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改良论文-陈阳

监狱改良论文-陈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监狱改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监狱学,模范监狱,宾夕法尼亚制,沉默制,本顿维尔监狱,奥本制,沈家本,法部,修律,Prison

监狱改良论文文献综述

陈阳[1](2018)在《清末民初的监狱改良》一文中研究指出监狱改良作为中国法制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从酝酿到施行,表现出以凝视和敞视为特征的视觉性。在观看的场域中,观看方式既涉及主客体的位置部署和关系,也涉及主客体相互建构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监狱改良映射出近代中国被编织进世界体系的复杂性。晚清律制改(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8-03-30)

郭辉,杨晓辉[2](2017)在《近代监狱改良视阈下的监狱官制度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以前,狱吏除国家行政官员兼管职员外,整体地位比较低下,收入微薄,被视为是贱民职业。社会地位的末端化使得优秀人才不愿从事狱吏工作,狱吏多为教育低下、品行较差者,同时狱吏选任、管理方面规范的制度缺失,进一步恶化了狱吏职业,无法适应近代监狱改良的要求。清末民国时期,因为监狱改良的意义,监狱官成为备受改革者重视的职业,综观近代监狱官制度,同中国古代狱官制度比较,在监狱官待遇、培训、选任、管理等方面均有实质上的变化。近代监狱官管理日趋规范化与制度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监狱改良的成果。(本文来源于《河北法学》期刊2017年12期)

谭道义,陈童,刘英丽[3](2015)在《我国现行监狱分级制度改革——关于罪犯分类标准改良的合理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我国现行监狱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尤其在制度实施对于罪犯个体上的可行性研究与制度本身的研究上存在相对独立而未能综合分析的缺陷为切入点,结合当代中国国情并比较研究现代西方监狱学发展成果,对我国监狱分级制度改革中关于罪犯分类标准改良进行合理性研究并提出构想,以期其能为我国监狱制度的改革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5年29期)

郭平[4](2015)在《清朝监狱改良的第一步——以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概述了清朝年间第一位出使欧洲的使臣郭嵩焘的洋务观。郭嵩焘"先政教,后船坚炮利"的洋务观,监狱作为国家权力机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郭嵩焘所关注的对象。阐述了他在日记中对监狱制度的记录以及正确的评价;比较了西人监狱与中国当时"地狱般"监狱之间的巨大反差;认为郭嵩焘是促成清政府参加"国际监狱会议"的重要人物,促进了清廷监狱的改良。作为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人,他的技术和作为,是清朝监狱改良的第一步。(本文来源于《新西部(理论版)》期刊2015年09期)

孔颖[5](2015)在《清末民初浙江监狱改良与日本》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为中国近代转型时期以日本为媒介移植西方法律制度的个案事例研究。着重关注的是清末官绅对日考察,不同于已有较多成果的清末留日研究。据《申报》记载,包括浙江在内的十省于1906年联合派遣正佐官员五十名赴日考察监狱。该史料已为相关研究者所关注,但这些"调查日本监狱员"在日考察的实际状况和回国后的活动至今不为人知。在梳理浙江省派员名单,挖掘其在日活动史料基础上,进一步追踪其中叁人回国后在浙江省监狱改良中作出的贡献。(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范泽龙[6](2015)在《中国近现代监狱之构建——以清末监狱改良为开端》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监狱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监狱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诞生,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的监狱与近现代监狱有着本质区别。明末清初伴随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发展,西方列强的入进,国门逐步打开,西方文化思想逐步传播,面对内忧外患,中国清末改良运动孕育而生,清末监狱改良也随之发生。传统预制发生了近代化转型,传统的旧式监狱相应地向新式监狱过度。(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5年08期)

王乐群[7](2014)在《论沈家本的监狱改良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沈家本是我国近代监狱改良理论的提出者,同时也是近代着名的法学家,被称为"监狱改良之父"。他运用他对西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与中国近代现状相结合,提出了以感化教育为中心的新型监狱改良理论。他对监狱事业的关注可以说是我国监狱史上的第一次,同时也是一次全面的改革创新的过程。其监狱改良理论对我国的监狱事业有着深远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中旬刊)》期刊2014年08期)

龚春英[8](2013)在《张之洞的监狱改良思想与实践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重臣张之洞对近代中国监狱改良贡献重大。他在《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中痛陈中国旧式监狱之种种弊病,提出了改良监狱的九大主张,开启了近代中国监狱改良理论之先河。其一手倡建的湖北省城模范监狱采用西式监狱的模式来管理和改造囚犯,成为清末监狱改革的标杆。(本文来源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白焕然,彭春芳[9](2013)在《感化·教化·文化——论京师模范监狱之"改良"与"模范"》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朝末期,沈家本等人提出改良狱制,以王元增任典狱长的京师模范监狱应运而生,1910年始建,1912年11月10日投入使用。清法部在奏请建设京师模范监狱时称:“为模范计,至京城设立新监狱,尤模范中之模范,其规模不可不宽博,其教养不可不完全”。~①我们认为,京师模范监狱的“改良”和“模范”,其实就是自由刑替代身体刑、教育刑颠覆威慑刑,其实质用叁个词便可以概括:感化、教化、文化。感化是指道德感化,教化是指教诲教育,文化是指文化教育。在这“叁化”建设中,迁善感化是目的,教育教诲是手段,道德教化是主旨,从而形成了京师模范监狱的监狱文化。(本文来源于《犯罪与改造研究》期刊2013年11期)

蔡杰[10](2013)在《简论赵尔巽与清末监狱改良》一文中研究指出赵尔巽奏请罪犯习艺所用拘禁劳动作业和教育的方式替代军流徒徒刑,意味着清王朝打破传统刑制,构建全新的监狱模式的开始。作为清末监狱改良的开始实践环节,这一模式为以后的监狱改良运动作了物质和思想上的准备。(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监狱改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代以前,狱吏除国家行政官员兼管职员外,整体地位比较低下,收入微薄,被视为是贱民职业。社会地位的末端化使得优秀人才不愿从事狱吏工作,狱吏多为教育低下、品行较差者,同时狱吏选任、管理方面规范的制度缺失,进一步恶化了狱吏职业,无法适应近代监狱改良的要求。清末民国时期,因为监狱改良的意义,监狱官成为备受改革者重视的职业,综观近代监狱官制度,同中国古代狱官制度比较,在监狱官待遇、培训、选任、管理等方面均有实质上的变化。近代监狱官管理日趋规范化与制度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监狱改良的成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监狱改良论文参考文献

[1].陈阳.清末民初的监狱改良[N].文汇报.2018

[2].郭辉,杨晓辉.近代监狱改良视阈下的监狱官制度考[J].河北法学.2017

[3].谭道义,陈童,刘英丽.我国现行监狱分级制度改革——关于罪犯分类标准改良的合理性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

[4].郭平.清朝监狱改良的第一步——以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为中心[J].新西部(理论版).2015

[5].孔颖.清末民初浙江监狱改良与日本[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

[6].范泽龙.中国近现代监狱之构建——以清末监狱改良为开端[J].法制博览.2015

[7].王乐群.论沈家本的监狱改良思想[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

[8].龚春英.张之洞的监狱改良思想与实践探微[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9].白焕然,彭春芳.感化·教化·文化——论京师模范监狱之"改良"与"模范"[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3

[10].蔡杰.简论赵尔巽与清末监狱改良[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标签:;  ;  ;  ;  ;  ;  ;  ;  ;  ;  

监狱改良论文-陈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