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院北十病区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护理路径在混合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于2016年4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混合痔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包括辨证施膳、耳穴压豆、穴位敷贴等措施在内的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创面愈合、尿潴留、便秘、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护理结束后,观察组尿潴留率为3.3%(2/60),对照组尿潴留率为16.7%(10/6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手术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护理路径;肛肠手术;尿潴留;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290-02
混合痔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或肛管下端皮下血栓形成或增生的结缔组织,俗称痔疮。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发病率占肛肠疾病63.5%[1]。临床症见出血、疼痛、感染、坠胀、瘙痒等临床症状,临床治疗多为手术治疗,但术后常因开放性创面、创面炎性刺激等产生便秘、尿潴留、疼痛等并发症。如何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舒适,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临床护理路径以某一特定疾病为对象,根据临床护理经验制定合适的规范的护理计划,有助于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工作,也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护理中[2]。中医护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以人为中心的、整体的、辨证的护理模式,在临床路径中融入中医辨证施护的思想,即形成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体现中医护理特色。我院将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痔病手术患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6年4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混合痔患者60例,其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18~78岁,平均(40.8±3.4)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19~78岁,平均(41.1±5.1)岁;观察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18~76岁,平均(39.8±3.2)岁。麻醉方式均为腰麻,手术方式为混合痔外扎内切术,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手术创面、病种、体质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措施,方法如下:(1)正确体位:指导患者选择侧卧位,减少肛门括约肌压力,减轻疼痛;(2)饮食护理,术后第1天以半流质进食为主,如面条、稀饭等,第二天进食普食,嘱患者术后多食新鲜蔬果,多饮水,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促进切口愈合,戒烟戒酒,忌食辛辣刺激海鲜发物;(3)伤口护理,术后24小时排便后,应用去腐生肌中药煎剂200ml,加入热水1200ml及冷水600ml熏蒸患处5分钟,泡洗10~15分钟,熏洗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发生肛门水肿,经期妇女禁止熏洗;熏洗完后应用1:10的稀释碘伏进行伤口换药,预防感染;(4)疼痛护理:术前遵医嘱予患者氨酚曲马多备用,做好服药指导;(5)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手术方式,疼痛应对办法,分散患者注意力,采取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耐受能力;(6)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疼痛情况等,(7)并发症护理:术后小便难解指导患者热敷小腹部、听流水声诱导排尿,或遵医嘱予保留导尿,大便难解者遵医嘱予开塞露塞肛。
1.2.2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疼痛护理:耳压埋籽,选择耳压板上的王不留行子,贴在选择的耳穴上,取穴以神门、皮质下、大肠,配穴肝、脾、交感,术后当天即实施耳埋和按压,指导患者用拇指及食指指腹按压,每穴每次按压5~7下,每天按压4~5次;(2)患者出现小便难解或滴沥不尽,给予艾灸,取穴中极、关元、气海,每次15~20分钟,每日两次,注意观察局部皮肤,避免烫伤或灼伤;大便干结难解者给予大黄粉穴位贴敷,以白醋调和,制成丸状,敷于神阙及双侧天枢穴,每日更换,注意评估患者排便情况,便稀或大便次数增多停用,(3)辨证施膳,痔主要分为湿热下注型、风热肠燥型、气滞血瘀型、脾虚气陷型4种,湿热下注型饮食宜清淡,偏凉润为主,可进食鲜鱼腥草、鲜蒲公英、苦瓜、西瓜等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忌食辛辣香燥肥甘厚味、烟酒等助热之品,可使用蒲公英绿豆饮、菊花金银花茶等清热利湿止血;风热肠燥型饮食宜清热凉血,可进食银耳、丝瓜、鸭肉等,可食用槐花饮、香蕉蘸黑芝麻等;气血瘀滞型宜食清淡、富于营养,富含纤维素的绿色蔬菜、新鲜水果,不宜吃辛辣、炙博、肥甘、生冷食物,可使用无花果炖猪肉等行气活血;脾虚气陷型饮食宜易消化,富于营养,多吃补中益气的食品,如莲子、芡实、薏苡仁、山药等,可使用参枣粥健脾益气。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尿潴留、便秘发生率。(2)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设3个等级:非常满意(2分)、满意(1分)、不满意(0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尿潴留及便秘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量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实施减少尿潴留和便秘发生率,促进患者舒适度。本路径根据痔病的演变发展规律,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提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中医认为肛肠疾病术后患者主要伤及督脉和膀胱经,经脉瘀阻,内传脏腑。导致脏腑传导功能失凋,腑气不适而致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小便困难等症[3]。本路径中对于便干难解者使用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取穴神阙及双侧天枢,指导患者可食雪梨、绿豆、猕猴桃等,以达到泻热通便之效,有效促进排便,减轻大便干结,肛门疼痛等症状。术后初期即给予艾灸预防尿潴留,使膀胱气机畅通,促进气化功能,通畅水道而利小便。
3.2本路径从整体观念出发,深刻认识混合痔的病因与发展规律,计划性制定中医护理路径。混合痔属于肛肠疾病中的多发病,以疼痛、痔核脱出、便秘为特点。手术是治疗严重痔的有效手段,手术后正常结构及功能受损,形成开放性创面,每日排便易损伤创面,导致创面愈合延迟,增加感染风险[4]。本病病机属湿热下迫肛门,手术损伤经络致气血不畅,不通则发为痛,术后即给予耳穴压豆,其中神门镇静安神、镇痛消炎,皮质下主治痛症,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大肠主治便秘、腹泻,交感主治消化系统疾病,按压穴位,通过经络传导能够减轻疼痛,缓解便秘。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实施提高患者满意度,导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使护理人员按照临床路径的具体要求严格、准确地执行,从而确保了患者诊疗活动的规范化和一致性,弥补了护理人员间中医护理能力的不均衡[5]。同时护士针对病人不同个体、不同阶段的护理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中医护理,增强了护理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此过程中增加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交流,融洽了护患关系,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使病人主动参与到护理计划中来,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本护理路径重视症候护理护理,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的舒适度明显提高。中医护理路径,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严姝霞等.痔病术后中药熏洗技术规范化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5年10月第29卷第10期中旬版(总第517期),3935.
[2]黎军.临床中医护理路径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年12月第20卷第12A期,60-63.
[3]许春丽,刘拥军.中药穴位贴敷防治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5年第33卷第4期,38-39.
[4]史新亮等.苦参促愈洗剂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效果观察[J].甘肃医药,2016年第35卷第1期,40-42.
[5]曹芳等.中医护理路径改善混合痔病人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J].护理研究,2013年10月第27卷第10期下旬版(总第517期),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