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与音乐的关系论文

科学家与音乐的关系论文

问:爱因斯坦与音乐的关系
  1. 答:爱因斯坦与小提琴情愫深厚。在颠沛流离的生涯中,他总与提琴为伴。不管何处,无论场合,这琴就在身边。即使在严肃严谨的学术会议上,琴盒就在椅子近裂散旁。他每天拉琴,还在德国柏林和美国为慈善募捐演出。他甚至认为,自己演奏的才华可媲美于科学上的成就。
    于是,他又说了一句话:“如果选择物理,我可以继续拉琴;如果选择提琴,则没有机会再研究物理了。”
    爱因斯坦是一位科学家,他头脑中转动着他的科学创造。但他放不下小提琴。在演奏乐曲时,爱因斯坦常去思考未知领域的科学问题。其妹玛雅回忆:“在演奏中有时他会突然停下,激动宣布,我找到了它!”这意味着又一个科学方面的难题解决了。
    可以想见,在悠扬琴声中,大科学家犹有神明启示,又似灵感降临,一个个看似枯燥的公式数字以及天书一般的阐释,在完全不搭调的音符涌动中昭示给了世界。或许,他那旷世“相对论”也不无琴声的催发吧。
    扩展资料
    1、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介绍了其狭义相对论,物理规律的形式在任何的惯性参考系中是相同的。
    2、1915年左右,爱因发表了一系论文,给出了广义相对论最初的形式,除了引力之外不受其他力时,所有质誉渗量足够小的测验物体在同一引力场中以同样的方式运动。
    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牛顿经典力学、麦克斯韦经典电磁学等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四维时空”的概念,认为时间和空间各自都不肆虚氏是绝对的。
    4、广义相对论成为了引力波的观测和一些高密度天体的研究中的理论基础之一,也为人们重新认识一些如时间旅行、宇宙学等古老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视角。
    参考资料来源:
问:亥姆霍兹在音乐物理学领域发表了哪些论文?
  1. 答:李政道曾这样评价亥姆霍兹:物理与音乐共鸣,声波乱团与科学交响。亥姆霍兹用科学家的头脑和艺术家的心灵真正把艺术与科学、音乐与物宏陪庆理紧密地、有机地融为一体。他开创了音乐物理学这一领域,并发表了很多这方面的论文,比如《论结合音》(1856)、《论谐和音程和不谐和音程的物理原因》(1858)、《论元音的音质》(1859)、《论开口管的振动》(1859)、《蔽握论小提琴的弦振动》(1860)、《论乐音的感觉——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1863)等。
问:大多数物理学家都喜欢音乐,两者之间有哪样的联系?
  1. 答:一般物理学家都是学历比较高的人,学历比较高的人都喜欢培养自己的气质,所以岁纳物喜欢听音乎液乐,释放自己的情感茄毕。
  2. 答:音乐与物理学在研究领域的猜仿渊源不同,但有着共同的目的,它们都表达棚液了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渴望。它们以不同的链兆物方式反映,但它们相辅相成。
  3. 答:两者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只不过数学家物理学家在研究中都比较枯燥,所以需要音乐来放松而已。
科学家与音乐的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