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粘滞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阻尼,位移,阻尼器,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机制。
粘滞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陈钰雪,张敏,邵海浪[1](2019)在《巨震作用下非线性粘滞阻尼耗能RC框架结构减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SAP2000软件,对设置非线性粘滞阻尼耗能和传统抗震的十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巨震作用下结构侧移、层间位移角及结构塑性铰分布。对比以上两种框架结构的耐震能力,分析巨震作用下非线性粘滞阻尼耗能框架结构的减震性能。结果表明,在巨震作用下,非线性粘滞阻尼耗能RC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本文来源于《城市建筑》期刊2019年18期)
张克诚,王健[2](2019)在《结构附设粘滞阻尼器的支撑刚度取值范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考虑粘滞阻尼器减震装置参数(阻尼系数c_d、速度指数α_0)、结构非线性(强度折减系数R、结构屈服后与屈服前刚度之比α_1)等因素,分别建立弹性和弹塑性SDOF体系计算模型,系统研究了粘滞阻尼器支撑刚度k_b的变化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并建议了k_b的最小取值范围,最后通过具体算例验证了其适用性和准确性。该建议可供设计人员在采用非线性粘滞阻尼器进行减震结构设计时参考。(本文来源于《特种结构》期刊2019年03期)
陈豆豆[3](2019)在《非线性粘滞阻尼耗能框架结构减震性能及等效阻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耗能减震技术是一种新型结构控制技术,主要通过在结构中设置耗能元件,消耗外界输入的能量,减轻结构动力响应。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好、构造简单、造价低廉、适用范围广、维护方便,在结构的减震设计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针对设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进行以下分析:(1)针对设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给出增量形式的状态方程,利用MATLAB编制计算机程序进行求解,研究了设置不同阻尼参数C、α的减震结构地震响应并将结构顶层的位移时程与SAP2000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较好。(2)以阻尼器均匀布置的层间最大位移角为标准,研究了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在结构各楼层中的经济分布,提出了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在结构各楼层中经济布置方案,此外,还给出设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框架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并与相应抗震结构的地震作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框架结构各楼层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经济布置后,结构减震效果亦较明显。(3)框架结构设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后,结构阻尼比较复杂,本文基于结构各楼层阻尼器能量耗散总量不变,且结构各阶振动正则坐标幅值不变的原则,分析了框架结构设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后各阶振动的等效阻尼比,并将阻尼等效前后的结构振动正则坐标幅值及时程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阻尼等效前后正则坐标幅值基本相等,且第一阶时程曲线吻合度较高。(4)以Maxwell模型为例,研究分析了非线性粘滞阻尼器支撑刚度对阻尼器减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支撑刚度K与阻尼器参数(Cω)之比K/(Cω)超过一定数值时,支撑刚度K对阻尼器减震性能几乎没有影响,经过曲线拟合可得K/(Cω)的取值不应低于y_1=4.82×10~8 e~(-8α)与曲线y_2=6520α~(-5.5)两者之间。(本文来源于《广西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6)
胡庆生[4](2019)在《粘滞阻尼器在高烈度区框架结构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粘滞阻尼器是结构振动控制中一种被动控制设备,能够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降低地震反应,减小整体位移指标。在建筑、桥梁中安装粘滞阻尼器,相当于在结构上安装了“安全气囊”,在地震、风荷载等外部激励来临时,阻尼器最大限度地吸收和消耗外部激励输入工程结构中的冲击能量,有效缓解外部激励对工程结构造成的破坏。论文采用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粘滞阻尼器进行相关机理研究,并基于研究结果将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应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减震(振)设备以及粘滞阻尼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对粘滞阻尼器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3)采用ETABS有限元软件对是否安装粘滞阻尼器的结构进行弹性时程分析,并验算多遇地震和设防地震下的附加阻尼比。(4)基于实际工程,运用PERFORM-3D软件对结构的粘滞阻尼器安装进行了设计,并研究了结构安装粘滞阻尼器的效果。主要内容包括,附加阻尼比的校核,结构整体地震反应,梁柱构件的出铰情况,子结构梁柱验算,阻尼器耗能及工作性能分析。(5)总结研究内容,并对粘滞阻尼减震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和发展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刘杨[5](2019)在《粘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及隔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现浇结构相比,具有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所需劳动力强度低、对环境影响小等优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由于节点脆弱、整体性差等原因导致地震发生时出现预制混凝土构件破坏较轻、各构件之间的连接部位却破坏极为严重的现象,制约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基础隔震技术能有效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增大阻尼、减小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把基础隔震技术应用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是提高其整体抗震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隔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会面临隔震层位移过大导致隔震支座发生剪切破坏的问题,应用隔震限位技术能有效限制隔震层的位移,目前多采用各类被动阻尼器作为隔震层限位器。本文研究的粘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crad-vd,cam response amplification device of viscous damper),具有力、位移、速度放大效应,能将直线运动转换成垂直方向限定范围内的往复直线运动,具有位移永不失效的特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crad-vd的设计及理论公式推导:在系统总结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一种新型粘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的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推导了crad-vd的理论计算公式,得出了恢复力模型滞回曲线,并给出了力、位移、速度、质量放大倍数的计算公式。2、crad-vd的伪静力试验研究:设计了两组不同凸轮偏心距的crad-vd进行伪静力试验对比,试验采用位移控制的正弦波和叁角波加载,通过改变加载频率、加载速度、加载幅值进行试验以研究其变化规律。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理论计算公式的正确性。3、基于matlab的crad-vd单自由度减震体系地震反应分析:建立了cradvd单自由度减震体系的运动方程,编制matlab非线性分析程序,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了单自由度体系、crad-vd单自由度减震体系、vd单自由度减震体系减震的减震效果、能量、反应谱、动力放大系数对比分析。4、crad-vd两自由度隔震体系地震反应分析:将隔震结构的上部结构简化成单质点,与隔震层形成两自由度隔震体系。将crad-vd作为隔震层限位装置研究极罕遇地震作用下两自由度隔震体系的限位效果和能量反应。5、隔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基于abaqus对一栋10层隔震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以及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分别对隔震层安装crad-vd和vd的隔震装配式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crad-vd在实际结构中的作用规律。(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9-05-23)
李小宁,王诚[6](2019)在《采用粘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消能减震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高烈度区某框架结构采用粘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设计。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en建立原结构模型和增设粘滞阻尼器的减震结构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粘滞阻尼器可大量耗散地震动能量,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减震效果较为显着,结构抗震性能满足预期性能目标。(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S1期)
冯光琦[7](2019)在《具位移二次放大机制的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造成巨大破坏。在建筑结构中安装阻尼器可以有效地降低这种破坏作用。但是输入阻尼器中的位移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阻尼器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放大输入阻尼器中的位移可以很好地解决结构层间位移过小而影响阻尼器性能发挥的问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对位移放大机制的放大原理与构造进行了分析,但是能够放大的位移有限。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位移二次放大机制,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国内外粘滞阻尼器的研究现状以及工程应用。(2)本文介绍了粘滞阻尼器的类型与性能。概括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研发的位移放大机制的放大原理与构造分析。(3)本文基于现有的新型向下肘节支撑位移放大机制和剪刀型支撑位移放大机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位移二次放大机制。通过PKPM设计软件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对安装设置有位移二次放大机制粘滞阻尼器的耗能减震结构的顶层最大位移、层间位移角和楼层最大加速度地震响应进行分析。(4)本文分析研究了安装设置有位移二次放大机制粘滞阻尼器的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本文对比研究分析这几种安装有不同位移放大机制的粘滞阻尼器的滞回曲线。以粘滞阻尼器参数作为控制变量,研究分析粘滞阻尼器的参数对建筑结构的耗能减震效果的影响,并对粘滞阻尼器在结构中的位置对建筑结构的耗能减震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对位移二次放大机制的放大系数进行了推导,并通过数值模拟对安装设置有位移二次放大机制粘滞阻尼器的耗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这些结果可为在耗能减震结构中设置耗能减震装置提供参考与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1)
黄浩贤[8](2019)在《附加粘滞阻尼器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工业化程度高,是实现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建造方式,但由于构件装配连接处可靠性不足,造成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本文运用消能减震技术,使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一布置粘滞阻尼器的七层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罕遇地震下附加粘滞阻尼器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广东建材》期刊2019年03期)
胡倩,刘天洋[9](2019)在《粘滞阻尼墙用于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框架结构减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粘滞阻尼墙对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框架结构的减震性能,运用SAP2000对未设置粘滞阻尼墙和设置粘滞阻尼墙的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评价其减震性能。对结构体系设置不同数量阻尼墙,对比分析阻尼墙数量对减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墙具有较好的减震性能,粘滞阻尼墙布置数量越多减震性能越好,但布置粘滞阻尼墙达到一定数量后,对减震性能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9年03期)
朱林,苏振超[10](2019)在《基于建筑结构层间位移比的粘滞阻尼器布置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在一些考虑因素较少的场地或结构设计初始阶段合理布置粘滞阻尼器,综合考量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及加速度等多种因素,提出一种以各层间位移与总层间位移的比例为控制函数来计算分配并合理布置每层阻尼器的方法。对比4种常用的阻尼器优化布置方法,2个算例的MATLAB时程分析与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建筑结构层间位移比的粘滞阻尼器布置方法在低层与高层结构中均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并可简化控制函数,减少计算量,是可行并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厦门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粘滞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综合考虑粘滞阻尼器减震装置参数(阻尼系数c_d、速度指数α_0)、结构非线性(强度折减系数R、结构屈服后与屈服前刚度之比α_1)等因素,分别建立弹性和弹塑性SDOF体系计算模型,系统研究了粘滞阻尼器支撑刚度k_b的变化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并建议了k_b的最小取值范围,最后通过具体算例验证了其适用性和准确性。该建议可供设计人员在采用非线性粘滞阻尼器进行减震结构设计时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粘滞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陈钰雪,张敏,邵海浪.巨震作用下非线性粘滞阻尼耗能RC框架结构减震性能分析[J].城市建筑.2019
[2].张克诚,王健.结构附设粘滞阻尼器的支撑刚度取值范围研究[J].特种结构.2019
[3].陈豆豆.非线性粘滞阻尼耗能框架结构减震性能及等效阻尼分析[D].广西科技大学.2019
[4].胡庆生.粘滞阻尼器在高烈度区框架结构中的应用[D].苏州科技大学.2019
[5].刘杨.粘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及隔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9
[6].李小宁,王诚.采用粘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消能减震设计[J].建筑结构.2019
[7].冯光琦.具位移二次放大机制的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分析与设计[D].兰州理工大学.2019
[8].黄浩贤.附加粘滞阻尼器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广东建材.2019
[9].胡倩,刘天洋.粘滞阻尼墙用于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框架结构减震研究[J].四川水泥.2019
[10].朱林,苏振超.基于建筑结构层间位移比的粘滞阻尼器布置方法[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