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泥翻耕对巢湖西部聚藻区黑臭风险的预控效果

底泥翻耕对巢湖西部聚藻区黑臭风险的预控效果

论文摘要

聚藻区高有机负荷表层底泥已被证实是西巢湖黑臭频发的主要因素,但能否借鉴像控制湖泊内源污染的翻耕方式对黑臭进行预控,则有待于与过程有关的试验研究.基于湖泊底泥再悬浮特征和耕作性能设计的底泥翻耕措施,借助能够模拟湖泊风浪与沉积物再悬浮的大型装置,通过藻体堆积诱发试验,研究黑臭诱发过程中上覆水水色,ρ(Fe2+)、ρ(S2-)的动态,新生沉积物-水界面底泥关键物化指标以及底泥间隙水Fe、S变化对底泥翻耕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①翻耕深度对黑臭影响较大,PT15(15 cm深度的翻耕处理组)达到了对湖泛黑臭的控制,当第8~14天PT2、PT5、PT10(2、5和10 cm翻耕处理组),CK(对照组)和Blank(空白组)相继发生黑臭时,PT15上覆水主要致黑物质为Fe2+和S2-,其质量浓度分别为PT2、PT5、PT10、CK和Blank的68. 6%、79. 5%、48. 1%、46. 7%、51. 3%和75. 2%、65. 7%、57. 1%、74. 5%、75. 0%.②PT15可明显提升新生泥-水界面对蓝藻堆积及缺氧环境的耐受力,黑臭诱导模拟后,其底部水体及泥-水界面的ρ(DO)、Eh和p H均远高于发生湖泛黑臭处理组,ρ(∑H2S)却明显低于发生湖泛黑臭处理组,表层底泥间隙水中ρ(Fe2+)为0. 54 mg/L,仅为发生湖泛黑臭处理组的25. 3%~33. 7%,ρ(Fe2+)占ρ(TFe)的比例为25. 2%,远低于发生湖泛黑臭处理组(约40. 0%),表层底泥中w(AVS)(AVS表示酸可挥发性硫化物)为0. 51μg/g,仅为发生湖泛黑臭处理组的14. 6%~17. 2%.研究显示,底泥翻耕作为一种底泥物理改良方式,对于聚藻区内底泥,因其将有机污染负荷较重的表层翻转至了下层,阻隔了表层污染底泥中物质迁移供给和对厌氧微生物参与的控制,在藻体大量聚集和死亡的水柱环境中可较好地阻止致黑致臭物的形成,有效控制了湖泛黑臭的发生.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底泥翻耕模拟
  •   1.3 黑臭诱发试验设计
  •   1.4 样品分析
  •     1.4.1 水体的视觉
  •     1.4.2 泥-水界面DO、Eh、pH和∑H2S剖面
  •     1.4.3 理化指标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表层沉积物翻耕对黑臭感官的响应
  •   2.2 泥-水界面DO、Eh、pH和∑H2S剖面在黑臭诱发条件下对底泥翻耕的响应
  •     2.2.1 DO
  •     2.2.2 Eh
  •     2.2.3 pH
  •   2.3 上覆水中ρ (Fe2+) 和ρ (S2-) 的变化
  •   2.4 底泥间隙水中Fe、S的变化
  • 3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周麒麟,何宇虹,程寒飞,范成新

    关键词: 底泥翻耕,巢湖,聚藻区,黑臭控制

    来源: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基金: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科学技术计划项目(No.2017YF-02),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1608016),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12ZX07103-005)~~

    分类号: X524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8.11.13

    页码: 609-618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1826K

    下载量: 145

    相关论文文献

    • [1].分层水库底泥污染的评价模型及控制方法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9(05)
    • [2].底泥营养物通量研究进展[J]. 上海环境科学 2009(03)
    • [3].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生物修复技术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7(23)
    • [4].淀山湖底泥氮磷释放通量研究[J]. 上海环境科学 2010(05)
    • [5].河湖底泥污染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 人民珠江 2020(01)
    • [6].天津市原位生物化学法治理修复黑臭底泥的试验研究[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9(01)
    • [7].预处理对河道底泥固化效果的影响[J].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9(02)
    • [8].美舍河清淤底泥分析评价及土地资源化利用[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15)
    • [9].清淤河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19(16)
    • [10].动态模拟功能土原位覆盖抑制底泥磷释放[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06)
    • [11].海口市五源河底泥分析评价及资源化利用研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12].南宁市黑臭水体心圩江底泥污染特征变化研究[J]. 环境科技 2020(04)
    • [13].污染水体底泥中重金属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01)
    • [14].深圳河口及深圳湾内湾底泥污染性状分析[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6(03)
    • [15].台风引发的底泥扰动对水源水质的影响及保护建议[J]. 中国给水排水 2019(03)
    • [16].重庆长寿湖秋季底泥微生物多样性分析[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17].扰动对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释放影响[J]. 环境工程 2019(09)
    • [18].原位活性覆盖抑制河道底泥营养盐释放的效果研究及工程化应用[J]. 环境工程 2018(06)
    • [19].太湖西沿岸区底泥污染及生态应急清淤研究[J]. 环境影响评价 2018(04)
    • [20].岳阳王家河底泥污染特征及处理方案[J]. 施工技术 2020(18)
    • [21].河道水体和底泥中污染物指标相关性研究[J]. 水利技术监督 2019(01)
    • [22].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及修复技术分析[J]. 环境与发展 2019(06)
    • [23].黑臭河道底泥处理方式探讨[J]. 山东化工 2019(18)
    • [24].城市黑臭水体底泥治理现状及建议[J]. 环境保护 2018(17)
    • [25].赤泥与粉煤灰固稳疏浚底泥磷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06)
    • [26].黑臭水体底泥原位治理技术研究[J]. 人民长江 2018(S2)
    • [27].制砖固化重金属污染底泥中镉的实例分析[J]. 江西化工 2018(06)
    • [28].山美水库疏浚底泥的调理改性工艺应用[J]. 中国给水排水 2017(18)
    • [29].河道底泥环保疏浚方式及处理方案研究[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12)
    • [30].福岛核泄漏引发河湖库底泥污染及处置:实例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9(07)

    标签:;  ;  ;  ;  

    底泥翻耕对巢湖西部聚藻区黑臭风险的预控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