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引导算法论文-梅凡,邓元策,王竹刚

判决引导算法论文-梅凡,邓元策,王竹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判决引导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恒模均衡,判决引导,变步长,最小均方误差

判决引导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梅凡,邓元策,王竹刚[1](2016)在《加入判决引导的恒模均衡算法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径传输和带宽的限制使得无线信道的传输存在码间串扰(ISI)。恒模均衡算法(CMA)是最常用的自适应盲均衡技术。针对CMA收敛较慢和收敛之后稳态误差较大的问题,利用最小均方误差(MSE)引入判决引导误差,同时也引入了变步长。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对比CMA而言能够提高收敛速度,稳态误差更小,同时易于硬件实现。(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6年23期)

崔琳,杨俊安,王伟,刘辉[2](2016)在《并行多信道判决引导CDL盲均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算法抽头系数较长和难以处理深衰落信道的问题,提出适用于通用数据链信号的并行多信道判决引导盲均衡算法。新算法借助判决反馈结构中前馈、反馈滤波器的独立优化特性,将加权后的判决值代入下一次的迭代过程,有利于消除拖尾效应;综合运用采样率高的分数间隔结构与稳态误差小的判决引导算法,对接收信号采用并行处理的方式,大大缩短了抽头系数长度。实验结果表明,针对CDL信号,新算法能够有效提升收敛速度、降低误码率。(本文来源于《信号处理》期刊2016年09期)

王凌子,唐先锋,张晓光,张霞,席丽霞[3](2014)在《PDM-CO-OFDM系统中基于判决引导与判决反馈的盲相位估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偏分复用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PDM-CO-OFDM)通信系统,提出了两种盲相位估计算法,一种基于判决引导(DD)的方案,另一种基于判决引导和判决反馈相结合(DD+DF)的方案。随后在112Gb/s的PDM-COOFDM系统中对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与传统的导频辅助(PA)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DD算法在无需导频开销的情况下,可实现良好的相位估计性能,但对激光器线宽的容忍度较差,DD+DF算法对DD算法的相位估计性能及激光器线宽容忍度都有较高的提升,且其相位恢复结果明显优于采用五路导频的PA算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4年03期)

李晓波,樊养余[4](2013)在《一种含软判决引导的超指数迭代盲均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超指数迭代盲均衡算法收敛速度快,但对于相位较为敏感,易造成算法的稳态均方误差大。针对这一不足,利用软判决引导思想对修正的超指数迭代盲均衡算法进行并行处理,在保持算法具有较快收敛速度的同时降低了稳态均方误差。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2013年08期)

肖瑛,董玉华[5](2012)在《并联滤波的常数模与判决引导融合盲均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常数模和判决引导双模式盲均衡算法切换时机选择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联滤波的双模式融合盲均衡算法。算法以并联滤波器作为盲均衡器,两路子滤波器分别以常数模算法准则和判决引导算法准则进行更新,通过加权因子实现两种算法模式自适应切换,完成两种算法的融合处理,加权因子依据归一化均方误差进行调整。为防止信道突发干扰,定义了归一化均方误差信息熵增量,以信息熵增量为判据适时实现均衡器和加权因子重置,使算法在信道突发干扰条件下能实现自适应跟踪。计算机仿真和水池试验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结合了常数模和判决引导算法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均衡性能。(本文来源于《声学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程博[6](2011)在《基于训练序列引导的判决反馈信道估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着眼未来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想要真正实现高速率、高质量且达到无缝覆盖的实时跟踪效果,就必须引入新技术、新手段。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频谱资源显现的日益紧张,如何节约并合理利用现有的频谱资源便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人们将目光集中到正交频分复用(OFDM ,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的身上,原因很简单,因为它的频谱利用率高且具有很强的抗多径的能力。而要研究OFDM的信道估计则是因为只有及时的获取信道状态信息,才能对信道进行实时准确的相干解调。而本论文正是对OFDM信道估计技术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训练序列引导的判决反馈信道估计改进算法来进行信道估计。首先,论文简要介绍了OFDM技术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发展和研究现状。其次,论文分析了几种无线信道的特性,针对后面所需要的OFDM信道估计建立相应的信道模型,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再次,论文阐述了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针对OFDM系统的优缺点展开分析,不仅对OFDM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而且主要讨论了关键技术中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并对叁种信道估计方法即基于导频符号和插值技术估计方法、盲信道估计算法、半盲信道估计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最后,研究了OFDM信道估计技术,重点讨论时变信道下的基于导频和判决反馈的信道估计。其中介绍了最小二乘(LS,Least square)算法和最小均方误差(MMSE,Minimum Mean Sequare Error)算法及其改进算法以及各种插值算法。因为信道的时变性会导致系统子载波的正交性遭到了破坏,这样便必然产生了信道间干扰(ICI),于是,论文用基于训练序列引导的判决反馈信道估计算法来进行信道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瞬时的信道估计值进行了滑动平均的改进算法来优化原来的判决反馈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时变信道环境下,运用改进的判决反馈信道估计算法比原算法降低了误码率和最小均方误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1-05-01)

杨超,郭业才[7](2010)在《基于正交小波变换的判决引导联合盲均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服水声信道时变多途的影响和基于统计特性的线性均衡(LE)算法收敛后稳态误差大的缺点,提出了基于正交小波变换(OWT)的判决引导联合盲均衡算法(OWT-LE+DD).该算法将OWT理论引入,充分利用OWT良好的去相关性,加快了收敛速度,并采用软判决的方式与判决引导(DD)算法相结合,纠正信道引入的载波相位旋转,减小了稳态误差。水声信道的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刘郁林,朱行涛,敖卫东,王康年,陈于平[8](2009)在《基于最大峰度准则和判决引导的短波信道盲均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短波信道中的Watterson模型,将线性系统盲均衡中的最大峰度准则与输出信号的判决引导均方误差相结合,作为短波信道的盲均衡算法.针对传统梯度搜索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收敛问题,提出利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对准则函数进行最优化搜索.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快和精确度高,能够大大提高均衡后的输出信噪比.(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肖瑛,董玉华[9](2008)在《判决引导和常数模融合盲均衡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判决引导(DD:Decision-Directed)算法和常数模算法(CMA: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的各自优点,研究了一种基于DD和CMA的融合盲均衡算法。DD算法收敛速度快,但要求初始接收信号眼图张开,CMA算法稳健,但是收敛速度慢,为此,对接收信号依DD算法和CMA算法获得瞬时误差后进行加权融合处理,以加权后获得的瞬时误差对均衡器权系数进行调节,实现均衡。计算机仿真证明了融合盲均衡算法有效提高收敛速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均衡性能。(本文来源于《声学技术》期刊2008年03期)

窦高奇,高俊,王平[10](2007)在《一种并行的软判决引导常数模盲均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常数模与软判决引导结合的盲均衡算法CMA+SDD。该算法克服了CMA收敛速度慢、稳态误差大的缺点,同时可以纠正相位偏转。仿真表明,在高信噪比(SNR)条件下,两种算法的稳态均方误差相近,而CMA+SDD算法的收敛速度更快;在低信噪比条件下,CMA+SDD算法可以获得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低的稳态均方误差。(本文来源于《信号处理》期刊2007年06期)

判决引导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传统算法抽头系数较长和难以处理深衰落信道的问题,提出适用于通用数据链信号的并行多信道判决引导盲均衡算法。新算法借助判决反馈结构中前馈、反馈滤波器的独立优化特性,将加权后的判决值代入下一次的迭代过程,有利于消除拖尾效应;综合运用采样率高的分数间隔结构与稳态误差小的判决引导算法,对接收信号采用并行处理的方式,大大缩短了抽头系数长度。实验结果表明,针对CDL信号,新算法能够有效提升收敛速度、降低误码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判决引导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1].梅凡,邓元策,王竹刚.加入判决引导的恒模均衡算法优化[J].电子设计工程.2016

[2].崔琳,杨俊安,王伟,刘辉.并行多信道判决引导CDL盲均衡算法[J].信号处理.2016

[3].王凌子,唐先锋,张晓光,张霞,席丽霞.PDM-CO-OFDM系统中基于判决引导与判决反馈的盲相位估计算法[J].中国激光.2014

[4].李晓波,樊养余.一种含软判决引导的超指数迭代盲均衡算法[J].测控技术.2013

[5].肖瑛,董玉华.并联滤波的常数模与判决引导融合盲均衡算法[J].声学学报.2012

[6].程博.基于训练序列引导的判决反馈信道估计算法[D].吉林大学.2011

[7].杨超,郭业才.基于正交小波变换的判决引导联合盲均衡算法[J].兵工学报.2010

[8].刘郁林,朱行涛,敖卫东,王康年,陈于平.基于最大峰度准则和判决引导的短波信道盲均衡算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9].肖瑛,董玉华.判决引导和常数模融合盲均衡算法研究[J].声学技术.2008

[10].窦高奇,高俊,王平.一种并行的软判决引导常数模盲均衡算法[J].信号处理.2007

标签:;  ;  ;  ;  

判决引导算法论文-梅凡,邓元策,王竹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