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中得听民声新观点

三言两语中得听民声新观点

——浅析《人民日报》专栏今日谈

蒋丹彤赵利圆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0-0243-01

摘要:《今日谈》是《人民日报》的重要言论专栏,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她已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短小精悍,观点鲜明、新鲜,论述问题典型且贴近生活,不空发议论。作为一个老牌评论专栏,一个读者来信专栏,它经久不衰。本文分析它的特色、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今日谈;特色;发展前景

一、《今日谈》的鲜明特色

首先,《今日谈》所刊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章篇幅短小,字数多二三百字。但凝练隽永,观点鲜明。常能以片言名要义。例如,今日谈文章《失足多源于“不平衡”》中,短短三百多字的小文章,就把腐败分子的犯罪动因“不平衡”进行剖析,明确的提出“不平衡”最根本的是他们贪婪的私心和欲望,并对如何克服不平衡,如何为官提出建设性意见,即时刻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权、慎欲、慎微、慎交,不迷失政治与信仰的方向。在当今反腐倡廉的关键时期,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人们的心理随周围环境不断变化的时期,很多官员因未能坚持住金钱的诱惑,迷失了自己的政治信仰,走上贪污腐败违法犯罪道路的时期,这样的文章虽篇幅短小但主旨揭示明确,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道出了百姓的心声,警醒了广大官员,服务了政府,贡献了社会。今日谈的小不仅文章篇幅短小,而且常常文章切入口小,文章常常是作者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得到启示或引起思考,以小事为切入口,进行延展深入探讨,以小见大。例如,《勿使“献礼”变了味》一文,是作者观察到很多商家借口为庆祝建党90周年进行促销活动,由此思考,推想到此类看不出与建党90周年有什么联系的以牟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不仅使“献礼”变了味,也暴露了商家的浅薄与庸俗。明确指出当戒之!

其次,《今日谈》所刊文章呈现多元化特征。作为一个读者来信专栏,它的作者来自五湖四海,从事各行各业。广泛的社会生活决定了其内容的广泛,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等各方面内容都有所涉及。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选择,也便有了《今日谈》内容的多元和分析角度的多元。不同的职业、知识水平也让《今日谈》这个群言堂,声音表达多样化、平民化。不同的作者对众多的社会热点、日常生活各类现象发表评论,使文章形式灵活多样的同时也使读者获得多元化的信息。

《今日谈》具有鲜明的群众性,这也是它其它特色的原因之一,作者的多元化让其成为百姓的代言书,具有鲜明的平民化特征。从形式上的灵活多样,简单易懂到内容上的贴近生活,直击时事。《今日谈》所刊文章是群众从现实生活中生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群众对于现实事物的看法和思考。同时,这种思考往往是群众思想的正面解读,因其平易、真实、贴近生活容易形成读者共鸣,对读者进行正确生活指导、思想指导,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具有政治导向作用。

《今日谈》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它很多文章是针对新发生的社会时事或社会热点所生发议论,具有时新性,例如《简约也是一种自信》中,作者通过西安世园会开幕式的简约引起议论,认为简约中蕴含自信,也是一种美好展示。是在世园会结束后3天便发表了出来。

二、《今日谈》经久不衰之因与果

今日谈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评论专栏,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形成了独特鲜明且符合社会发展的风格,而这种独特风格的形成,究其根源,便是因为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已经很难坐下来安静的品读长篇大论,这样的短篇文章便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日常生活快速发展,人们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也让人们对生活中或社会中的某些事情形成自己的看法,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今日谈》作为一个读者来信专栏也为人们提供了发成声音的平台。它言简意赅,是人们群众智慧和思考的结晶。言有尽而意无穷,每一篇文章都能有所用,具有现实针对性。它很多是由日常生活小事引发形成议论,加之平民化的语言使其具有真实性、新鲜性和趣味性。这些都让它对于读者有着独特的吸引力,易于引起读者共鸣。所发议论往往对于社会有一定的警示性或提出有益建议,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定。同时作为百姓的代言者,和人民群众形成共鸣。加之很多问题上,读者还没有发现或还未进行思考,一经它阐述便让读者有了恍然大悟之感。这种种都让《今日谈》深受读者喜爱和推崇,长盛不衰。

《今日谈》的不断发展对于个人、国家、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于个人来说,广大人民需要有地方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希望自己的观点建议得到合理表达,并期望得到关注。同时也需要阅读一些短小的文章,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灵的思考,《今日谈》的存在恰恰解决了这些需要。其次,对于国家来说,一个国家需要保持言论自由,保护公民说话的权利。这是其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体现,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更需要保持并不断提高这种民主自由,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种广开言路的方式也让国家从进言献策中不断改进,得以明得失,利于国家更好更快发展。最后,对于社会来讲,这种给人民以说话权的方式,让人们有所言,不会再积怨于心,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今日谈》发展前景初探

《今日谈》作为一个读者专栏,已经度过了30多个春秋,可谓经久不衰。栏目的稳定性作为媒体来说也实为罕见。它的发展前景光明,并将呈现越办越好、不断发展的趋势。

首先,《今日谈》将一如既往的坚持群众路线。从马克思办《新莱茵报》开始就十分重视读者来信,在头版设读者来信专栏。重视读者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体现。作为一个读者专栏,《今日谈》体现了这一思想。不断的坚持群众路线,注重群众投稿,刊登群众对日常生活、社会热点的发现与思考,贴近群众生活,为群众服务,知群众思想,明政策得失,为国家社会服务。同时,贴近群众生活才能更好指导群众生活,引导社会思想。所以,《今日谈》需要更加贴近群众

其次,《今日谈》将不断运用新媒体,多种形式发表人民心声。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网络新媒体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今日谈》的发展也需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人们日常评论、观点交流更加直接。让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人都能够平等、自由的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政府听到更真实、更广泛的民声。同时这种议论也会变得越来越平民化、易于理解,并将更加生动。逐渐形成全民论政的良好社会氛围。

《今日谈》还将坚持并发展短小精悍的独特风格,注重时新性和现实针对性,坚持品牌效应。作为一个屹立于《人民日报》,后登载于人民网30多年的专栏,《今日谈》应继续坚持自己的风格,重视形成并保持这种品牌效应,维护自己的独特之处,赢得读者认可,不断发展,屹立下一个30年、300年而不倒。

《今日谈》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言论专栏,30多年的发展中,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本文仅通过阅读大量专栏文章并进行对比对其特点进行简单分析,并对其特点形成原因和所形成的有益作用进行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之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初步探讨,《今日谈》将不断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家发展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随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稳步向前!

作者简介:蒋丹彤(1989-),女,河北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本科在读

标签:;  ;  ;  

三言两语中得听民声新观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