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史研究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史研究

石沧金[1]2003年在《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篇博士论文把从1673年青云亭的创建开始至21世纪初的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发展历史划分为雏型时期(1673—1799年)、内向发展时期(1800—1889年)、外向发展时期(1890年至二战结束前)、全面发展时期(二战后至今),按每个时期分别分析福建帮、广东帮、客家帮、潮州帮、海南帮等各帮派华人社团的历史发展;分析马来西亚华人地缘性社团(宗乡会馆)、血缘性社团(宗亲会馆)、业缘性社团、文(学)缘性社团、宗教社团、慈善性社团等各类型华人社团的历史发展过程;论述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和中国社会、马来西亚社会、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互动关系,以及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内部的互动关系,总结几种互动关系的规律、特点、作用、影响,探讨互动理论在研究海外华人社会和华人社团历史发展时的可行性。

陈丙先, 赵松月[2]2015年在《马来西亚广西籍华人社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作为中国的第叁大侨乡,在海外拥有华侨华人达700多万。多年来,广西籍华侨华人在联络乡谊,推进中马关系发展,维护和发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马来西亚的广西籍华侨华人也是如此,特别是其社团功不可没。本文拟对马来西亚广西籍华侨华人社团作一个初步探讨。

谢杭锋[3]2016年在《当代海外潮人社团研究》文中提出海外潮团是海外华人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随着新移民的增多,潮团的分布已从东南亚扩展到世界各地。当代潮团的发展呈现传统社团与新兴社团并行发展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海外潮团除了继续在联谊乡亲、团结互助、传承文化等方面在海外潮人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之外,还在促进与当地社会的交流,推动中外关系的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海外潮团发展历程的研究,尤其是通过研究传统潮团在新时期的变化和发展,探析潮团在当地社会所起的作用,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后潮人新移民在欧美澳等地所建立的社团与东南亚传统潮人社团之间的关联,比较不同地区潮团的特点,重点阐述当代潮团发挥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发展历程的探究来分析潮人社团在新时期的整合形式。

林宛莹(LIM, WOAN, YIN)[4]2014年在《传统的再生: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伦理接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2013年资料调查,马来西亚华人在国家人口的比例上约占21.9%①,这些海外华人,他们在国籍身份上虽是马来西亚国民,但是其文化背景却是中国。马来西亚华人族群至今保留着源自于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具有中国海外“文化遗产”的特性,这是不置可否的。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源远流长?为什么马来西亚的华人要坚持保留这些传统?他们又是如何保留并发扬这些传统?同时,这些文化传统又是靠什么途径和媒介被传承下来?并对他们的生活以及伦理价值观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人作为一个马来西亚华人,拟探讨以上问题以促进中马两国的文化交流。以“文学经典”作为探讨以上问题的切入点,主要的原因是文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伦理的艺术,文学的价值通过文学的教诲功能体现,文学可以说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文学经典之所以会流传到马来西亚,其价值主要在于道德教诲功能。中国的文化传统曾经在中古时期辉煌一时,并在亚洲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除了马来西亚之外,对中国文化接受的国家还包括越南、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这些国家在传承以及接受上大多也是透过对“文学经典”的学习和解读,但是唯独马来西亚的华人却保留了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传统文化。文学经典透过“人”这个媒介流传到马来西亚,而这些文学的经典性恰恰正是其作为文化传统的载体。“文学经典”不但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文化史上也是不可被忽略的重要内容,因此探讨文学经典的伦理价值可以为以上的问题找到原因和答案。这些文学经典的流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是“伦理流传”,因为马来西亚华人对这些文学的接受主要是其伦理价值,这些价值不但深入血脉,代代流传,同时反映在他们日常的伦理价值观和思想行为上,代代相传,对他们的人生起了重要的影响。本论文拟对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流传与影响做一个系统研究,结合分析文学经典的伦理价值来探讨流传与影响的状况。首先界定中国文学经典的范围以及书目,梳理中国与西方对“经典”的不同理解,进而探讨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文学经典的概念。探讨其传播到马来西亚的背景渊源以及伦理环境,并结合客观环境做调查和资料收集,接着探讨其传播的媒介与途径以及影响。探讨马来西亚华人是如何推广这些经典以达到流传和教育作用,并说明他们是透过阅读这些作品来维系家族的情感、舒解原乡情怀、文化情结以及建立个人的伦理价值系统。马来西亚华人为什么选择这些中国文学经典,其对整个民族的意义是什么?本文关键是要解决中国文学经典在亚洲的复兴与回归的实质,最后从比较与借鉴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学经典具有伦理价值的显着特征,归纳其在马来西亚,甚至与整个亚洲的社会人文发展中的积极意义。本论文分六章来论述有关问题,另外还加上前后的导论和结语。导论主要论述本选题的现实意义,并简要回顾了中国境内与境外外对于东南亚华人、马来西亚华人以及中马关系与汉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特别就近年来国内对与东南亚华人以及马来西亚华人的研究作出梳理,并发现目前国内尚且没有文学经典与马来西亚的关系系统研究,有的只是一些零散的文本流传以及文化交流研究。另外,一些关于儒家思想对马来西亚的影响研究则多数集中在社会学、经济学和现代化方面,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的系统研究几近没有,此外,文献综述也对马来西亚在汉学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分析以及指出目前仍存在的部分问题。本文的研究特色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提出文学的伦理本质观念,说明中国文学经典以“伦理”为本的特色被马来西亚华人传播与接受,并与实际的伦理环境结合产生出一套更适合当地华人生存所需以及遵从的伦理规范,使中国文化传统透过文学作为载体在马来西亚得以转化和再生。第一章旨在分析“文学经典化”的伦理过程。探讨“文学”如何在时间和空间的流动中变成“经典”,并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被接受与传承,渐而转化成人们的伦理价值观与行为思想,本章旨在证明文学的伦理本质和教诲功能正是使其成为经典的主要条件。透过阐释“经典”与“文学”的关系,梳理出中西方对“经典”的不同理解,以及分析“文学经典”之定义。证明中国文学经典在漫长的岁月中流传到马来西亚,并成为马来西亚早期移民以及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华裔终身学习的智慧来源,他们接受这些经典作品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伦理接受的过程,他们把文史哲不分家的中国文学经典作为立身处世的伦理典范,恰恰就是接受文学经典的伦理价值。第二章主要梳理中马文化交流的历史和伦理背景来探讨“文学经典”得以在马来西亚传播保留的具体条件。文章主要分叁个部分进行论述:一是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伦理纽带,从中马关系建交的历史渊源到近现代;二是从马来西亚华人身份的转变谈起,分析因环境和环境因素而不得不转变的“伦理身份”问题,其血脉中深沉的文化价值系统却依然是“中国”的,这些价值系统透过对中国文学经典的研读而被保留,从而起到“寻根”与“安身立命”的作用以及探讨“马华文化”的特殊性、;叁是从马华社会的移民文化去分析马来西亚华人如何在“归化”与“同化”间作出伦理选择,并在“传承”“创新”“超越”的发展形态上,复兴出一套在地的与儒释道合一的道德价值系统。第叁章主要从移民的文化交流、华夏家园意识和身份的伦理传统来分析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再生的条件与动力。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甚至是整个东南亚国家的传播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备了传播的环境与土壤以及再生的条件与动力。华侨华人人口的分布成了传播的必备条件之一,换句话说,文学经典的传播与中国人民侨居国外的历史过程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文学经典透过“人”作为媒介,因着环境的需要而不断被接受与转化,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发展出另一套更适合当地的伦理价值。马来西亚境内流传的文学经典主要靠早期的移民,由于对于自我身份的眷恋以及家园意识的坚持,在华人社会和群体之间,透过阅读和推广中国文学经典来保留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同时也透过这些经典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积淀,作为自己行为的规范,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因此这些文学经典不但对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第四章在马来西亚所传播的文学经典很多,从儿童启蒙读物到学校课程设置,以及民间各类机构,人们对中国文学经典都不是陌生的,尤其是对于儒学的研究与应用,其影响层面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本章主要运用传播学和流传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梳理出文学经典流传的类型,探讨为什么马来西亚的华人认为有必要传播中国文化?他们又是透过哪些文学经典来吸收与学习的?这些文学作品为什么被认为是经典的?这些文学经典的核心价值对马来西亚华人而言是什么?他们从中吸收又转化成什么?并将之分类成:一、儒家文集;二、经典文选;叁、古典小说;四、童蒙读物四大类进行分析与阐述这些经典在马来西亚流传的层面和现象。中国文学经典的沿袭作用就是帮助马来西亚华人解开身份的困惑,找到一种处世为人的伦理准则。对每一个马来西亚华人而言,阅读文学经典成为每一个人教养的一部分,是修身养性的途径之一,也是伦理道德教化的文本教材,马来西亚华人是通过对中国文学经典的阅读来进行自我的伦理教化,他们认为那些传统经典中好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灌溉和滋养着心灵,使人们有涵养与情趣,而且经典中的圣哲格言,在为人处事方面也给予指引,是一个人追求幸福的必备条件之一。第五章探讨文学经典的传播媒介,主要分成叁个部分来探讨,包括学校、华人社团与报业、民间信仰团体以及同乡会馆组织等,主要是解决这些文学经典是靠什么途径和媒介被流传与接受转化的问题。首先是学校教育与课程设置,结合课程编辑的调查与统计,另外是社会组织和学术研究会,包括华人社团与报业、民间信仰团体以及同乡会馆组织等。从报章杂志以及一些社团如华人文化协会、华社资料中心、孔学研究会、朱熹学术研究会、孝恩园儒学研究所等不时举办各种有关中国文化和文学经典的国际研讨会等来归纳整理出文学经典在地的传播方式。第六章重点研究放在探讨中国文学经典所承载的伦理价值体现。结合传播学的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同时也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法(field work)、实地参与考察法、全面考察法以及比较法。从马来西亚华人的衣、食、住、行等家庭教育到社会集体意识来说明影响的深远。这个部分将分为叁个部分来说明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民间信仰、传统节庆和文化艺术。论文的结论在对前面各部分观点的总体归纳基础上,再次评价中国文学经典的价值。归纳出叁种内涵:一、从中国传统到马华传统;二、中国文学经典的价值确认;叁、中国文学传统的再生。主要证明只有回到中国文学经典,才能找到亚洲的文化特色,并立足于世界的舞台。透过中国文学经典的流传,马来西亚华人在解读以及吸收的过程在无形中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文学经典的接受其实是“伦理接受”,并体现在他们生活中的伦理价值观。说明“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有着独特的生命历程的。“文学”之所以是“文学”,在其本质上的“伦理特性”和“道德教诲”功能。中国文学经典具有永恒性的经典价值和生命力,其伦理价值和道德教诲功能不但值得我们去挖掘,同时更要把这些“文学经典”推广传播到世界各国。以及说明文学对于社会发展以及人文发展的重要性,要走向复兴之路,唯有回到文学经典。笔者以为,研究与发扬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伦理价值,不仅能够提升人类的道德修养和美德,同时更能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来回望和找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对促进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会产生积极面。本文以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文学经典的传播和接受为依据和考察,再一次证明文学的道德教诲功能,同时也希望借此让这些文学经典的精髓能够更被重视和推广。

黄婉玮[5]2012年在《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西亚政府的对华政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讨论马来西亚华人在马中关系进程中对决策者的影响程度。华人的主体性是本文的论述重点。从近年的选举结果可见马来西亚政治和社会出现了型态的转变,执政55年的国阵政府正面对提倡跨种族的在野党一民联的挑战,主流华人社会里更期望国家出现两线制的政治型态。马来西亚政府方面,应对性作出各种调整,包括取消一些限制法令,以一系列国家转型计划缓和人民的不满。在外交方面,马来西亚持续与中国紧密发展双边关系。所有的决策过程依然是以马来人为核心的领导阶层带领,华人仍旧扮演中间桥梁的角色。但是,马来西亚近年的政治变化催生了跨族群的华人意识,新生代华人的政治参与提高,华人的政治选择成为国阵政府和民联在野党的成败关键之一。有鉴于此,华人各种角色和反应也随之受到重视。本文的目的在于提醒马来西亚华人在提高政治地位的同时,也应认清其主体特征,以期在未来东亚文化社会的建构中,其主体性不因区域文化的整合而受边缘化。

马文利[6]2009年在《民国时期东南亚华侨华人社团文化传播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民国时期东南亚华侨社团的文化传播为基本研究内容,着重考察了它们在抗战中所开展的活动,通过对华侨华人社团文化传播的历史回顾,分析了抗战时期的活动特征和社会作用。认为在抗战中,有着悠久爱国传统的东南亚华侨,以组织形式开展的文化传播活动,把国内抗战的消息及时向外面传播,揭露日军的残暴,展现中国军民抗日的机智顽强,有效地动员了各界社会力量参与抗战,有力地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促进了国共合作,反对了分裂倾向的蔓延。华侨社团开展文化活动,不仅为祖国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援与帮助,也为整体抗战提供了精神动力,使之成为一场全民族的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不仅激励了海内外中华儿女,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抗战文化:国内外相结合、历史与传统相结合、不同国族的民众相结合。这不仅成为中国抗战的重要补充,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与传播的关键环节。

罗向阳[7]2010年在《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人社团跨境活动是全球化的产物,它伴随全球化的发展而兴起。从全球化背景来考察华人社团跨境活动,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当代华人社团的存在、发展与影响,也是中国可以借重而得以加快融入国际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当今国际社会中出现诸多与世界各国利益密切相关,而又非主权国家与政府间国际组织所能独立予以治理的全球难题。尤其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因民族矛盾、文化冲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资源分配、贸易磨擦等引起华人居住国主流社会不安和疑虑的问题,华人社团可凭籍华人血缘关系与内在文化认同优势建立起来的华人网络资源,在相关领域开展跨境活动,设法化解矛盾,减少磨擦,为全面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贡献、影响与话语权做出努力。与华人社团跨境活动实践的重要性相反,华人社团发展国际化现象与趋势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引起学界的关注,但是对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系统化和理论化研究成果尚不多见,从国际关系视角研究华人社团跨境活动更是缺乏。论文对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预设的命题是:华人社团作为非国家行为主体、非政府组织的一种形式,借助天然的文化和血缘纽带开展的跨境活动,能够在某些领域发挥主权国家和其他非政府组织难以起到的作用。尽管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其效应目前尚显微弱,但华人社团未来的跨境活动在整个国际关系中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国际社会融合与发展的需要及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世界的吸引力,推动华人社团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越来越多的跨境活动,其影响无论是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还是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在论文中,该命题具体化为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的内涵,兴起的宏观背景和现实条件,运行机制,活动的领域及影响,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等五个方面来展开论证。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非国家行为主体定位华人社团的身份,并据此来考察、研究其跨境活动;以全球化视野,运用新的范式,对华人社团跨境活动进行研究;探索和建立华人社团跨境活动与非政府组织、国家和国际关系之间的互动模式;构建“华人-→华人社团-→华人社会-→国家-→国际关系”的多层次分析系统,为后续研究提供可供参照的认知框架,拓宽和丰富了华人华侨理论研究的内容与层次。

肖方峥[8]2004年在《马来西亚华文报业研究》文中认为华文报业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叁大支柱之一,是华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对此课题的研究相对薄弱,大多只停留在对华文报业历史和现状表层的叙述上。本文尝试从历史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多学科、多角度,较系统、深入地研究马来西亚的华文报业。笔者曾赴马来西亚实地调查,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采访了许多华文报的记者、编辑,拍摄了不少早期华文日报的珍贵图片,因此本文的研究基于第一手扎实可信的材料之上。本文以华文日报为中心,论述马来西亚华文报业的历史、现状、特点、社会功能、与华文教育和华人社团之间的互动关系、商业竞争以及政治操控等多方面内容,并附有马来西亚华文日报一览表及早期华文报的珍贵图片。通过本文的研究,试图使读者对马来西亚华文报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石淑琴[9]2016年在《马来西亚华人华侨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文中指出随着世界政治、贸易格局的不断变化发展以及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上升,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决策。而海洋自古就是沟通中外、联络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所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讨论和研究。但是纵观这些研究和探讨,我们不难发现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群体一华侨华人的专门研究却很稀少。海外华人华侨,尤其是东南亚华人华侨,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群体,在沟通中国与沿线各国的经贸往来、政策沟通以及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这其中就包括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马来西亚华人华侨。马来西亚华人华侨与当地人们共同开创了马来西亚的历史,并且时至今日,该群体仍在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此外,马来西亚的华人华侨势力在整个海外华人世界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影响。而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大马来西亚华人的积极支持和广泛赞赏,但是在这支持和赞扬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马来西亚华人华侨在当今时代面临的处境以及挑战。故此,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来展开论述。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则侧重于对马来西亚华人华侨群体构成的历史进行简单的回顾和整理,华侨华人群体的演变不仅体现在数量上的变化也体现了国家认同的变迁,所以本章节将通过两个不同的阶段,即1900年代-1950年代前、1950年代-1990年代,对华人华侨的基本变化进行简单的论述和分析。第二章则主要立足于马来西亚华人华侨社会群体形成以来的新变化,主要体现为“新移民”的增加。此外,本章第二节还简单介绍了马来西亚所在国对华人华侨认同的基本变化情况。第叁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主要介绍的是冷战以来马来西亚华人华侨在所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华侨华人在所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直接决定了其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挥作用的大小。第四章本文侧重介绍了新时期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对中国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所持有的态度,华侨华人对丝路建设的态度将会影响所在国其他种族的态度和看法,而马来西亚对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热诚离不开背后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的态度。而且在理解马来西亚华人华侨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政治、经济和文化处境和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议中国政府在处理侨务以及在丝路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的举措。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就是本文的结语,在结语中笔者对文章观点进行了阐述与归纳。而通过对文章的分析研究,我们不难看出马来西亚华人华侨与中国关系的亲疏往往与两国政府之间的亲密程度相关,与此同时华侨华人的存在和其影响力又促进了两国的关系朝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如今马来西亚华人在所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面临的现状,尤其面临的挑战,都促使华人寻求更好的发展,比如在政治上,华人的诉求日益得到马来西亚国阵政府的重视和关注;经济上华商也在寻求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文化传承上,华人华侨为了打破发展瓶颈,也屡屡期待与中国的友好往来。总之,马来西亚华人华侨如今面临的形势和现状,为中国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利用华人华侨优势的重要良机。而这一点从华人华侨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积极态度和热忱反映便可窥见一二。所以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华人华侨在丝路建设中的突出作用,制定合理的侨务政策和完善相应和配套的制度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以中马关系的良性发展为契机,充分发挥华人华侨在中国与沿线各国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将会直接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顺利进展,并且实现中国与沿线各国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周燕平[10]2008年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华人社团领袖研究综述》文中指出18世纪末开始,随着马来亚各州的开发,华人大规模地移入。到20世纪中叶,大多数华人在当地“落地生根”,成为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民族。然而,华人出洋得不到(本国)政府的保护,面对完全不同于祖籍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带来的压力,华人组建各类社团互助。在这个过程

参考文献:

[1].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史研究[D]. 石沧金. 暨南大学. 2003

[2]. 马来西亚广西籍华人社团研究[J]. 陈丙先, 赵松月.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 当代海外潮人社团研究[D]. 谢杭锋. 暨南大学. 2016

[4]. 传统的再生: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伦理接受[D]. 林宛莹(LIM, WOAN, YIN).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5]. 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西亚政府的对华政策[D]. 黄婉玮. 浙江大学. 2012

[6]. 民国时期东南亚华侨华人社团文化传播初探[D]. 马文利. 延安大学. 2009

[7]. 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 罗向阳. 暨南大学. 2010

[8]. 马来西亚华文报业研究[D]. 肖方峥. 福建师范大学. 2004

[9]. 马来西亚华人华侨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D]. 石淑琴. 南京大学. 2016

[10]. 20世纪5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华人社团领袖研究综述[J]. 周燕平. 当代亚太. 2008

标签:;  ;  ;  ;  ;  ;  ;  ;  ;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