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外君子兰发展比较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张成思[1](2021)在《普通商品金融化的形成逻辑》文中提出普通商品金融化形成的基本背景是社会资本充裕与金融市场不发达之间存在矛盾,资金所有者由金融市场转向商品市场进行投机或者投资。归纳来看,商品金融化的总体形成逻辑是:流通领域中流通成本的规模效应特性使得流通环节资本集聚,经销商议价权力增加,商品价格升高,形成了商品金融化的基础;以此为基础,商品的文化价值等难以准确定价的价值越多,该商品就越具有金融化的潜力,而不发达的金融市场中民间富余资金可以助推这一潜力的实现;投资该类商品套期保值和抵御通货膨胀的资产配置需求和商品价格上涨预期所引发的投资和投机需求共同推动了普通商品价格的上涨,而价格上涨和交易量的提升又增强了该类商品的流动性,进而提升了该类商品的金融属性和套保投资投机的价值,形成了正反馈下的商品金融化进程。
宋晓娟[2](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提出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钟飞燕[3](2021)在《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超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既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但其主要实践载体——学校劳动教育,却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步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新角色,担负新使命,也必然遇到新问题。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其轰轰烈烈开展的背后是各种形式化、空心化、碎片化现象,形成高投入与低实效之间的巨大反差。因此,对其进行积极的理论和现实回应,是促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立足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和学生新特点,参照“泰勒原理”,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的教育活动科学化程序,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方面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讨,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理论和现实回应,界定其内涵和本质是前提。学校劳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劳动”为核心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纯粹知识性或通识性教育活动,学校劳动教育是国家进行国民教育的专门化教育实践。其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即传播和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理论回应层面,本文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理论建构,系统分析了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及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构成要素。其一,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学校劳动教育曾被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泛化为综合社会实践的方式,这些都被历史证明是违背劳动教育客观规律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应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物质性的、技术性的功利追求回归到育人本质中来,引导学生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领悟“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理解“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其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构建应超越“工具”取向,回归“人本”取向,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包含劳动与人类历史、劳动与人生、劳动与社会、劳动与伦理等主题,并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组织起来。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性,应进一步优化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使其既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又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既与传统接轨,又与未来同向。其三,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为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实效性,要挖掘其困境症结,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推进评价体系的创新。在现实回应层面,本文针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出现的问题,既从长远角度做出宏观的战略思考,又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规范的措施。面对复杂的形势,学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如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等,导致其陷入形式化、片面化、工具化、空心化、碎片化的困境中。为此,学校应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劳动教育平台;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此外,还应通过构建家校社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大中小一体化发展的劳育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相互的。为了提高实效性,应以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因此,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立足时代之需,在长期的互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许洋洋[4](2021)在《C市城市快速路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现有的交通系统难以承受机动化出行的急剧增加,交通拥堵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缓解城市内部的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立城市快速路系统。城市快速路的修建提供了更快的行驶速度,提高行驶效率,节约交通出行的时间成本,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交通拥堵。其次,快速路的修建还可以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合理城市布局,对土地利用、经济活动以及地方财政等带来极其广泛且长期的影响。城市快速路给沿线区域带来的交通便利性可以促进沿线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沿线房地产的开发建设以及房地产价格的变动直观地反映了城市快速路对沿线经济的带动作用。本文通过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剥离城市的宏观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干扰,研究城市快速路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选取C市三纵两横城市快速路为研究对象,对其沿线的房地产价格进行分析,将样本数据代入双重差分模型后的回归结果显示C市城市快速路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有效的,并且这种影响是正向促进效应,通过模型的检验,这一回归结果得到了验证。在验证了政策的有效性之后,作C市城市快速路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空间影响效应和时间影响效应分析。在C市城市快速路对沿线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空间效应分析中,首先论证了城市快速路交叉区域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并与非交叉区域作出比较,结果显示:城市快速路交叉区域对沿线房地产价格是起到正向推动作用的,而且这种推动作用比非交叉区域更强。其次,通过绘制C市三纵两横城市快速路中的东部快速路沿线房地产年平均价格在各个时间段的年增长率(剥离了C市年平均增长率)等高线图,观察和分析东部快速路沿线不同距离下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情况。综合对东部快速路沿线1Km范围内不同距离房地产价格增长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推断出东部快速路在开通当年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推动作用最强,同时也得出了随着与城市快速路距离的不同,在城市快速路规划期、开工建设期、开通初期和开通两年后,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变化不同。在C市城市快速路对沿线房地产价格影响的时间效应分析中,分别对C市三纵两横快速路在规划期、开工建设期和开通期各个时间段内各区域沿线房地产价格进行统计与分析,观察C市城市快速路在不同时点对其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综合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城市快速路在规划期对沿线房地产价格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开工建设期对沿线房地产价格往往是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在快速路开通当年对沿线房地产价格产生的效应不稳定,但是主要以促进作用为主,在快速路正式通行后一年时间内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促进作用十分显着,这种促进作用一般在两年后开始减弱。本文还分析了城市快速路给沿线房地产价格带来的促进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通过计算部分路段沿线房地产价格在各年的上涨总额,评价城市快速路建设对整个社会经济的作用。本文还针对城市快速路建设对周边以及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这些建议体现在城市快速路投融资、降低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景观改进和环保以及快速路规划设计四个方面。
赵兴华,吴海红,岳玲[5](2021)在《君子兰属植物及其研究现状》文中认为君子兰属植物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是全球最重要的观赏花卉之一。文章综述了君子兰属植物概况及育种技术、栽培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君子兰育种及商业生产提供参考,促进君子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夏静静[6](2020)在《昆明长水航城居住区景观设计》文中认为居住区是人类生活的场所,居住区景观作为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在满足居民日常活动、美观的需求外,开始探索更广阔的作用。可食性景观是可食性植物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复合型景观,这种景观形式具有美化空间、装饰功能区、经济效益的功能,在某种层度上还具有促进日渐冷淡的邻里关系和科普教育的作用,能够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通过对居住区、可食性景观及其相关概念界定,明确了居住区可食性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内容,指出了可食性景观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相关案例进行调研,总结对比它们在设计场地、植物元素、种植技术、管理方式、景观效果等的情况,分析每个案例的优缺点,总结借鉴其优点。对长水航城项目场地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并使用相关软件对日照情况、风向、高程等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明确该地块可食性景观和屋顶绿化应用的可行性。对长水航城居住区景观进行方案设计,寻找设计—文化—可食性三者的关系和连接点,探索文化、食用、观赏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对可食性景观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进行总结,分析了饮食文化与居住区景观设计、可食性植物与居住区景观设计在项目中的应用模式。在长水航城项目的可食性景观方案设计中,具体涉及到饮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及可食性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其中,对居住区绿化空间和可食性植物的分析是为了可食性景观能够更好地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得以体现,更加充分的体现可食性景观的价值。与传统景观形式不同,可食用景观的观赏性和实用性都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可食性景观在居住区的应用也是在景观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希望未来有更多学者进行相关的设计。
邱佳[7](2020)在《韩景生油画艺术风格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近现代油画的发展繁荣离不开以韩景生为首的一大批早期艺术家们在近百年的时间内不断的拼搏与探索。本文以研究韩景生在黑龙江近现代油画发展历程中所起到的引领与推动作用为主要论题。以发掘和论证韩景生在艺术创作、艺术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意义为主要论述内容。韩景生是黑龙江乃至中国近现代油画史中的重要油画艺术家、早期重要的油画艺术开拓者、众多油画学习者的教师,被公认为黑龙江早期油画艺术先驱之一,他为油画艺术而投入毕生精力,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黑龙江油画艺术的发展。韩景生对黑龙江油画艺术的开拓和引领作用,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社会活动、艺术活动(主要是艺术展览)三个方面:他在艺术创作上能够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的“虚和散”的意境,并吸收印象派之长,有绚丽多彩、慷慨激昂、大气磅礴的个人风格;他在以艺术家和教师身份参与的众多社会活动及艺术活动中,积极组织美术协会,开办画展;其不但对艺术有着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更以谦逊的人品低调的处事原则,赢得众多后辈艺术家的追随与肯定。由此我们认识到,在黑龙江油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韩景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先驱者和推动者的巨大作用;他凭借自己对艺术的探索和执着精神以及社会工作能力,在黑龙江油画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引领时代,带动群体,以其多变的创作风格记录时代风土人情让油画这种舶来艺术在黑龙江地区彰显历史作用;韩景生在黑龙江近现代美术史的发展与繁荣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尤为需要去探究以其为当代油画的发展提供借鉴。全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韩景生的艺术生平入手,在考查史实的同时探讨韩景生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客观原因;第二部分是分析韩景生艺术作品不同时期的风貌:(1)开拓期的艺术风格受到俄侨画家和上海美专的影响,具有印象主义的特征。(2)发展期的艺术风格受到日本画家的影响,注重用线和平面表现的风貌。(3)变革期的艺术风格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到改革开放全面解放思想束缚,作品呈现多元风格;第三个部分是依据中国当代油画尤其是黑龙江油画发展的现实进行反思,阐明韩景生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的个人作用和对未来的启示。
张文海[8](2020)在《日常景观视角下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北京老城的大栅栏片区为研究范围,以日常景观为切入点对大栅栏片区街道公共空间和院落公共空间展开调查研究,在追溯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大栅栏片区日常景观的形式特征、构成要素、生成机制以及公共空间更新的组织机制,试图为老城更新语境下未来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可持续更新与发展提出有益建议。首先,本文结合现有研究和文献资料,对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的语境进行了分析,整理了当地的发展历程、空间类型、政策法规和文化环境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从历史向度梳理了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形成的历史条件,指出街道公共空间和院落公共空间作为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主要类型,是外部环境干预和内部居民自发建造等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将本文研究目光锁定在大栅栏片区街道公共空间和院落公共空间。其次,梳理总结了解放后大栅栏片公共空间更新的两种组织机制,即自上而下式更新和居民自发更新,以及各自机制下的更新实践,指出现有研究对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内的居民自发更新关注不足,有关日常景观的资料信息相对匮乏,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取样、识别、分析和呈现的研究方法,才能在此基础上解译、分析大栅栏片区的日常景观,认识和了解大栅栏片区存在的居民自发更新现象。再次,本文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按照从“样本”到“类型”,再到“系统”的研究路径对街道公共空间和院落公共空间内的日常景观进行取样和分析,并阐释了其类型特征和生成机制两个部分。最后,本研究结合大栅栏片区日常景观的调查和分析,从院落布置、材料选择、空间利用、审美取向等四个方面比较讨论了居民自发更新与自上而下式更新的优势与不足,并从设计营造路径出发提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类机制的有效结合才是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更新的必由之路。该文立足实地调查的25条街巷胡同和55处院落样本,建立了一种研究日常景观及居民自发更新的研究方法,为未来北京老城公共空间更新提供了“自下而上”的理论支撑。
徐亮[9](2019)在《长春龙翔国际商务中心施工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企业的管理模式中,人力资源一直都是关键因素,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而对建筑项目企业而言,更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和管理。近几年来,建筑行业发展较快,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积累,而且社会对建筑项目的要求逐步提升,这就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建筑项目企业存在人员流动性大、人员能力不足、项目工期长、项目环节衔接性不够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存在不足。因为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人员是项目资源的主导者、组织者和使用者。因为施工企业的特殊性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管理的重要性,这就需要企业在是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科学、规范、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同时根据市场机制,吸纳有关人才构建项目核心队伍,使人才配置更加专业化、合理化。对于施工项目中容易流动的外围劳动力资源可以采取动态管理的方式,将配置与管理更好的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本文首先通过学习国内外学者的有关资料,了解了人力资源配置的一些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从而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结合了人力资源配置的概念和特点,提出了建筑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的有关依据;第三结合长春龙翔国际商务中心项目分析了项目概况、项目目标、施工计划等基本情况,并且估算了项目的整体工作量并设计了人力资源配置的总体方案;第四从强化资源配置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强化岗位监控、强化绩效考核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人力资源配置方案的保障措施。总而言之,在项目企业的管理中,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环节,也是重中之重。人力资源的配置不仅关系到企业中每一个员工的生存和发展、更直接影响企业的命运前途。本研究以理论结合实践,以实证研究分析人力资源配置的方法,为其他相关企业可以提供较好的借鉴价值。
刘杨[10](2019)在《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部要求把核心素养体系作为研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依据,是继2001年高中课程改革后又一次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大变革。为使核心素养在生物学课程中得以落实,彰显生物学学科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独特育人价值,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应运而生。但是,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宏观性、系统性与复杂性,初中一线生物学教师尚存在些许误读,在教学改革热情中还掺杂着几许疑惑。另外,能否有效开展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直接关系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成效。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现象图析学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综合运用质性研究和量化分析,采用“理论构建——实证测评——对策建议”的研究路径从四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结构的构建。首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文献、初中一线优秀生物学教师的半结构式访谈材料进行质性分析,初步确定组成要素和结构维度;其次,运用德尔菲法咨询生物学教育专家对维度和要素的审阅意见;最后,以双重互证的形式构建出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该结构包括五个维度及其隶属的36个组成要素,五个维度分别是生物学知识内化、生命科学思维、生命科学实践、生物学原理应用、生命科学态度。它们具有各自的功能与作用,但彼此之间也相互联系、互为整体。第二,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构建的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明晰各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并通过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和最大特征根λmax对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构建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五个维度的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生命科学态度>生命科学思维>生命科学实践>生物学原理应用>生物学知识内化。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能清晰地区别开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明确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三,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基于测评指标体系,结合初中生物学大概念,采用先进的国际通用研发程序,开发了包括试卷、量表、问卷在内的测评工具,并依次采用Rasch模型分析、项目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验证得知评价工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然后,使用正式版的测评工具对1308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测评,使用SPSS 24.0、Winsteps 3.72.3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并采用Bookmark法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等级水平划分。结果显示:(1)根据学生试卷测评结果,可将学生分为4个水平,从水平Ⅰ到水平Ⅳ素养水平逐渐提升,在Ⅱ水平的学生占比最高;(2)量表测评结果显示,学生“生命科学态度”分数呈现偏正态分布,较高分数区间的学生人数最多;(3)学生的量表测评表现与试卷测评表现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水平等级的提升,学生的量表测评表现也越好。第四,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相关因素的揭示与探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学校、家庭、教师及学生四方面的背景信息,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差异性检验,揭示各因素对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情况,为生物学教育的决策提供事实依据。结果显示:(1)学生因素中,女生的素养水平显着优于男生;无留级现象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高于留级生;非住校生的素养水平显着优于住校生;参加课外辅导课程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高于未参加者。(2)教师因素中,女性教师所带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低教龄教师、高学历教师、专业对口的教师教授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教授班级数量越少的教师所带的学生的素养水平越高;教研活动频次过多过少均不利于学生素养水平的提高。(3)家庭因素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与父母一起居住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留守(或随迁)儿童的素养水平显着较低;家中学习资源丰富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随着家人对孩子学习的参与度的提高,学生的素养水平会显着提升。(4)学校因素中,城市学校的学生、私立学校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随着学校学习资源丰富度的增高,学生的素养水平会显着提升;最佳班级规模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对学生的素养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随着学校安全性的增强,学生的素养水平会显着提升。本研究对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测评指标体系、评价工具、素养评价结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讨论,并从国家宏观调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四个视角进行了学理性分析,以探寻提升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有效对策。
二、中外君子兰发展比较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外君子兰发展比较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通商品金融化的形成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普通商品金融化的典型案例 |
三、普通商品金融化的理论机制 |
四、普通商品金融化逻辑的分歧与一致 |
(一)形成逻辑的分歧 |
(二)形成逻辑的一致性 |
五、结论 |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城市社区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
(四)共生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共生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历史必然: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培育 |
1.1.2 理论应然: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建构 |
1.1.3 实践使然:促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常态化发展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内涵的研究 |
1.2.2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历史的研究 |
1.2.3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
1.2.4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与评价的研究 |
1.3 研究问题与思路 |
1.3.1 问题确立: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1.3.2 背景鸟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化趋势 |
1.3.3 切入视角: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及学生新特点 |
1.3.4 分析框架:基于泰勒原理分析学校劳动教育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方法 |
1.4.2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学校劳动教育基本概述 |
2.1 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
2.1.1 劳动 |
2.1.2 劳动教育 |
2.1.3 学校劳动教育 |
2.2 学校劳动教育的功能 |
2.2.1 个体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2.2.2 社会功能:弘扬劳动幸福的社会风尚 |
2.2.3 教育功能:完善新时代学校育人体系 |
2.3 学校劳动教育的特殊性 |
2.3.1 学校“劳”育与家庭“劳”育、社会“劳”育的比较 |
2.3.2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的比较 |
2.3.3 学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 |
2.3.4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比较 |
第3章 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资源 |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耕读文化与工匠精神 |
3.1.1 “劳力”与“劳心”之辩 |
3.1.2 “耕读文化” |
3.1.3 “工匠精神” |
3.2 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基础奠基: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 |
3.2.1 克鲁普斯卡娅的劳动教育思想 |
3.2.2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 |
3.2.3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
3.3 西方教育理论的有益补充:自然主义与实用主义 |
3.3.1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
3.3.2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3.4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贡献:“教劳结合”思想 |
3.4.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2 列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3 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4 邓小平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5 习近平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
第4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阐释 |
4.1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畸变表征 |
4.1.1 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 |
4.1.2 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 |
4.1.3 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 |
4.1.4 泛化为社会实践的方式 |
4.2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理论审视 |
4.2.1 劳动教育目标的生成逻辑: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4.2.2 劳动教育目标的内在矛盾:“劳动”与“闲暇” |
4.2.3 劳动教育目标的意识形态指向: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4.3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时代定位 |
4.3.1 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
4.3.2 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 |
4.3.3 践行“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 |
4.3.4 感悟“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 |
第5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构建 |
5.1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 |
5.1.1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取向:“工具”取向与“人本”取向 |
5.1.2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有机统一 |
5.1.3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主题: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 |
5.2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组织 |
5.2.1 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2.2 在生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2.3 在服务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3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优化 |
5.3.1 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 |
5.3.2 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 |
5.3.3 与传统接轨,与未来同向 |
第6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
6.1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困境症结 |
6.1.1 形式化: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 |
6.1.2 片面化: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 |
6.1.3 空心化: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 |
6.1.4 工具化: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 |
6.1.5 碎片化: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 |
6.2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对策思考 |
6.2.1 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 |
6.2.2 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学校劳动教育平台 |
6.2.3 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学校劳动教育方法 |
6.3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
6.3.1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 |
6.3.2 整合劳育资源,构建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 |
6.3.3 融通“大中小”,建立一体化的育人机制 |
6.4 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
6.4.1 评价理念:突出发展导向,重在劳动观养成 |
6.4.2 评价内容:基于劳动素养,完善评价指标 |
6.4.3 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 |
6.4.4 评价操作:记录劳动过程,建立劳动档案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方针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C市城市快速路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依据 |
2.1 城市快速路 |
2.1.1 城市快速路的概念 |
2.1.2 城市快速路的特征 |
2.1.3 城市快速路的功能 |
2.2 房地产价格 |
2.2.1 房地产价格的内涵 |
2.2.2 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 |
2.3 城市快速路对周边房地产价格及社会影响的理论依据 |
2.3.1 城市快速路对周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理 |
2.3.2 城市快速路对周边及社会的正面影响 |
2.3.3 城市快速路对周边及社会的负面影响 |
第3章 构建城市快速路对沿线房价影响的理论模型 |
3.1 双重差分模型 |
3.1.1 模型引入 |
3.1.2 模型的假设和基本条件 |
3.1.3 模型的适用性 |
3.2 变量选取与描述 |
3.2.1 变量选取 |
3.2.2 变量描述 |
3.3 模型的回归分析和检验 |
3.3.1 回归分析 |
3.3.2 模型检验 |
第4章 C市城市快速路对沿线房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项目背景与样本数据 |
4.1.1 项目背景 |
4.1.2 研究范围 |
4.1.3 数据来源与统计 |
4.2 双重差分模型结果分析 |
4.2.1 模型回归分析 |
4.2.2 模型检验 |
4.3 C市快速路对沿线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空间效应分析 |
4.3.1 影响范围划分 |
4.3.2 划分区间模型回归分析 |
4.3.3 快速路交叉路段影响效果分析 |
4.3.4 数据分析 |
4.4 C市快速路对沿线房地产价格影响的时间效应分析 |
4.4.1 C市三纵两横快速路不同时点数据情况 |
4.4.2 数据分析 |
4.5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5章 城市快速路建设的改善措施与优化建议 |
5.1 城市快速路投资开发模式优化与创新 |
5.1.1 我国快速路投资规划现状 |
5.1.2 城市快速路与房地产开发整合的有效途径 |
5.1.3 城市快速路建设投融资创新策略 |
5.2 城市快速路周边地段噪声防治 |
5.2.1 城市快速路交通噪声的不利影响 |
5.2.2 改善城市快速路交通噪声的措施 |
5.3 景观改进与环保的建议 |
5.3.1 城市快速路对人们视觉和景观的影响 |
5.3.2 景观改进与环保的措施 |
5.4 优化快速路规划设计与布局 |
5.4.1 快速路布局原则 |
5.4.2 快速路规划设计 |
5.4.3 快速路设计优化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实证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的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君子兰属植物及其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君子兰属植物概况 |
2 君子兰属植物研究现状 |
2.1 育种技术 |
2.2 栽培管理技术 |
2.2.1 栽培基质 |
2.2.2 栽培光环境 |
2.2.3 栽培肥料 |
2.2.4 花期调控 |
2.3 组织培养 |
3 展望 |
(6)昆明长水航城居住区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可食性景观 |
1.3.2 屋顶绿化 |
1.3.3 垂直绿化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案例分析 |
2.1 路馨小区 |
2.2 EATHOUSE |
2.3 纽约布朗克斯区“绿途”社区 |
2.4 Pentana Solutions屋顶花园 |
2.5 上海创智农园 |
2.6 案例调研总结 |
第三章 长水航城40号地块项目分析 |
3.1 场地的建设条件分析 |
3.1.1 区域位置分析 |
3.1.2 周围场地分析 |
3.1.3 建筑风格及内部建设分析 |
3.2 场地的公共限制分析 |
3.2.1 用地限制 |
3.2.2 航空高度分析 |
3.2.3 经济指标分析 |
3.3 场地的自然条件分析 |
3.3.1 地形分析 |
3.3.2 气候类型分析 |
3.4 可食性景观可行性分析 |
3.5 屋顶绿化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长水航城居住区景观设计 |
4.1 方案构思 |
4.1.1 设计定位 |
4.1.2 饮食文化要素分析 |
4.1.3 文化在空间布局的划分 |
4.1.4 方案草图 |
4.2 总体设计 |
4.2.1 功能分析图 |
4.2.2 道路分析图 |
4.2.3 平面布置图 |
4.2.4 基础设施配置 |
4.3 分区设计 |
4.3.1 入口景观设计 |
4.3.2 酒文化区景观设计 |
4.3.3 药文化区景观设计 |
4.3.4 食文化区景观设计 |
4.3.5 茶文化区景观设计 |
4.4 专项设计 |
4.4.1 植物设计 |
4.4.2 景观小品设计 |
4.4.3 铺装设计 |
4.4.4 其他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韩景生油画艺术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问题点与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年表 |
(二)关于油画作品主题的研究 |
(三)综合研究 |
(四)韩景生油画的美学特征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韩景生的艺术生平 |
第一节 早期学习经历(1936年以前) |
一、家庭——熏陶与启蒙 |
二、哈埠——开启油画学习之地 |
三、信念——坚守艺术之路 |
第二节 韩景生的职业生涯(1936-1998) |
一、哈工大从教的九年 |
二、解放后的职业生涯 |
小结 |
第二章 韩景生油画的开拓期(1925-1936) |
第一节 韩景生早期油画风格的成因 |
一、地域——文化栖息的物质载体 |
二、文化——本土与外来之间的冲突与合作 |
三、面貌——合作与冲突之下的多样发展 |
四、师从——经历及其影响 |
第二节 早期韩景生油画代表作品分析 |
一、韩景生早期人物画作品 |
二、韩景生早期的风景写生代表作品 |
三、韩景生早期的其他作品 |
第三节 早期韩景生油画的艺术风格 |
一、早期风格的杂糅性 |
二、早期构图和色彩的抉择 |
第四节 对韩景生早期作品的研究与评价 |
一、描绘哈埠地区生活群像再现的原因 |
二、无形中参与地域文化的构建 |
三、借鉴印象派而不拘泥于印象派的色彩 |
小结 |
第三章 韩景生油画的发展期(1936-1950) |
第一节 入职哈工大后韩景生的艺术活动 |
第二节 韩景生与引导者石井柏亭 |
第三节 发展期韩景生油画作品分析 |
一、韩景生发展期的人物作品 |
二、韩景生发展期的风景作品 |
三、韩景生发展期的花卉作品 |
第四节 发展期韩景生油画的艺术风格 |
一、明确的个人情感指向 |
二、线条的表现性 |
三、平面化表现风格渐成主角 |
四、真实的现实主义的再现 |
五、突破“土味”的色彩探索 |
第五节 发展期作品的研究与评价 |
一、艺术进程中的推动者 |
二、直面历史现实的画者 |
三、时代变革中的赶路人 |
小结 |
第四章 韩景生油画的变革期(1950以后) |
第一节 新时期引领黑龙江油画新风貌 |
第二节 同时期的艺术家群体特征 |
一、哈埠同时期的代表画家及其作品 |
二、新时期哈埠画家群体的艺术活动 |
三、同时期油画艺术家群体共筑区域美术 |
第三节 新时期韩景生油画作品分析 |
一、新时期韩景生的风景写生 |
二、新时期韩景生的花卉与静物写生 |
第四节 新时期韩景生油画作品艺术风格 |
一、新时期历史题材向现实生活转变 |
二、新时期色彩进一步融合形成自身风格 |
三、新时期地域性艺术的努力探索 |
第五节 新时期韩景生作品研究与评价 |
一、中西之争下对艺术的研究与思考 |
二、百年耕耘中推动新时代 |
小结 |
第五章 韩景生油画风格考辩 |
第一节 韩景生油画风格总述 |
一、题材的生活化 |
二、描绘黑龙江的地域风貌 |
三、审美意境的变迁 |
第二节 韩景生油画的地域性 |
一、生活体验成就地域印记 |
二、深入画面的“诗”性表达 |
第三节 韩景生于不同时期对黑龙江油画发展的影响 |
一、开拓期“土味”的主观审美意识形成 |
二、发展期将俄、法、日、中艺术经验融合 |
三、变革期的意义与情感表达 |
四、关于韩景生油画艺术风格的些许探讨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韩景生年表 |
附件二 |
附件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日常景观视角下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背景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和意义 |
1.2.1 关注“日常景观” |
1.2.2 研究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及其日常景观的意义 |
1.2.3 相关概念辨析 |
1.3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3.1 不同思潮下的有关“日常景观”的认识和思考 |
1.3.2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及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 |
1.3.3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及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 |
1.3.4 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及日常景观的研究现状 |
1.3.5 研究简评 |
1.3.6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 |
1.4.2 实地调研 |
1.4.3 定性研究 |
1.4.4 定量研究 |
1.4.5 图像分析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2 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的历史和环境 |
2.1 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的发展历程 |
2.1.1 形成期 |
2.1.2 发展期 |
2.1.3 没落期 |
2.1.4 复兴期 |
2.2 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的组成类型 |
2.2.1 街道公共空间 |
2.2.2 院落公共空间 |
2.3 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相关的政策法规 |
2.3.1 第一阶段: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
2.3.2 第二阶段: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
2.3.3 第三阶段:本世纪至今 |
2.4 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所处的文化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3 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更新的组织机制及实践 |
3.1 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更新模式 |
3.1.1 自上而下式更新 |
3.1.2 居民自发更新 |
3.2 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更新实践 |
3.2.1 自上而下式的更新实践 |
3.2.2 居民自发更新实践 |
3.3 本章小结 |
4 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内日常景观的调查研究 |
4.1 调查和分析方法 |
4.2 取样原则和范围 |
4.2.1 取样范围 |
4.2.2 取样原则 |
4.3 取样内容和过程 |
4.4 样本分析 |
4.4.1 重点样本街巷 |
4.4.2 重点样本院落 |
4.5 类型分析 |
4.5.1 位置布局 |
4.5.2 绿化形式 |
4.5.3 植物特色 |
4.5.4 硬质材料 |
4.6 系统总结 |
4.7 本章小结 |
5 大栅栏片区居民自发更新与实践探索 |
5.1 居民自发更新与自上而下式更新的比较 |
5.1.1 院落处置 |
5.1.2 材料选择 |
5.1.3 空间利用 |
5.1.4 审美取向 |
5.2 居民自发更新的特点和意义 |
5.3 居民自发更新的局限性 |
5.4 茶儿胡同12号院落公共空间更新实践 |
5.5 基于居民自发更新的公共空间更新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展望 |
6.1 基于特征研究,实现在地创新 |
6.2 关注原生机制,加强居民参与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样本街道公共空间内日常景观归类与出现次数统计表 |
附录B 样本院落公共空间内日常景观归类与出现次数统计表 |
附录C 大栅栏片区样本街巷和样本院落内日常景观识别要素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长春龙翔国际商务中心施工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建筑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
2.1.1 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概念 |
2.1.2 建筑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的特点 |
2.2 建筑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 |
2.2.1 项目目标 |
2.2.2 项目进度计划 |
2.2.3 项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 |
2.2.4 各项工作任务的工作量 |
2.3 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的有关理论 |
2.3.1 科学管理理论 |
2.3.2 帕森斯的“职业—人匹配”理论 |
2.3.3 帕累托最优理论 |
第3章 长春龙翔国际商务中心施工项目介绍及现状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2 项目目标 |
3.2.1 成本目标 |
3.2.2 质量目标 |
3.2.3 环保目标 |
3.2.4 计划进度目标 |
3.3 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任务 |
3.3.1 施工方案设计 |
3.3.2 施工物资准备 |
3.3.3 施工现场准备 |
3.4 基坑和桩基施工阶段的工作任务 |
3.4.1 复合地基处理 |
3.4.2 土方开挖与回填 |
3.4.3 坑基排水系统建设 |
3.5 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的工作任务 |
3.5.1 底板钢筋铺设 |
3.5.2 底板砼浇 |
3.6 上部结构施工阶段的工作任务 |
3.6.1 总体安装技术要求 |
3.6.2 钢框架柱吊装 |
3.6.3 主楼钢框梁施工 |
3.6.4 钢结构焊接设计 |
3.6.5 砌体工程设计 |
3.6.6 模板工程设计 |
3.7 建筑装修阶段的工作任务 |
3.7.1 墙柱面安装 |
3.7.2 门窗工程安装 |
3.7.3 楼地面工程铺建 |
3.8 竣工验收阶段 |
3.8.1 验收准备工作 |
3.8.2 验收实施配合 |
3.9 公司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
3.9.1 工程项目组织结构方面存在问题 |
3.9.2 工程项目核心人员储备不足 |
3.9.3 人员学历与岗位要求不匹配 |
3.9.4 项目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存在脱节 |
3.9.5 外围人员素质低、技能水平不足 |
第4章 长春龙翔国际商务中心施工项目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设计 |
4.1 人力资源配置思路 |
4.2 通过BIM估算项目工程量 |
4.2.1 估算步骤 |
4.2.2 BIM流程图 |
4.2.3 各阶段工程量估算 |
4.3 组织结构安排 |
4.4 管理人员配置 |
4.4.1 配置基本要求和依据 |
4.4.2 项目核心领导层人员配置 |
4.4.3 项目基础管理层人员配置 |
4.5 作业人员配置 |
4.5.1 测算公式及系数的确定 |
4.5.2 测算实例举例 |
4.5.3 作业人员配置表的确定 |
4.5.4 实际作业人员配置对比 |
4.6 人员配置方案对比 |
第5章 人力资源配置方案的实施保障措施 |
5.1 强化人力资源配置过程管理 |
5.1.1 做好动态配置调整准备 |
5.1.2 做到人岗匹配 |
5.1.3 确保主力工作人员稳定 |
5.1.4 建立人力资源异动调整机制 |
5.1.5 措施预测效果 |
5.2 加强人员培训 |
5.2.1 对一般技术人员的培训 |
5.2.2 对项目经理的培训 |
5.2.3 施工作业人员管控和培训 |
5.2.4 措施预测效果 |
5.3 强化岗位监控 |
5.3.1 聘请咨询顾问 |
5.3.2 建立个人档案 |
5.3.3 设置专项执行岗位 |
5.3.4 措施预测效果 |
5.4 强化绩效考核 |
5.4.1 考核体系要体现岗位差异性 |
5.4.2 合理设置考核指标 |
5.4.3 确保考核透明化 |
5.4.4 措施预测效果 |
5.5 确保人力资源供给 |
5.5.1 借助外部人才资源市场 |
5.5.2 建立人力资源合作伙伴 |
5.5.3 措施预测效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土方工程施工定额 |
附录2 地基处理施工定额 |
附录3 桩基工程施工定额 |
附录4 砌筑工程施工定额 |
附录5 混凝土工程施工定额 |
附录6 钢结构工程施工定额 |
致谢 |
(10)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教育高度关注学生素养的评价 |
1.1.2 核心素养的有效测评直接关系到我国新课改的成效 |
1.1.3 教育评价已逐渐由知识的评价转向素养的测评 |
1.1.4 监测性评价可以科学地测评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1.1.5 现行测评工具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缺乏针对性 |
1.1.6 初中阶段即将毕业的学生是测评的主要对象 |
1.2 研究主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素养 |
2.1.1 概念梳理 |
2.1.2 研究缘起 |
2.1.3 框架体系 |
2.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
2.2.1 概念梳理 |
2.2.2 生命观念 |
2.2.3 科学思维 |
2.2.4 科学探究 |
2.2.5 社会责任 |
2.3 素养的测评 |
2.3.1 概念梳理 |
2.3.2 测评的目标取向 |
2.3.3 科学素养测评框架 |
2.3.4 相关因素问卷设计 |
2.3.5 测评试题的研制 |
2.3.6 评分理念 |
2.3.7 评价结果等级的划定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整体研究设计 |
3.1 理论基础 |
3.1.1 现象图析学理论 |
3.1.2 项目反应理论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 |
3.5 研究对象 |
3.6 创新之处 |
第4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 |
4.1 问题提出 |
4.2 研究方法与步骤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3.1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编码信度分析 |
4.3.2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出现频次分析 |
4.3.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聚类结果分析 |
4.3.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及要素的科学性分析 |
4.3.5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说明 |
4.3.6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
5.1 问题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3.1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各级评价指标 |
5.3.2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层次结构 |
5.3.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判断矩阵 |
5.3.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指标的权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工具 |
6.1 问题提出 |
6.2 研究设计 |
6.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3.1 评价试卷 |
6.3.2 测评量表 |
6.3.3 调查问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结果及相关因素 |
7.1 测评的组织与实施 |
7.2 测评工具质量特征 |
7.2.1 试卷的质量特征 |
7.2.2 量表的质量特征 |
7.2.3 问卷的质量特征 |
7.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结果分析 |
7.3.1 学生试卷测评成绩分析 |
7.3.2 学生量表测评成绩分析 |
7.3.3 学生试卷成绩与量表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
7.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因素分析 |
7.4.1 学生因素的分析 |
7.4.2 教师因素的分析 |
7.4.3 家庭因素的分析 |
7.4.4 学校因素的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 |
8.1.2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
8.1.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工具 |
8.1.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结果 |
8.1.5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因素 |
8.2 研究建议 |
8.2.1 国家宏观调控 |
8.2.2 家庭教育 |
8.2.3 学校教育 |
8.2.4 教师专业发展 |
8.3 启示 |
8.3.1 对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再理解的启示 |
8.3.2 对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启示 |
8.3.3 对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启示 |
8.4 局限 |
8.4.1 研究自身的局限 |
8.4.2 研究样本的局限 |
8.5 展望 |
8.5.1 扩大研究范围 |
8.5.2 推广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中外君子兰发展比较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商品金融化的形成逻辑[J]. 张成思.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1(04)
-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3]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D]. 钟飞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4]C市城市快速路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D]. 许洋洋. 吉林大学, 2021(01)
- [5]君子兰属植物及其研究现状[J]. 赵兴华,吴海红,岳玲. 辽宁农业科学, 2021(02)
- [6]昆明长水航城居住区景观设计[D]. 夏静静.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韩景生油画艺术风格研究[D]. 邱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8]日常景观视角下大栅栏片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D]. 张文海.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长春龙翔国际商务中心施工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研究[D]. 徐亮. 江苏大学, 2019(05)
- [10]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D]. 刘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