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率论文-周烨,王强

逮捕率论文-周烨,王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逮捕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外国人犯罪,社会危险性,逮捕率

逮捕率论文文献综述

周烨,王强[1](2018)在《外国人在华犯罪案件中高逮捕率问题的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国人在华犯罪案件一直存在着逮捕率过高的问题,构罪即捕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不利于保护外国人的基本权利,也有违《刑法》的平等原则。究其原因是司法机关对于逮捕中社会危险性条件存在认识误区,过分强调国家主权和安全,认为外国人普遍具有危险性。但是外国人的社会危险性是尚未发生的事实,不是所有外国人都具有危险性,应运用从"证据"到"行为"再到"危险"的方法进行推定,并在逮捕中树立"有危险才逮捕"的标准。(本文来源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侯璎炜[2](2017)在《我国逮捕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刑诉法修改后,逮捕率总体而言处于下降趋势,对上海市及其辖区内P区的审查逮捕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影响逮捕率变化的因素是执法理念转变所引起的政策性导向和新《刑事诉讼法》逮捕制度的修改。但目前阶段由于“社会危险性”条件罗列范围广、证据性要求不明确,客观上削弱了逮捕必要性的限制作用;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律师意见的逮捕程序设计不足,难以发挥其功效;逮捕功能异化为侦查手段的传统办案观念和社会公众对逮捕的普遍错误认识,导致了主观上忽视无逮捕必要的灵活性。为了有效控制不当逮捕的适用,有必要建立逮捕必要性的综合评估机制,严格限定逮捕必要性条件,明确“社会危险性”的证明规则和无逮捕必要的情形,减少主观因素干扰;完善逮捕程序,健全审查逮捕程序的诉讼化模式,发挥辩护律师的抗辩作用,建立羁押异议时的公开听审程序;加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执法理念,转变不合理的政策导向。(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7-04-10)

车伟强[3](2016)在《浅谈如何降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逮捕率》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最高检《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决定》指出,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批捕率、起诉率和监禁率。但在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犯罪案件逮捕率居高不下,如何有效降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逮捕率已经成为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27期)

杨冰[4](2016)在《外国人犯罪高逮捕率的原因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国际交往的进一步扩大,内地城市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外国人在内地犯罪案件呈上升态势,对现行司法制度及法治运行构成一定挑战。当前,外国人犯罪案件逮捕率居高不下,已高于对本国人的逮捕率。如何保障人权,给予外国籍犯罪嫌疑人国民待遇,是值得探讨的法学课题。本文试以合肥市某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办理的外国人犯罪审查逮捕案件为例,分析外国人犯罪高逮捕率的原因,并试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刘洋[5](2015)在《对逮捕率偏高问题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对逮捕的条件作出了细化,遵从了无逮捕必要推定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各地对逮捕的把握仍多停留在"构罪即捕"的层面,对逮捕必要性审查的忽视、公安机关过分追求提请批捕率、检察机关对决定采取除批捕或不批捕以外的其他强制措施的权利缺失等多层原因造成了多年来全国逮捕率持续偏高,导致逮捕功能异化,逮捕权滥用。因而,本文认为深度探析逮捕率偏高的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法,完善逮捕必要性审查制度,对我国的司法改革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5年32期)

何永福[6](2015)在《制度供需失衡与低质量的高逮捕率再生产——基于2013年A市检察院逮捕制度运行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2013年A市检察院审查逮捕工作的实证分析,发现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A市检察院逮捕率稍有降低,但效果有限。导致逮捕率降低的真正原因是刑罚条件的提高。逮捕制度立法与实践背离的主要原因在于逮捕制度供给不足和外部过度依赖逮捕。不改变制度失衡的现状,低质量高逮捕率的再生产不可避免。需采取进一步完善逮捕条件、加强律师辩护作用、完善取保候审措施、提高取证水平等,促进逮捕制度有效运行。(本文来源于《中国刑事法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马静华[7](2015)在《逮捕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为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逮捕率的下降趋势十分明显。据初步分析发现,逮捕数、逮捕率的下降与犯罪率的自然变化无关,相关逮捕制度和管理制度改革很可能是真正发挥作用的影响性因素。以C市为例的研究揭示,检察机关对逮捕瑕疵案件的考核控制的增强造成轻罪逮捕数量的急剧下降,这是导致逮捕数和逮捕率下降的关键性因素;由于指控式审核机制的作用,逮捕必要性审查对减少不当逮捕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效果低于预期;至于"司法化"的审查逮捕程序,无论是讯问犯罪嫌疑人,还是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对逮捕决定的影响均较为有限。为了进一步控制不当逮捕,需要对现行的逮捕审查程序进行全面改革,逮捕审查应从采取指控式审核转向综合式评估,从行政化的准司法程序逐渐迈向控辩式的司法程序;与此同时,为了兼顾保障诉讼的价值目标,也有必要对轻罪案件羁押控制的策略做出重大调整,以全程性速审程序的构建取代行政考核管理。(本文来源于《现代法学》期刊2015年03期)

臧献茹[8](2013)在《降低逮捕率之我见》一文中研究指出逮捕作为一项刑事诉讼中最严厉的诉前强制措施,在我国适用率极高。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和司法机关内部业务考评机制的不合理,以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是导致逮捕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检察机关应制定严格的逮捕标准,改变执法观念,取消不合理的业务考评制度,加强对非逮捕强制措施的社会宣传和对被害人的说理,完善取保候审等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以降低逮捕率。(本文来源于《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邱晓东[9](2013)在《降低逮捕适用率的路径探索——以蚌埠市近年来逮捕率居高不下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刑事诉讼中,逮捕制度设计在于保障和预防功能。随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特别是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总则,使得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适用逮捕措施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2009-2011年蚌埠市刑事犯罪案件的办理情况,分析我市逮捕率较高的原因,特点,寻求对策,以期找出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基本原则与提高逮捕质量的最佳切入点,为相关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3年04期)

党小学[10](2012)在《外地嫌疑人在这里实现“法律同城待遇”》一文中研究指出() 经过4大类14项标准评估,流动人口嫌疑人捕与不捕直接体现在风险分值上。 “我们刚刚办完王鹏展不予批准逮捕决定,中午他就能回家吃饭!”10月19日上午,刚刚走进北京市怀柔区检察院,侦查监督处处长堵久虎就告诉。怀柔区检察院的(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2-10-31)

逮捕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刑诉法修改后,逮捕率总体而言处于下降趋势,对上海市及其辖区内P区的审查逮捕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影响逮捕率变化的因素是执法理念转变所引起的政策性导向和新《刑事诉讼法》逮捕制度的修改。但目前阶段由于“社会危险性”条件罗列范围广、证据性要求不明确,客观上削弱了逮捕必要性的限制作用;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律师意见的逮捕程序设计不足,难以发挥其功效;逮捕功能异化为侦查手段的传统办案观念和社会公众对逮捕的普遍错误认识,导致了主观上忽视无逮捕必要的灵活性。为了有效控制不当逮捕的适用,有必要建立逮捕必要性的综合评估机制,严格限定逮捕必要性条件,明确“社会危险性”的证明规则和无逮捕必要的情形,减少主观因素干扰;完善逮捕程序,健全审查逮捕程序的诉讼化模式,发挥辩护律师的抗辩作用,建立羁押异议时的公开听审程序;加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执法理念,转变不合理的政策导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逮捕率论文参考文献

[1].周烨,王强.外国人在华犯罪案件中高逮捕率问题的对策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8

[2].侯璎炜.我国逮捕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7

[3].车伟强.浅谈如何降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逮捕率[J].法制博览.2016

[4].杨冰.外国人犯罪高逮捕率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6

[5].刘洋.对逮捕率偏高问题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5

[6].何永福.制度供需失衡与低质量的高逮捕率再生产——基于2013年A市检察院逮捕制度运行的实证分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5

[7].马静华.逮捕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为背景[J].现代法学.2015

[8].臧献茹.降低逮捕率之我见[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

[9].邱晓东.降低逮捕适用率的路径探索——以蚌埠市近年来逮捕率居高不下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3

[10].党小学.外地嫌疑人在这里实现“法律同城待遇”[N].检察日报.2012

标签:;  ;  ;  

逮捕率论文-周烨,王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