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生(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
【中图分类号】R27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382-02
【摘要】漏肩风,现代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东北寒冷地区常见。自拟舒筋酒,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祛风止痛为主方,以简便好用、经济有效服务于临床,减少患者的经济损失和身心痛苦。疗效颇佳。
【关键词】漏肩风自拟舒筋酒中药治疗
漏肩风,又名五十肩,乃现代医学所说之肩关节周围炎。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变化无常,气温日变化较大,加之工作环境、性质的不同,患此病的人较为普遍。现代医学多采用轻者封闭、重者手术之方法治疗之,易复发。而传统中医多采用手法治疗,病人较为痛苦难以接受。自拟此方用之于临床近20年,系统观察156例,效果颇佳,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56例漏肩风,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98例,女58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28岁,28岁—40岁,18例,41岁—50岁,55例,51岁—60岁,68例,61岁—74岁,15例;职业,司机65例,职员53例,教师32例,工人6例;单侧123例,双侧33例;举上肢过头后疼痛者120例,不能过头者或不能完成梳头者36例;肩周局部疼痛,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者占全部;伴风心病者1例,冠心病者5例;急性者145例,慢性者11例;急性者中,以司机、教师及外伤者为多。临床检验,抗“O”>500u者84例。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15年。就诊者中112例经过中西药及按摩疗法治疗,效果不稳定或不明显。
2诊断标准
《中医伤科学》[1],初期时,常感肩部酸楚疼痛,疼痛可急性发作,多成慢性,晚间加重,活动不利,有僵硬感,局部怕冷。疼痛可向颈项部及上肢扩散,肩关节运动障碍日渐加重。功能障碍早期是由疼痛所至,晚期是因肩关节周围广泛粘连而至,后期常有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欠利的临床表现,肩部肌肉可有痉挛或挛缩现象,使肩关节主动和被动上举、后伸、内收、外展、内旋等,一切肩部活动均受限。
3治疗方法
3.1药物配制
舒筋酒方:丹参15g,红花5g,桂枝10g,参三七15g,全蜈蚣2条,地龙15g,当归15g,炙川乌6g。三七小碎,蜈蚣掰折,一同放入500ml玻璃瓶中,加散白酒约满瓶后,放置两昼夜以上,即可食用。
3.2服用方法
每晚饭时或睡前,服用一小杯,约3钱—5钱,服药后局部保温为佳。1000ml舒筋酒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3.3功能锻炼
在服舒筋酒的基础上,要求病人每日三次,练习手指爬墙、甩手、体后拉手、外旋及摇膀子锻炼。
4治疗效果
4.1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局部肿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自如,肩关节主动和被动上举、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均不受限制;显效:局部疼痛明显减轻,上肢活动度恢复80%,上肢上举过头,能完成梳头动作;有效:局部肿痛减轻,上肢活动度恢复50%以上,上肢上举过头但不能完成梳头动作;无效:经两个疗程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无任何变化,病情依旧或略有减轻。
4.2结果:156例经口服舒筋酒500ml-1000ml后,治愈97例,占62.17%;显效49例,占31.41%;有效6例,占3.84%;无效4例,占2.56%。总有效率97.44%。无效果4例中,有2例为不能饮酒者,饮酒后身体不适;1例不能坚持。治疗时间最短1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部分病人为巩固疗效,连用3-5个疗程。
5讨论
漏肩风,现代医学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多因素的病变。多有外伤,亦或肩关节脱位及肩关节损伤后引起,但有时外伤只是一种诱因。本病与年龄、体质、劳损等都有密切关联。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呈慢性炎症反应,致使肩关节周围广泛粘连,限制肩关节的正常活动。一般认为,漏肩风,多因年老体弱,气血不足,正气下降,或肩部外伤、慢性劳损使肩部气血瘀滞,复感风寒湿邪,致使肩部气血凝涩,筋失濡养,经脉拘急所引起。常规治疗不外乎疏通经络,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以使关节功能逐渐恢复。针对漏肩风的病因病机,自拟舒筋酒,方便、经济、使用,制作容易的特点。方中炙川乌,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乌头碱对神经末梢有麻醉作用[2]。蜈蚣,善于开瘀,优善搜风,血肉之躯,可通经络。《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3]。桂枝温经散寒、通经洛。《长沙药解》曰:“桂枝,……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通经络而开闭塞,甚去湿寒。”[4]三七,消瘀、散血、定痛。丹参,活血祛瘀。当归,活血化瘀。有明显的止痛和降低软组织炎症性反应[5]。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地龙,通络,治关节疼痛。八味药物温经散寒为主,活血化瘀为佐,白酒为引,循经走窜,通络止痛。方可取其良效。此为一己之见,更需临床验证及同道斧正。
参考文献
[1]广州中医学院.中医伤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66.
[2]江苏新医学院.中医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29.
[3]江苏新医学院.中医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475.
[4]江苏新医学院.中医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771.
[5]江苏新医学院.中医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