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工批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批决策,批调度,差分进化,集成优化
化工批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闫萍,袁媛[1](2019)在《化工并行设备批处理过程的集成批调度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化工并行设备批处理过程,研究批量生产计划与批次调度的集成优化问题,将任务处理批量的大小、批次数目及其在设备上的分配与调度等多阶段、多层次的优化决策,集成到一类问题中。以最小化所有批次的总完工时间为优化目标,构建分批与批调度决策的集成优化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DE算法,加快模型求解速度。算法采用实值编码方案,设计个体编码为每种产品的总生产量,通过有效的解码程序将个体解释为批调度方案,并设计不可行调度方案的修正机制。通过引入局部搜索和局部最优逃逸策略,解决种群多样性降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基本DE、PSO算法相比,改进DE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搜索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02期)
王志甄,邹志云,盖希杰[2](2017)在《间歇化工生产过程的批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间歇过程为主的化学品生产过程面临着自动化程度较低、风险性大、劳动强度大、质量一致性难以保证等问题。通过过程控制系统和批生产控制的方式对间歇生产过程进行全自动控制研究,提出了间歇化工生产过程的批处理策略。以多功能过程与控制实验系统中橡胶硫化促使剂缩合反应为例进行实验,设计并实现了该间歇反应岗位的批生产,开发了控制配方,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状况良好,能实现间歇过程的全自动控制,证明方法有效可靠,可为间歇化工生产过程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7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0-01)
王新颖,陈卓[3](2010)在《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化工批处理生产调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介绍了化工企业生产的特点,然后给出了蚁群算法的基本模型和化工批处理生产调度的描述,指出了其调度过程要考虑到的约束条件——半成品的放置时间不能太长,把半成品的放置时间作为信息因子放入到概率选择公式中,使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对该生产调度进行了求解,最后对化工间歇作业调度发展趋势做了探讨。(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0年04期)
杨勇[4](2003)在《化工批处理过程调度的建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激烈竞争的全球市场环境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各种挑战,我国的化工行业必须实施信息化建设,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缩短市场响应时间,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在综合行业技术、经济和管理特征的基础上实施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方面也得到了不断深入的发展。然而在流程行业中相应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Processing System,CIPS)的发展却相对比较缓慢,本文的目标就是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在流程行业实现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各系统的信息集成和过程集成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工程中,在宏观层面上,生产调度问题是首先要碰到的一个关键问题。而相对于连续生产,化工批处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生产管理问题比较复杂,所以到目前还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对这方面的研究成为自动化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并正在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由于现代各行各业生产和消费方面需要的产品在品种、规格和性能等方面呈现出极大多样化的趋势,致使多品种、多规格、小批量的生产需求有明显的增长,相应的批处理生产在整个化工行业中所占的份额日益增大,因此对化工批处理过程调度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具有经济效益。 本文研究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 1、利用Petri网对化工批处理生产过程建模。Petri网作为一种图形和数学工具,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建模、性能分析和设计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环境。本文探讨并总结了多产品和多目的批处理生产过程的赋时Petri网模型,为改进Petri网描述节点过多的缺点,利用抽象和层次模拟等技术对其进行简化。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利用有色赋时Petri网首次提出了一个多目的批处理过程的通用模型。对批处理过程进行系统建模后,就可以利用各种有效的数学分析工具检测系统的性能,进行系统仿真。 2、集成化建模是CIPS的一个关键问题。分解合成和分层递阶是常见的Petri网构造方法,本文根据这两种构造方法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传递机制的分层递阶的构造方法,建立化工批处理过程调度的框架模型。通过一个示例表明合理划分层次,不同的层次可以用不同类型的Petri网描述,不仅仅批处理过程调度模型的结构更加清晰,而且可以简化某类化工批处理调度问题的优化计算。 3、调度的目的就是通过优化管理而追求更大的效益。近些年来一些随机性优化算法在化工批处理调度问题中得到了某些较好的应用结果,但是所得解的优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化程度不易判断,优化算法尚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蚁群算法作为一种较新的随机性算法在离散组合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这种算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本文还基于蚁群算法的思想,将这种优化算法拓展到求解连续空间问题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由于蚁群算法与人工智能中的强化学习算法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同时强化学习近年来也应用于求解调度问题,因此本文也涉及到了一些强化学习的主要算法。 4、利用以上的建模与优化方法对一些化工批处理过程的调度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调度算法。对于静态调度问题,考虑生产中的随机性因素,在安排生产时间表时引入了概率理论,可以有效地解决加工过程中的时间冲突问题。对于动态调度问题,提出了两个新的调度算法,一个是结合预测修改法和利用备用设备的在线调整算法,另一个利用强化学习建立了智能调度系统,通过一个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智能体动态选择调度规则。(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3-04-01)
李慧芳,李人厚[5](2000)在《基于赋时Petri网的化工批处理过程建模与控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化工批处理过程的特点 ,以过程设备为核心将整个过程操作划分为若干个子进程。用赋时 Petri网来建立以子进程表示的批处理过程 ,并提出启发式动态优化算法对过程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 ,基于赋时 Petri网模型与启发式动态优化算法的 Petri网控制器 ,不仅能准确描述批处理过程的同步、并发及资源共享关系 ,而且 Petri网的运行能给出过程生产的最优控制序列。(本文来源于《控制与决策》期刊2000年04期)
李慧芳,李人厚[6](2000)在《化工批处理过程动态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现有的动态调度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阐述了近年来该领域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动态调度的发展趋向,是将现有的调度方法与智能方法相结合,并融合交互调度、鲁棒调度等诸多先进调度技术的集成化方法。(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期刊2000年01期)
李慧芳,李人厚,陈浩勋[7](1999)在《化工批处理过程调度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化工批处理过程调度问题的特点、难点及一般框架,总结了近年来该领域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指明了将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信息与控制》期刊1999年02期)
王朝晖,甘文泉,陈浩勋,胡保生[8](1998)在《具有模糊缓冲库存约束的化工批处理过程的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具有模糊缓冲库存约束的化工批处理过程的调度问题。首先将模糊优化问题转换为普通的优化问题,然后运用Lagrangian松弛法,将调度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单一设备子问题和一个隶属函数优化子问题,这些子问题可用有效方法求解。运用次梯度法调整Lagrangian乘子。采用启发式方法从对偶问题的解求取原问题的一个近似最优解。最后用一个例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1998年07期)
王朝晖,陈浩勋,胡保生[9](1998)在《化工批处理过程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化工批处理过程调度问题的基本框架,综述了近年来这一领域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控制与决策》期刊1998年02期)
王朝晖,陈浩勋,胡保生[10](1998)在《用Lagrangian松弛法解化工批处理调度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基于Lagrangian松弛法的化工批处理过程的调度方法.建立了化工批处理过程调度问题的一种混合整数规划(MILP)模型,并通过松弛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共存的约束,将问题分解为一个两层次的优化问题,其中上层是原问题的对偶问题,下层由两个子问题构成:一个与产品批量有关,另一个确定操作时间表,分别用线性规划和动态规划方法解这两个子问题.然后从对偶问题的解构作原问题的可行解.数值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学报》期刊1998年01期)
化工批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间歇过程为主的化学品生产过程面临着自动化程度较低、风险性大、劳动强度大、质量一致性难以保证等问题。通过过程控制系统和批生产控制的方式对间歇生产过程进行全自动控制研究,提出了间歇化工生产过程的批处理策略。以多功能过程与控制实验系统中橡胶硫化促使剂缩合反应为例进行实验,设计并实现了该间歇反应岗位的批生产,开发了控制配方,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状况良好,能实现间歇过程的全自动控制,证明方法有效可靠,可为间歇化工生产过程提供保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工批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1].闫萍,袁媛.化工并行设备批处理过程的集成批调度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9
[2].王志甄,邹志云,盖希杰.间歇化工生产过程的批处理研究[C].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7年会论文集.2017
[3].王新颖,陈卓.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化工批处理生产调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
[4].杨勇.化工批处理过程调度的建模与优化[D].浙江大学.2003
[5].李慧芳,李人厚.基于赋时Petri网的化工批处理过程建模与控制优化[J].控制与决策.2000
[6].李慧芳,李人厚.化工批处理过程动态调度[J].系统工程.2000
[7].李慧芳,李人厚,陈浩勋.化工批处理过程调度综述[J].信息与控制.1999
[8].王朝晖,甘文泉,陈浩勋,胡保生.具有模糊缓冲库存约束的化工批处理过程的调度[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
[9].王朝晖,陈浩勋,胡保生.化工批处理过程调度[J].控制与决策.1998
[10].王朝晖,陈浩勋,胡保生.用Lagrangian松弛法解化工批处理调度问题[J].自动化学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