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平民话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话语,平民,话语权,法官,中国,明见万里,修辞学。
平民话语论文文献综述
朱桂生,黄建滨[1](2019)在《被盛赞的中国90后:从平民叙事到形象建构——基于KBS纪录片《明见万里》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费尔克劳的描述-阐释-解释这一话语分析径路,本文对韩国主流媒介KBS所产制的纪录片《明见万里》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发现,KBS利用积极语义韵词汇、隐喻、互文性、断点叙事等策略,建构了中国90后青年群体"积极创业""勇于创新""永不言败""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等一系列积极正面形象,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对中国青年群体"恐惧""担忧"的氛围。本文认为,这种形象塑造的背后与中国不断攀升的综合国力以及依存于韩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张丽[2](2016)在《浅析电视平民话语权的发展阶段》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媒介信息的变化促使了媒介资源与渠道的丰富与多元,电视媒体的传播理念和价值取向逐渐以"平民受众"为中心,电视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话语权逐渐以平民为中心,以平等互动的视角来凸显平民化的传播理念,去关注百姓所关心的热点、焦点,媒体逐渐以贴近百姓、贴近民生为话语宗旨进行话语传播。(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6年26期)
郭晓航[3](2015)在《平民话语和委婉表情——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热门微博的修辞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3日,中国举行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引发了舆论热潮。在微博平台上,大阅兵话题更是产生了现象级的数据,一些普通网友的微博获得了巨大的转发和互动量。这些热点微博所体现的委婉表情、话语权补偿和话语蒙太奇等修辞学特征,反映了其传播广泛的话语因素。(本文来源于《新闻世界》期刊2015年11期)
刘武俊[4](2015)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使“平民法官”有话语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印发《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宣誓规定(试行)》规定,公检法工作人员和律师不能担任人民陪审员,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担任陪审员,陪审员任命后应当公开进行宣誓,涉及群体利益等案件一审原(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5-05-26)
李唐娜[5](2015)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论的平民话语建构——以“微议录”栏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微博新闻评论成为一种新的新闻评论形式。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微议录"栏目856个样本进行了分析,试图研究传播语言方式的转变是否影响平民话语表达,探讨@人民日报后续微博评论在对主贴信息场域再建构的过程中该评论形式对个人参与公共事务的程度以及在平民话语中呈现怎样的分布特点,对我国进一步实现公共话语中的平民话语权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新闻世界》期刊2015年05期)
周忠元,赵光怀[6](2014)在《“中国梦”的话语体系构建和全民传播——兼论宏大叙事与平民叙事的契合与背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梦"作为一个特定文化符号,它在构建中国政治、哲学、文化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既展现出宏大叙事层面的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战略意义,又在平民叙事的语境中传达出民生幸福、愿望成真的现实追求;在宏大叙事与平民叙事两种不同话语序列生成和全民传播的过程中,既总体上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契合精神,也不可避免地在局部呈现出消极背反的现实效应,在全民传播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宏大叙事与平民叙事的话语转换和链接。(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03期)
李万泉[7](2013)在《为平民搭建话语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平民与官员、社会精英相比,是弱势群体,为平民搭建话语平台,是党报新闻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党报转型发展的创新点。在媒体摒弃二元对立思维框架之后,平民开始登上新闻舞台,与官员、精英在新闻媒体上叁分天下。创新点:叁分天下占其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本文来源于《中国报业》期刊2013年13期)
李晓[8](2013)在《微博对平民话语空间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在大众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众的生活习惯。中国语境下的微博,以其为媒介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新的深层次的关系,正影响着这个社会的诸多方面。微博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这种信息碎化的传播模式使其成为互联网上民意汇集的广场,成为公众参与的新平台,中国的传统媒体正在退缩,其话语空间阵地岌岌可危。微博的崛起让传统媒体如履薄冰,微博在媒体话语权争夺战中成功突围。微博带给我们一个平等开放自由的公共平台,它将手机与互联网巧妙联系在一起,人们可以第一时问发布大量第一手信息;在这里,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变为自下而上,大多数人没有表达自己机会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它改变了传统信息的固有传播方式,给予了普通公民平等话语权的机会,公民的话语空间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展。在微博视域下,民众可以通过微博参政议政,普通民众可以成为舆论中心,个人掌握着更多的话语表达机会,民众能够真正认知现实社会,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微博话语平民化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但不能否认其也带来诸如更为严重的网络暴力、更为广泛的谣言传播等一系列消极影响。由此,微博对平民话语空间的构建,为政府科学执政、媒体自身发展、普通民众民主权利实现等各个方面都提供许多有益启示。本文就微博带来的话语格局改变的原因、微博中话语平民化的表现形式、影响和启示作出一些探究。主要研究样本是新浪微博。(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秦菲菲[9](2013)在《杨元元事件中网络平民的话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杨元元事件中的网民舆论可分为四个派别,即元元派、学校派、中立派及批判社会派,故运用多元话语分析法分别对各派的话语进行分析,探讨普通网民的舆论在推动网络群体性事件发展中是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3年04期)
张冬利[10](2012)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平民文化”话语权的当代走向及其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起源历程,分析"平民文化"话语权在当代视野下,其表达内容、表达方式和表达渠道上等方面的多元化,从制度、组织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来保障"平民文化"话语权的通畅。积极反映群众生活与实践,反映群众诉求,是我们文化建设真正包含人民群众自主选择和实践智慧的必然要求。(本文来源于《桂海论丛》期刊2012年05期)
平民话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数字媒介信息的变化促使了媒介资源与渠道的丰富与多元,电视媒体的传播理念和价值取向逐渐以"平民受众"为中心,电视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话语权逐渐以平民为中心,以平等互动的视角来凸显平民化的传播理念,去关注百姓所关心的热点、焦点,媒体逐渐以贴近百姓、贴近民生为话语宗旨进行话语传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民话语论文参考文献
[1].朱桂生,黄建滨.被盛赞的中国90后:从平民叙事到形象建构——基于KBS纪录片《明见万里》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9
[2].张丽.浅析电视平民话语权的发展阶段[J].商.2016
[3].郭晓航.平民话语和委婉表情——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热门微博的修辞学分析[J].新闻世界.2015
[4].刘武俊.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使“平民法官”有话语权[N].人民政协报.2015
[5].李唐娜.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论的平民话语建构——以“微议录”栏目为例[J].新闻世界.2015
[6].周忠元,赵光怀.“中国梦”的话语体系构建和全民传播——兼论宏大叙事与平民叙事的契合与背反[J].江西社会科学.2014
[7].李万泉.为平民搭建话语平台[J].中国报业.2013
[8].李晓.微博对平民话语空间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3
[9].秦菲菲.杨元元事件中网络平民的话语分析[J].美与时代(下).2013
[10].张冬利.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平民文化”话语权的当代走向及其发展[J].桂海论丛.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