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凯斯采棉机棉花产量监测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吴传云,冯健,陈传强,王建合,刘晨,林育,康建明[1](2021)在《我国棉花产业现状与机械化发展情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分析"十三五"期间我国棉花种植情况、生产效益、机械化发展等,指出我国棉花生产长期不赢利受制于新疆棉区机具购置成本高企、黄河流域棉区人工拾花成本高企等不同原因,提出不同棉区推广应用机采棉种植模式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建议。新疆棉区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农机具购置和使用成本降下来;黄河流域棉区应大力推广应用机采棉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长江流域棉区应加强农艺技术研究和机具配套,提出切实可行机械化解决方案。
王欢[2](2020)在《基于WSN的采棉机产量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细农业技术已成为新世纪各国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快速、准确的获取作物空间分布对于实施精细农业、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玉米、小麦和其他粮食作物产量监测技术的应用推动着精细农业的发展,但我国棉花的产量监测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战略物资,采棉是棉花产业的重要环节。新疆作为棉花的主要产区,其大规模棉花生产机械化替代了高成本的劳动力,随着采棉机的增多,为棉花产量监测提供了基础平台,而现有的采棉机产量监测系统测产精度和通讯方式的可靠度不能满足用户使用要求。为此,本论文基于现有采棉机机型,提出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棉花流量监测技术。本文主要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技术、北斗定位系统和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设计并研究了基于WSN的采棉机产量在线监测系统,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论文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设计了一种红外对射式棉花流量监测装置。首先测量静态籽棉的形状特征,确定棉花的直径和质量分布图,建立棉花模型,为监测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分析现有采棉机输棉管内棉花的流量监测方法,通过对输棉管中棉花动态特性的研究,确定了合理的红外对射式无线传感器数量,从而提高棉花流量监测精度。最终,确定合适的传感器模块,设计红外对射式棉花流量监测装置主要元器件,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确定其安装方案。2.数据传输方法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采棉机内部的短程无线数据传输、采棉机与在线监测平台的远程数据传输。采棉机内部的短程无线数据传输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选用STM32F103单片机作为处理器、CC2530射频模块作为无线收发器,研究了基于IEEE802.15.4无线标准的自组织网络协议,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传感器节点采用适当的休眠策略,降低节点的功耗;采棉机与在线监测平台双向通讯采用远程北斗短报文通讯技术:根据北斗短报文通信协议,确定采棉机作业和定位信息的无线远程传输方案,制定远程监控平台和采棉机通讯信息的编码方式,实现采棉机和远程监控平台的双向通讯。3.棉花产量监测数据处理:将无线传感器网络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和阈值分割转换成数字信号,完成传感器监测数据预处理以便于棉花流量的数字信息解析。为了获得高精度棉花流量数据,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图像处理算法的棉花流量信号的自干扰噪声和相互干扰噪声消除方法,结合北斗定位技术实现采棉机的定位,使用差分定位误差处理方法,消除了北斗定位系统的干扰误差,提高了应用于石河子市的采棉机定位精度。同时借助Matlab软件对棉花流量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仿真模拟验证,模拟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系统监测精度。4.在线监控系统的移植和测试:基于新疆新建现代农业工程开发有限公司的采棉机在线远程监控系统,主要优化改进现有系统采棉机内部的短程无线传输和远程数据传输及定位方式,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实时采棉远程管理平台;根据获取的采棉机状态信息及棉花产量数据生成棉花空间分布图,为棉花变量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最终完成了北斗定位系统静止定位系统测试、田间车辆行走精度测试和田间收获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采棉机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精度和定位精度均满足使用要求。
李阳[3](2017)在《采棉机作业工况监测及典型故障诊断研究》文中认为棉花历来是我国一级战略性物资,并与国家的粮食安全同等重要,关乎国家经济安全。棉花产业对国计民生、纺织工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更新促使采棉机得到广泛使用。针对采棉机价值高、服役时间长、生命周期管理和维护难度大等特点,应用信息化、无线移动互联网、虚拟仪器技术、远程故障诊断等技术手段,重点研究核心部件作业过程检测、故障远程诊断等环节信息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采棉机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故障率。为了建立比较全面的采棉机工况监测系统,本文以贵航4MZ-5自走式采棉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国内外农机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采棉机作业工况实时监测系统。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LabVIEW开发了基于CAN总线通信网络的采棉机作业工况监测系统,实现了对采棉机的采摘头、风机、风管、发动机、液压油管等核心部件工况的实时监测及故障报警;根据设计的远程通讯协议,通过远程数据传输模块(DTU)实现了车载监控终端和远程中心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信,从而达到对采棉机作业工况进行远程监测的目的。2.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及试验。本文设计了基于轴承温升趋势的故障预警,结合奇异谱分析与AR模型对轴承温升趋势特征进行提取、预测,并基于Itakura信息距离对轴承工况进行故障判定。并进行了实验室轴承温升试验,有效地验证了所设计的基于轴承温升趋势的故障预警系统的准确性。3.采棉机棉箱火情实验室试验。基于CO与NO传感器,研究了阴燃发生时所产生的CO与NO气体浓度的相应变化情况,及棉花在低氧阴燃、富氧阴燃情况下的火情发展情况与相应发展阶段的规律。进而联合CO与NO传感器进行棉箱火情的综合监测及预警,增加检测精度,减少误报率。4.田间试验。将设计的所有监测装置安装在采棉机相应的监测位置,在新疆石河子进行机器运转试验。试验期间整个监测系统工作正常,CAN总线及远程通讯正常,采棉机各监测参数能实时显示、保存,在工作过程中起到了实时监测采棉机运行状态的作用。
周海燕,孙玉峰,杨炳南,赵飞,郝付平,满孝勇[4](2015)在《我国棉花收获机械应用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阐述了棉花收获机械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棉花收获机械行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国内棉花收获机的差距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需优化关键零部件制造工艺、整机装备质量检测等,自主开发采棉指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和适合我国农场和农户需求的棉花收获机系列产品,提升棉花收获装备技术水平,满足新疆内陆棉区机采棉需求,逐步熟化适应黄淮海、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要求,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逐步替代进口。
沈雷[5](2014)在《输棉管籽棉流量光电检测模型建立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分析了输棉管道内籽棉质量测量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实现这一技术在棉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然后在吸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行对输棉管道内籽棉质量的在线测量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系统的试验条件是基于室内搭建的试验平台,试验平台具有完整的测量系统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已有试验台系统的改进,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输棉管内流过的籽棉质量与光强的关系模型,并在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验证,最终做出了相应的精度分析评价。论文内容主要围绕着以下几点:(1)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光源在不同棉花质量密度下的光透射特性及棉纤维品种、含水率及环境温度对光学检测的影响效应,确定了合适的光源作为检测部分的发射器单元。(2)由于试验平台前期搭建的工作重点与现在的试验目的不同,系统的设计中并没有对系统进行存储设计,以及电子称的精度也不合目前研究的需求,而测量模型的建立必须要有探测器输出的大量原始数据及流过管道棉花准确的重量数据作为数据分析源,因此,很有必要对测量系统进行存储设计及电子称称量系统的改进。(3)通过气固两相流相关参数的检测原理及光学检测方法的一些理论依据,展开了对棉花流量测量模型建立的分析研究,并得出了棉花流量与光强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然后对数据的处理方法作了相关的描述,最后通过试验研究及采集数据的分析,建立了棉花流量的在线测量模型。(4)利用搭建的试验测量平台,将建立好的棉花流量测量模型写入到测量系统的微控制器中,设置模型中相应的各参数,标定系数,进行试验。通过试验获取的数据进行了测量精度的分析。本文通过了试验台的试验研究,建立了输棉管籽棉流量测量的相关模型,并对该测量模型进行了重复性试验验证,且进行了相关试验数据的分析,获得了较好的测量精度。此外,由于该系统的设计还不够完善,最后针对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出了展望。
陈伟,马蓉[6](2014)在《棉花产量监测系统数据的误差分析与处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棉花产量空间分布图精度的高低,直接关乎实施精准农业的整体效果。本研究基于Insight棉花在线测产系统采集的棉花产量实时数据,分析了产量数据中包含的系统误差,粗大误差和随机误差,设计了阈值过滤器对棉花产量数据进行误差处理,剔除了产量数据中的异常值,而且将误差处理后生成的棉花产量空间分布图与误差处理前的进行对比,发现经过误差处理后Kriging插值成的棉花产量空间分布图中的异常点显着减少,分布图的精度、聚类性和平滑性得到了显着提升,符合划分精准农业管理分区的条件和指导变量作业的要求。
陶湘伟,陈兴和[7](2013)在《机采棉技术与发展趋势分析》文中认为0引言棉花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主要种植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内陆地区,2012年总种植面积已达486.7万hm2(7300万亩)。棉花生产关系着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稳定发展和纺织业健康发展。加快
林昌建[8](2013)在《基于光电传感的棉花产量在线监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精细农业技术已经成为新世纪各国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农作物产量是农田时空差异性对作物影响的统合反映,获得产量的空间分布信息是指导农田变量作业的基础。如何快速便捷准确地获取产量分布信息,对于判断经济效益,开展精细农业耕作,提高农田作业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就发展精准农业已经开展了产量监测技术在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中的应用研究,针对棉花收获生产的还处于起步阶段。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战略物资,棉花采摘是劳动强度高、用工量大、季节性强的生产过程。我国棉花当前主要是手工采摘,大面积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低,生产劳动成本高,严重制约了我国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国内的稳健发展。针对上述状况,本文在实施国家863农机专项课题采棉机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的背景下,开发了基于光频转换传感原理的棉花产量在线监测系统。基于总线化思路设计的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实现流量实时测量的流量传感器系统,辅助完成传感器算法和其他信息获取的下位机系统、提供图形化人机界面和综合信息处理的上位机系统。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基于光频转换原理和嵌入式控制系统的流量传感器,表明光学法检测流量具有分辨率高,抗干扰性强等优点。采用工业嵌入式单板机作为上位机控制系统硬件核心,应用虚拟仪器和图形化编程语言开发了系统控制和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产量模型计算、产量信息显示和系统设置。基于CAN-bus总线及其通信协议的传感器系统设计为系统集成化和节点扩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和标准规范。GPS/GPRS模块的引入主要用于农田DGPS定位信号的获取和与远程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此外针对系统产量预测模型多输入非线性的特点,引入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设计标定实验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和验证,取得较好预测精度,满足系统的使用要求。
叶伟,马娟,杨涛[9](2012)在《新疆采棉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新疆地区采棉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并对几种采棉机的采收性能进行了比较,总结了这些采棉机的特点和在新疆的使用情况,阐述了制约采棉机械化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采棉机械化在新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司学富[10](2012)在《摘锭式采棉机关键技术研究及采摘部件的设计》文中认为棉花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我国的棉花产量在全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是产棉大国也是纺织大国,我国共有23个省市种植棉花,涉棉农民达一亿多。新疆是我国的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籽棉产量约占全国棉花产量的三分之一,在全国棉花成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利用采棉机采摘棉花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动成本,提高棉农的收入。但国产采棉机的一些性能与国外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采棉机的关键零部件依赖于从国外进口,完全实现采棉机的国产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产化的水平摘锭的性能与国外生产的水平摘锭性能相差很大,本文主要在ansys内对水平摘锭式采棉机的摘锭赋予一些刚性材料进行探讨、比较,希望找到一种较适合的水平摘锭材料。本文对另外一种摘锭——橡胶软摘锭进行了研究,希望摘锭在新的材料方面有所突破。对软摘锭式采棉机在采棉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并对水平摘锭式采棉机和软摘锭式采棉机采摘的棉花纤维等级技术指标进行分析。
二、凯斯采棉机棉花产量监测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凯斯采棉机棉花产量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棉花产业现状与机械化发展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我国棉花种植情况分析 |
1.1 种植面积情况 |
1.2 种植区域情况 |
1.3 棉花产量情况 |
2 我国棉花生产效益分析 |
2.1 利润分析 |
2.2 成本分析 |
3 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情况分析 |
3.1 新疆地方棉花生产机械化情况 |
3.2 新疆兵团棉花生产机械化情况 |
3.3 其他地区棉花生产机械化情况 |
4 近年来黄河流域机采棉生产模式示范推广情况 |
4.1 机采棉生产模式技术介绍 |
4.2 黄河流域机采棉生产模式试验示范情况 |
5 对策建议 |
(2)基于WSN的采棉机产量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棉花产量监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棉花产量监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棉花产量监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采棉机在线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采棉机在线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采棉机在线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采棉机产量在线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
2.1 棉花产量监测原理 |
2.1.1 籽棉静态特性研究 |
2.1.2 流量监测原理 |
2.1.3 产量监测原理 |
2.2 采棉机产量在线监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1 采棉机产量在线监测系统硬件组成 |
2.2.2 采棉机产量在线监测系统软件功能 |
2.3 采棉机产量在线监测系统关键部件设计 |
2.3.1 棉花流量接收器的选型 |
2.3.2 红外发射器的设计 |
2.3.3 棉花流量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2.4 小结 |
第三章 采棉机产量在线监测系统无线数据通讯研究 |
3.1 ZigBee技术简介 |
3.1.1 ZigBee协议框架 |
3.1.2 ZigBee拓扑结构 |
3.2 无线网络传感器网络设计 |
3.2.1 无线网络传感器组网搭建 |
3.2.2 无线网络传感器网络优化 |
3.2.3 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功能实现 |
3.3 北斗短报文通讯协议研究 |
3.3.1 北斗短报文技术应用 |
3.3.2 北斗短报文通讯协议研究 |
3.4 短报文远程通讯研究 |
3.5 小结 |
第四章 棉花流量数据处理与北斗定位数据优化 |
4.1 传感器数据预处理 |
4.2 三维去噪算法研究 |
4.2.1 棉花流量三维监测仿真模型 |
4.2.2 相互干扰图像消除 |
4.2.3 自干扰图像消除 |
4.2.4 棉花流量三维去噪模拟实验 |
4.3 其他误差消除 |
4.3.1 地面行走速度误差 |
4.3.2 风机转速误差 |
4.4 北斗定位信息优化方法研究 |
4.4.1 北斗定位原理 |
4.4.2 差分定位误差处理 |
4.4.3 定位信息的平面坐标转换 |
4.5 小结 |
第五章 采棉机在线监测系统搭建及田间试验 |
5.1 数据库管理平台优化 |
5.2 数据库管理决策平台开发 |
5.3 田间试验 |
5.3.1 采棉机北斗系统静止定位测试 |
5.3.2 采棉机田间行走精度测试 |
5.3.3 采棉机监测系统田间收获试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件一 |
附件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3)采棉机作业工况监测及典型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目的和意义 |
1.2 课题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农机监测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农机监测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轴承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
1.2.4 棉箱火情预警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采棉机工况监测系统总体方案与诊断方法 |
2.1 采棉机监测系统需求 |
2.2 影响采棉机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 |
2.3 工况故障诊断方法 |
2.3.1 奇异谱理论SSA |
2.3.2 轴承温度时序AR预测模型 |
2.3.3 基于信息距离的故障预警 |
2.4 监测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传感器介绍和选型 |
3.2 USB-CAN适配器 |
3.3 数据采集模块 |
3.4 定位装置与远程数据传输模块 |
3.5 车载监控终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虚拟仪器(LABVIEW)简介 |
4.2 通讯协议设计 |
4.3 监控软件设计 |
4.4 系统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轴承温升试验研究 |
5.1 轴承温升试验 |
5.2 试验装置 |
5.3 试验方案 |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1 温升时序SSA处理 |
5.4.2 轴承温升趋势AR预测及故障预警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棉箱火情预警试验结果分析 |
6.1 试验设备 |
6.2 试验方案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6.3.1 CO与NO气体浓度关系试验分析 |
6.3.2 气体浓度SSA处理 |
6.3.3 低氧阴燃试验分析 |
6.3.4 富氧阴燃试验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输棉管籽棉流量光电检测模型建立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气固两相流流量检测方法的简述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棉花质量密度光学测量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2.1 籽棉流量检测系统的应用场所及检测原理 |
2.1.1 籽棉流量检测系统的应用场所 |
2.1.2 籽棉流量检测的原理 |
2.2 试验装置的设计 |
2.3 试验样品的制备 |
2.4 试验测量方法 |
2.5 试验光源类型及波长对测量的影响效应 |
2.5.1 试验光源及探测器的选取 |
2.5.2 光源类型对系统测量影响效应的试验 |
2.5.3 光源类型及波长对系统测量影响效应的试验结果分析 |
2.6 棉花品种对测量的影响效应 |
2.6.1 棉花样本品种的选取 |
2.6.2 棉花品种对系统测量影响效应的试验 |
2.6.3 棉花品种对系统测量影响效应的试验结果分析 |
2.7 棉花含水率对测量的影响效应 |
2.7.1 试验棉花样本的含水率水平设计 |
2.7.2 棉花含水率对系统测量影响效应的试验 |
2.7.3 棉花含水率对系统测量影响效应的试验结果分析 |
2.8 棉花质量密度测量的温度效应研究 |
2.8.1 温度对光学测量影响效应的试验 |
2.8.2 温度对光学测量影响效应的试验 |
2.8.3 温度对光学测量影响效应的试验结果分析 |
2.9 棉花质量密度光学测量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结果分析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棉花流量检测模型建立研究 |
3.1 引言 |
3.2 固相流量检测的基本原理 |
3.3 棉纤维体积浓度的测量研究 |
3.3.1 朗伯-比尔定律 |
3.3.2 基于朗伯-比尔定律的棉纤维光吸收模型 |
3.3.3 棉纤维光吸收计算方法 |
3.4 棉纤维质量密度的测量模型的建立研究 |
3.5 气固两相流固体流速的测定原理 |
3.6 棉花流量的相关量理论分析 |
3.7 棉花流量检测数据的采集处理 |
3.8 棉花流量检测模型的建立 |
3.8.1 测量模型的建立的方法 |
3.8.2 试验研究及测量模型的建立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平台介绍及管道内籽棉质量在线监测试验 |
4.1 室内试验平台的介绍 |
4.1.1 棉花输送系统 |
4.1.2 信号的采集处理系统 |
4.2 室内籽棉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平台的改动 |
4.2.1 传感器输出数据的 SD 卡存储方案设计 |
4.2.2 称量系统的改动 |
4.3 室内试验平台的试验过程 |
4.4 试验台试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棉花产量监测系统数据的误差分析与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产量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1.1 产量数据的采集 |
1.2 产量数据的预处理 |
2 产量数据误差分析 |
2.1 系统误差 |
2.2 粗大误差 |
2.3 随机误差 |
3 产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
3.1 阈值过滤器设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误差数据对产量空间分布图的影响 |
4 结语 |
(7)机采棉技术与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内外采棉机产品概况 |
1.1 美国机采棉技术发展概况 |
1.2 前苏联机采棉技术发展概况 |
1.3 我国机采棉技术引进与发展概况 |
2 采棉机械的类型及特点 |
2.1 采棉机械分类 |
2.2 采棉机特点 |
3 采棉机械质量状况 |
3.1 采棉机产品相关标准及实施情况 |
3.2 我国采棉机的作业质量状况 |
3.3 采棉机产品的安全质量状况 |
4 机采棉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 |
5 推广采棉机的有利条件和必要性 |
6 机采棉技术的发展趋势 |
7 采棉机技术发展趋势 |
7.1 采棉和机载打包一体化 |
7.2 远程控制和远程诊断技术 |
7.3 采棉机生产基地化 |
8 结束语 |
(8)基于光电传感的棉花产量在线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产量在线监测系统流量传感器设计 |
2.1 产量在线监测系统 |
2.1.1 系统设计要求 |
2.1.2 监测系统组成 |
2.2 流量传感器系统 |
2.2.1 光电传感测量原理 |
2.2.2 接收器设计 |
2.2.3 发射器设计 |
2.2.4 传感器的机械设计 |
2.3 传感器数据处理 |
2.3.1 流量测量算法 |
2.3.2 基准自适应调整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平台及测产实验 |
3.1 输棉系统设计 |
3.2 计算机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 |
3.2.1 系统硬件布置 |
3.2.2 系统软件开发 |
3.3 测产模型研究及实验 |
3.3.1 模型分析 |
3.3.2 模拟测产实验 |
3.3.3 系统模型建立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系统嵌入式开发与设计 |
4.1 基于 AT90CAN 单片机的下位机嵌入式系统 |
4.1.1 系统电源模块 |
4.1.2 脉冲计数模块 |
4.1.3 CAN 总线通信模块 |
4.1.4 GPS 收发模块 |
4.1.5 AT90CAN 片上程序开发 |
4.2 基于 PC-104 的上位控制系统开发 |
4.2.1 硬件平台搭建及驱动安装 |
4.2.2 系统软件设计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摘锭式采棉机关键技术研究及采摘部件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机采棉技术的发展 |
1.2.1 外国机采棉技术的发展 |
1.2.2 国内采棉机的发展 |
1.4 课题来源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机械采棉采棉机理的研究 |
2.1 各种采棉机的采摘原理 |
2.1.1 水平摘锭式采棉机 |
2.1.2 垂直摘锭式采棉机 |
2.1.3 梳指式采棉机 |
2.2 水平摘锭式采棉机关键技术的研究 |
2.2.1 水平摘锭式采棉机的动力分配 |
2.2.2 水平摘锭式采棉机传动系统传动比的研究 |
2.2.3 采棉机最佳采棉速度的确定 |
2.3 本章小结 |
3 水平式采棉机关键技术研究与采摘部件的设计 |
3.1 摘锭国产化的重要意义 |
3.2 摘锭的受力分析 |
3.3 摘锭的材料分析 |
3.3.1 ANSYS 分析过程 |
3.3.2 不同的材料分析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软摘锭式采棉机关键技术研究和采摘部件的设计 |
4.1 软摘锭式采棉机关键技术的研究 |
4.1.1 软摘锭式采棉机的采摘原理 |
4.1.2 软摘锭式采棉机清杂、传送装置的研究 |
4.2 软摘锭式采棉机关键部件——软摘锭的研究 |
4.3 软摘锭采棉机的改进 |
4.4 本章小结 |
5 机采棉技术指标的分析 |
5.1 机采棉马克隆值(Mic)的分析 |
5.2 机采棉成熟度(Mat)的分析 |
5.3 机采棉上半部平均长度(ten)的分析 |
5.4 机采棉长度整齐度指数(Unf)的分析 |
5.5 机采棉短纤维率(SFI)的分析 |
5.6 机采棉断裂比强度(Str)的分析 |
5.7 机采棉杂质数(TC)的分析 |
5.8 机采棉杂质面积(1-A)的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凯斯采棉机棉花产量监测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棉花产业现状与机械化发展情况分析[J]. 吴传云,冯健,陈传强,王建合,刘晨,林育,康建明.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1(05)
- [2]基于WSN的采棉机产量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研究[D]. 王欢. 石河子大学, 2020(01)
- [3]采棉机作业工况监测及典型故障诊断研究[D]. 李阳.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2017(01)
- [4]我国棉花收获机械应用现状及展望[J]. 周海燕,孙玉峰,杨炳南,赵飞,郝付平,满孝勇. 农业工程, 2015(03)
- [5]输棉管籽棉流量光电检测模型建立与优化[D]. 沈雷.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6]棉花产量监测系统数据的误差分析与处理研究[J]. 陈伟,马蓉. 新疆农机化, 2014(01)
- [7]机采棉技术与发展趋势分析[J]. 陶湘伟,陈兴和. 农业机械, 2013(13)
- [8]基于光电传感的棉花产量在线监测系统研究[D]. 林昌建.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2)
- [9]新疆采棉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J]. 叶伟,马娟,杨涛. 新疆农机化, 2012(04)
- [10]摘锭式采棉机关键技术研究及采摘部件的设计[D]. 司学富. 新疆大学, 2012(12)
标签:棉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