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人格论文_高郡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统人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格权,人格,传统,儒家,华人,玄学,白鹿。

传统人格论文文献综述

高郡[1](2019)在《论人格权的财产化对于传统人格权的消极防御》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传统民法认为人格权体现的是人们精神和道德上的利益,而财产权体现的是物质利益,二者的界限是分明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人格权与财产权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出现了人格权财产化和财产权人格化的现象,人格权表现出来的财产化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但不同的学者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首先对传统人格权进行了客观的介绍,然后分析了人格权财产化过程中对传统人格权的消极防御,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传统人格权以及人格权的财产化现象。(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24期)

张锐[2](2019)在《陈忠实身上体现着优秀的传统人格》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忠实和《白鹿原》,可称得上是当代中国文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两个名字。2016年4月29日,陈忠实因病在西安去世,而他的作品历久弥新,仍被不断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焕发着民族与时代的光彩。日前,本报记者探访位于西安东郊的陈忠实文学馆,对谈馆长、作家、中国(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期刊2019-03-06)

李杰[3](2017)在《哲学的美学化:魏晋玄佛互融对传统人格美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在儒家逐步丧失一统地位的同时,诸多新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使得这一时期中国哲学的发展趋于复杂化。道、佛斗争以及佛儒道叁教合流的趋势,都显现出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状态。特别是以佛玄融合所形成的思性哲学理念成为中国美学的典型特指,其内在根源不但在于儒释道的社会地位转换,更源于玄、佛的理念互涉性及理论内质的升华。(本文来源于《人文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李景义,李浩[4](2016)在《我国民法理论中传统人格权体系及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人格权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人格权体系的内在的逻辑矛盾逐步凸显,从而,阻碍了人格权理论的发展,限制了人格权的法律规制及司法保护。只有通过客观描述我国民法理论中传统的人格权体系,分析研究该体系的矛盾与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为最终达到重塑人格权体系的目的提供方向性指引,从而为人格权理论研究、人格权体系发展乃至于人格权立法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陈秉公[5](2015)在《中国传统人格发展历程与当代理想人格模式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不仅要绸缪经济和社会发展,还要绸缪国民人格的发展。中国传统人格为当代理想人格的建构奠定了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依据主体人类学所提供的"人的生命本体"知识框架,当代理想人格应是集"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反省力量"于一身的完整人格,即集"进取性精神品质""创造性精神品质""协调性精神品质""超越性精神品质"于一身的完整人格,也即"真善勇美"(或"智仁勇美")完整均衡发展的人格。这种理想人格有五个基本标志,即: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正确、具有合格的道德水平、具有较好的智慧力量、具有较强的意志力、有反省和超越精神。(本文来源于《思想理论教育》期刊2015年10期)

马斗成,徐鹏绪[6](2015)在《承续传统人格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只有国民个体的人格、精神都得到充分张扬发挥,整个民族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包括欧美在内的整个世界,几乎同时感到了年轻一代在人文素质上的欠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和我国教育界先后提出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期刊2015-07-15)

席岫峰[7](2014)在《中国传统人格建构的理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是人生问题,而人生问题的核心则是理想人格的建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培养和塑造自己的理想人格,构建形成了独特的理想人格体系,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取法师表的人生目标。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不仅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和人生哲学(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4-11-19)

余荣虎[8](2013)在《传统人格的缺失——重读于梨华《考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于梨华的长篇小说《考验》以华裔学者钟乐平在美国经历事业挫败和婚姻破裂为主线,描绘了华人与美国现代社会的格格不入,反思了传统人格的缺失。《考验》重点刻画、反思了传统人格的叁种缺失:一是"不争",二是"大男子主义",叁是极端自私、罔顾公义。于梨华将这些消极成分从本土背景中析离出来,凸显于美国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思考传统人格的价值误区,为反思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期刊2013年04期)

邹万平,颜玲[9](2013)在《中国传统人格现代化的路向》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化是我们现在仍在孜孜以求的未竟事业。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则是人格的现代化。中国传统人格现代化的路向是:从依附型人格转型到独立型人格,从等级型人格转型到平等型人格,从双重型人格转型到同一型人格,从伦理型人格转型到法律型人格。(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3年12期)

曾敏升,高尚仁,朱琳,张鸣噙[10](2013)在《华人价值观,传统人格,与在职工作者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价值观与传统人格是探讨个体与社会文化时不可忽视的问题,二者皆成形于社会而表现于个体,是社会文化缩影的体现。随着华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职人员日益加剧的心理压力与精神焦虑引起人们的关注,身心健康的话题逐渐成为大众焦点。西方已有研究表明,价值观、传统人格对在职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之下本文欲探讨华人价值观、华人人格与在职工作者身心健康之间的联系。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陆及台湾两地在职华人进行调查,搜集其关于华人价值观、华人传统人格及一般健康状况的数据资料。研究工具采用:(1)华人人格量表(Chinese personality inventory,CPAI-2)(张妙清、梁觉,1990),共含"面子"、"亲情"、"阿Q精神"、"宽容-刻薄"、"老实-圆滑"、"传统-现代"、"人情"、"和谐性"、"节俭-奢侈"九个构面;(2)华人价值观量表(Chinese values survey,CVS)(Michael Bond,1988),共含"诚实与宽容"、"儒家思想"、"理想忠诚性与人性"、"自我节制与道德自律"四个维度;(3)一般健康量表(Generalhealth questionnaire)(David Goldberg,1972),选用其"躯体化"、"焦虑失眠"、"社交障碍"、"严重沮丧"四个构面。研究搜集有效样本363份,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华人价值观中的"儒家思想",与华人人格中的"亲情"(r=0.162,p<0.01)、"老实-圆滑"(r=0.172,p<0.01)、"和谐性"(r=0.140,p<0.01)之间有显着的正相关;(2)华人价值观中的"儒家思想",与华人人格构面中的"阿Q精神"(r=-0.125,p<0.05)之间有显着的负相关;(3)对于整体身心健康,华人人格中的"面子"(r=0.142,p<0.01)、"阿Q精神"(r=0.254,p<0.01)有负向影响;(4)对于整体身心健康,华人人格中的"亲情"(r=-3.61,p<0.01)、"宽容-刻薄"(r=-2.59,p<0.01)、"老实-圆滑"(r=-2.27,p<0,01)、"人情"(r=-1.17,p<0.05)、"和谐性"(r=-2.21,p<0.01)有正向影响;(5)对于一般健康中的"严重沮丧",华人价值观中的"儒家思想"(r=-1.29,p<0.05)有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初步验证了华人传统人格与儒家思想间有密切的关系,并认为过于重视面子与消极的阿Q精神对于工作者整体身心健康有不良的影响,重视家庭、人际和谐、为人宽厚老实则较有益处。(本文来源于《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11-01)

传统人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陈忠实和《白鹿原》,可称得上是当代中国文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两个名字。2016年4月29日,陈忠实因病在西安去世,而他的作品历久弥新,仍被不断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焕发着民族与时代的光彩。日前,本报记者探访位于西安东郊的陈忠实文学馆,对谈馆长、作家、中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统人格论文参考文献

[1].高郡.论人格权的财产化对于传统人格权的消极防御[J].法制博览.2019

[2].张锐.陈忠实身上体现着优秀的传统人格[N].深圳特区报.2019

[3].李杰.哲学的美学化:魏晋玄佛互融对传统人格美学的影响[J].人文杂志.2017

[4].李景义,李浩.我国民法理论中传统人格权体系及问题[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

[5].陈秉公.中国传统人格发展历程与当代理想人格模式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2015

[6].马斗成,徐鹏绪.承续传统人格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5

[7].席岫峰.中国传统人格建构的理性特征[N].光明日报.2014

[8].余荣虎.传统人格的缺失——重读于梨华《考验》[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3

[9].邹万平,颜玲.中国传统人格现代化的路向[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

[10].曾敏升,高尚仁,朱琳,张鸣噙.华人价值观,传统人格,与在职工作者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C].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论文知识图

城乡青少年人格传统性与现代性年龄趋...性别与家庭所在地对传统性影响的交互...青少年现代性的城乡及性别差异的多线...画四四..《墨梅图》清吴昌硕图4一3一《松

标签:;  ;  ;  ;  ;  ;  ;  

传统人格论文_高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