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嵌岩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桩基,数值,特性,承载力,性状,机理,应变。
嵌岩桩论文文献综述
陈旭,黄质宏,陈旺,穆锐,蔡行[1](2019)在《加载过程中嵌岩桩承载特性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次数值模拟根据某工程嵌岩抗拔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简要分析,并建立了合理嵌岩桩FLAC3D数值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桩身的承载力特性与土岩体的力学参数有关,改善其特性可以提高桩身的承载特性;在极限破坏时,桩身的承载力特性主要由桩侧阻力来承担。(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期刊2019年12期)
温树鑫[2](2019)在《受桩顶沉降量控制的嵌岩桩承载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质陡坡环境下的桩基需考虑桩顶沉降量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推导了按桩顶沉降控制的嵌岩桩的控制微分方程,并建立了桩侧岩土体处于弹性阶段时桩顶极限荷载的求解方法。最后以一具体工程为依托,对该桩基按桩顶沉降量控制进行竖向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依托工程的桩基的竖向承载力是满足要求的,研究结果验证了理论公式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21期)
周家全,周传波,吴文兵,倪林[3](2019)在《桩-岩界面胶结作用影响下软岩嵌岩桩承载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竖向荷载作用下嵌岩桩桩-岩界面水泥浆的胶结作用对其剪切特性及嵌岩桩的荷载传递性质的影响规律,针对桩-岩界面剪切过程中的胶结弹性变形、滑动剪胀和剪切滑移叁个阶段特点,建立了考虑胶结作用影响下的各阶段桩-岩界面剪切本构模型.根据软岩嵌岩桩桩-岩界面粗糙体磨损特性,利用滑移线场法原理分析并得到了嵌岩桩极限剪胀位移.基于荷载传递理论,推导并建立了软岩嵌岩桩荷载传递解析模型.依据所建立的模型并结合实例验证方法,进一步分析了胶结作用影响下桩侧岩石力学特性等因素对嵌岩桩桩侧摩阻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桩-岩界面胶结作用使剪胀区域桩侧摩阻力明显增大;随着桩侧岩石弹性模量的增大,胶结作用对剪胀区桩侧摩阻力的增强效应越明显,对剪切区域桩侧摩阻力弱化效应越大.当计算软岩嵌岩桩极限承载力时,桩-岩界面胶结作用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梅世龙[4](2019)在《基于自平衡法的软岩嵌岩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瓮开高速开州湖特大桥4号主塔墩桩基工程,开展两根软岩嵌岩试桩的承载性能试验,测试技术均采用自平衡法,成桩工艺分别是机械钻孔和人工挖孔。试验表明,人工挖孔桩承载性能略高于机械成孔桩;软岩嵌岩桩承载力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提供,属于摩擦桩;给出了泥岩、页岩等软弱岩层与桩基界面摩阻力推荐值,可供工程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11期)
高智千[5](2019)在《低应变反射波法在嵌岩桩检测中的应用与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嵌岩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及位置范围,分析了目前的应用现状及其局限性,确定了影响桩身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9年05期)
王田龙,黄质宏,帅海乐,杨成,李罡烨[6](2019)在《嵌岩桩及较破碎岩石地基灌注桩承载性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完整、较完整岩石地基上的嵌岩桩的理论研究已相对比较完善,然而通过实际工程对嵌岩桩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对于嵌入较破碎岩石地基中的桩,规范没有明确的计算方法,相关研究也较少。通过收集的101根嵌岩桩的静载试验资料,根据统计的试验数据对嵌岩桩的侧阻力、端阻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嵌岩桩的分析模型;结合嵌岩桩传力机理和较破碎岩石的特性探讨较破碎岩石桩基传力机理,并通过对较破碎岩石地基上9组(26根)灌注桩基静载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考虑较破碎岩石中的侧阻力影响系数及端阻力影响系数,得到一种适宜较破碎岩石地基桩承载力建议计算公式,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维生,吕伟伟[7](2019)在《大直径嵌岩桩施工要点及其承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南京某大型桥梁工程中开展试桩项目,包含2根直径2. 2 m、长125. 5 m,2根直径1. 8 m、长92 m共四根大直径嵌岩桩,所有试桩的桩端持力层都为中风化粉砂岩。基于试桩的施工过程对大直径嵌岩桩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总结,成桩后对试桩进行自平衡静载测试。结果表明:2. 2 m直径的桩极限承载力可达110000kN以上,1. 8 m直径的桩极限承载力可达63000kN以上,试桩的桩端阻力受清孔质量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10期)
周天应,周援衡,鲁智勇[8](2019)在《嵌岩桩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的讨论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桩-土受力变形特性,分析了嵌岩桩的承载力。在水平力作用下,弹性长桩与较长的嵌岩桩的受力变形特性极其相似。弹性长桩的假想嵌固点与较长的嵌岩桩的桩下端实际嵌岩点均被认为不会产生水平位移和转角,而假想嵌固点的位置呈现有分段突变特性。以2个拐点为界,将水平力-位移(即H_0-y_0)试验曲线分为3个区段,得到H_0-y_0试验折线关系,再应用m法拟合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桩顶大位移工况的结果均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当水平力大于第2拐点后,A~#桩顶水平位移受桩下端嵌岩的主导作用,其位移变化率不升反降。该结果可供相关问题计算分析时参考。(本文来源于《交通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蒲先锋[9](2019)在《桥梁桩基嵌岩桩施工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内桥梁工程的不断发展,嵌岩桩工艺技术在桥梁建设中得到普遍使用。但是,嵌岩桩工艺技术还要进行不断优化。本文根据实践检验,介绍了桩基嵌岩桩工艺技术,并制定相关的操作对策。(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28期)
穆保岗,龚维明,杜青周[10](2019)在《大面积后期堆载对在役桥梁嵌岩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后期大面积堆载对既有桥梁嵌岩桩承载性能的影响,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堆载作用下桩身负摩阻力、桩顶水平位移、桩身水平附加应力分布和变化情况,以及堆土反压措施不同高度对桩顶水平位移的影响情况,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规范计算结果、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大面积堆载作用下产生的桩身负摩阻力较大可能使桩身强度破坏成为控制条件,最大桩顶水平位移值出现在受力不平衡的堆载边界附近,最大桩身水平附加应力分布在最软弱土层中,适宜反向堆载高度才能有效减小最大桩顶水平位移。后期堆载对既有桥梁桩基的影响显着,须采用合理的应对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嵌岩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岩质陡坡环境下的桩基需考虑桩顶沉降量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推导了按桩顶沉降控制的嵌岩桩的控制微分方程,并建立了桩侧岩土体处于弹性阶段时桩顶极限荷载的求解方法。最后以一具体工程为依托,对该桩基按桩顶沉降量控制进行竖向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依托工程的桩基的竖向承载力是满足要求的,研究结果验证了理论公式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嵌岩桩论文参考文献
[1].陈旭,黄质宏,陈旺,穆锐,蔡行.加载过程中嵌岩桩承载特性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水运.2019
[2].温树鑫.受桩顶沉降量控制的嵌岩桩承载特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9
[3].周家全,周传波,吴文兵,倪林.桩-岩界面胶结作用影响下软岩嵌岩桩承载特征[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梅世龙.基于自平衡法的软岩嵌岩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J].公路.2019
[5].高智千.低应变反射波法在嵌岩桩检测中的应用与探讨[J].四川建筑.2019
[6].王田龙,黄质宏,帅海乐,杨成,李罡烨.嵌岩桩及较破碎岩石地基灌注桩承载性状探讨[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李维生,吕伟伟.大直径嵌岩桩施工要点及其承载力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
[8].周天应,周援衡,鲁智勇.嵌岩桩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的讨论和分析[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9
[9].蒲先锋.桥梁桩基嵌岩桩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
[10].穆保岗,龚维明,杜青周.大面积后期堆载对在役桥梁嵌岩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