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元经济论文_李学清,杨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四元经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经济,剩余劳动力,农业,城乡,人口,传统,农村。

四元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李学清,杨超[1](2012)在《四元经济结构视角下的民工荒问题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关于民工荒的研究都是基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之上的,有的学者通过研究表明我国经济目前处于四元结构阶段,却鲜有学者在四元经济结构理论上对民工荒问题进行研究。据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四元经济结构,把其分为四个部门:农村传统部门,农村企业部门、城市传统部门、城市现代部门。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前的民工荒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城市传统部门遭遇民工荒是因为该部门提供给农民工的净收益明显小于农村企业部门和城市现代部门,城市现代部门遭遇的民工荒其实质是技工荒。(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探索》期刊2012年09期)

张广玲,王胜[2](2011)在《“四元经济”撑起活力九叁》一文中研究指出回望2010,一幕幕精彩的场景仿佛还在眼前;展望2011,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充满期待。  在2011年的钟声敲响之际,九叁人又有了几多憧憬,几多展望。他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保持经济增速16.7%以上、人均纯收入增长15.7%以上、万(本文来源于《北大荒日报》期刊2011-01-01)

王晓军[3](2010)在《长胜镇叁项定位和四元经济蒸蒸日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通讯员 王晓军) 敖汉旗长胜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叁项定位(建设全旗农产品加工业大镇、全市特色种植业大镇、全区生猪产业大镇 )和四元经济(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以绿色种植养殖基地为依托的农牧业经济、以城镇和市场为支撑的商贸经济、以(本文来源于《赤峰日报》期刊2010-03-27)

刘丽,任保平[4](2007)在《我国四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发展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独特的四元经济结构影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进程,四元经济部门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贡献。(本文来源于《农业经济问题》期刊2007年07期)

汪段泳,刘振光[5](2005)在《四元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求解——评朱农博士专着《中国劳动力流动与“叁农”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农博士所着的《中国劳动力流动与“叁农”问题》一书,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作者在法国奥弗涅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荣获法国经济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全书共分6编18章,40余万字,并含有百余幅图表。该书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情况,将国外经(本文来源于《经济评论》期刊2005年04期)

陈晓华[6](2002)在《我国四元经济下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力剩余的发展中大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正在经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与此同时,中国还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渐进式改革使我国的这一过程别具特色,这就是,四元经济下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本文吸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经典理论的合理成分,采用结构分析法和制度分析法,在分析我国四元经济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此,全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回顾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和“叁元经济”理论,并作简要评论。 第二章对我国四元经济结构进行分析。四元经济是渐进式改革的产物,它包括农村农业部门、乡镇企业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城市正规部门,其突出的特点在于四个部门在行业分布、技术水平、尤其是产权制度方面的差异。本章首先对四元经济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叙述其形成过程,再次剖析其特点,最后在理论上探讨其并存的必然性。 第叁章考察四元经济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实际上是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过程:在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农民具有强烈的转移愿望;乡镇企业和城市非正规部门则以稍高于务农收入的工资水平吸纳了大部分转移的劳动力。本章首先对四元经济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和数量进行界定和估计,其次概括其转移的动力,再次分析非农业部门对他们的吸收和转移,最后测评转移的效益。 第四章指出四元经济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源于农地制度和户籍制度、乡镇企业和城市非正规部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02-05-01)

朱农[7](2001)在《中国四元经济下的人口迁移——理论、现状和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发展经济学中刘易斯、托达罗等人的基本理论出发 ,结合中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提出了理论假设 :中国的劳动力转移是在传统农业、农村非农行业、城市正规行业和城市非正规行业这个四部门下进行的。利用Logit模型的一个推广 ,结合 1990年和 1995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数据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 ,对以上假设进行了检验 ;讨论了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农村非农业部门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贡献 ,以及外向型经济、失业、收入、人口规模、人口密度、距离诸因素的作用及其演化过程 ;分析了中国未来人口迁移面临的问题及前景(本文来源于《人口与经济》期刊2001年01期)

徐庆[8](1997)在《四元经济发展模型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显着提高。但是,近年来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扩大,表1反映了这一趋势。表1中扣除物价因素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都为正值,表明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乡人(本文来源于《经济科学》期刊1997年02期)

姚兴涛,朱永达[9](1989)在《我国四元经济结构下的经济模式与经济结构转换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实证地研究了我国城乡关系和国民经济结构的演变,探讨了国民经济结构转换的目标模式和机制.认为,我国经济在由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十分独特的四元经济结构,包括传统农业、乡镇企业、城市不发达部门和城市现代部门,四个单元之间的矛盾使得国民经济流程难以合理,经济结构转换受制于二元社会结构,流程合理的关键是城乡的适度通开,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推进经济结构转换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89年04期)

四元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回望2010,一幕幕精彩的场景仿佛还在眼前;展望2011,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充满期待。  在2011年的钟声敲响之际,九叁人又有了几多憧憬,几多展望。他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保持经济增速16.7%以上、人均纯收入增长15.7%以上、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元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1].李学清,杨超.四元经济结构视角下的民工荒问题探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

[2].张广玲,王胜.“四元经济”撑起活力九叁[N].北大荒日报.2011

[3].王晓军.长胜镇叁项定位和四元经济蒸蒸日上[N].赤峰日报.2010

[4].刘丽,任保平.我国四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农业经济问题.2007

[5].汪段泳,刘振光.四元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求解——评朱农博士专着《中国劳动力流动与“叁农”问题》[J].经济评论.2005

[6].陈晓华.我国四元经济下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D].广西大学.2002

[7].朱农.中国四元经济下的人口迁移——理论、现状和实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1

[8].徐庆.四元经济发展模型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经济科学.1997

[9].姚兴涛,朱永达.我国四元经济结构下的经济模式与经济结构转换初探[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9

论文知识图

年全国及四大经济区域财政支出所...第四篇 工业交通邮电通信业4-5 “规模以上...第四篇 工业交通邮电通信业4-5 “规模以上...第四篇 工业交通邮电通信业4-5 “规模以上...第四篇 工业交通邮电通信业4-5 “规模以上...12 工业12—9 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

标签:;  ;  ;  ;  ;  ;  ;  

四元经济论文_李学清,杨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