并济
        4.1.3 寓意祥瑞
    4.2 商周青铜元素在当代展示空间中的应用
        4.2.1 变化与统一
        4.2.2 整合与节奏
        4.2.3 尺度与比例
        4.2.4 对称与反复
5 商周青铜元素在当代展示空间的价值
    5.1 文化价值
    5.2 社会价值
    5.3 艺术价值
6 案例分析
    6.1 案例一—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6.1.1 区位分析
        6.1.2 项目概况
        6.1.3 青铜元素在空间中的应用
    6.2 案例二——毕业创作
        6.2.1 基本概况
        6.2.2 设计理念
        6.2.3 设计分区规划
        6.2.4 商周青铜元素在空间中的应用
        6.2.5 设计总结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目录

四、对称在造型活动中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神性的形象诠释 ——以敦煌和梵蒂冈的造型艺术为例[D]. 刘海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山东地区汉画像石中造型艺术的发展演变[D]. 王文灏. 山东大学, 2021(10)
  • [3]汉藏美术比较视野下的藏族传统肖像画研究 ——以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为中心[D]. 王小维. 西藏大学, 2021(11)
  • [4]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D]. 陆刚. 内蒙古大学, 2021(10)
  • [5]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D]. 龚滢. 江南大学, 2020(04)
  • [6]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D]. 石林. 江南大学, 2020(01)
  • [7]唐代住宅室内陈设研究[D]. 杜璎.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
  • [8]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D]. 姜山. 吉林大学, 2020(08)
  • [9]陕西传统吉祥纹样的群化构成价值与传播研究[D]. 唐育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商周青铜元素在当代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元博. 海南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建模活动中的对称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