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趋向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补语,句法,语义,层级,英汉,对称,结构。
趋向义论文文献综述
刘芳[1](2019)在《趋向义补语“出来”历时演变中的句法、语义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趋向义趋向补语"出来"是趋向动词语法化的结果。文章从趋向补语的语义、句法格式、谓词、宾语类型等考察趋向义补语"出来"在历时演变中的句法、语义特征。(本文来源于《作家天地》期刊2019年15期)
于善志,王文斌,罗思明,刘晓林[2](2010)在《英汉趋向义及其层级结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汉类型学差异使两种语言在表达趋向义时存在差异。英语趋向义源于动词短语,主要通过动词或介词的形态特征来体现。汉语趋向义可以在两个层级结构中同时体现,也可单独由一个层级结构来体现。汉语趋向义标示语既可以是某个句法层级结构上的单一标注,也可以是对内趋力(句法)和外驱力(语用)的复合标注。(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期刊2010年02期)
余华[3](2008)在《趋向义“V起来”入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V起来”的语义类型复杂、句法形式多变,它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本文主要以表位移义(即趋向意义)的“V起来”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小句中枢理论、叁个平面语法理论以及价语法理论,运用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方法,对表示趋向义的“V起来”的入句情况进行系统而多角度的考察。论文结构主要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叁个部分。前言部分主要是介绍学术界对于“起来”的研究情况,引出本文的研究所要涉及的方面,同时介绍本文所运用的理论。主体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V起来”的价,以及所构成的句子模式的种类。第二章讨论“NP主+V起来”模式所构成的句子时的成活条件,主要从句内因素和句外因素两方面来讨论。第叁章讨论“V起来”带客体宾语时构成的几种句式的语法特征,并且分析了各句式之间在带客体宾语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第四章主要从配价与句式、语义和语用等方面来比较“V起来”与“V起”在构句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第五章从历时的角度来考察“V起来”构成的几种句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最后是结语,对全文进行简略的总结。(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栗会[4](2008)在《“来/去”趋向义的对称与不对称》一文中研究指出趋向动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封闭的小类,“来”和“去”是类中两个重要的成员,它们可以做谓语也可以做补语,它们使用时既能表示趋向意义,也能表示虚化的引申意义。在对上百万字的语料统计基础上,我们发现“来”和“去”的使用存在对称与不对称的现象,一般来说,“来”表示的动作趋向是朝向中心地点,“去”表示的动作趋向是背离中心地点,两者的趋向义存在对应关系。虽然趋向义意义上存在对应关系,但是“来”和“去”趋向义在使用上却存在对称和不对称现象,对称有对称的条件,不对称有不对称的制约因素。本着这些问题,本文主要探讨趋向动词“来/去”趋向义使用上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以及其中的制约因素。同时,文章对越南留学生常见的相关偏误作出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本文描写和解释相结合。在对“来/去”对称与不对称现象描述时,主要用描写手法,将“来/去”的趋向义放在空间指示中心系统中进行讨论,采用不对称的理论,运用替换方法确定“来/去”对称和不对称情况,并进而指出其中的制约因素。文章共有五个部分:(一)引言。这个部分指出了文章的选题缘由和意义,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分五个部分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已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语料来源。(二)“来/去”趋向义的对称现象。该部分首先指出“来/去”的趋向义是认知意义,要在空间指示系统中对之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对现有语料的考察,指出“来/去”趋向义的对称表现;在静态语境中,在“来/去”做谓语和补语两种情况下,利用变换分析方法举例论证;最后指出要正确把握“来/去”的趋向义,首先要分清中心地点与语篇中心之间的关系。(叁)“来/去”趋向义的不对称现象。该部分首先根据对现有语料的考察,指出“来/去”趋向义的不对称表现;然后,在“来/去”做谓语和补语两种情况下,利用变换分析方法举例论证;最后指出“来/去”趋向义的不对称是非典型的,语用认知的。(四)“来/去”趋向义的对称与不对称制约因素。总的来看,在“来/去”作谓语时,语体和“来/去”的附加色彩是导致“来/去”趋向义使用不对称的因素;做补语时,“来/去”多附着在核心动词后面,核心动词及其它具有方向倾向性词语的出现是导致“来/去”趋向义不对称的因素(五)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越南留学生在“来/去”的选择上经常会出现类似的偏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中心地点和语篇中心的关系,以及其他一些影响“来/去”对称与不对称的制约因素。(六)结语。该部分对论文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4-12)
蒋华[5](2007)在《趋向义“上”和继续义“上”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上”用在动词后,可以表示趋向义,也可表示继续义。不同义“V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后接宾语、能否扩展、能否拆开、“V上”中的“上”能否用“下、起来”等替换。(本文来源于《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趋向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汉类型学差异使两种语言在表达趋向义时存在差异。英语趋向义源于动词短语,主要通过动词或介词的形态特征来体现。汉语趋向义可以在两个层级结构中同时体现,也可单独由一个层级结构来体现。汉语趋向义标示语既可以是某个句法层级结构上的单一标注,也可以是对内趋力(句法)和外驱力(语用)的复合标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趋向义论文参考文献
[1].刘芳.趋向义补语“出来”历时演变中的句法、语义考察[J].作家天地.2019
[2].于善志,王文斌,罗思明,刘晓林.英汉趋向义及其层级结构对比研究[J].外国语文.2010
[3].余华.趋向义“V起来”入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
[4].栗会.“来/去”趋向义的对称与不对称[D].广西师范大学.2008
[5].蒋华.趋向义“上”和继续义“上”的对比分析[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