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西藏的天然林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吴春林[1](2021)在《谈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及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林属于生态自然资源中的一部分,在推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各类因素影响使得我国天然林资源面积与覆盖率下降,天然林资源遭受严重损坏导致生态功能减弱,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故而要使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与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务必要将天然林保护提上日程以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结合实际给出几点建议。
暴占杰[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韦唯[3](2021)在《黑龙江省天保工程区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成效如何,是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对工程区天保工程绩效的跟踪评价,有利于发现天保工程实施中的驱动因素和障碍因素,从而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落实天保工程方案策略、调整林业产业的结构,从而提升天保工程区的竞争能力,推动天保工程区经济的整体转型发展。本研究试图以黑龙江省天保工程区为例对天保工程绩效进行评价,对推动黑龙江省天保工程区绩效不断提升与国有林区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天保工程背景出发,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林业复合系统为理论基础,根据天保工程建设主要目标,从资源子系统、产业子系统、社会子系统3个子系统、七个控制层、31个指标较系统地构建了黑龙江省天保工程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7-2019年黑龙江省天保工程区绩效指标体系数据,构建了基于熵权的TOPSIS绩效综合评价模型、驱动因素分析模型及障碍因素分析模型,界定了绩效综合评价标准,对1997-2019年黑龙江省天保工程区绩效进行了评价、并对其驱动因素和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97~2019年黑龙江省天保工程区综合绩效值和资源子系统、产业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绩效值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都经历了由“略有下降”向“变得较好”水平的良好转变。天保工程二期绩效水平比天保工程一期都有显着的提升,说明黑龙江省天保工程区已步入生态建设为主的复合经济发展期,天保工程区产业经济呈现由林下经济拉动型发展态势,天保工程二期森林资源培育和恢复、生态环境以及民生改善、社会保障方面比天保工程一期有明显提升、天保工程区社会达到了良好的和谐与稳定。(2)天保工程试点前、天保工程试点期、天保工程一期主要驱动因素为林业第二产业相关指标,天保工程二期前6位驱动因素为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产业总产值、食用菌产品产量、当年离退休人员生活费、年内完成林业产业发展投资总额、第一产业涉林产业总产值、林业产业总产值。(3)总而言,产业子系统是首要阻碍因素,天保工程二期前6位障碍因素为人工林木材产量、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产业总产值、木材销售量、工程区木材产量、人造板制造产业总产值、第一产业涉林产业总产值。(4)黑龙江省天保工程区产业子系统亟待转型发展和持续优化、提升,尤其森林旅游、食用菌等替代性产业需要进一步壮大发展,林业产业发展需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社会子系统未来应密切关注。最后,根据驱动及障碍因素分析结果,从国家政策、资金来源、企业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黑龙江省天保工程区绩效的建议。
高婧婕[4](2020)在《黄土丘陵区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分析与优化建议 ——以安塞区为例》文中指出农林复合系统作为一种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可以协调生态建设与粮食供求、经济增长的平衡关系,在受环境条件制约地区极具应用和推广意义。本研究以安塞地区农林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RS和GIS结合的技术手段,研究其在1999年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空间格局特征变化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并结合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对安塞区农林复合系统进行综合提升与优化配置,以期为陕北地区类似县区的农林复合系统发展提供借鉴。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根据实际调研和已有研究资料汇总,对研究区域农林复合系统的景观构成和配置模式类型进行了分类分析。按照流域内农林景观要素配置比例和农林产业特征,将安塞区流域尺度的农林景观配置模式分为“耕地+苗圃模式”、“果园+X模式”、“棚栽+园艺模式”、“林草+畜牧模式”、高效循环模式5种。(2)通过遥感和Arc GIS,利用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分析农林复合系统其生存环境在1999—2018年的演变特征发现:1999年至2018年期间,耕地面积减少469.78km2,降幅58.46%;林地面积增幅48.81%;草地面积增加170.85km2,增幅11%;湿地面积增加1.19km2,增幅12.86%;建设用地增加8.86km2,增幅219.30%;未利用地增加1.11km2,增幅55.22%。在耕地面积由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大量减少后,更要优化耕地斑块的质量,提升单位面积生产力,保障现存耕地斑块生态安全。同时加强对各项土地利用的管控,使安塞区的经济、产业、人口的发展与增长在整体环境可承载范围内。(3)在1999-2018年,林地斑块一直处于优势景观地位,其次是耕地、草地。耕地的斑块密度值(ED)降幅明显,表明景观优势度下降;林地、草地湿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却有明显提升,表明景观优势度上升。耕地景观的最大斑块面积指数(LPI)下降幅度明显,表明耕地的优势度在整个安塞区的景观中下降明显,最大耕地面积明显变小;耕地、林地、草地的景观形状指数最大,居于前三,说明这三类土地景观在安塞地区整体状态稳定,内部生态系统较湿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抗干扰能力强;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的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FRAC_AM)的逐渐增加也表明了景观斑块的形状越来越复杂,不易受外界干扰。整体景观的蔓延度指数(CONTAG)值上升表明整体景观的聚集度上升,说明景观中的优势斑块连接性上升,景观中出现了大斑块,各类景观趋向于融合发展。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下降,表明人为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程度增强,由于景观类型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景观面积趋于均匀分布,整体景观异质性稍有减弱。(4)自1999年国家施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要求坡度大于25°的地方施行退耕还林还草。这引起了区域的产业特征、农户家庭生产等一系列的变化,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发现,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演变其背后受着政策、自然资源禀赋、人为驱动等多重因素驱动。有退耕还林、政府系列产业政策、发展规划、中央文件的出台、“三变改革”等政策推动,有坡度、坡向的自然禀赋驱动;有农村居民收入、农户生存现状、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意愿和选择等人为驱动;这些驱动因素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安塞区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的演变。(5)最后,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理念,从产业优化、生态建设、人才助力、组织提升、文化铸魂等角度对安塞地区农林复合系统提出建议措施进行整体系统全方位的优化提升。
松芳[5](2020)在《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青稞糌粑为中心的藏族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饮食人类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在地化观察与研究,对青稞糌粑文化的特征、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重点考察了在饮食生活中,藏民族如何运用相关青稞糌粑的内部知识体系,理解并调适人同所处特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尝试通过地方性知识及“生长于斯”的经验性的“深描”,完成关于青稞糌粑的食物民族志写作。同时,从糌粑文化的个案研究出发,探索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整体研究构架,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并试图与文化生态学、象征人类学等多种研究范式进行对话。藏区至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围绕青稞糌粑的技艺、制度、信仰等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形态,藏族饮食文化的综合特点在于:单一的食材、极简的烹制和规模化的生产,朴素与实用的形态背后却隐含有人类精神中更多的文明指数,并拥有与之相应的一套文化意义体系。论文首先梳理了藏人对青稞生成环境的认知和糌粑原料的获取过程;描述糌粑的生产制作与食用方式以及饮食制度;围绕在不同空间展开的各种仪式中糌粑作为信仰食物所呈现出的象征意义;探讨了糌粑作为藏人主食具有的感官、记忆与自我认同功能;以及在现代性实践中的现状及可能的未来走向。论文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饮食文化中,食物原料的生产环境决定人们的生计方式和饮食形态,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是决定饮食文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整体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把握,应从“地理和人文的结合部”的角度去理解,方法论方面应注重饮食实践层面的综合考察。第二,作为生物性营养需要的糌粑和作为精神需求的糌粑之间相互转化,贯穿于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使藏人对糌粑有着习惯性的忠诚,成为维系统一藏族传统文化的纽带。第三,藏人与青稞糌粑的互动,和与其所处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之间相互调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对象征符号的运作,使食物的意义进入象征系统并成为破译文化的符码,在广泛的时空中扮演着连接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中介角色。不同文化赋予具有永恒功能的食物以不同的意义,生活在藏文化中的人们,在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和逻辑的象征体系之中,形成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认知。同时,借助于象征符号的能动性运作,人与其所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调适终以和谐实现。第四,外来的饮食及其文化,扩大了藏族原有的饮食体系,丰富了本土糌粑为主食的饮食结构,而未替代糌粑酥油在藏族饮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糌粑酥油为核心的饮食文化系统,在整体的藏文化中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体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边界。论文力求把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探讨,贯穿一条鲜明的人文思想主线,糌粑为主兼及其他的饮食结构、“医食同源”的藏人饮食保健养生思想、生命平等的生态法则、尚“善”的人文观念和“尊老”的传统。
赵佩[6](2020)在《基于GEE云平台的喜马拉雅地区森林覆被提取及其变化分析》文中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在垂直海拔高度上有着显着的响应和变化。喜马拉雅地区因其垂直高差巨大,而且还跨五个主权国家的辖区,人类活动、管理措施等有着较大差别,是研究森林变化的理想之地。为了准确地识别喜马拉雅地区的森林面积、分布、变化以及影响因素,本文基于野外实地调查的点位数据,利用CART、随机森林、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分别对喜马拉雅地区森林的信息进行提取,选取最优的分类器——随机森林分类器进行森林信息的提取。在此基础上,利用Google Earth遥感影像点位数据对HF森林数据和现有七种不同分辨率的森林数据(JAXA森林数据、Globe Land30土地覆被数据、FROM-GLC土地覆被数据、Global Forest Watch树木覆被数据、GLCF VCF树木覆被数据、CCI-LC土地覆被数据、MCD12Q1土地覆被数据)的总体精度、Kappa系数、森林制图者精度、森林用户精度进行评估,并在国家尺度和像元尺度分析HF森林数据和现有几种森林数据的森林面积和空间的一致性。最后通过筛选最优的森林提取信息分类器,分析1984-2018年有效年份(14年)森林数据的时空变化以及变化的影响因素,为喜马拉雅地区森林的科学评价以及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上基于光学遥感数据(Landsat)和一些辅助数据,利用随机森林、CART、朴素贝叶斯等三种分类器分别对喜马拉雅地区2018年森林信息进行提取,结果显示随机森林分类器在提取喜马拉雅地区森林信息方面的总体精度(0.9767)和Kappa系数(0.9530)均优于其他两种分类器。(2)将2010年的HF森林数据与其他七种森林数据进行比较,HF森林数据与其余七种森林数据的面积都在200×103km2上下波动;在精度的比较上,HF森林数据具有最高的总体精度(0.982)和Kappa系数(0.963);在国家尺度上,HF森林数据与七种森林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除了MCD12Q1数据之外,其他七种数据的一致性较高;像元尺度上,HF森林数据与七种森林数据的不确定性比较大。(3)2018年喜马拉雅地区森林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南北坡对比发现,喜马拉雅地区的森林主要分布在南坡;三个区域比较,中喜马拉雅地区森林的面积最大(90.47×103km2);国家之间的比较,印度的森林面积最大(64.77×103km2)。1984-2018年有效年份(14年)喜马拉雅地区森林的时空变化来看,森林在时间上的变化在一定的区间内波动,空间上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森林变化的影响因子来看,海拔、坡度、坡向、距道路的距离等与森林的变化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海拔上,森林变化主要发生在较低海拔和较高海拔的区域,在坡度上,森林变化最大的面积分布在一定的坡度,坡向来看,阴坡和阳坡变化的面积相差不大,主要发生在阳坡,距道路的距离越远,森林变化的面积越小;Logistic回归定律表明,森林变化的影响因素中,坡度、海拔、b2_soilcarbon、b5_soilcarbon、b3_soilp H、距水系的距离等因子比其他因子显着性更高。
张伟焕,胥平,庄洁[7](2019)在《论西藏天保工程建设成效及对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客观总结西藏天保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探讨天保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做好天保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陈爱东,刘冶[8](2019)在《“两山”理念视角下森林碳汇对西藏林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藏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直接关系着我国生态安全及人类社会永续发展。西藏林业发展兼具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森林碳汇是西藏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森林碳汇发展是西藏林业生态效益市场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西藏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西藏森林碳储量与西藏林业产值存在正相关性,发展森林碳汇有助于将"营林造林"与"生态利用"有机结合,通过碳市场实现林业生态效益价值化,为西藏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途径。
沈红宇[9](2018)在《2001-2006年国内藏学书目(汉文部分)》文中指出说明:因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藏学书目1949—1991》《中国藏学书目续编:1992—1995》《中国藏学书目三编:1996—2000》已涵盖了1949年至2000年出版的藏学书目目录,而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藏学研究年度报告2007—2008》及《中国藏学年鉴》(2009—2015)涵盖了2007年之后的藏学书目目录,故此仅整理2001—2006年的藏学书目目录。此目录根据《民族研究年鉴》、中国藏学研究中
冯强,肖前辉,贺鹏,李锐[10](2018)在《西藏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藏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从2010年开始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阐述工程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工程高质量完成提供参考依据。
二、论西藏的天然林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西藏的天然林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谈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及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林资源保护的意义 |
1.1 做好天然林资源保护是当务之急 |
1.2 天然林资源保护是经济发展进步的“助推剂” |
2 天然林资源保护中的现存问题 |
2.1 天然林资源管理执法队伍有待建设 |
2.2 机构改革后部门间工作有待协调 |
2.3 群众对天然林保护意识不强 |
2.4 天然林地资源保护科技含量低下 |
2.5 天然林资源自我调节能力、自然灾害抵御能力不强 |
3 天然林资源保护所存在问题的应对之策 |
3.1 加强林政执法队伍的建设 |
3.2 强化机构改革后部门间工作配合的力度 |
3.3 加大集体和个人之间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协议签订的力度 |
3.4 加大天然林保护的宣传力度 |
3.5 加强林业信息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天然林地资源保护设备科技的含量 |
3.6 强化管护及培育力度,促进资源持续发展 |
4 结语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3)黑龙江省天保工程区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区域概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生态系统理论 |
2.1.3 林业复合系统论 |
2.2 黑龙江省天保工程区概况 |
2.2.1 自然资源子系统概况 |
2.2.2 经济产业子系统概况 |
2.2.3 社会子系统概况 |
2.2.4 工程建设成效 |
2.3 本章小结 |
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指标数据的收集数据来源 |
3.4 模型构建 |
3.4.1 数据处理—极值标准化法 |
3.4.2 计算熵权 |
3.4.3 熵权TOPSIS模型确定 |
3.4.4 绩效评判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天保工程区绩效评价 |
4.1 熵权的确定 |
4.2 黑龙江省天保工程区各子系统绩效评价 |
4.2.1 资源子系统绩评价 |
4.2.2 产业子系统绩评价 |
4.2.3 社会子系统绩效评价 |
4.3 天保工程区总体综合绩效评价 |
4.3.1 总体综合绩效评价结果 |
4.3.2 总体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天保工程区绩效的驱动因素与阻碍因素分析 |
5.1 驱动因素分析模型与阻碍因素分析模型 |
5.1.1 驱动因素分析模型 |
5.1.2 阻碍因素分析模型 |
5.2 驱动因素分析 |
5.2.1 各子系统层驱动因素分析 |
5.2.2 指标层驱动因素分析 |
5.3 阻碍因素分析 |
5.3.1 各子系统层的阻碍因素分析 |
5.3.2 指标层阻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提升黑龙江省天保工程区绩效的建议 |
6.1 继续实施天保工程,增加人工林木材产量 |
6.2 适当调整天保工程方案 |
6.3 加强政府管理 |
6.4 优化天保工程资金结构 |
6.5 推动森林旅游等绿色生态替代产业发展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4)黄土丘陵区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分析与优化建议 ——以安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林复合系统研究进展 |
1.2.2 空间格局分析及优化 |
1.2.3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产业振兴途径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分析 |
3.1 县域尺度的农林景观构成要素 |
3.2 1999-201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3.3 类型水平上的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
3.3.1 斑块数量(NP) |
3.3.2 边缘密度(ED) |
3.3.3 最大斑块面积指数(LPI) |
3.3.4 景观形状指数(LSI) |
3.3.5 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FRAC_AM) |
3.4 景观水平上的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
3.4.1 蔓延度指数(CONTAG) |
3.4.2 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 |
3.4.3 安塞地区整体景观水平指数变化 |
第四章 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4.1 政策驱动 |
4.1.1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
4.1.2 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 |
4.1.3 政府规划 |
4.2 自然禀赋驱动 |
4.2.1 坡度因素 |
4.2.2 坡向因素 |
4.2.3 气候因素 |
4.3 人为驱动 |
4.3.1 人为驱动下的产业经济驱动布局 |
4.3.2 经营主体因素驱动 |
4.3.3 人为驱动下的发展环境制约驱动 |
第五章 农林复合系统优化建议 |
5.1 生态建设,促进优化农林系统空间格局 |
5.1.1 以政策手段进行三生空间的综合管控 |
5.1.2 合理控制各类土地斑块变化 |
5.1.3 加强生态廊道建设 |
5.1.4 优化生态本底基质 |
5.2 产业优化,改进效益提升途径及优化措施 |
5.2.1 构建立体高效复合农林生产体系 |
5.2.2 以经济手段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 |
5.2.3 多举并措发展高效农林复合产业 |
5.2.4 创新生态价值实现途径 |
5.3 组织保障 |
5.3.1 人才助力 |
5.3.2 组织提升 |
5.3.3 文化铸魂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人类学的饮食研究 |
(二)藏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
(三)青稞糌粑文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一)田野调查 |
(二)民族志书写 |
(三)文献研究 |
(四)创新点 |
(五)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作为糌粑原料的青稞 |
第一节 青稞生成环境 |
一 青稞(???)之名 |
二 相关青稞生成环境的地方性知识 |
三 世人眼中的青稞生成环境 |
四 青稞的生成条件基础 |
第二节 青稞种子的由来 |
一 从词源看青稞的由来 |
二 从传说故事看青稞的由来 |
三 从民间歌谣看青稞的由来 |
四 从考古成果看青稞的由来 |
五 从遗传学看青稞的由来 |
六 其他关于青稞的起源 |
第三节 青作衍生的文化事象 |
一 青作农耕 |
二 秋收与储藏 |
三 青作农耕工具 |
四 青作农耕仪式 |
第三节 青稞的社会生命 |
一 维系藏文化的纽带 |
二 可持续粮食系统与生态饮食 |
三 西藏文明的基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作为藏人传统主食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糌粑的制作消费 |
一 “硪塔”(?)——炒与磨 |
二 糌粑种类 |
三 糌粑的食用 |
四 糌粑“配菜”:汤与酱 |
第二节 糌粑“伴侣” |
一 酥油奶渣酸奶 |
二 茶与酒 |
三 蕨麻与糖 |
四 盐、辣椒及其他副食品 |
第三节 共食 |
一 时间与空间 |
二 “好吃”还是“好想” |
第四节 相关糌粑饮食器具及其特点 |
一 器具分类 |
二 象征特点 |
第五节 糌粑食俗礼仪与禁忌 |
一 饮食与礼仪 |
二 饮食禁忌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藏人信仰食物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宇宙观中的神与食 |
一 藏人三界宇宙观 |
二 宇宙观中的人神鬼 |
三 祭品及其象征 |
第二节 献给神的食物 |
一 “桑什糌”(?) |
二 “切”(?) |
三 “朵玛”(?) |
四 “协玛”(?) |
五“夏卓”(?) |
第三节 超度镇鬼驱秽的食物 |
一 “苏”(?) |
二 “栗”(?) |
三 “朵”(?) |
第四节 取悦“鲁”的食物 |
一“鲁卓”(?) |
二 “鲁朵”(?) |
三 “塔鲁”(?) |
第五节 加持食物 |
一 尼其(?) |
二 “撮则”(?) |
三 “希喇”(?)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自我与他者论述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青稞与大米:食物的隐喻 |
一 作为藏人的青稞 |
二 作为他者的大米 |
第二节 野蛮与文明:一个非问题的问题 |
一 饮食行为 |
二 饮食观念 |
三 烹饪方式 |
第三节 糌粑共同体:关于族群认同 |
一 “共食”:文化上的共同感受 |
二 “味道”:共同的饮食记忆 |
三 食物:自我的转喻——隐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现代性实践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当下饮食结构中的青稞糌粑 |
一 主食变辅食 |
二 主食变保健养生品 |
三 主食变奢侈食品 |
第二节 “公家”话语体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实施工程:补助粮食、易地育人 |
二 营养餐计划:不吃糌粑的中小学生 |
三 “问鼎和羹”:饮食是最大的民生 |
四 兼业模式:农牧生业+打工 |
第三节 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青稞糌粑从羊皮袋到塑料袋 |
二 现代餐饮中的青稞糌粑 |
三 吃与不吃:饮食安全与健康 |
四 青稞糌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一 “两青”相遇:生物自然选择与人类文化共同的创造 |
二 “章葛”糌粑:藏族饮食文化的调适机制 |
三 “郭纳糌萨”:糌粑个案对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GEE云平台的喜马拉雅地区森林覆被提取及其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森林覆被提取的研究进展 |
1.2.2 森林变化监测的研究进展 |
1.2.3 森林变化的原因解释 |
1.2.4 森林遥感影像分类及其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 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简介 |
3.2 野外验证点数据 |
3.3 Google Earth影像数据 |
3.4 Landsat卫星数据 |
3.5 现有的中分辨率森林数据 |
3.5.1 JAXA森林覆被数据 |
3.5.2 Globe Land30 土地覆被数据 |
3.5.3 FROM-GLC土地覆被数据 |
3.5.4 Global Forest Watch树木覆被数据 |
3.5.5 GLCF VCF树木覆被数据 |
3.5.6 CCI-LC土地覆被数据 |
3.5.7 MCD12Q1土地覆被数据 |
3.6 其他数据 |
3.6.1 指数数据 |
3.6.2 地形数据 |
3.6.3 矢量数据 |
3.6.4 水系数据 |
3.6.5 人口密度数据 |
3.6.6 土壤pH数据 |
3.6.7 土壤有机碳含量 |
第四章 森林覆被数据提取 |
4.1 样本点的确定 |
4.1.1 不同点位分布模式下分类结果的比较 |
4.1.2 剔除异常值的常用方法(箱型图) |
4.1.3 剔除异常值的具体步骤 |
4.1.4 样本点选取的具体步骤 |
4.2 分类方法的确定 |
4.2.1 三种森林分类方法介绍 |
4.2.2 混淆矩阵 |
4.2.3 分类结果的对比 |
4.3 喜马拉雅地区森林数据的提取 |
4.4 小结 |
第五章 喜马拉雅地区不同数据的比较 |
5.1 现有七种森林数据匹配的方法 |
5.2 喜马拉雅森林数据与现有七种森林数据的精度比较 |
5.3 喜马拉雅森林数据与现有七种森林数据的差异性分析 |
1.HF森林数据与七种森林数据的空间分布 |
2.国家尺度面积统计 |
3.HF森林数据与现有七种森林数据的像元尺度的一致性 |
5.4 小结 |
第六章 喜马拉雅地区森林覆被分布及变化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1.1 空间分析 |
6.1.2 Logistic回归模型 |
6.2 喜马拉雅地区森林覆被的分布 |
6.3 喜马拉雅地区森林覆被的时间变化特征 |
6.4 森林覆被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
6.5 森林变化的原因解释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思考 |
7.2.1 可能的创新点 |
7.2.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论西藏天保工程建设成效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建设成效 |
2.1 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呈现良好态势 |
2.2 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
2.3 实行生态搬迁,造福百姓群众 |
2.4 加大产业布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
2.5 坚持落实惠民政策,着力改善群众经济收入 |
2.6 立足天保工程,助推脱贫攻坚 |
2.7 林权登记颁证,实现点“林”成金 |
3 问题分析 |
3.1 公益林建设投资标准偏低 |
3.2 造林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
3.3 林下产品附加值小 |
3.4 林业相关技术缺乏 |
4 对策建议 |
4.1 提高公益林建设投资标准 |
4.2 优化公益林建设结构 |
4.3 积极拓宽销售渠道 |
4.4 探索林业相关技术示范 |
4.5 扩大天保工程实施范围 |
(8)“两山”理念视角下森林碳汇对西藏林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藏森林碳汇蓄量及碳汇功能概况 |
二、森林碳汇影响西藏林业经济发展的定性分析 |
(一) 森林碳汇交易有助于增加森林资源储备 |
(二) 森林碳汇交易有助于增加林业投资 |
(三) 森林碳汇交易有助于林业优化升级 |
(四) 森林碳汇交易有助于提升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三、森林碳汇与西藏林业经济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 |
(一) 模型介绍 |
(二) 变量与数据选择 |
1、变量选择 |
2、数据来源 |
(三) 回归分析 |
1、模型回归 |
2、模型检验:多重共线性检验 |
(四) 结果分析 |
四、结语 |
(10)西藏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天保工程实施现状 |
1.1 天保一期概况 |
1.2 天保二期建设情况 |
2 存在的问题 |
2.1 管理人员数量有限 |
2.2 管护人员素质不高 |
2.3 基础设施薄弱 |
2.4 公益林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
2.5 林业产业滞后 |
2.6 缺乏生态系统监测定位观测站 |
3 对策 |
3.1 完善人员配置, 提高管理水平 |
3.2 提高管护费用, 打造高水平管护队伍 |
3.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切实保护森林资源 |
3.4 重视公益林建设, 确保公益林建设成效 |
3.5 加大扶持力度, 助推林业产业发展 |
3.6 建立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站, 提高生态效益监测水平 |
四、论西藏的天然林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谈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及可持续发展[J]. 吴春林. 林业科技情报, 2021(03)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3]黑龙江省天保工程区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 韦唯.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黄土丘陵区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分析与优化建议 ——以安塞区为例[D]. 高婧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D]. 松芳.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9)
- [6]基于GEE云平台的喜马拉雅地区森林覆被提取及其变化分析[D]. 赵佩. 青海师范大学, 2020
- [7]论西藏天保工程建设成效及对策建议[J]. 张伟焕,胥平,庄洁. 林业建设, 2019(04)
- [8]“两山”理念视角下森林碳汇对西藏林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J]. 陈爱东,刘冶.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9]2001-2006年国内藏学书目(汉文部分)[J]. 沈红宇. 中国藏学, 2018(S1)
- [10]西藏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冯强,肖前辉,贺鹏,李锐.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