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建瑜(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梧州543000)
【摘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部分取代了传统的开胸式外科手术,并得以迅速发展,本文就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主动脉瓣狭窄等几个领域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345-02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小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在活产婴儿中高达0.6%~0.9%,传统的治疗采取开胸式外科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并具一定的危险性。介入治疗以其不开刀、创伤小、并发症低,以及其安全简便的操作、日趋完善的技术、创伤小无疤痕的疗效,使得介入治疗得以良好发展,现综述如下。
一、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分是先天型心脏病中临床常见的一种,其中最多见的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多数患者会在青壮年时死于心律失常或右心衰竭。治疗房间隔缺损方面目前已有多种介入治疗装置。最初是KingTW等[1]于1976年首次成功关闭继发孔型的双伞堵塞装置,接着Rashkind等又成功应用了伞状装置,后来又被Lock等改进为蚌壳状的闭合器,但是效果不是很好。而Slideris等研制出的更适合婴幼儿的纽扣式双盘装置,虽然较之前的堵塞安置方便、安全,输送简单,直径更减少至2.67mm,但术后较高的残余分流量及并发症使其没有得以广泛推广。
目前在全球应用最广是Amplatzer关闭系统,由AGA公司于1997年开发。该装置是由一短腰连接自膨胀性双盘,制材是有记忆属性的镍钛合金,内部由涤纶布填充,其腰部的设计可使缺损口形状成为圆形,便于双盘膨胀堵闭缺损,术后残余流量小、操作简单、可将较大的缺损堵闭,可由较小的鞘管进入,并发症比以前的堵封方法明显减少,成功率高(据国内报道成功率可达97%[2])。但此封堵器的合金成分,在植入心脏后可能会出现排异等并发症的产生,而且其远期疗效尚不明确,还会有心包填塞、心脏穿孔等并发症发生,封堵器也偶有脱落现象发生,此外,术后无法再次对心房进行颤动消融术等介入治疗。
因此,目前又出现了可以吸收双面伞型封堵器,由胶原层基质(来自去细胞猪小肠)覆盖到特殊支架上制成,在58例小型卵圆孔未闭和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3]中,仅5例病例有短暂性残余分流现象发生。但目前仅用于卵圆孔未闭和房间隔缺损。
二、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是室间隔发育过程中留下孔洞,较少与其他心脏畸形并发,发病率占活产婴儿的0.3%左右,最常见的是膜部缺损。介入疗法在室间隔缺损领域起步较晚,直到1988年才由LockJE[4]等首次用双面伞将室间隔缺损关闭,随后又出现了LatiffHA弹簧圈[5]及Sideris1988发明并于1997年改进的纽扣式补片[6],但其易损伤主动脉、操作复杂、残余分流多并伴有严重的心律紊乱。Amplatzer1998年发明了肌部损伤堵封器,但由于室间隔损伤中肌部损伤仅占1%~5%,所以临床应用有限。Amplatzer2002年在对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堵封器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膜周部偏心性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并被广泛推广。但其适应证范围[7]不大。
介入治疗虽然对室间隔缺损的疗效良好,但是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尤其是心律失常,虽然大多是短暂性的,但也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原因还不很清楚,不可忽视。目前,所知除了封堵器周围组织应挤压产生的局部水肿有一定关系,是否引起了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机制的变动还有待研究。
三、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是先天性的处于肺动脉与主动脉之间的异常通道,一般位于左肺动脉的根部与主动脉的峡部之间。动脉导管的病死率为1.8%[8],若患者没有经过治疗将动脉导管关闭,就会在青壮年时期因感染性心内膜炎、肺动脉高压或心力衰竭而死。
早在1967年PorstmannW等[9]就已经采用栓塞法成功堵封了动脉导管未闭,但因其此法对动脉和导管的内径要求较大(股动脉内径大于3毫米),要超出动脉导管未闭管径20%~30%,并发症也比较高,可能会发生夹层动脉瘤、塞子脱落、股动脉血栓等并发症,在国际上较少使用。后来又出现了RashkindWJ[10]等的单伞闭合器、SiderisEB[11]的可调式纽扣装置、Gianturco弹簧圈[12]等,但因并发症较多、操作复杂等原因没有推广。一直到1997年MasuraJ[13][14]成功的将Amplatzer蘑菇伞应用于大中型的动脉导管未闭治疗中,该装置由镍钛合金丝织成、可自膨胀,其内部的三片聚酪纤维片可以生成血栓来堵闭动脉导管分流、2毫米宽的裙边则可以将其固定在主动脉一端的开口处。该介入疗法后残余分流几率低、操作简单、适应证广且成功率高,24小时就可达到完全堵塞,且对于有心力衰竭并发症的患者也能实施,在国际上已被推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四、肺、主动脉瓣狭窄
目前肺动脉瓣狭窄采用的介入疗法仍是1982年首次应用成功的经皮腔内球囊瓣膜成形术,由于再发生率低、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已成为目前外科手术的首选替代疗法,一般球囊与瓣环比值为1.2~1.4,为提高治疗安全性重症患者可以先用小球囊扩张,再用大球囊扩张;也可选用双球囊扩张,但多过次数的扩张会产生反应性的漏斗部痉挛,所以扩张次数有限。在主动脉瓣狭窄方面,从1984年[15]开始采用皮腔内球囊瓣膜成形术姑息疗法,只适用于压差在6.7千帕以上的单纯性非瓣膜发育不良型的主动脉瓣狭窄患儿。由于是在左心室及体动脉内操作,并发症较多,包括股动脉血栓、损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死亡等。为避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并发症的产生,球囊与瓣环比值应小于1,相差1~2mm。为防止术后缩窄还可在球囊扩张后加置血管支架。
总之,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几率低的治疗方法,已经逐渐在医学领域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相信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型技术、材料的不断开发,介入治疗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面终会有一个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KINGTW,MILLSNL.NonoperativeClosureofAtrialSeptalDefects[J].Surgery,1974,75(3):383—388.
[2]戴汝平,张戈军,徐仲英,等.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国际多中心终结
[J].ChineseMedicalJournal,2001,114(supp1):271.
[3]陈瑞.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进展与存在问题[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3):229—230.
[4]L0CKJE,BLOCKPC,MCKAYRG,eta1.TranscatheterClosureofVentricularSeptalDefects[J].Circulation,1988,78(2):361—368.
[5]LATT1FHA.ALw1M,KANDHAVELG.TranscathterClosureofMultipleMuscularVentricularSeptalDefectsUsingGianturcoCoils[J].AnnThoracSurg,1999.68:1400—14O1.
[6]ARORAR,TREHANV,KUMARA,eta1.TranscathterClosureofCongenitalVentrlcularSeptalDefects:ExperiencewithVariousDevices[J3.InterwCardio,2003,16(1):83—91.
[7]周爱卿,蒋世良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3):234—239.
[8]郭治彬,赵勇.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江西医学院报,2006.46(2):173—175.
[9]PORSTMANNW,WIERNYL,WARNKEH.ClosureofthePersistentDuctusArteriosusWithoutThoracotomy[J].GerMedMon,1967,12(1):259.
[10]RASHKINDWJ,CUASCC.TranscatheterClosureofaPatentDuctusArteriosus:successfulUseina3.5kgInfant[J].PediatrCardiol,1979,1:3—7.
[11]SIDERISEB,SIDERISSB,THAN0P0uL0sBD,eta1.TransvenousAtrialSeptalDefectOcclusionbytheButtonedDevice[J].AmJCardiol,1990,66(20):1524—1529.
[12]CAMBIERPA,KIRBYWC,WORTHAMDC.eta1.PercutaneousClosureofSmall(<2.5mm)PatentDuctusArteriosusUsingCoilEmbolization[J].AmJCardio1.1992,69:815—816.
[13]MASUREJ,wALSHKP,THANOPOULOUSB。eta1.CatheterClosureofModeratetoLarge-sizedPatentDuctusArteriosusUsingthenewAmplatzerDuct0ccluder.ImmediateandShort—termResults[J].JAmCoilCardiol,1998,31(4):878.
[14]BILKISAA,ALWIM,HASRIS,eta1.TheAmplatzerDuctOccluder:Experiencein209Patients[J].JAmCoilCardiol,2001,37(1):258.
[15]LababidiZ.Aorticballoonvalvuloplasty[J].AmHeartJ,1983,106(4Pt1):75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