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薯套作可促进实现棉花优质高产(论文文献综述)
崔爱花,刘帅,白志刚,胡启星,孙巨龙,沈家兴,张允昔[1](2021)在《间作对旱地作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选择长江流域旱地作物适宜的耕作方式,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以及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促进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归纳了国内外关于间作对旱地作物产量、品质、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养分吸收及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情况。间作系统各作物的总产量(或收益)高于其任一单作系统;间作能显着改善作物的品质;间作能够使各作物在时空与水肥利用上具有互补性;间作群体在辐射截获和利用总效率上不低于其任一作物的单作群体;间作系统的土壤水分含量及利用率、土壤养分利用效率高于单作系统;间作的两种作物对养分吸收存在竞争与促进关系,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肥料损失率;间作系统能够集约利用光、温、水等自然资源。针对长江流域旱地作物间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条研究方向。
赵雅姣[2](2020)在《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北地区是我国牧草主产区,但因其气候条件限制以及耕地面积有限,牧草生产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寻求一种高效栽培措施以应对畜牧业发展中饲草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牧草生产实践中,采用豆科与禾本科牧草间、套和轮作等高效种植制度可有效提升其生产潜力和发挥生态优势。因此,本研究对该区域广泛种植的主要豆科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4种广泛种植的禾本科牧草玉米(Zea mays)、甜高粱(Sorghum dochna)、燕麦(Avena sativa)和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进行间作,通过连续3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模拟间作试验(土培桶栽法)和根系互作试验(营养液砂培法)来探讨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间作在不同年份、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根系互作强度下的间作优势、氮高效机理以及根际土壤微生态效应等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4种间作组合下,禾本科牧草的单位面积干草产量和蛋白产量均较其相应的单作显着提高。间作降低了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但提高了4种禾本科牧草的营养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即禾本科牧草在间作系统中具有更大的间作优势。紫花苜蓿的偏土地当量比小于禾本科牧草偏土地当量比,并且4种间作组合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即4种禾本科牧草均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紫花苜蓿处于竞争劣势地位。不同间作组合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的群体产量(18700-19900 kg·hm-2)最大,紫花苜蓿/玉米间作的群体蛋白产量(2257-2356 kg·hm-2)最佳。间作对禾本科牧草光合性能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4种禾本科牧草在间作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光能利用率均较各自的单作有显着地提高,而紫花苜蓿的光合特性和光能利用率在间作下均低于相应的单作。间作不仅促进了禾本科牧草叶绿素含量,而且促进了处于弱光下的紫花苜蓿叶绿素b含量,进而调节其在不同光强度下的光合特性。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中,Rubp羧化酶活性均显着大于其单作;玉米、甜高粱和燕麦间作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中蔗糖合成酶活性显着小于相应的单作;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其单作显着提高,即间作可显着提高禾本科牧草的碳代谢活性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而对紫花苜蓿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群体光能利用率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时最高。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时,4种禾本科牧草对紫花苜蓿的氮、磷和钾的竞争比率均大于1,即4种禾本科牧草均较紫花苜蓿具有更强的养分竞争能力。间作利于禾本科牧草的养分竞争及积累,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氮、磷和钾含量在其间作下均大于相应的单作,而紫花苜蓿体内氮、磷和钾含量表现相反。3年田间试验中,燕麦和小黑麦体内氮含量在其间作下较其单作分别提高了7.5-8.1%和7.8-9.3%,小黑麦体内磷和钾含量在其间作下较其单作分别提高了21.7-26.3%和3.0-4.9%。不同生育期下,紫花苜蓿体内磷、钾含量和积累量以及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均随生育期的推进其在间作与单作中的差距不断增大。同时,根系互作越紧密,4种禾本科牧草茎叶和根系中氮、磷和钾含量越高,紫花苜蓿则越低。4种间作模式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对氮和钾的竞争比率最高,而紫花苜蓿/小黑麦对磷的竞争比率最高。2、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氮代谢及其氮高效机理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可以提高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其中,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NR和GOGAT活性在间作下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单作,甜高粱和燕麦在种植第3年时GS活性在间作下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单作;而间作显着降低了紫花苜蓿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的增加,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酶活性不断增加,而紫花苜蓿氮代谢酶活性不断降低。同时,紫花苜蓿的NR基因在根系中和GS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以及4种禾本科牧草的GOGAT基因在茎叶和根系中和NR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燕麦和小黑麦NiR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燕麦和小黑麦GS基因在根系中的表达均与其体内的氮素浓度变化规律相似。4种禾本科牧草的根重在间作中较其单作提高了7.1-25.7%,其中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重变化较大,但在与燕麦和小黑麦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重变化较小。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根系互作越紧密越有利于禾本科牧草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可以促进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系长度的增加及根系活力的提高,有利于对养分的竞争与吸收。在种植后期,紫花苜蓿、玉米、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的根系活力在根系不分隔下较其在塑料分隔下分别提高了6.7-13.8%、13.6-14.3%、8.7-12.5%、39.6-45.4%和17.3-19.0%。本研究中,不同间作组合下紫花苜蓿的总根瘤数、有效根瘤数、单株根瘤重、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均较其单作显着提高,但单根瘤重差异不显着。紫花苜蓿根瘤数、根瘤重和固氮能力均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根瘤数和固氮能力在不分隔下均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根系中4种异黄酮含量在胁迫氮水平下高于适宜氮水平。根系中的大豆苷元和木犀草素含量在不分隔下大于尼龙网分隔,而在塑料分隔和单种下未检测出;刺芒柄花素和染料木素含量总体来看,均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增加而增大,同时不分隔时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在不同根系互作下,异黄酮合酶基因IFS-1和IFS-4为上调基因,IFS-2和IFS-3为下调基因;IFS-1(除根系N21水平下)和IFS-4相对表达量在根系不分隔下显着大于尼龙网分隔,尼龙网分隔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IFS-2和IFS-3表达量表现相反。结瘤信号通路基因(NOD-1和NOD-2)均为上调基因;NOD-1和NOD-2的相对表达量随根系互作越紧密则表现越高;同时,其相对表达量在不分隔下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根系中,IFS和NOD基因均与除单根瘤重的结瘤固氮各指标均呈显着相关关系。根系中,大豆苷元、木犀草素、刺芒柄花素以及染料木素均与各结瘤固氮指标呈极显着正相关。3、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pH值在间作中均低于相应的单作;而有机质含量在间作中高于相应的单作,禾本科牧草在间作与单作中差异显着。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在间作与单作下差异较小;而速效钾含量在间作下显着小于其单作。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间作下均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与单作相比,间作可提高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生物酶活性,其中与燕麦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际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以及4种间作组合下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较其相应的单作显着提高;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下4种土壤酶活性也显着提高。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其间作下均高于相应的单作,而真菌数量表现相反。与燕麦和小黑麦间作的紫花苜蓿以及间作下的玉米、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其根际土壤细菌的序列数均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同时,分类单元、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均表现为在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间作根系土壤中大于相应的单作。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浮霉菌门、疣微菌门、芽单胞菌门为相对丰度较大的门类,其相对丰度之和达84%以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在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均表现作为间作大于其单作,芽单胞菌门表现为间作小于相应的单作。间作下牧草根际土壤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相互影响并相互调节,其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均与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间作可以显着提高禾本科牧草的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这是由于间作中地上互作促进了禾本科牧草的光合性能和群体光能利用率,地下互作促进了禾本科牧草的营养吸收和群体养分积累。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间作对氮素的高效利用主要是由于氮素的固定、吸收和转化决定的,间作可以刺激紫花苜蓿根瘤数和固氮能力的增加,其机制是间作改变紫花苜蓿的氮素浓度进而改变及异黄酮合酶基因表达及异黄酮含量,从而改变固氮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和结瘤固氮特性;间作刺激了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总根长的增加和根系活力的增强,以竞争和吸收更多的氮素;同时,间作可以促进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酶活性,进而增加了氮素的转化。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间作可以提高西北地区间作牧草根际土壤的养分及增进其微生物多样性。
刘亚男[3](2020)在《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作物生长动态、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认为冬小麦和紫花苜蓿是黄土旱塬区主要的粮食和饲草作物,二者间作具有资源互补利用、粮草兼收等优势。但是旱塬区雨水资源不足且年际间分布不均匀,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对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效应还不确定。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大田试验,测定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及相应单作群体中作物的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产量、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分析间作模式及施肥对系统和水分利用的影响,从水分高效持续利用的角度提出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优化栽培管理模式。试验于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甘肃省庆阳市什社乡兰州大学庆阳黄土高原试验站开展;试验设计为随机区组设计,包括2个施肥处理和5种种植处理,2个施肥水平分别为高肥(HF)、低肥(LF);5种种植模式,分别为冬小麦单作(SW)、紫花苜蓿单作(SA)、冬小麦/紫花苜蓿2:1间作(2行冬小麦间作1行紫花苜蓿,I21)、冬小麦/紫花苜蓿4:2间作(4行冬小麦间作2行紫花苜蓿,I42)和冬小麦/紫花苜蓿8:4间作(8行冬小麦间作4行紫花苜蓿,I84),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计30个试验小区。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果:(1)分析了冬小麦和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对间作模式和施肥处理的响应规律2018年在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中,间作对冬小麦生长有促进作用,两种施肥条件下间作冬小麦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单作。因紫花苜蓿建植第一年,种间竞争能力弱,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缓慢,间作紫花苜蓿两茬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低于单作处理。2019年间作冬小麦株高和叶面积指数较单作处理降低,间作紫花苜蓿株高和叶面积指数较单作增加。2018年高肥条件下,冬小麦收获期处理I21、I42和I84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较单作SW分别提高28.3%、11.6%和14.2%,低肥下分别提高8.3%、19.0%和18.0%;2019年高肥与低肥处理下,收获期单作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各间作处理,但处理间差异不显着(P>0.05)。2018年两种施肥条件下,第一茬各生育期单作紫花苜蓿干物质积累量高于间作处理,I84干物质积累量显着高于I42和I21(P<0.05),第二茬分枝期直到开花期,I84紫花苜蓿干物质产量高于其他各处理;2019年高肥处理干物质整体高于低肥处理,但两种施肥模式处理间干物质变化趋势相似,第一茬I84处理干物质产量较低,第二茬和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着。(2)量化了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评价了间作模式的土地利用优势2018年间作处理I84紫花苜蓿的总产量较高,高肥条件下分别比处理SA、I21和I42高24.4%、76.1%和87.8%,低肥条件下分别高25.2%、81.6%和56.5%;间作处理I21的冬小麦总产量最高,高肥条件下分别比SW、I42和I84高52.6%、19.5%和62.0%,低肥条件分别高50.9%、2.4%和25.4%。2019年两个施肥条件下,间作处理I84紫花苜蓿总产量均显着低于其他各处理;高肥条件下I21、I42和I84间作群体冬小麦总产量较SW分别降低12.5%、30.6%和14.6%,低肥条件间作处理I21和I42总产量与单作小麦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I84。2018年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系统表现为间作优势,土地当量比(LER)在1.041.23之间,所有间作群体中冬小麦LER均大于0.5,表明冬小麦竞争能力大于紫花苜蓿。2019年高肥处理下所有间作群体的LER小于或等于1.0,无间作优势,而低肥条件下I21和I42体现出了间作优势,LER分别为1.13和1.05。(3)阐明了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的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18年高肥条件下冬小麦收获期I21、I42和I84间作处理0-200 cm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比SA分别降低23.8%、19.7%和18.6%,低肥条件分别降低21.8%、16.9%和14.8%;紫花苜蓿收获后处理SA在高肥和低肥条件下0-200 cm土壤含水量均最低,间作处理水分介于两个单作处理之间。2019年高肥处理单作冬小麦土壤含水量显着低于间作群体(P<0.05),而在低肥条件下处理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紫花苜蓿第3茬收获后,单作小区和间作小区的土壤含水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间作群体的耗水量小于单作群体的加权平均值。2018年与单作紫花苜蓿和单作冬小麦相比,间作处理I21、I42和I84均提高了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2019年I21、I42和I84的水分利用效率较单作冬小麦有所提高,而低于单作紫花苜蓿。两年在低肥条件下间作群体相对于单作群体的水分利用优势更加突出。综上,冬小麦和紫花苜蓿间作具有提高系统产量的潜力,间作第1年相对于单作群体的土地利用优势在4%-23%之间,间作第2年低肥处理下也表现出了土地利用优势。第一年水分利用效率也较单作群体大幅提高,但是第二年仅高肥条件下I42和低肥条件下I21体现出了水分利用优势。试验期间降雨远高于多年平均降雨,该间作群体的产量和水分利用优势还需在不同降雨年型下进一步研究。
韩艳红,李宾,王保勤,贾新合[4](2016)在《郑杂棉4号套作小麦双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郑杂棉4号套作小麦的双丰技术。[方法]在中牟黄河滩地和须水试验场,以相同面积的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与单茬棉花设置对比试验,麦棉套种按照4-1式种植,并对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与单种棉花的综合表现、产量、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可减轻病虫为害,利于一播全苗;单种棉花平均产量高于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产量中棉花产量;郑杂棉4号与小麦套作较单茬棉花种植经济效益提高了8 380.5元/hm2,增益显着。[结论]此套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全年麦棉持续生产,为棉麦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陈宜,杨磊,鲁速明,夏绍南,孙亮庆,曾小林,柯兴盛,李捷[5](2016)在《赣北棉区油后直播早熟棉实践与应用前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棉花轻简栽培研究与示范以及与早熟棉配套的间套作模式研究,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开展了早熟棉品种引进培育、轻简高效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艺农机结合、早熟棉间套作的研究示范,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籽棉单产超3750 kg/hm2,节约育苗移栽用工7.5个/hm2,节省肥料投入20%、农药投入15%以上,棉田周年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满足当前棉农需求,符合现代集约化农业发展趋势。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旨在促进江西棉区棉花轻简高效生产的发展。
王宁,苏桂兰,许庆华,周红,杨杰,黄群,严根土[6](2015)在《简化栽培管理下棉花-花生间作密度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完善棉花-花生间作配套栽培技术,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简化栽培模式下棉花与花生不同间作密度配置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及密度与其产量关系较为紧密且复杂,同时棉花与花生也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另一方产量;其中棉花产量构成因素与棉花密度互作对皮棉产量具有较高的正效应,但棉花密度的平方、花生株高与分枝数互作均对皮棉产量产生较高的直接负效应;花生密度与饱果数互作、衣分与花生分枝数互作对花生产量均具有较高的正效应,而棉花密度的平方、棉花株高与果枝数互作均对花生产量具有较高的负效应。在简化栽培模式下,棉花与花生的密度分别为3.75万株·hm-2和15.0万株·hm-2时,可以较好地协调群体和个体的关系,有利于棉花-花生间作总产量和总效益的提高。
车升国[7](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指出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毛丽丽[8](2015)在《种植密度和缩节安对麦套棉花生长和产量形成的研究》文中提出麦套棉种植体系是黄河流域棉产区重要的种植方式。但是,随着劳动力短缺和人工成本的增加,实现棉花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是当地棉花未来发展的趋势。在黄河流域由于棉花生育中后期内降水量比较大和棉花生长的不确定性,棉花的株型往往通过喷施缩节安得到定性的控制,而适宜的棉花株型和群体结构的探索是制约该地区棉花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因此,棉花株型的定量化与定向塑型是当前棉花生产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本研究拟通过设在河南省安阳市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的东场试验站的为期三年(2010-2012)的小麦与棉花套作的田间试验,主要研究种植密度和缩节安喷用次数对麦套棉花的产量、光能利用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并用植物结构功能模型CottonXL阐述了不同管理措施下的棉花株型对截光量和光分布的影响,为棉花高产提供可能的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在套作棉花中,增加密度和多次喷施缩节安能够增加棉花产量,主要源于两者引起的棉铃空间分布的变化。高密度与低密度相比,皮棉产量增加了40.7%;喷用4次缩节安,皮棉产量与对照相比,增加了7.9%。随着密度的增加,中下部位果枝的铃重增加了74.1%,铃数增加了66.4%。喷施4次缩节安总铃数能够微弱的增加(0.6-11.5%),但是,单株内围铃数增加了25.6%;喷施4次缩节安中下部果枝部位单位面积的铃重增加了28.6%,铃数增加了14.3%。(2)在套作棉花中,密度和缩节安能够形成紧凑的株型,提高群体的光能利用。高密度下多次喷施缩节安降低了棉花株高,中下部果枝长度降低了30-50%;低密度下喷施缩节安降低比叶重,但是在高密度下,缩节安能够增加叶片的比叶重;低密度下喷施缩节安降低叶面积指数,高密度条件能够补偿由缩节安造成的叶面积指数的降低。随着密度的增加,光能利用效率增加了30%多次喷施缩节安能够增加光能利用效率。(3)在套作棉花中,密度和缩节安能够优化棉花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利用"Beta生长方程”,我们拟合了棉花生育期内干物质积累并定量了棉花每日的分配系数。喷施缩节安不改变地上部总干物质的积累量,但是降低了茎中干物质的积累量,增加了果实中的干物质积累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都在增加。喷施缩节安增加铃中干物质的分配比例,最大值达到0.53;随着密度的增加,叶片和棉铃中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在降低。(4)基于CottonXL,我们探索了不同配置和密度对截光量和光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黄河流域,套作棉花相比较单作,在较低的密度下已经能够充分截获光:就光截获而言,套作棉花的种植密度(4.5-6.0株m-2)已经是优化的种植密度,单作棉花的种植密度需要进一步增加(>7.5株m-2);研究还发现在相同的行长密度条件下,套作具有更大的异质性,有利于光的分配,减少烂铃和脱落的发生,从而有增大产量的潜力。
刘爱玉,陈金湘,李瑞莲[9](2014)在《论长江流域棉花短季栽培》文中认为论述了棉花短季栽培的核心内容与优势、可行性与关键技术。棉花短季栽培有利于棉田多熟制生产和减少棉花生产用工,提高经济效益,并为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王向阳[10](2012)在《春玉米大豆超常规宽窄行间作体系生产力研究》文中提出间套作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显着增加产量。绿肥具有培肥地力、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产量等作用。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如何利用玉米与豆科作物进行合理空间搭配,实现玉米与豆类双高产是值得探索的方向。绿肥项目组近年在实际工作中建立了华北地区冬绿肥-玉米大豆超常规宽窄行间作模式,宽、窄行分别为2.2m、0.5m,宽行种植豆类,窄行种植玉米,保持玉米单位密度与单作持平。本试验研究了在种植翻压冬绿肥二月兰的基础上,春玉米大豆采用超常规间作方式后不同施肥水平下的养分和光合特性。试验设种植翻压绿肥和不种绿肥二因素,4个化肥水平(0%、60%、80%和100%施肥量),同时设单作玉米(100%施肥量)处理。主要结论如下:1.超常规宽窄行间作体系中的玉米与单作玉米产量基本一致。相同施肥水平下(100%化肥,不翻压绿肥),间作、单作玉米产量分别为8346、8309kg/hm2,间作体系还可收获大豆910kg/hm2。2.超常规宽窄行间作体系中,玉米大豆产量、生物量、养分累积量均有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化肥施用量增加,土壤无机氮、速效磷、速效钾均有所提高。相同生育时期,玉米的叶面积、叶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也有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3.种植翻压绿肥可提高超常规宽窄行间作体系中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对大豆尤为明显,同时可替代20%左右的化肥施用量。翻压绿肥与不翻压绿肥比较,100%、80%施肥量时玉米产量基本一致;60%施肥量玉米产量提高810kg/hm2,增加了10.68%;不施肥时,玉米产量提高1408kg/hm2,增加了23.67%;翻压绿肥的各施肥水平大豆产量全部大幅度提高,提高幅度在14.54%至34.62%之间。种植翻压冬绿肥能提高玉米后期的光合能力,玉米抽雄期和灌浆期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有所增加。4.间作模式以及绿肥措施均可提高间作玉米和大豆的氮、磷、钾养分累积量。100%施肥量条件下,不翻压绿肥间作、翻压绿肥后间作比玉米单作吸氮量分别提高121.19、156.11kg/hm2;吸磷量分别提高7.38、11.77kg/hm2;钾累积量分别提高103.81、163.03kg/hm2。5.超常规间作体系能够构建较好的田间条件,可改善玉米生育后期的光合条件。产量形成的关键期(灌浆期到蜡熟期),田间光合条件逐渐优于单作,间作体系中玉米光合速率较高、叶面积较大。另外超常规宽窄行间作提高了玉米冠层光透过率,不仅增加了玉米叶片光资源截获,同时间作大豆的光照条件也较好;间作还可以提高土壤温度。
二、棉薯套作可促进实现棉花优质高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棉薯套作可促进实现棉花优质高产(论文提纲范文)
(1)间作对旱地作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产量、品质与生长发育 |
1.1 对产量的影响 |
1.2 对品质的影响 |
1.3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2 生理特点 |
2.1 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2.2 对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3 农田生态环境方面 |
3.1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3.2 对农田小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影响 |
3.3 对光热水资源利用的研究 |
4 展望 |
(2)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间作中作物的生产力 |
3 间作中的光能利用 |
4 间作中的养分竞争 |
5 豆/禾间作下的氮代谢特性及分子调控 |
6 豆/禾间作下的根系形态及生理响应 |
7 豆/禾间作下的结瘤固氮特性及固氮机制 |
8 豆/禾间作的土壤生态效应 |
9 牧草生产及其研究现状 |
10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0.1 研究内容 |
10.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产性能 |
2.1.1 单位面积干草产量及蛋白产量 |
2.1.2 群体干草产量及蛋白产量 |
2.2 营养品质 |
2.3 土地利用率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间作对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光合特性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光合特性 |
2.1.1 气体交换参数 |
2.1.2 光能利用率 |
2.2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叶绿素含量 |
2.3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碳代谢酶 |
2.3.1 RuBPCase羧化酶 |
2.3.2 蔗糖磷酸合成酶 |
2.3.3 蔗糖合成酶 |
2.4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的养分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
2.1.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氮含量的年际变化 |
2.1.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氮含量与氮积累量的变化 |
2.1.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氮素的竞争 |
2.2 磷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
2.2.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磷含量的年际变化 |
2.2.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磷含量与磷积累量的变化 |
2.2.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磷素的竞争 |
2.3 钾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
2.3.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钾含量的年际变化 |
2.3.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钾含量与钾积累量的变化 |
2.3.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钾素的竞争 |
2.4 连续间作下的养分竞争比率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的氮代谢特征及其分子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2.1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1.2.2 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硝酸还原酶(NR)活性 |
2.1.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NR活性的年际变化 |
2.1.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NR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
2.2 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 |
2.2.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NiR活性的年际变化 |
2.2.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NiR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
2.3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 |
2.3.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的年际变化 |
2.3.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
2.4 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 |
2.4.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GOGAT活性的年际变化 |
2.4.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
2.5 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氮代谢关键酶相关基因表达 |
2.5.1 NR相关基因的表达 |
2.5.2 NiR相关基因的表达 |
2.5.3 GS相关基因的表达 |
2.5.4 GOGAT相关基因的表达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不同根系互作方式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根系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2.1 根系形态指标 |
1.2.2 生理指标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连续间作下根重的年际变化 |
2.2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重 |
2.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系形态 |
2.3.1 总根长 |
2.3.2 根表面积 |
2.3.3 根平均直径 |
2.3.4 根体积 |
2.4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系活性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不同根系互作方式下结瘤固氮特性及其调控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2.2 黄酮含量及积累量 |
1.2.3 相关基因的表达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花苜蓿的根瘤数 |
2.1.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根瘤数的年际变化 |
2.1.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
2.2 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
2.2.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根瘤重的年际变化 |
2.2.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
2.3 紫花苜蓿的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 |
2.3.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的年际变化 |
2.3.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 |
2.4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氮积累 |
2.5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异黄酮含量 |
2.6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结瘤相关基因表达 |
2.7 异黄酮与结瘤固氮的相关性 |
2.8 结瘤固氮各因素与氮积累的相关性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八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间作对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
2.2 间作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3 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
2.4 间作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
2.4.1 多样性指数分析 |
2.4.2 门水平下的群落特征 |
2.5 根际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细菌门丰度的相关性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九章 结论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作物生长动态、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间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间作对产量和土地生产优势的影响 |
1.2.3 间作对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材料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株高、叶面积 |
2.3.2 干物质 |
2.3.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3.4 土地当量比 |
2.3.5 土壤含水量测定 |
2.3.6 水分利用土壤水分储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株高及叶面积指数 |
3.1.1 生育期冬小麦和紫花苜蓿的株高动态 |
3.1.2 冬小麦和紫花苜蓿的叶面积指数动态 |
3.2 干物质积累 |
3.2.1 冬小麦的地上干物质积累动态 |
3.2.2 紫花苜蓿的地上干物质积累动态 |
3.3 小结 |
第四章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的产量以及土地利用优势 |
4.1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产量 |
4.2 间作对冬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5.1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5.1.1 收获期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土壤含水量 |
5.1.2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水分利用效率 |
5.2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 |
6.1 讨论 |
6.1.1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6.1.2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的产量以及土地生产优势 |
6.1.3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郑杂棉4号套作小麦双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田间管理 |
1.2.2. 1 施足底肥。 |
1.2.2. 2 蓄足底墒。 |
1.2.2. 3 及时追肥。 |
1.2.2. 4 打好“两心”。 |
1.2.2. 5 化控到位。 |
1.2.2. 6 适时收获。 |
1.3 调查指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综合表现 |
2.2 产量 |
2.3 效益 |
3 结论与讨论 |
3.1 郑杂棉4号与周麦18套作增益明显 |
3.2有利于推广高产稳产的春棉品种 |
3.3改善了“两晚两低”的生产现状 |
(5)赣北棉区油后直播早熟棉实践与应用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基础 |
2 研究进展 |
2.1 丘陵无灌溉地植棉技术研究与示范直播棉现场测产 |
2.2 棉花板地精准直播技术研究与示范现场测产 |
2.3 棉花马铃薯连作轻简栽培技术研究既直播早熟棉现场测产 |
2.4 油(麦)后直播早熟棉技术现场测产 |
2.5 研发出了轻简播种器械 |
2.6 制定了江西棉花板田直播种植技术规程 |
3 油(麦)后直播早熟棉的要求与特点 |
3.1 早熟棉品种要求 |
3.2 早熟棉直播技术特点 |
4 应用前景分析 |
4.1 满足当前棉农需求 |
4.2 符合现代集约化农业发展趋势 |
4.3 能较好地提高棉田周年效益 |
5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5.1 适宜的早熟棉品种缺乏 |
5.2 缺少适宜迟播而早熟的油菜品种 |
5.3 早熟棉栽培技术不配套 |
5.3.1 栽培方式 |
5.3.2 水肥管理 |
5.3.3 草害防控 |
5.4 棉田规模小,集约生产难 |
5.5 适宜的农业机械少 |
(6)简化栽培管理下棉花-花生间作密度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统计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不同试验组合间棉花和花生基本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差异 |
2.2皮棉及花生产量的通径分析 |
2.3大田间作模式生产效益分析 |
3讨论与结论 |
(7)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种植密度和缩节安对麦套棉花生长和产量形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间套作的定义及优势 |
1.2.2 棉花缩节安化学调控的研究进展 |
1.2.3 棉花种植密度的研究进展 |
1.2.4 缩节安和种植密度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5 植物功能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试验品种、药剂) |
2.3 试验设计以及田间管理 |
2.4 样品采集以及测定 |
2.4.1 棉花的生育期以及栽培措施的记录 |
2.4.2 株式图的调查 |
2.4.3 叶面积指数的调查和计算 |
2.4.4 干物质的采集与测定 |
2.4.5 叶片占地上部营养器官的比值(LSR)和比叶重(SLW)的测定 |
2.4.6 棉花成熟收获时地上部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测定 |
2.4.7 其他指标的测定 |
第三章 种植密度和缩节安对麦套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田间试验(见第二章) |
3.1.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种植密度和缩节安对皮棉产量的影响 |
3.2.2 种植密度和缩节安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3 种植密度和缩节安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
3.2.4 棉花成铃的空间分布特点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种植密度和缩节安对麦套棉花冠层结构和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田间试验(见2.4) |
4.1.2 研究方法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地上部生物量与皮棉产量 |
4.2.2 冠层结构 |
4.2.3 叶片比叶重和叶面积指数 |
4.2.4 光截获(LI)和光能利用效率(LUE) |
4.3 讨论 |
4.3.1 生物量和产量 |
4.3.2 植物形态和冠层结构 |
4.3.3 光截获和利用效率 |
4.3.4 种植密度和缩节安的优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种植密度和缩节安对麦套棉花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田间试验(见第二章) |
5.1.2 研究方法 |
5.1.3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干物质积累和生长速率 |
5.2.2 干物质分配指数 |
5.3 讨论 |
5.3.1 干物质积累 |
5.3.2 干物质的分配 |
5.4 小结 |
第六章 利用FSPM定量棉花异质性冠层中的光截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模型概述 |
6.1.2 研究方法 |
6.1.3 模型的应用 |
6.1.4 模型验证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光截获量的验证 |
6.2.2 叶面积指数 |
6.2.3 光截获率 |
6.2.4 光截获量 |
6.2.5 不同配置和密度的效应 |
6.2.6 冠层中的光分布 |
6.3 讨论 |
6.3.1 行配置的效应 |
6.3.2 群体密度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论长江流域棉花短季栽培(论文提纲范文)
1棉花短季栽培的核心内容 |
1.1推迟播种,全生育期起始时间推后 |
1.2集中吐絮,全生育期结束时间提前 |
1.3提高棉花日产量,发挥群体优势获得高产 |
2棉花短季栽培的优势 |
2.1有利于解决棉花与冬季作物争地的矛盾 |
2.2 棉花短季栽培可减少棉花生产环节和管理成本 |
2.3棉花短季栽培有利于稳产和提高纤维品质 |
2.4棉花短季栽培有利于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 |
3棉花短季栽培的可行性 |
3.1棉花出苗和生长季节气温高,棉花生育进程加快,可实现短季栽培 |
3.2增加种植密度,群体数量的增加可弥补个体产量减少,实现短季栽培高产稳产 |
3.3 化学催熟可以加速吐絮进程,实现集中吐絮,缩短吐絮历期 |
3.4实践证明长江流域棉花生产可实现短季栽培 |
4棉花短季栽培关键技术 |
4.1良种直播,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 |
4.2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增大群体光合面积,提高群体日产量 |
4.3适当减氮,平衡磷钾肥施用,减少施肥次数 |
4.4全程化调,防止徒长,提高成铃率 |
4.5适时催熟,促集中吐絮 |
(10)春玉米大豆超常规宽窄行间作体系生产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目的和意义 |
1.2 间套作研究进展 |
1.2.1 间套作对土壤养分影响 |
1.2.2 间套作中作物养分吸收利用情况 |
1.2.3 间套作的增产效应 |
1.2.4 间套作中光温特性 |
1.2.5 豆科在间套作中的作用 |
1.3 绿肥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1 绿肥种植翻压与土壤养分 |
1.3.2 绿肥对土壤中难溶性磷钾盐的活化与吸收 |
1.3.3 绿肥种植翻压与作物产量 |
1.3.4 二月兰用作冬绿肥的研究 |
1.4 玉米高产施肥和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1.4.1 玉米高产的研究 |
1.4.2 玉米光合作用的研究 |
1.4.3 间作玉米光合与高产研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
2.2 供试土壤性质 |
2.3 供试作物 |
2.4 供试肥料 |
2.5 试验方案 |
2.5.1 试验设计 |
2.5.2 试验实施 |
2.6 测试方法 |
2.6.1 土壤样品测试项目及方法 |
2.6.2 植株样品测试项目及方法 |
2.7 计算方法 |
2.8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超常规宽窄行间作体系中玉米大豆产量 |
3.1 不同处理对春玉米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
3.1.1 不同处理对春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
3.1.2 不同处理对春玉米产量构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对大豆生物量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对大豆生物量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构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
3.3 不同处理对超常规间作体系肥料效应的影响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第四章 超常规宽窄行间作体系中的光温特性 |
4.1 不同处理对春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1 不同处理对春玉米光合叶面积的影响 |
4.1.2 不同处理对春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 单作和间作玉米叶片光响应曲线比较 |
4.3 不同生育时期单作与间作田间光温分布特征 |
4.3.1 两种模式中温度空间分布特征 |
4.3.2 两种模式中光辐照强度空间分布特征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超常规宽窄行间作体系中玉米大豆的养分吸收 |
5.1 不同处理对作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
5.1.1 不同处理春玉米养分含量 |
5.1.2 不同处理大豆养分含量 |
5.2 不同处理的养分累积量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超常规宽窄行间作体系中土壤养分及化学性状 |
6.1 不同处理对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
6.1.1 土壤全氮含量变化 |
6.1.2 土壤无机氮含量变化 |
6.2 不同处理对土壤中速效磷的影响 |
6.3 不同处理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6.4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6.5 不同处理对土壤 PH 值的影响 |
6.6 不同处理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6.7 成熟期间套体系中不同行间的土壤性状 |
6.8 讨论与小结 |
6.8.1 讨论 |
6.8.2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棉薯套作可促进实现棉花优质高产(论文参考文献)
- [1]间作对旱地作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J]. 崔爱花,刘帅,白志刚,胡启星,孙巨龙,沈家兴,张允昔.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 [2]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D]. 赵雅姣.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3]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作物生长动态、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刘亚男. 兰州大学, 2020(01)
- [4]郑杂棉4号套作小麦双丰技术研究[J]. 韩艳红,李宾,王保勤,贾新合. 安徽农业科学, 2016(23)
- [5]赣北棉区油后直播早熟棉实践与应用前景分析[J]. 陈宜,杨磊,鲁速明,夏绍南,孙亮庆,曾小林,柯兴盛,李捷. 棉花科学, 2016(04)
- [6]简化栽培管理下棉花-花生间作密度配置研究[J]. 王宁,苏桂兰,许庆华,周红,杨杰,黄群,严根土. 中国棉花, 2015(08)
- [7]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8]种植密度和缩节安对麦套棉花生长和产量形成的研究[D]. 毛丽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9]论长江流域棉花短季栽培[J]. 刘爱玉,陈金湘,李瑞莲. 中国棉花, 2014(02)
- [10]春玉米大豆超常规宽窄行间作体系生产力研究[D]. 王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