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羟基甲基戊二酸辅酶还原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麦红吸浆虫,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克隆,滞育
羟基甲基戊二酸辅酶还原酶论文文献综述
刘禹含,梁婷婷,赵佳佳,成卫宁,朱克岩[1](2019)在《麦红吸浆虫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SmHMGR的克隆及在滞育与发育变态过程中的表达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是保幼激素(JH)合成途径的限速酶。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是一种典型的专性幼虫滞育昆虫。本研究旨在探讨HMGR基因在麦红吸浆虫滞育和发育变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麦红吸浆虫滞育前幼虫HMGR基因全长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HMGR基因核苷酸和其编码的蛋白氨基酸序列特性;采用qPCR技术测定其在麦红吸浆虫滞育不同时期3龄幼虫及不同发育阶段(1-2龄幼虫、预蛹、初蛹、中蛹和后蛹以及雌雄成虫)中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克隆获得一条麦红吸浆虫HMGR基因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SmHMGR(GenBank登录号:MG876766)。该基因全长2 548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2 328 bp,编码775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分子量为84.16 kD,理论等电点为8.29。序列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HMGR蛋白家族典型的HMG-CoA-reductase-classⅠ催化功能域及其他保守功能基序;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mHMGR与达氏按蚊Anopheles darling等长角亚目(Nematocera)昆虫HMGR的相似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SmHMGR在麦红吸浆虫滞育前的3龄早期幼虫中表达量显着升高,进入滞育后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并在滞育后静息阶段的当年12月至翌年1月达到最高。SmHMGR在蛹期表达量低于幼虫期,预蛹期表达量最低;在雌成虫中表达量显着高于在蛹和雄成虫中的表达量。【结论】SmHMGR的表达与麦红吸浆虫发育密切相关,可能在滞育诱导、维持及滞育后静息状态的维持及生殖中发挥作用,其表达量的降低可能参与了幼虫到蛹的变态。(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徐永艳,孙永玉,徐荣,高成杰,熊辉[2](2019)在《滇重楼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PpHMGR基因的克隆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隆滇重楼编码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的基因,并分析其在滇重楼不同组织中差异表达。本研究采用RT-PCR的方法从滇重楼根茎中克隆到编码HMGR的基因全长序列,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HMGR蛋白进行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及功能的预测分析,并对该蛋白进行相似性检索、构建进化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检测该基因在滇重楼不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结果获得了全长1 494 bp的ORF,编码497个氨基酸,命名为PpHMGR (GenBank登记号:MG601751)。PpHMGR编码的蛋白含有NADPH结合基序和底物HMG-CoA结合基序,属于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家族。PpHMGR在根茎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叶片、茎和芽,其中在3年生根茎的表达量又明显高于1年和5年生根茎。本研究从滇重楼中克隆了PpHMGR基因,为进一步鉴定基因功能、探讨滇重楼皂苷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14期)
周伟,吴昕怡,张琳,刘小莉[3](2018)在《滇龙胆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药用植物滇龙胆中克隆得到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A reductase,HMGR)基因的c DNA全长,构建原核表达载体使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对其进行定量表达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利用PCR扩增克隆得到滇龙胆HMGR基因c DNA全长。构建p EASY-E1-HMGR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克隆到的c DNA序列并预测结构和功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析滇龙胆根、茎、叶在4个不同发育时期的HMGR表达情况。结果:克隆出两组HMGR基因,其中一组HMGR c DNA全长1 747 bp,开放阅读框长1 697 bp,编码565个氨基酸,定名为GRHMGR-1;另一组HMGR c DNA全长1 731 bp,开放阅读框长1 572 bp,编码523个氨基酸,定名为GRHMGR-2。SDS-PAGE显示重组质粒成功表达目的蛋白。Blastp发现,GRHMGR-1,GRHMGR-2与同属植物黄龙胆、秦艽的亲缘关系最为相近。结构分析显示都含有2个HMG-CoA结合位点,2个NADPH结合位点,预测都定位于内质网上。HMGR在滇龙胆根、茎、叶这4个不同发育期均有表达,表达量最高的是叶。结论:首次从滇龙胆中克隆到可能编码HMGR酶的基因,可为深入探讨滇龙胆龙胆苦苷生物合成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8年22期)
褚蔚,刘洋洋,李永波,楚秀生[4](2018)在《植物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叶绿素、萜类等类异戊二烯物质,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代谢产物,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萜类化合物作为药物的合成前体或有效的药用成分在工农业及医药生产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类异戊二烯物质主要通过甲羟戊酸代谢途径中的一系列酶催化合成,其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R)是该代谢途径中的第一个关键限速酶,能够将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转化成中间代谢产物甲羟戊酸。对植物HMGR基因的克隆、酶结构和功能分析、基因组织表达及调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其在重要农作物的遗传改良、代谢产物工程植物创制以及植物亲缘关系分析中的应用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进展》期刊2018年02期)
章志强[5](2018)在《棉属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萜类化合物是广泛于存在自然界的一种天然产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萜类化合物在植物中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合成,细胞质中的MVA途径和质体中的MEP途径。MVA途径第一个重要的限速酶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在细胞质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前人研究表明,HMGR基因在雷蒙德氏棉中发生了扩增,但是HMGR基因家族在棉属植物中的特征和进化还不明确。基于棉属中多个棉种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本研究从全基因组水平对雷蒙德氏棉、亚洲棉和陆地棉HMGR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比较分析,为进一步解析棉属植物细胞质萜类化合物合成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棉属的基因组数据,在雷蒙德氏棉、亚洲棉和陆地棉中分别鉴定出9、9和18个HMGR基因,同时也鉴定了棉属MVA途径中其它基因,结果表明只有HMGR基因发生了显着的扩增,且均存在一个包括四个紧密相邻基因的HMGR基因簇。2、对雷蒙德氏棉、亚洲棉和陆地棉中HMGR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结构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雷蒙德氏棉和亚洲棉的祖先种中发生了片段复制和串联复制,导致了HMGR基因的扩增和基因簇的出现,且HMGR基因簇在棉属的进化过程中非常保守。3、在亚洲棉和陆地棉中分别鉴定出一个假基因Ga HMGR1和Gh HMGR1A,这两个假基因是在第一个外显子相同的位置缺失了10个碱基,导致移码突变,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TGA),无法翻译成功能蛋白质。通过在多个棉种中鉴定该假基因,推测这个假基因在棉种驯化过程中从A基因组野生种传递到了A基因组栽培种中,又在多倍体化过程中从A基因组传递到了A亚基因组中。4、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Ga HMGR1、Gh HMGR1A和Gh HMGR1D在棉花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这叁个基因都存在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两个假基因Ga HMGR1和Gh HMGR1A都在花瓣中表达量最高,Gh HMGR1D在子叶中的表达水平最高,Gh HMGR1D的表达模式和假基因Gh HMGR1A大体上相似。推测假基因可能在调节其它HMGR基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还需进一步实验证明。(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8-03-01)
张德怀[6](2017)在《灵芝中单独高表达氧化鲨烯合酶基因与共表达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提高灵芝酸产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灵芝中的灵芝酸是主要抗癌、抗肿瘤转移的活性物质。灵芝是一种珍贵的高等药用真菌和名贵中草药,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已有几千年历史。灵芝酸和灵芝多糖作为灵芝的重要药用成分,具有抗癌、抗爱滋病、提高免疫力等活性。由于其重要的药理作用,近年来灵芝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尽管关于加速灵芝细胞生长和优化灵芝酸与灵芝多糖生产有一些报道,目前二者低生产率仍然是制约其产业化生产的核心问题之一。先前提高灵芝酸的产量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培养条件优化,诱导剂添加等方面。随着灵芝酸代谢途径中关键基因被克隆,高表达灵芝酸代谢途径基因被运用于灵芝酸的生产中,通过高表达HMGR基因、SQS基因和LS基因提高了灵芝酸的产量,但高表达灵芝酸合成途径中的其他关键酶基因还没有相关报道。氧化鲨烯合酶(SE),在灵芝酸合成途径中催化第一步氧化反应,将鲨烯催化生成2,3-氧化鲨烯。操纵SE基因已应用于其他物种中次级代谢产物的生产。然而,通过高表达SE基因提高灵芝酸的报道却未报到。本文在灵芝中克隆并高表达了灵芝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SE基因。结果显示,高表达SE基因菌株比野生型(WT)菌株产总灵芝酸的产量提高了1.4倍。高表达SE基因菌株单体灵芝酸T,S,Mk,Me的最高产量分别为57.7 ± 4.2,19.1 ±2.1,4.3 ±0.2和33.6 ±2.4 μg/100 mg,这比WT菌株四种单体灵芝酸的产量高3.2-,,2.4-,1.8-和2.9倍。另外,SE基因的高表达导致了灵芝酸代谢途径中SE基因和羊毛甾醇合酶(LS)基因表达的上调。结果暗示,在灵芝中,SE在灵芝酸的积累过程中是重要代谢途径关键酶。在灵芝酸代谢途径中,先前的研究主要仅在高表达单个基因上。因为灵芝酸合成调控途径的复杂性,这种策略只提高了适中的单体灵芝酸产量。共表达多基因已经在其他物种中较高的提高了萜类的产量,而通过共表达多个基因未在灵芝中报道。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是灵芝酸代谢途径MVA中的一个个限速酶。在灵芝中高表达HMGR基因提高了前体物质的积累,SE是固醇或皂苷合成途径中后鲨烯部分的第一个调节酶,所以同时高表达HMGR基因和SE基因可能会更高的提高灵芝酸的产量。因此,本文也在灵芝中共表达了 SE基因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基因,结果显示共表达SE基因和HMGR基因比单独表达SE基因和HMGR基因灵芝酸的产量更高。在共表达SE基因与HMGR基因工程菌株中四种单体灵芝酸单体GA-T,GA-S,GA-Mk,GA-Me的最高含量分别为90.4±7.5.,35.9±5.4,6.2±0.5 和 61.8±5.8μg/100mg 细胞干重,分别是野生菌株(WT)中四种单体灵芝酸产量的5.9-,4.5-,2.4-,5.8倍。我们的结果表明,在灵芝中,操纵多个合成基因来提高灵芝酸的产量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刘璨颖,徐卓菲,付强[7](2016)在《猪链球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原核表达、活性检测和同源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以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为药靶,给S.suis病防治研制新型抗菌药提供理论和试验基础。原核表达了S.suis HMGR,用Ni-NTA树脂对重组蛋白质进行了纯化,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酶活力。此外,运用CLUSTALW对同源HMGR氨基酸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通过SWISS-MODEL对S.suis HMGR叁维结构进行同源建模,并用PROCHECK评价模型的质量。酶活力测定结果显示,催化HMG-CoA还原为甲羟戊酸的反应中,S.suis HMGR最佳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37℃和5.0,其Vmax和Km为846U·mg-1和0.213mmol·L-1。经分析显示,肺炎链球菌HMGR晶体结构(PDB ID:3QAE_A)是构建S.suis HMGR叁维结构的最佳模板。构建的叁维结构模型经质量评估证实为可靠的理论模型,将有助于虚拟筛选出对抗S.suis感染的新型抗生素,酶活力的测定为用试验手段验证S.suis HMGR抑制剂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罗晶晶,高枫,闻洁曦,郝洪军,郭晶[8](2016)在《抗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抗体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抗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抗体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自身抗体,与他汀类调脂药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免疫性坏死性肌病的免疫学标志物。本文拟就该抗体的发现、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进行简要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6年09期)
孙旭,罗余萍,熊玉卿[9](2015)在《L-02细胞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L-02细胞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 A)还原酶活性的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柱: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20μmol·L-1磷酸二氢钾,p H 7.2)=6∶94,检测波长:340 nm,柱温:25℃,流速:1m L·min-1。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和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稳定性。结果还原型辅酶Ⅱ线性范围为2.5~1000μmol·L-1,定量下限为0.5μmol·L-1,日内、日间RSD分别在(5~6)%和(4~8)%内,相对回收率在(96.97~99.57)%内。结论建立的L-02细胞中HMG-Co A还原酶活性检测方法符合实验要求,且可用于测定氟伐他汀对L-02细胞HMG-Co A还原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5年20期)
孙旭,罗余萍,熊玉卿[10](2015)在《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氟伐他汀抑制L-02细胞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不同载脂蛋白E基因型存在时,氟伐他汀对L-02细胞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 A)还原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通过检测还原辅酶(NADPH)反应酶活性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及样品处理方法。摸索细胞总蛋白与酶的反应体系,研究氟伐他汀对HMG-Co A还原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及重现性均符合要求。NADPH在2.5~1000.0μmol·L-1线性关系良好。0~5μg·m L-1氟伐他汀对L-02细胞中HMG-Co A还原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成浓度依赖性,最大抑制率为49.73%。载脂蛋白E2、E3、E4分别存在时,氟伐他汀对HMG-Co A还原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38.02%,25.12%,21.92%,与野生型E3相比,Apo E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载脂蛋白E不同基因型存在时,氟伐他汀对L-02细胞HMG-Co A还原酶活性抑制作用有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5年17期)
羟基甲基戊二酸辅酶还原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克隆滇重楼编码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的基因,并分析其在滇重楼不同组织中差异表达。本研究采用RT-PCR的方法从滇重楼根茎中克隆到编码HMGR的基因全长序列,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HMGR蛋白进行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及功能的预测分析,并对该蛋白进行相似性检索、构建进化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检测该基因在滇重楼不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结果获得了全长1 494 bp的ORF,编码497个氨基酸,命名为PpHMGR (GenBank登记号:MG601751)。PpHMGR编码的蛋白含有NADPH结合基序和底物HMG-CoA结合基序,属于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家族。PpHMGR在根茎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叶片、茎和芽,其中在3年生根茎的表达量又明显高于1年和5年生根茎。本研究从滇重楼中克隆了PpHMGR基因,为进一步鉴定基因功能、探讨滇重楼皂苷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羟基甲基戊二酸辅酶还原酶论文参考文献
[1].刘禹含,梁婷婷,赵佳佳,成卫宁,朱克岩.麦红吸浆虫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SmHMGR的克隆及在滞育与发育变态过程中的表达动态[J].昆虫学报.2019
[2].徐永艳,孙永玉,徐荣,高成杰,熊辉.滇重楼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PpHMGR基因的克隆及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9
[3].周伟,吴昕怡,张琳,刘小莉.滇龙胆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
[4].褚蔚,刘洋洋,李永波,楚秀生.植物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进展.2018
[5].章志强.棉属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比较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8
[6].张德怀.灵芝中单独高表达氧化鲨烯合酶基因与共表达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提高灵芝酸产量[D].昆明理工大学.2017
[7].刘璨颖,徐卓菲,付强.猪链球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原核表达、活性检测和同源建模[J].畜牧兽医学报.2016
[8].罗晶晶,高枫,闻洁曦,郝洪军,郭晶.抗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抗体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
[9].孙旭,罗余萍,熊玉卿.L-02细胞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
[10].孙旭,罗余萍,熊玉卿.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氟伐他汀抑制L-02细胞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
标签:麦红吸浆虫;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基因克隆; 滞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