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浓缩型发酵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发酵剂,杆菌,培养基,真空冷冻干燥,高密度,菌株,酸乳。
浓缩型发酵剂论文文献综述
吴满刚,王小兰,陈洋洋,庄涛,葛庆丰[1](2014)在《浓缩型冻干发酵剂在鸭肉发酵香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浓缩型冻干发酵剂应用于鸭肉发酵香肠中,对比液体发酵剂和自然发酵对香肠发酵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冻干发酵剂的香肠48 h内pH值降到5.3以下,能够快速发酵产酸达到发酵香肠安全控制范围,且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发酵末期降到30%左右;对各处理组鸭肉香肠的质构进行分析比较,接种冻干发酵剂处理组(S2处理组)以及液体发酵剂(L2处理组)的香肠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均显着(P<0.05)高于自然发酵(对照组);此外,香肠发酵过程中酸价呈上升趋势,过氧化值先上升后下降,各处理组差异不显着(P>0.05),推断内源性脂酶比微生物发酵剂产生的脂酶发挥更大作用;各类型脂肪酸占总游离脂肪酸的比例大小顺序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接种发酵剂的处理组游离脂肪酸总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发酵剂的添加对游离脂肪酸的释放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香肠风味的前体物质。(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4年01期)
吴满刚,庄涛,王小兰,吴雪燕,陈洋洋[2](2014)在《植物乳杆菌增殖培养及其浓缩型冻干发酵剂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发酵肉制品的发与应用生产中,浓缩型冻干发酵剂的制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研究以植物乳杆菌为目标菌株,首先,研究不同生长因子对菌株的增殖作用,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生长因子进行复配,得到佳增殖培养条件;其次,研究离心条件在菌体富集时对菌体损失率和存活率的影响;后,研究冻干条件以及冻干保护剂选择对浓缩发酵剂菌粉成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RS液体培养基内添加8%胡萝卜汁、8%番茄汁、0.75%CaCO3为佳增殖培养条件,活菌数达2.68×109CFU/mL;菌体佳富集条件为离心机转速4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收得率达到96.87%;佳冻干条件是作为悬浮基质的脱脂乳浓度为10%,冻干厚度为0.5cm,冻干保护剂组合为:海藻糖(10%)、麦芽糖(12%)、谷氨酸钠(8%),此条件下活菌数为3.71×109CFU/mL,菌体存活率达到75.43%;菌体冻干36 h后,其水分含量可满足储藏要求(1.5%~3.0%)。(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4年01期)
阮雁春[3](2013)在《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及浓缩型发酵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乳酸菌是益生菌群中的一种,无论是对人类还是对其他生物都有重要影响。研究指出,生物生长过程中乳酸菌能抑制腐败菌类的繁殖、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消化吸收能力;使血压血脂以及血清胆固醇的含量降低;起到清理肠道,控制肠道内腐败菌类的生长,提高人体抵抗力等作用。生产高活性的乳酸菌发酵剂,最重要的是掌握有关乳酸菌高密度培养的相关技术,包括培养时的温度、培养基的pH值、代谢产物、浓缩型培养方法及培养基种类等。(本文来源于《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陈涛[4](2011)在《真空冷冻干燥制备高效浓缩型两歧双歧杆菌酸奶发酵剂》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人健康意识的提高,酸奶与双歧杆菌的益生作用得到公认。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浓缩型双歧杆菌酸奶冻干发酵剂对于推动我国酸奶发酵剂的生产水平及发酵乳制品工业的迅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探索制作高活性的浓缩型双歧杆菌酸奶冻干发酵剂,其中发酵性能良好的两歧双歧杆菌耐氧耐酸驯化及冻干工艺过程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通过多次耐氧耐酸驯化后得到一株对氧和酸耐受能力有较大提高且未发生变异的两歧双歧杆菌菌株。以PTYG液体培养基培养,在3L和10L发酵罐中对比研究了影响扩大培养的主要因素接种量和装液量,结果表明:在pH值为6.5~7.0,装液量为发酵罐容积4/5,接种量为5%,37℃条件下培养12小时所收获菌体数目达到7×10~9cfu/mL左右。利用正交实验测得两歧双歧杆菌纯种发酵乳最佳条件为:最初pH值为7.0、接种量为6%、最适蔗糖添加量为5%、培养温度为39℃、4至5h之间凝乳,检测活菌数可达到10~9cfu/mL以上。通过研究离心机转数、离心时间对两歧双歧杆菌离心损失率影响,确定了最佳离心条件为常温下6000r/min,10min ,收得率达到97%以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对所选两歧双歧杆茵冻干保护剂不同的浓度进行实验,得出20%的海藻糖+8%脱脂乳+5%甘油的复合保护剂调pH值为6.5~7.0作为两歧双歧杆菌的冻干保护剂,冻干菌悬液厚度为0.75cm,将样品冻干取出粉碎后装袋密封4℃冷藏保存。同时检测冻干存活率为80%,活菌数为4.4×10~(10)cfu/g左右。冻干发酵剂在常压4℃下保藏6个月后,其活菌数以及发酵活力都无明显变化,表现出比较稳定的贮藏性能,结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周建磊[5](2011)在《发酵肉制品浓缩发酵剂制备与应用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按照发酵剂菌株的筛选标准,从传统发酵肉制品中无菌操作筛选发酵性能优良的菌种。在研究其混合培养的基础上,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混合菌株的冻干发酵剂。并初步探讨了冻干粉发酵剂在发酵肉制品生产上的应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R5和R11菌株在6%的NaCl浓度下也能生长良好、其耐亚硝盐性能较差。C_9和C_(17)最适生长的NaCl浓度为6%、适当浓度的亚硝酸盐对C_9和C17菌株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5和R11菌株蛋白酶活性较高、脂肪酶活性未检测到;C_9和C17蛋白酶活性较差、检测到脂肪酶活性。30℃时R_5、R_(11)、C_9和C_(17)菌株胞外蛋白酶活性分别为11.25、11.18、9.05和6.27ug/mL。R5+C_9组合的混合菌株产酸速率快、生长性能优良。最佳收获工艺参数:30℃、20h。R5+C_9混合菌株最佳浓缩分离条件:4500rpm,30min。最佳复合保护剂配比(M/V):12%脱脂乳、6%乳糖、0.4%蛋白胨、5%甘油、0.4%VC;最佳的R5+C_9混合菌冻干型发酵剂的活菌数为8.01×10~(10)cfu/g,菌种存活率为96.14%。4℃和-18℃条件下保存的损失率最低在90d内差异不显着(p>0.05)。在4℃冷藏条件下6个月时干粉发酵剂的活菌数仍在10~(10)cfu/g以上。接种冻干粉发酵剂的实验组在乳酸菌数含量、pH值、水分含量等产品理化指标明显优于空白组。发酵香味、滋味、咀嚼性相对空白组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在产品酸味上今后有待于改善。(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期刊2011-05-01)
周建磊,乔发东[6](2010)在《肉制品浓缩发酵剂冻干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从传统肉制品中筛选出的R5+C9混合菌为目标菌,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进行肉制品浓缩发酵剂冻干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浓缩分离条件为转速4500r/min,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菌体存活率可达93%;预冷冻过程中菌种损失率占整个真空冷冻过程中损失率的60%以上;L9(34)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保护剂配方为:12%脱脂乳+6%乳糖+0.4%蛋白胨+5%甘油+0.4%VC,冷冻干燥后单位质量菌体的活菌数达8.01×1010cfu/g,较菌悬液提高了1.33×104倍。(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学刊)》期刊2010年09期)
刘大群,沈国华,华颖[7](2010)在《发酵蔬菜高活性浓缩发酵剂技术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培养菌体最高值出现的时间为培养后的16 h。3 000 r.min-1离心30 min可获较佳浓缩效果。通过对离心前高密度菌液进行前处理优化,使高密度培养菌体的收率及富集浓缩效率得到数倍于普通离心效果的提高。高密度培养菌液的自然沉降效果不及离心技术。(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3期)
李云,彭智鹏,郝颖,郑丽芬,黄志丹[8](2010)在《干酪乳杆菌浓缩发酵剂乳清增菌培养基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乳清为基本培养基原料培养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STL3102),用于生产浓缩发酵剂。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L.casei STL3102菌体生长的培养基成分进行了评价,从7个相关的培养基营养因子中筛选,确定了乳清、牛肉膏和酵母粉为关键影响因子。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菌体增殖的关键因子最佳水平进行了优化。通过建立的二次模型方程得到最优培养基组成为,乳清59.43g/L、牛肉膏8.44g/L、酵母粉8.85g/L,初始pH值为7.0。通过验证试验证实了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吻合较好。不同缓冲盐对菌体增殖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磷酸氢二钾对菌体的增殖较好,确立了培养基缓冲盐成分为磷酸氢二钾3.48g/L。采用优化后的乳清培养基,3%接种量,35℃培养16h,活菌数达3.31×109cfu/mL。(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0年02期)
刘大为[9](2010)在《嗜酸乳杆菌高密度培养及浓缩型发酵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luilus) La-1为研究对象,筛选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廉价增殖培养基,研究乳酸菌高密度培养的方法及工艺技术,提高单位体积的菌体数量,研究细胞浓缩分离、干燥等工艺条件,探索提高乳酸菌在冻干过程中存活率的措施,制备高效浓缩型发酵剂,为高效浓缩型乳酸菌发酵剂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确定La-1菌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玉米粉培养基、酵母浸出液培养基、乳清粉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以试验室常用的MRS液体培养基为对照培养基,从中筛选出适合嗜酸乳杆菌生长的乳清粉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通过Minitab软件对乳清粉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乳酸菌增殖培养基配方为乳清粉12.99%、葡萄糖2.75%、NH4H2PO40.52%。La-1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接种量4%,最适起始pH为6.5。建立La-1菌中空纤维膜和生物反应器偶联的高密度培养方式,采用孔径为0.1μm,有效过滤面积为1.5m2的中空纤维膜组件,通过管道与泵和发酵罐相连。利用膜的分离作用排出乳酸菌代谢产物,同时流加新鲜培养基,期间顺控pH6.0,从而达到乳酸菌的高密度连续培养,利用此装置进行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嗜酸乳杆菌菌体密度最终达到3.1x1010cfu/mL.对菌体收集工艺、干燥工艺和菌体保护剂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将乳酸菌培养液在6000r/min,离心15min,能保证较高的菌体得率,最终乳酸菌存活率为30.23%。选择真空冷冻干燥来制备乳酸菌发酵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脱脂乳粉、海藻糖、谷氨酸钠为保护剂成份,利用SAS软件对叁种组分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保护剂配方为脱脂乳粉10.19%、海藻糖3.14%、谷氨酸钠3.00%。制备出乳酸菌发酵剂活菌数达到3.57x1010cfu/g,该发酵剂贮臧叁个月后活菌数仍在1x10l0cfu/g以上,满足商品化要求。(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0-01-01)
刘大群,沈国华,华颖[10](2009)在《发酵蔬菜食品高活性浓缩发酵剂菌株筛选与高密度培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制备发酵蔬菜食品高活性浓缩发酵剂,该实验通过对菌种生物学和发酵特性的试验,筛选出发酵蔬菜食品高活性浓缩发酵剂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Plantarumt)和干酪乳杆菌(Lact.Ca-sei),对碳氮源、营养因子的优化,确定其高活性培养条件为:在番茄汁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酵母膏1%、胰蛋白胨2%、葡萄糖1.5%、甜酒液2%。将此菌株在此培养条件下,于35℃培养16 h,菌数可达到109 cfu/mL以上,与普通液体发酵剂的108 cfu/mL相比,获得了显着的增值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09年07期)
浓缩型发酵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发酵肉制品的发与应用生产中,浓缩型冻干发酵剂的制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研究以植物乳杆菌为目标菌株,首先,研究不同生长因子对菌株的增殖作用,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生长因子进行复配,得到佳增殖培养条件;其次,研究离心条件在菌体富集时对菌体损失率和存活率的影响;后,研究冻干条件以及冻干保护剂选择对浓缩发酵剂菌粉成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RS液体培养基内添加8%胡萝卜汁、8%番茄汁、0.75%CaCO3为佳增殖培养条件,活菌数达2.68×109CFU/mL;菌体佳富集条件为离心机转速4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收得率达到96.87%;佳冻干条件是作为悬浮基质的脱脂乳浓度为10%,冻干厚度为0.5cm,冻干保护剂组合为:海藻糖(10%)、麦芽糖(12%)、谷氨酸钠(8%),此条件下活菌数为3.71×109CFU/mL,菌体存活率达到75.43%;菌体冻干36 h后,其水分含量可满足储藏要求(1.5%~3.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浓缩型发酵剂论文参考文献
[1].吴满刚,王小兰,陈洋洋,庄涛,葛庆丰.浓缩型冻干发酵剂在鸭肉发酵香肠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14
[2].吴满刚,庄涛,王小兰,吴雪燕,陈洋洋.植物乳杆菌增殖培养及其浓缩型冻干发酵剂的制备[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
[3].阮雁春.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及浓缩型发酵剂研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
[4].陈涛.真空冷冻干燥制备高效浓缩型两歧双歧杆菌酸奶发酵剂[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
[5].周建磊.发酵肉制品浓缩发酵剂制备与应用技术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1
[6].周建磊,乔发东.肉制品浓缩发酵剂冻干工艺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
[7].刘大群,沈国华,华颖.发酵蔬菜高活性浓缩发酵剂技术优化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0
[8].李云,彭智鹏,郝颖,郑丽芬,黄志丹.干酪乳杆菌浓缩发酵剂乳清增菌培养基的优化[J].中国酿造.2010
[9].刘大为.嗜酸乳杆菌高密度培养及浓缩型发酵剂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0
[10].刘大群,沈国华,华颖.发酵蔬菜食品高活性浓缩发酵剂菌株筛选与高密度培养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