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伪狂犬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狂犬病,病毒,仔猪,狂犬,抗体,基因,病猪。
伪狂犬病论文文献综述
何碧柔[1](2019)在《一例猪伪狂犬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感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猪伪狂犬病是猪场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为猪伪狂犬病毒(PRV),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副猪嗜血杆菌病作为一种细菌性疾病,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发病特征以猪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主。PR发生后,加之天气骤变、转栏、饲料突换、断奶等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致使病猪抵抗力下降,极易并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给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例猪伪狂犬病与副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11期)
侯璐,王一,张爽,李国利,曾磊[2](2019)在《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基因敲除对猪伪狂犬病病毒复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基因敲除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复制的影响。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猪肺巨噬细胞系(3D4/21)的STING基因,用T7核酸酶检测靶基因敲除效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基因敲除细胞的活力,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病毒PRV-GFP感染基因敲除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细胞的荧光强度,用定量RT-PCR检测PRV的gB、TK基因表达及其感染细胞的IL-1β、IFN-β、ISG15基因转录,用Western blot检测PRV gE蛋白表达水平,用病毒滴定法测定子代病毒滴度。结果显示:设计的3个STING基因外显子2特异sgRNA均能切割3D4/21细胞的靶序列,其中sgRNA3的基因编辑效率最高;对sgRNA1介导STING基因敲除系进行克隆化,获得基因敲除细胞系3株,基因敲除对细胞活力无影响;亲本细胞培养的PRV-GFP感染阳性细胞占80.77%,STING基因敲除细胞培养的PRV-GFP感染阳性细胞占95.55%;STING基因敲除对PRV基因表达具有促进作用,亲本3D4/21细胞的病毒滴度为10~(6.2) TCID_(50)·0.1 mL~(-1),STING基因敲除细胞的病毒滴度为10~(8.3)TCID_(50)·0.1 mL~(-1),病毒感染细胞的IL-1β、IFN-β和ISG15转录下调明显。STING基因敲除能促进PRV在3D4/21细胞中复制,可能与感染细胞的IL-β、IFN-β和ISG15表达抑制有关。(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邹伟斌,吕丽珊,赖月辉,牛晓芸,牛贝贝[3](2019)在《猪伪狂犬病病毒GD株的生物学特性和gB基因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变异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和gB基因遗传变异特性,本研究对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变异株PRV GD的一步生长曲线和病毒对小鼠的毒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PRVGD毒株对KM小鼠的LD50为102.32TCID50。此外,对PRVGD株的gB基因进行了全长扩增,并对gB基因进行了测序和序列分析。研究结果显示,PRVGD株的gB基因与国内外PRV参考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3%~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6.8%~99.9%。与经典毒株相比,PRV GD株的gB基因有位点插入、突变和缺失。基于gB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PRV GD株与国内近几年分离鉴定的PRV流行变异毒株如ZJ01、TJ、HeN1和JS-2012株位于同一分支上,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与国内外经典毒株均处于不同进化树分支,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PRV流行变异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以及针对变异毒株的控制和新型疫苗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1期)
杨国生[4](2019)在《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3月,福建莆田市某猪场发生了1例疑似仔猪伪狂犬病,为防止疫情扩散、减少猪场损失,笔者对该猪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经过治疗,养殖场发病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本文来源于《养殖与饲料》期刊2019年11期)
杨金生,韩福成,宫江,李琳,刘云志[5](2019)在《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危害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疫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一、流行病学猪伪狂犬病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季节和产仔旺季多发。猪伪狂犬病毒传播迅速,流行范围广泛,能够在多种家畜和禽类之间传播。病猪、带毒猪和带毒鼠类(本文来源于《科学种养》期刊2019年11期)
彭林寿,段博芳,曾维欢,何俊涛,徐佳[6](2019)在《一例猪场猪伪狂犬病的控制及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变异"猪伪狂犬病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暴发,表现为接种传统Bartha-K61株疫苗免疫的猪只,不能有效阻止病毒感染(gE抗体转阳)。同时猪伪狂犬病各种特征性临床症状明显,造成猪场持续的、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介绍一例发生在云南省临沧市一养猪场的猪伪狂犬病例,该猪场基础母猪存栏500头,一点式自繁自养。笔者从该例猪伪狂犬病的确诊、筛选适合的疫苗毒株、最后确定净化方案等方面做陈述,以供同行参考。(本文来源于《猪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林琳,艾启青,刘燕[7](2019)在《福建省不同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福建地区免疫过猪伪狂犬病疫苗的不同规模猪场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本实验随机选取福建地区4种不同规模猪场共158个,应用gE-ELISA方法检测了10 577份血清样本。结果显示不同规模猪场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阳性场率分别为56.25%、61.54%、71.93%和71.19%,血清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16%、20.56%、31.11%和31.96%;商品猪群和种猪群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8.06%和30.18%。实验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规模猪场均存在较为严重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且不同阶段猪群的感染差异大。(本文来源于《猪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缪余洲,王直夫,皋冬梅,掌海红[8](2019)在《经产母猪群伪狂犬病净化与未净化效益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通过4年对1200头的经产母猪分组进行伪狂犬病净化与未净化效益差异比较试验发现在第一、二年时,其母猪年平均收益率差异不大到第4年时,伪狂犬病净化猪群年平均收益率高于未净化猪群效益达39.39%。说明伪狂犬病净化猪群与未净化猪群效益存在差异,伪狂犬病净化猪群收益率优于未净化猪群。(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10期)
吕岩松,王凤保[9](2019)在《猪伪狂犬病的分析诊断和治控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伪狂犬病,也称为奥耶斯基病、奇痒症,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分布范围广,主要感染猪,其他家畜或野生动物偶有发生。临床症状类似狂犬病,故名"伪狂犬病"。伪狂犬病是按法规必须上报的疾病。病原为伪狂犬病毒(遗传物质为DNA)。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或粪便经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方式吸入病毒,进行间接传播。猪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感染猪的年龄。尚无伪狂犬病病毒急性感(本文来源于《饲料博览》期刊2019年10期)
王一鹏,王亚文,徐瑞涛,林依丹,李潭清[10](2019)在《一株分离自免疫猪场的伪狂犬病病毒的鉴定与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河北某伪狂犬病疫苗免疫猪场的哺乳仔猪出现神经症状和死亡的病因,作者对发病仔猪进行研究时从脑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通过PCR、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动物试验以及基因序列分析等试验,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PRV),命名为HBXT-2018株。皮下接种该病毒后24 h,家兔开始啃咬病毒接种部位皮肤,在44~68 h内全部死亡。抗PRV Bartha-K61株的血清对分离株的中和抗体效价低于1∶8,而抗PRV变异株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为1∶58.9。与Bartha株比较,HBXT-2018株的gB和gC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多处发生单个或连续几个碱基(或氨基酸)置换、插入和缺失突变,预测的gB和gC上的潜在抗原表位也发生了改变。基于gB、gC和TK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BXT-2018株与国内流行毒株尤其与2011年之后的流行毒株处于同一个进化分支,而与Bartha株及其他欧美毒株处于不同的进化分支。上述结果表明,分离的PRV HBXT-2018株为致病毒株,其与当前国内流行的PRV变异株具有相同的遗传特征,与Bartha株为代表的欧美流行株的遗传关系远。Bartha-K61株抗血清对分离株的中和作用不明显,提示gB与gC的突变可能与该毒株免疫逃逸、继而导致仔猪发病有关。(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伪狂犬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基因敲除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复制的影响。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猪肺巨噬细胞系(3D4/21)的STING基因,用T7核酸酶检测靶基因敲除效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基因敲除细胞的活力,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病毒PRV-GFP感染基因敲除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细胞的荧光强度,用定量RT-PCR检测PRV的gB、TK基因表达及其感染细胞的IL-1β、IFN-β、ISG15基因转录,用Western blot检测PRV gE蛋白表达水平,用病毒滴定法测定子代病毒滴度。结果显示:设计的3个STING基因外显子2特异sgRNA均能切割3D4/21细胞的靶序列,其中sgRNA3的基因编辑效率最高;对sgRNA1介导STING基因敲除系进行克隆化,获得基因敲除细胞系3株,基因敲除对细胞活力无影响;亲本细胞培养的PRV-GFP感染阳性细胞占80.77%,STING基因敲除细胞培养的PRV-GFP感染阳性细胞占95.55%;STING基因敲除对PRV基因表达具有促进作用,亲本3D4/21细胞的病毒滴度为10~(6.2) TCID_(50)·0.1 mL~(-1),STING基因敲除细胞的病毒滴度为10~(8.3)TCID_(50)·0.1 mL~(-1),病毒感染细胞的IL-1β、IFN-β和ISG15转录下调明显。STING基因敲除能促进PRV在3D4/21细胞中复制,可能与感染细胞的IL-β、IFN-β和ISG15表达抑制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伪狂犬病论文参考文献
[1].何碧柔.一例猪伪狂犬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感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
[2].侯璐,王一,张爽,李国利,曾磊.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基因敲除对猪伪狂犬病病毒复制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19
[3].邹伟斌,吕丽珊,赖月辉,牛晓芸,牛贝贝.猪伪狂犬病病毒GD株的生物学特性和gB基因进化分析[J].现代畜牧兽医.2019
[4].杨国生.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治[J].养殖与饲料.2019
[5].杨金生,韩福成,宫江,李琳,刘云志.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J].科学种养.2019
[6].彭林寿,段博芳,曾维欢,何俊涛,徐佳.一例猪场猪伪狂犬病的控制及处理[J].猪业科学.2019
[7].林琳,艾启青,刘燕.福建省不同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调查[J].猪业科学.2019
[8].缪余洲,王直夫,皋冬梅,掌海红.经产母猪群伪狂犬病净化与未净化效益比较[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
[9].吕岩松,王凤保.猪伪狂犬病的分析诊断和治控方案[J].饲料博览.2019
[10].王一鹏,王亚文,徐瑞涛,林依丹,李潭清.一株分离自免疫猪场的伪狂犬病病毒的鉴定与变异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