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与激励———在农村初中推行素质教育的心得

养成与激励———在农村初中推行素质教育的心得

江西省宜丰县桥西中学黄敏

〔摘要〕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学生占我国中小学生的多数,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直接决定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实施,直接决定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国民的基本素质。因此,如何在农村学校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是摆在各级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1当前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困难

1.1城乡居民在社会资本上的差距,使得农村家长和学生认为,只有努力学习,提高考试分数才能在竞争中获胜,这进一步加剧了“应试教育”在农村学校的盛行。和城市学生的家长相比,农村学生的家长由于社会资本相对较少,在各种机会面前处于不利境地,农村学生只有依靠较好的学习成绩,确切地说,只有依靠较好的考试成绩来和城市学生竞争。因此,从家长、学生到老师都非常清楚:只有考试成绩好,才能在竞争中有一些优势。

1.2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的差距,使得农村学校更加依靠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来提高成绩。办学条件是制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中小学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课程资源等方面均较差,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在中西部的一些农村学校,甚至没有实验设备,缺少图书资料,更没有信息技术方面的软硬件条件。学生应该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获取的知识和能力,由于没有实验只好死记硬背教材,学生应该通过查阅资料来学习的内容只好靠老师告诉、自己硬记。为了牢固记住这些应该通过实验、课外阅读、信息技术手段来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达到教学目标,在升学、考试中与城市学生竞争,教师、学生只好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记住、背会这些知识。

2通过养成教育与激发学生对素质发展的内在需求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1养成良习、提高素养。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学习、生活和其他方面细微行为的肯定与否定、表扬与批评、发展与杜绝等对学生间接或直接实施的行为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长期教育习惯。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个性品质、生活行为、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农村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要特别重视从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着手,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从而提高农村孩子的内在素养,以达到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针对当前农村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双休日无人管,暑假忙农活,特别是部分地方麻将、扑克等赌风泛滥,学生耳濡目染,染上恶习,使一周五天学校教育或一个学期5个月的优质教育积累如春雪顿消”的“5+2=0”难题,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教育的有效途径。在社会各界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学校内外沟通,内部与外部目标方向上一致的有机整体,共同围绕一个目标,同步进行、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使之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德育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有力保证。

2.2激发需求、全面发展。通过激发学生对素质发展的内在需求,特别是引导学生将单纯的片面的升学需求变为着重对素质的追求,并将对优良素质的需要这一潜在动力转化为追求优良素质的现实动力,转化为参与素质教育的实际行动。通过评选“校园明星”系列活动,在学生中评选出全面发展星、道德风尚星、文明进步星、勤奋学习星、体育特长星、艺术风采星。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以德为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求知:培养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主动学习的能力,学到服务社会的本领。学会健体: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锐意进取、不怕挫折的坚强意志。学会审美:帮助学生养成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懂得用美的尺度去规范自我、塑造自我。学会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2.3多元评价、强化导向:改变评价教师的标准。过去的“应试教育”形成了一套评价教师的标准。由于“应试教育”倾向由来已久,这种标准也深入人心,不仅一些部门、单位和个人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而且多数教师也习惯于这种标准,难脱其窠臼。向素质教育转轨,评价标准的转轨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还应该先行一步。因为评价标准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评价标准变化了,教师才会由不自觉到自觉地转变自己的思路和工作。我们坚持把创先争优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在教师中评选教书育人星,让身边的榜样带领广大教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为自觉行动,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遵循教育规律,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着眼于其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发展。

标签:;  ;  ;  

养成与激励———在农村初中推行素质教育的心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