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稻田系统论文_李照全,尹力初,周卫军,张杨珠,谢建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壤稻田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红壤,稻田,系统,物料,再利用,肥力,有机质。

红壤稻田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照全,尹力初,周卫军,张杨珠,谢建明[1](2008)在《农田管理措施对红壤稻田系统杂草种群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研究了红壤稻田系统不同轮作制度、施肥条件、地下水位状况对晚稻田间杂草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轮作制度下,稻稻冬绿肥的稻田系统中杂草密度最大,为409.8株/m2;在不同施肥处理中,以单施化肥处理的稻田系统中杂草密度最大,为513.7株/m2;在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低水位更有利于杂草的生长,杂草密度达到376.6株/m2。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杂草种群组成存在差异,以施肥措施对杂草种群组成影响最大。(本文来源于《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2008年02期)

周卫军,王凯荣,郝金菊,刘鑫[2](2006)在《红壤稻田生态系统有机物料循环对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12年田间定位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了红壤稻田生态系统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贡献及其对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稻田生态系统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可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改善腐殖质组分和改良有机质品质。红壤稻田生态系统内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土壤有机碳的年增速率最大可达到0.37 g.kg-1;12年间易氧化有机碳最大增量达到3.8 g.kg-1,胡敏酸和富里酸最大增量分别达到3.06和1.63 g.kg-1。预测结果显示,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红壤稻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50年内可提高8.3~18.9 g.kg-1,增长率达到62.0%~140.7%。(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06年02期)

周卫军,王凯荣,刘鑫[3](2005)在《有机物料循环对红壤稻田系统磷素营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动态采样结合室内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实验站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中长期施与不施磷肥、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和在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的基础上配施磷肥等几种施肥模式对土壤Olsen-P含量、水稻不同生育期茎叶和子实磷含量、以及各生育期累积吸收和利用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磷肥土壤速效磷(Olsen-P)降低到小于5 mg/kg;施磷肥或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模式,土壤Olsen-P维持在51~0mg/kg之间的中等水平;在保持系统内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的基础上配施磷肥,土壤Olsen-P迅速提高,超过10 mg/kg。稻田系统内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可促进水稻对磷的吸收,增加水稻各生育期茎叶和子实的磷含量,提高各生育期水稻累积吸收磷量和磷的利用率。(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周卫军,王凯荣,刘鑫,邓先军[4](2005)在《有机物料循环对红壤稻田系统有机质积累的贡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对红壤稻田系统土壤有机质积累的贡献结果表明,红壤稻田系统有机物料自然归还量可达6 16 2kg/hm2 ,人为归还量可达13480kg/hm2 ;仅依靠系统内有机物料的自然归还,其土壤有机质亏缺为5 0 %左右,呈下降趋势;系统内可循环再利用的有机物料全部还田,土壤有机质盈余率可达80 %以上;预测结果显示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5 0年内可提高土壤有机质19.4~32 .6 g/kg ,增长率达83.6 %~14 0 .5 %(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孙传华,周卫军,郭海彦[5](2005)在《红壤稻田系统的施肥问题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湖南省近50a肥料投入与水稻生产情况的分析,结合水稻肥料定位试验的有关结果,提出了红壤稻田系统肥料的管理方略:在维持系统内有机物料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合理调节氮磷钾的比例,进行养分的综合管理,是提高土壤肥力、实现水稻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05年02期)

周卫军,王凯荣,刘鑫[6](2004)在《有机物料循环对红壤稻田系统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12年田间定位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了红壤稻田系统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贡献及其对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稻田系统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可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改善腐殖质组分和改良有机质品质。红壤稻田系统内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土壤有机碳的年增速率最大可达到0.37 g/kg;12年间易氧化有机碳最大增量达到3.8 g/kg,胡敏酸和富里酸最大增量分别达到3.06和1.63 g/kg。预测结果显示,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土壤有机碳50年内可提高8.3~18.9 g/kg,增长率达到62.0%~140.7%。(本文来源于《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04-11-01)

周卫军,王凯荣,谢小立,刘鑫[7](2004)在《红壤稻田系统水分和养分转换效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田间模拟施肥和水分管理模式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施肥和水分管理模式显着地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转化和生产效益。单施N的产量效应为 4 .5kg/kg ,而NP或NPK配施养分的产量效应分别为 8.8kg/kg和 8.0kg/kg ;有机物料循环的增产率为 5 6 .5 % ;在有机物循环的基础上配施NPK化肥最大的增产率可达 79.8%。常规灌溉年需水量为 5 838m3 /hm2 ,田间水分分配为 :蒸散占 1 / 2 ,翻耕整地占 1 / 6 ,植物构成占 1 / 2 1 ,田间渗漏占 1 / 1 4 ,其它环境耗水 (维持 )占 1 / 5。晚稻灌溉占全年的 71 % ,7~ 9月是灌溉需水高峰期 ,占全年灌溉量的 6 8%。生产灌溉效率 :生物量 3.6 7kg/m3 ,精谷量 1 .4 8kg/m3 。双季稻生产的灌溉 ,以早稻保持水层灌溉 ,晚稻按需配额灌溉的模式比较适宜(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04年05期)

周卫军[8](2002)在《红壤稻田系统养分循环与C、N转化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养分循环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量是标志系统新陈代谢机能的主要特征。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地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土壤氮素是供应作物生长的最重要的营养元素。水稻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的主要栽培作物,了解红壤稻田系统养分循环特征及其养分循环的增产作用和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贡献,以及系统内养分循环这一管理措施对土壤C、N循环和转化过程的影响,是建立红壤稻田系统养分良性循环、合理利用有效资源、调控土壤C、N平衡的基础。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实验站的中长期定位试验—不同施肥制度对红壤稻田系统生产力及其土壤环境的影响为依托,通过对不同施肥制度12年的土壤养分、作物产量以及C、N循环和转化过程的系统分析,揭示了红壤稻田系统养分循环特征;阐明了施肥制度变革及其养分循环的增产作用和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贡献;探明了红壤稻田系统土壤C、N循环和转化的过程。在获得上述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红壤稻田系统土壤有机C循环和转化的模拟模型。结果表明:红壤稻田系统依靠系统内有机物料循环利用可促进系统C、N循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有机质的品质,增强土壤C、N库的活性,加速养分的循环周转,提高系统的生产力。具体结果如下: 1.红壤稻田系统因水稻收获带出的NPK养分量是很大的,N在88.2~231.0kg/hm~2之间,平均为172.6kg/hm~2;P变化在21.5~55.7kg/hm~2之间,平均为38.3kg/hm~2;K在105.6~282.2kg/hm~2之间变化,平均为184.6kg/hm~2。其中,通过水稻秸秆输出的NPK养分分别为61.9kg/hm~2,11.8kg/hm~2,162.0kg/hm~2,分别占水稻收获输出养分量的35.9%、30.8%和87.8%。 2.红壤稻田系统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可以归还大部分土壤养分,NPK的归还量最大分别达到127.6kg/hm~2、40.4kg/hm~2和262.6kg/hm~2,分别占系统因水稻收获带出N、P、K的55.2%、72.5%和93.0%。单施化肥(N 230kg/hm~2、P 40kg/hm~2、K162kg/hm~2)红壤稻田系统养分呈现亏缺状态,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有利于促进系统的养分平衡,只有在NPK完全配施的基础上,采取系统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NPK养分才均呈现盈余状态。 3.施肥制度的变革,使得红壤稻田系统的生产力水平发生了3次大的飞跃,每次飞跃约提高生产力15%以上。系统内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C)比长期不施肥(CK)的生产力水平提高56.8%,是人类历史上改革施肥制度(或农业经营制度)获得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的第一次飞跃。NPK配合施肥制度的农业系统生产水平比长期不施肥的提高62.5%,是生产力水平随着农业化学化水平的提高实现的第二次飞跃。NPK+C华中农业大学2002周卫军博士学位论文的有机无机结合施肥制度比长期不施肥的生产力水平提高80.1%,是在保持农业系统内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的基础上,化学NPK依次进入农业系统后,生产力水平实现的第叁次飞跃。化肥的应用使红壤稻田系统的水稻产量增长62.5%或通过施肥实现的水稻产量中由化肥应用所占贡献份额为38.4%。有机无机配合水稻产量增长80.1%,或通过施肥达到的产量中有机无机配合所占的贡献份额为44.4%。 4.红壤稻田系统有机物料的自然归还量最大达到6162 kg爪m“,平均为4961kg八IlnZ,仅依靠系统内有机物料的自然归还量,土壤有机质均呈现亏缺状态,单施化肥土壤有机质的增幅在0一3.05叭g之间。红壤稻田系统可人为归还的有机物料量最大可达到13480 kg/hn12,平均为10761k幼unZ,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有利于促进系统有机碳的平衡和土壤有机质的累积,土壤有机质的增幅在6.30一7.58叭g之间,增长率达到26.7一32.1%。 5.红壤稻田系统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土壤易氧化有机质的增幅在4.41~6.60创kg之间,增长率达到36.47一54.53%;土壤有机质的氧化稳定性降低,氧化稳定系数(Kos)的降低率为14.57~30.87%;土壤腐殖质的增幅在3.86~4.68叭g之间,增长率达到31.34一38.04%,其中胡敏酸的增幅在2.43~3.06g/kg之间,富里酸的增幅在1.43一1.63 g/kg之间,胡/富比值提高12.75~18.14%。 6.单施化肥红壤稻田系统土壤全氮的净增长量在0.05~0.41叭g之间,水解氮的净增长量在n.3一11.2m眺g之间;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土壤全氮的净增长量在0.44一0.87叭g之间,增长率达到61·50一62.61%,水解氮的净增长量在22·3一29.3mg瓜g之间,增长率为13,6一17.8%。 7.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可提高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速效氮的含量和水稻累积吸收氮量;可以提高土壤氮素矿化势困0),其增长率在44.13~89.85%之间,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以晚稻收获后(11月5日)最高,早稻成熟期最低(7月5日)。 8.SCNC土壤有机质模型适合于对红壤稻田系统有机质的模拟和预测。预测50年的土壤有机质循环和转化结果显示,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土壤有机碳的增幅在13.8一46.7 t/lllnZ之间,增长率达到41.5~140.7%,而单施化肥仅依靠有机物料的自然归还,土壤有机碳呈现下降趋势或基本维持平衡石(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2-11-01)

周卫军,王凯荣,张光远,谢小立[9](2002)在《有机与无机肥配合对红壤稻田系统生产力及其土壤肥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0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以无肥 (CK)为对照 ,有机物循环处理 (C)可增产 5 6 .5 %,NPK配合增产6 2 .5 %,有机与无机肥配合增产 80 .7%;施肥实现的水稻产量中由于化肥应用所占的贡献份额为 38.5 %,有机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所占的贡献份额为 44 .7%;随着NPK配合程度的提高 ,土壤有机质含量由降低到基本平衡 ,有机与无机肥配合能有效地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氮、磷和钾进入红壤稻田系统及系统内有机物循环利用 ,可增强土壤氮、磷和钾养分库。(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02年09期)

周卫军,王凯荣,张光远[10](2002)在《红壤稻田系统有机物循环再利用潜力及增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10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红壤稻田系统有机物养分循环再利用潜力大 ,水稻收获 ,年均从稻田系统中输出NPK的总量最大可达到 2 2 4.7、5 3.0和 2 71.4kg/hm2 ,有机物循环再利用 ,年均可归还N、P、K量最大分别为 115 .1、35 .8和 2 31.5kg/hm2 ,占系统输出总量的 5 1.2 %、6 7.5 %和 85 .3% ;保持稻田系统内有机物循环再利用可提高系统生产力 ,在不施化肥的情况下 ,增产 30 5 6kg/hm2 ;增施N肥 ,增产 2 75 3kg/hm2 ;增施N、P肥 ,增产 15 43kg/hm2 ;NPK配合 ,增产 984kg/hm2 ;有机物循环再利用还可增强稻田系统的稳产性能 ,降低稻谷产量的年际变异系数 ;有机物循环再利用对水稻的增产有着明显的残效迭加作用 ,在施用N、P、K化肥基础上保持有机物养分循环再利用水稻增产率在试验期间的前 5年平均为 7.2 % ,后 5年平均为 9.4%。(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02年02期)

红壤稻田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12年田间定位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了红壤稻田生态系统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贡献及其对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稻田生态系统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可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改善腐殖质组分和改良有机质品质。红壤稻田生态系统内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土壤有机碳的年增速率最大可达到0.37 g.kg-1;12年间易氧化有机碳最大增量达到3.8 g.kg-1,胡敏酸和富里酸最大增量分别达到3.06和1.63 g.kg-1。预测结果显示,有机物料循环再利用红壤稻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50年内可提高8.3~18.9 g.kg-1,增长率达到62.0%~140.7%。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壤稻田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李照全,尹力初,周卫军,张杨珠,谢建明.农田管理措施对红壤稻田系统杂草种群结构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

[2].周卫军,王凯荣,郝金菊,刘鑫.红壤稻田生态系统有机物料循环对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6

[3].周卫军,王凯荣,刘鑫.有机物料循环对红壤稻田系统磷素营养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

[4].周卫军,王凯荣,刘鑫,邓先军.有机物料循环对红壤稻田系统有机质积累的贡献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

[5].孙传华,周卫军,郭海彦.红壤稻田系统的施肥问题及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05

[6].周卫军,王凯荣,刘鑫.有机物料循环对红壤稻田系统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C].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

[7].周卫军,王凯荣,谢小立,刘鑫.红壤稻田系统水分和养分转换效益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

[8].周卫军.红壤稻田系统养分循环与C、N转化过程[D].华中农业大学.2002

[9].周卫军,王凯荣,张光远,谢小立.有机与无机肥配合对红壤稻田系统生产力及其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2

[10].周卫军,王凯荣,张光远.红壤稻田系统有机物循环再利用潜力及增产作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

论文知识图

红壤稻田系统土壤有机质50年预...红壤稻田系统土壤有机质50年预测...红壤稻田系统土壤有机质50年预...基于红壤性稻田土壤氨氧化细菌DGGE条...红壤稻田生态系统有机碳的变化趋势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年度变化

标签:;  ;  ;  ;  ;  ;  ;  

红壤稻田系统论文_李照全,尹力初,周卫军,张杨珠,谢建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