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伴奏中的美学意义——以舞蹈钢琴伴奏为例

即兴伴奏中的美学意义——以舞蹈钢琴伴奏为例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成都)

摘要:从舞蹈教学中即兴伴奏的适用性出发,找寻钢琴即兴伴奏用于辅佐教学训练时应注重的美学常识和审美意义。专业的钢琴伴奏应该具有独到的美学思维和扎实的音乐素养,有意识的调动的创造性思维将“共性”与“个性”,“技巧”与“表现”等因素统一发挥,再激发即兴伴奏的“自由性”演绎,以达到自身与受众在音乐欣赏及音乐审美上的良好共鸣。从而使无论课堂训练,舞台表演中均能体现相应的美学意义,以及更大限度的展示艺术“美”的意境。

关键词:即兴伴奏;美学意义;音乐表现;音乐欣赏

一.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在舞蹈表演上,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地域等因素严格划分了舞蹈的种类,如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现代舞,与之相对应的音乐种类就有诸如汉唐乐歌,民歌小调,戏曲唱段等中国民乐风俗歌曲。这些多种多样的成品音乐从古至今有历史背景和艺术渊源,但当舞蹈演员需要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即兴发挥舞蹈动作和编排新的舞蹈剧目时,就需要在音乐上进行与之呼应的即兴创作。

钢琴伴奏中的美学特点,就音乐创作的精神特征和艺术风格来讲,即兴伴奏是讲求音乐“共性”因素的,即兴为古典舞“身韵”组合弹伴奏,就要使用中国古代五声调式或以五声调式为主的六声、七声调式,从某些典型的如《大唐盛世》、《汉唐舞衣》这样的汉唐乐舞歌曲中汲取旋律的编写规律以及和声与织体的应用手段,以此为思维框架,进行即兴创作。同理,为民族舞蹈伴奏时,要找准各民族的旋律腔调、音乐神韵及情感特征等因素,再进行民族音乐的创作性伴奏。一名优秀的钢琴伴奏者,应该学会把自己的情感同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民族风格结合起来,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音乐民族风格都是多姿多样,只有准确理解作品,积累作品中的旋律素材,才能即兴创作出体现对应艺术风格的音乐,以不至于造成“模棱两可”的拙劣音响的局面。

从音乐伴奏者的音乐品味和艺术审美角度出发,每个伴奏者内心对音乐理解和想象不同,所以往往弹奏乐曲呈现的风格也各有千秋,常带有演奏者鲜明的“个性”化风格特征,所以伴奏的“个性”因素的发挥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不断挖掘独特的个性,创新的风格是推动艺术发展的规律和生命。所以在“共性”因素中寻求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型“个性”思维也是即兴伴奏的关键因素。比如有人把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改编为爵士风格的欢快跳跃性的音乐,用于芭蕾舞基训的转、跳组合中,既遵守乐曲的旋律,调式框架,又赋予其不同的演绎风格,这也能给予舞者不同的听觉体验和享受,大幅度的提高舞蹈课堂的活跃性气氛。

由此看来,只有伴奏者在尊重音乐的基本创作思维和艺术风格表演的基础上,与舞蹈者共同探讨,相互配合,发挥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在达到共识的基础上注入自己的“个性”灵魂,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音乐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技巧与表现相统一

艺术构思和审美判断,技术与修养等,都是影响着伴奏表演的重要因素。而作为美学意义上“二度创作”的音乐表演,熟练的演奏技巧便是对钢琴伴奏者的基本要求。一个弹不好肖邦《夜曲》和柴可夫斯基《四季》的钢琴老师必然也弹不好古典芭蕾舞基训的钢琴音乐;一个弹不好《平湖秋月》、《蓝花花》的钢琴老师也必然弹不出中国舞身韵组合音乐的艺术韵味。同样用于艺术歌曲的声乐钢琴伴奏也是如此,一个没有长期进行基础曲目练习的伴奏者是无法将所谓的创作才能发挥在琴键上的。而即兴伴奏更是要求演奏者具有敏锐的旋律走向感觉,严密的和声逻辑思维和恰到好处的织体配置选择,我们不难听到“优秀的即兴伴奏,可以不仅仅单纯作为伴奏存在,而是一首成熟且完整的曲目”这样的评价。所以想要体现音乐艺术的表现力,首要解决的还是演奏技巧的问题。

三.即兴伴奏的“自由性”

美学意义下的即兴伴奏,一定程度上是讲究“无规律的合规律性”,美学的“自由性”不仅是对客观必然规律的掌握,而强调的是对规律“灵活”“自如”以不至于机械死板的掌握。在有意识的尊重和依从规律的基础上,以实践作为基础,再创造冲动的驱使下大胆探寻自己的情感、理想在艺术上的表达,这也可说是具有类似于中国古代绘画中“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自由境界。意谓艺术家不为现成传统方法所束缚,而又处处合乎艺术规律地进行创作,则其艺术活动进入身心自由的状态,从而达到审美活动的至高境界。那么再即兴伴奏中,如何体现这种“自由性”之美呢?

钢琴键盘上的即兴创作伴奏,以琴声旋律带动舞者进行演出活动,钢琴音乐利用自身多变的和声进行,节奏拍点,织体线条的流动变换与舞者两相呼应,用音乐激发出舞蹈者的内心情感,音乐感觉,使整个舞台表演氛围得到推进与渲染,增强表演的感染力。舞蹈表演有时编排新的动作样式,剧目排练,需要与之对应的音乐来搭配,那么不同的动作,不同的舞台故事情节,不同人物角色的主题塑造,都需要不同的音乐编配动机。就像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编写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里用不同乐器,不同的主题动机模仿性的塑造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用小提琴拉奏欢快阳光的旋律来代表主人公彼得,用沉闷的圆号旋律模仿狼的出没。这种故事情节型的音乐塑造就使整个表演充满情感共性与活力。而用于舞蹈训练动作或舞蹈表演的钢琴即兴伴奏也可遵循模仿性的原则,在规律的可行性范围内自由配置与舞蹈动作和故事情节相对应的伴奏音乐,如我在为中国古典舞大跳组合的即兴伴奏上习惯使用进行曲风格的三拍子音乐来模仿激进跳跃,神采奕奕的舞蹈形象,而根据组合中编排动作的变化会做出相应音乐的自由变化。以清晰的八度重音给出跳跃的起点,以朦胧花式的旋律描绘伸展延伸性的慢步动作。有时会考虑将学习过的复调音乐启蒙得到的“对句”“卡农”等音乐形成特征应用到舞蹈与伴奏中去。好比将舞蹈想象成一个声部,将伴奏想象成一个声部,使“二人”进行舞台“交流”与“对话”。比如用特定的旋律作为某个舞蹈动作的音乐形象,根据特定需要,舞蹈动作节奏急促时,音乐配以对应节奏重音,但是淡化旋律线条,使整个音场看似“空旷”实则是两者的“互补”和“填充”。这种经由实践后产生可行性的“自由性”伴奏又具有抽象意义的“复调”风格,又具有实际意义的表现性美感。而这种形式的伴奏音乐,一定意义上便可对应“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审美意境。而若想进一步深入挖掘音乐即兴创作的“自由性”原则,始终还得参照一句古话:熟能生巧。这其中“巧”一字便揭示了在合规律的基础上可以生成超出规律束缚的自由元素这一含义。

最终,钢琴即兴伴奏达到“自由性”美感的基础还是要回到勤奋的练习中去。

结语

钢琴即兴伴奏作为一种审美创作的形式,更多是培养演奏者的创作兴趣和对艺术构思的想象力。用于舞蹈方面的钢琴伴奏,不仅要熟练掌握不同种类舞蹈对应的音乐练习训练,更要有意识的进行感性的艺术思考,积极的进行即兴的音乐伴奏创作。日本著名音乐家野村良雄曾说:“专业的即兴演奏要求高度的锻炼和创造性,将这种演奏理想实现之后,才能够证实一个时代或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达到绝对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邓建平.音乐美学视角下的钢琴即兴伴奏[J].戏剧之家,2016(16):41-42.

[2]王霞.钢琴伴奏中的美学思想与艺术构思[J].音乐创作,2015(4):151-152.

[3]靖敏.即兴伴奏艺术的美学初探[J].大舞台,2013(6):35-36.

[4]杨琳.音乐美学应用于钢琴演奏的艺术价值分析[J].外语与翻译,2014(4):286-287..

标签:;  ;  ;  

即兴伴奏中的美学意义——以舞蹈钢琴伴奏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