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保护的经济问题

草原保护的经济问题

一、草场保护的经济学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孙佳嫄[1](2021)在《《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中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第一章)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次翻译实践报告语料选自《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中的经济学和管理学》(Экономикаиуправлениев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ииохранеприродныхресурсов)(第一章),于2011年在俄出版。通过阅读原文,作者发现该语料为科学语体,在语言特点方面,本文介绍了语体特点、词汇和句子特点。科学语体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具有抽象性、紧凑性、准确性,要求笔者用词准确、表达方式严谨。在词汇方面,该文本存在大量形动词副动词短语及动名词,在句式方面,多使用长难句和被动结构,针对这些特点,笔者对所采用的翻译方法进行了归纳,用到的翻译方法有:词语补充法、词类转换、拆分法、句型转换、语序调整。针对材料中存在的专业术语和资源类名词,需要查证中文含义,在翻译过程中,查证能力得到了提升,对以后翻译科学文本有所帮助。

石自忠,王明利[2](2021)在《中国牧草产业政策:演变历程与未来展望》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牧草产业扶持政策可划分为生态型和生产型两类,历经生态型政策主导时期(1978~2007年)、生产型政策起步时期(2008~2014年)和生态生产型政策综合推进时期(2015年至今);牧草产业政策演变呈现出支持导向逐步优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政策内容不断完善、扶持对象愈加明确等特征,但仍存在政策支持力度和广度不够、政策支持关键环节薄弱、政策实施内容亟待优化、政策撬动社会化服务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建议完善牧草产业政策支持体系,攻克牧草产业关键薄弱环节,优化牧草产业政策实施内容,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牧草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齐文强[3](2020)在《西部典型草地土壤质量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西部牧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草场之一,西部牧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西部牧区的生态环境承受着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而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牧区草原生态环境质量的研究已经成为指导草原生态环境高质量管理关键,也是近期生态环境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为了了解西部典型牧区的草地生态环境状况,本论文根据已有的理论和数据,以鄂托克旗、肃南县、乌兰县为研究对象,分析草原生态环境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近年来草原系统生态环境变化特征,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选择鄂托克旗、肃南县、乌兰县为研究对象,利用GIS技术、遥感技术,统计了土壤指标和地理空间分布情况,以此得到研究区域土壤的容量、土壤机械组成、PH值、含盐量、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饱和导水率等指标。从各项指标的统计上,可以看出,在土壤容重上,鄂托克旗与乌兰县在研究时间内波动下降,而肃南县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土壤机械组成上,鄂托克旗砂粒含量整体增加,粘粒含量减少,变异状况为中等,肃南县和乌兰县土壤砂粒含量整体呈现减少,粘粒含量减少,变异状况为弱性变异;在土壤pH值上,鄂托克旗和肃南县土壤PH在8.5左右,呈弱碱性,乌兰县土壤PH在7.5-8.5左右,弱碱性;土壤含盐量上,鄂托克旗和肃南县整体增加,强变异,而乌兰县土壤含盐量整体较少,弱变异;有机质含量统计上鄂托克旗最低,肃南县居中,乌兰县最高;在土壤全氮含量上,鄂托克旗土壤全氮含量处于0.080~1.932 g/kg之间;肃南县土壤全氮含量处于0~1.490 g/kg范围内;乌兰县含量处于0.340~2.840 g/kg之间;在土壤铵态氮含量上,鄂托克旗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属于中等变异程度外,其余均为强变异性;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上,乌兰县最小,鄂托克旗最大,肃南县居中;在土壤速效钾含量上,鄂托克旗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开始下降,其余上升;在土壤饱和导水率上,鄂托克旗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小于亚表层,而肃南县和乌兰县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大于亚表层,除鄂托克旗的亚表层土壤为强变异性外,其余地区土壤均为中等变异性。从各项指标的空间分布来看,在土壤容重上,鄂托克旗呈现由西北地区往东南地区呈明显的梯度下降,趋势一致;乌兰整体趋势从北偏西方向至东南方向逐步递增。肃南县:北中部地区容重更小,向四周逐步递增;有机质含量分布:鄂托克旗整体呈现由西北地区往东南地区呈明显的梯度下降。乌兰县北中区有机质含量更多,肃南县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渐递减,呈现出阶梯性;PH:鄂托克旗0~20cm变化不明显,但20~40层变化明显整体呈现出pH偏大乌兰县0~20cm层pH由西向东呈梯形增大,20~40cm层上由西向东北呈梯形增大;肃南县0~20cm层pH由西向东呈梯形减小,20~40cm层上由西向东南呈梯形减小,20~40cm层西北方向局部地区由些许反常;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布规律:鄂托克旗0~20cm层速效钾含量由南向北方向呈山凸型递减,20~40cm层以东方向和西南方向局部地区为中心点向四周递减;乌兰县0~20cm层速效钾含量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呈平缓山凸型递增,20~40cm层以东北方向局部地区为中心点向西南方向递减。肃南县在0~20cm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平缓逐步递减,20~40cm由东向西方向呈右凸逐步递减;土壤全磷含量分布规律:鄂托克旗20~40cm层以整块区域中部为中心向西和东方向递减,中偏北方向地区最大。乌兰县0~20cm层全磷含量由北向南递减,20~40cm层以西向东方向递减,分级明显。肃南县0~20cm层变化趋势无明显特征,以东方向局部地区值为大,20~40cm层以西向东方向递减,且在中部明显分级;土壤全氮含量分布规律:鄂托克旗20~40cm层以东南和西南方向往北地区递减,以东南局部地区最大和西南局部地区最大。乌兰县0~20cm层西部地区以北向南逐步递减,东部地区以南向北递减,20~40cm整体以北向南递减,东南局部地区反常。土壤全氮含量分布规律。肃南县20~40cm层以东南和西南方向往北地区递减,以东南局部地区最大和西南局部地区最大;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布规律:鄂托克旗整体以东向西递减且分级明显,东方向局部地区较低。乌兰县和肃南县0~20cm层以东向西递减,20~40cm层以西向东递减,两个层上呈现除相反趋势;土壤铵态氮含量分布规律:鄂托克旗20~40cm以西北方向为最值呈现出球形,向东方向递减,分级明显。乌兰县和肃南县0~20cm层相比20~40cm层在东南地区相对变化较为平滑;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布规律:鄂托克旗区域整体呈现从西往东递增,20~40cm层由东南方向至西北方向逐步递减。乌兰县和肃南县整体呈现从西和东方向往地区中部递减。通过对上述研究指标的分析,得出研究区域内土壤质量的整体情况,为研究区域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实现退耕还林还草,提高草地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也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草地生态环境系统作出应有的贡献。(2)分析了研究区域的气象指标、植被覆盖度、水资源生态承载因子、土地利用因子、社会经济指标,同时基于以上各类指标分析的结果,利用“压力-状态-相应”模型,构建了西部典型牧区草地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利用求根法计算出权重,并得出生态环境评价的结果:从整体看三个研究区域生态环境都有明显变好的变化趋势。其中鄂托克旗草原生态质量变化恢复最快,乌兰县次之,肃南县恢复最慢。在目前的恢复变化趋势下,鄂托克旗、肃南县、乌兰县草原生态分别在2023、2039、2029年草原生态恢复为极高生态环境质量。鄂托克旗草原生态质量在0.31~0.72之间波动,平均值为0.51,属于中等生态质量。肃南县草原生态质量在0.34~0.66之间波动,平均值为0.49,属于中等生态质量。乌兰县草原生态质量在0.35~0.69之间波动,平均值为0.53,属于中等生态质量。(3)为了快速、准确获取多源的西部牧区生态环境信息,分析生态环境专题信息的变化特征,提高区域内信息管理水平,从而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现状,搭建了针对西部牧区研究区域建设一个生态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并从数据库的基本需求、数据库的构建流程及数据库的功能介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上述的研究分析,梳理了土壤质量及草地生态环境评价的理论研究,统计了鄂托克旗、肃南县、乌兰县的各类土壤质量指标和空间分布情况,揭示了研究区域土壤质量的特点,评价了草原生态环境效应,搭建了项目数据库,希望本文能够为维护草原生态系统和提高草地生产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马莉玲[4](2020)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民收入的影响 ——基于Meta分析和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旨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同时,兼顾牧民收入与牧区经济发展,是现阶段我国重要的草原保护措施,而补奖政策对牧民收入的影响是评价政策效果的重要内容。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补奖政策对牧民收入的影响效果评价不一,本文通过梳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内涵与理论基础,首先基于文献资料数据采用Meta分析法定量整合已有研究成果,评估补奖政策对牧民收入的影响效果;其次基于甘肃和青海省12个牧业县牧户调研数据,采用计量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民总收入、畜牧业收入及非畜牧业收入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第一、Meta分析效应显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可以促进牧民收入,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结果表明异质性来源于研究的年份、研究采用的估计方法和研究区域。第二、计量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可以提高牧民家庭总收入。收入提高一方面是由于补奖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奶制品收入的增加。奶制品收入增加的原因在于母畜数量增加。补奖政策对家畜总数无显着影响,对出售家畜的收入无显着影响。第三、补奖政策对牧民非畜牧业收入没有显着影响。对外出务工人数无显着影响,对牧民生计策略没有影响。支出方面,牧民获取的补奖收入更愿意购买饲草料,而不是家庭教育、医疗、人情往来或其他。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实施差异化的补奖标准和措施,避免“一刀切”。第二、加强补奖政策落实与监管。第三、促进培育新型职业牧民,提高牧民教育水平,培训牧民生产经营技能。第四、大力发展牧区第三产业,增加非牧就业机会,促进牧区劳动力转移,减少草原压力。

李亚菊[5](2020)在《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玛纳斯河流域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各国结合自身的国情以及自然资源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发展方案。其中,我国在结合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出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案,而国土空间规划是空间结构发展的行动指南,此外,在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中针对不同地区主体功能的不同,提出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概念,并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相关指导理论,其中有“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相关要求,加强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推动其合理有序的发展,加强国土空间结构的科学规划与开发,从而达到完善区域发展的政策要求以及经济发展布局[1]”,玛纳斯河流域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区域区位的争夺,如玛纳斯河在区域的归置上存在的管理权的争夺,流域内上下游水资源的配置问题,流域内人地关系问题等等矛盾突出。文章是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对玛纳斯河流域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主要从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三类空间来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在文章相关研究中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人口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以及国土空间中土地利用的发展变化分析,结合流域内各地区城市规划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总结流域内自2001年以来玛纳斯河流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以及城镇化发展过程、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流域内空间结构现状等,梳理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来分析总结流域内国土空间结构布局以及存在的区域空间布局问题。文章总体采用了“生态空间发展演变─城镇空间格局与过程分析─农业空间变化演变─空间结构识别─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与优化”的研究思路。研究得出:(1)玛纳斯河流域内社会经济和城镇发展空间分布格局初步形成,以石河子为发展中心的石玛沙城镇组团也已初具雏形,但是中心发展区对周边县域发展的带动性不够强,市域内以及县域中心发展区对乡镇之间发展的辐射带动性较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资源环境的争夺,这主要是由于在流域的管理上存在的职能不明确、不清晰而引发的矛盾,且不同的地区在规划层面存在一定的空间错位与边界模糊的情况,区域内部的空间发展衔接不够紧密,在兵地融合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市县之间的发展缺乏协调规划;在土地利用与管理上,存在不合理利用以及过渡开采的情况,使得人地关系矛盾较为突出。结合人地关系系统理论分析,影响玛纳斯河流域内空间布局的因素主要有“约束”-“驱动”两个方面,即自然因素以及人文因素,其中,对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不足以及不合理利用的方式使得土地资源匮乏,从而限制其自身的发展,而关于政府政策引导以及经济利益的诉求是促使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要驱动因素。(2)结合玛纳斯河流域内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对于未来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发展定位,玛纳斯河流域内城镇发展采用“一极多轴”以及“点-轴-面”的空间综合开发模式,进而推动城镇组群及乌鲁木齐都市圈社会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多核心、多轴、多副中心的国土空间格局,为新疆社会经济以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3)结合玛纳斯河流域内不同功能区分布模式、开发密度以及未来发展潜力,并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及《新疆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外部发展要求,提出优化后的空间结构呈现“三区一带两核”的整体格局。根据“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思路对玛纳斯河流域进行梯度发展的策略。在流域中游地区依托乌鲁木齐都市圈的发展,发挥乌鲁木齐、石河子市“双核”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在流域的上下游作为生态保护的主体功能区,建议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生态产业以及特色农业产业,优化流域内产业结构,促进其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杨曾辉[6](2020)在《传统生业结构中的“废物”的循环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了循环经济理论,核心旨趣是对资源实现多渠道、多层次反复利用,20世纪90年代,循环经济理念被引入到中国。但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往往处于一种"两张皮"状态,传统生业结构中的"废物",在当代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过程中,始终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是被视为"真正的"废物去认知和处置,由此引发传统生业结构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如果突破"人类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二元分析窠臼,那么传统生业结构中的"废物",实则是循环经济理念实践过程中的重要结构因子,因为它们可以助推经济建设与生态维护这对矛盾体的回归。仅就这一内涵而言,传统"废物"及其利用方式,就足以跻身循环经济理论中,成为循环经济研究的对象,而首当其冲者,是要突破工业文明进化观泛滥下的线性思维定式。

叶善青[7](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丁宇[8](2021)在《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文中提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地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4.8%,山区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5%,山区GDP仅为全国的30%左右。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总体走向的重要因素,决定着全国区域发展基本格局的根本改善。自工业化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始终面临着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方式与合理空间组织的挑战。但是,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下,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效益的改善和提升极为迟缓,以致我国西部内陆山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理念和城镇化路径的转变成为山地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由于地理环境差异而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从美国“锈带(Rust Belt)”的治理到中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均反映出同样的现实需求:怎样依据“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的原则,突破地理开发条件的制约,从而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环境的根本改善。这一问题不仅是现代经济学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而且更是现代国家治理必须直面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源环境基础、地理开发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三者对山地城镇化发育的影响,评价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条件对人口、经济要素集聚及城镇空间发育的作用机制,揭示影响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制约要素,为探索山地城镇化合理的发展路径、化解我国现代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论文的研究成果表明:第一,山地城镇化是西部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国以来,我国山地现代城镇化起步较晚,与东部地区相比,一方面由于以传统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城镇化发育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发育;另一方面由于城镇自身产业结构演进失衡,社会生产创新能力不足,结果导致山地城镇化发育水平长期滞后。只有通过山地工业化和城镇化两者演进的有序和良性互动,建立适宜当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城镇集聚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体系,才是解决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多层次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西部山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基本途径。第二,山地的特殊地理开发条件是实现当地资源环境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效益最大化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越来越突出。但因人口过快增长和开发方式粗放,山区的人地关系已进入相对紧张阶段,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作用下,居高不下的资本投入和运行维护成本使得交通基础设施无法承受传统资源性产品社会生产及其空间集聚活动的增长压力,以致赶超式大一统开发模式难以为继。第三,低运价比和绿色环保的社会商品生产体系建设是改善和提升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率的有效路径。在改善山区劣势的地理环境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要实现山地资源开发价值最大化还需通过经济内外在发展要素的有效联动。换言之,西部山区转型发展亟需从山地工业化、运输化和城镇化三大系统的合理时空协调中寻求出路。坚持产业生态化,建立以特色终端产品制造为中心的社会生产体系,培育多功能支撑、多元化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此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资源开发与市场发育需求,实现山地经济发展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全面提升。第四,政府主导的长期“输血型”发展模式不能解决山区发展潜能激活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证研究及案例分析表明,现代山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从山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实际条件出发寻求地域环境有别、发展方式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只有选对山地城镇化的合理路径,才有可能超越社会生产投入成本(运输和环境成本)的约束,改变生活方式进而改变生产方式,从而形成市场主导的内生式发展机制,真正实现效益与公平有机结合原则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从“被动输血”方式向“主动造血”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基于资源环境基础与地理开发条件综合评价,分析复杂地理环境下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而揭示山地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以此把握决定西部山区人地关系的内在协调机理,为山地城镇化路径选择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二是依据我国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压力的测算,确定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及总体特征,以此判断未来区域资源环境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走向与生态文明发展的目标选择;三是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验证了地理环境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揭示出西部内陆山区社会生产投入成本居高不下的成因,从而确定城镇化发展模式个性化选择的必然;四是基于我国山地工业化时期的人地关系特征,探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修改的合理性,提出了适合山地城镇化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关士琪,张岩,王变变,李丽华[9](2019)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基于13篇关于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满意度研究文献的3074个样本量,运用meta分析法研究了我国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且分析了影响因素的异质性及其来源。结果表明,牧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量、家庭补贴收入、家庭牧业收入、牲畜量、饲草料支出、补偿金发放及时程度、草地退化程度及牧民对补偿金发放标准的满意程度均对补奖政策的满意度存在显着正向影响,而牧民性别不存在显着影响;各变量并不存在发表偏倚;家庭人口数量、补贴收入和牧民对补偿金发放标准的满意程度存在较显着的异质性;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异质性的来源是变量的测量方式和地区差异等因素。

周志波[10](2019)在《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全球农业资源环境呈现总体持续恶化趋势,农业生产基础环境不断遭到侵蚀和破坏,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威胁到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形势也不容乐观,同时面临内源性面源污染和外源性面源污染的双重压力,这将严重制约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议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时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因此,研究农业面源污染规制问题,具有宏大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理论研究表明,环境税在点源污染规制方面比较有效,发达国家的政策实践也证实,环境税规制点源污染具有有效性。但是,环境税制度能否向农业面源污染延伸呢?如果可行,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是否有效呢?由此,提出本文研究的科学问题——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是否具有有效性?本文将在既有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建立基准分析框架,利用实验经济学、博弈论、制度经济学等方法,分析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问题,随后放松相关经济假设,寻求最优的环境税政策工具组合,并就具体的制度设计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趋势、经济规制理论基础及规制工具选择。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全球和国内农业面源污染发展态势,阐述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和规制的相关理论,分析各种规制政策工具的比较优势。(2)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在外部性内生化和有条件的完全信息情境下,构建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基准分析框架,主要运用博弈论、实验经济学等方法,从效率性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环境税机制和集体罚款机制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进一步放松基准模型假设,引入减排成本信息不对称和污染者异质性,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集体罚款和污染总量型环境税机制下污染者的合作共谋行为,对两种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再检验。(3)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政策工具组合。进一步细化农业生产过程,在一个局部均衡分析框架下,研究基于环境税和环保补贴的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的政策效应,并据此得出最优的政策工具组合。(4)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设计。根据理论研究结果,就中国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模式选择、制度要素设计和配套制度建设等提出具体建议。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可行性。从技术层面讲,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技术可行性,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作用的比较优势。从政治层面讲,只要制度设计科学合理,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政治可行性。(2)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有效性。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比较分析发现,要素投入型环境税、产出水平型环境税两种机制在效率性和稳定性方面都令人满意。以规制效率性、实验组间稳定性和博弈轮次间稳定性三个指标为依据,对几种机制的优先级按由高到低排序为:要素投入型环境税→产出水平型环境税(与要素投入型环境税基本相当)→污染总量型环境税→集体罚款→污染总量型环境税—补贴。(3)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双向激励。实现社会最优的方法很多,但最优的环境税规制政策组合包含三大工具,即要素投入型环境税、产出水平型环境税、绿色农业发展补贴。(4)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科学的制度设计以确保合意性。在制度模式选择层面,要坚持财政中性改革原则,实行政策预告、试运行、专款专用等制度,并防止出现“框架效应”。在税制要素设计层面,需要重点关注规制对象、规制标准和规制手段,可以通过间接规制达到政策目标。在配套制度建设层面,需要从法律法规、财政预算、农业技术推广认证、工程技术和强制管制等方面加强保障。本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结果,对农业面源污染规制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1)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分类施策。农业面源污染的规制应当根据面源污染的不同特征和各种规制政策的适用范围,进行分类规制、综合施策。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性比较优势,在污染排放弹性大、污染损害小且环境破坏可逆的情境下才能得到有效发挥。(2)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双向激励。农业面源污染的规制,需要从正向和反向两个方面同时给予面源污染者激励,建立一种双向激励机制,以更好地实现环境政策目标。(3)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纠正政策偏差。本文的研究表明,要素投入型环境税和产出水平型环境税,在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具有效率性和稳定性,并且相对其他机制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建议调整当前关于污染性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品和农业产出品的增值税政策,实行统一的增值税税率。一方面,理论上的增值税制度要求实行单一的税率,并尽量减少免税和不征税的环节,以保持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另一方面,对污染性要素投入品和产生污染较多的农产品征收统一的增值税,有利于纠正免税或实行低税率政策可能诱导面源污染过度排放的政策偏差。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四个方面的创新:(1)信息约束下的间接规制。鉴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随机性和不易观测性,在信息不对称的约束条件下,突破传统庇古税(Pigouvian tax)理论的直接规制框架,按照间接规制思路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规制,规避了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相关信息需求。(2)面源污染外部性的内生化。在有条件的信息不对称情境下,考虑污染者与环境之间的反馈效应,假设农业面源污染者本身受到污染的影响,将面源污染的环境负外部性内生化,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环境税机制及集体罚款机制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3)实验经济学方法的适切应用。在环境税并未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实际单独征收的背景下,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对政策情境进行模拟,使得研究结论更具可信性、政策建议更具可行性。(4)统一框架下的政策模拟。构建一个基准框架,将四种环境税机制和集体罚款机制放在同一框架内进行比较分析,以无规制的情境为基准,模拟了各种规制机制的政策效应,并根据效率性和稳定性两个层面的三个指标,对各种规制机制进行排序。

二、草场保护的经济学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场保护的经济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中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第一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翻译过程描述
    1.1 译前准备
    1.2 译中梳理
    1.3 译后审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本的语言特点
    2.1 文本的语体特点
        2.1.1 抽象性
        2.1.2 准确性
        2.1.3 紧凑性
    2.2 文本的词汇特点
        2.2.1 术语的使用
        2.2.2 形动词短语的使用
        2.2.3 副动词短语的使用
    2.3 文本的句子特点
        2.3.1 被动句的使用
        2.3.2 复杂句式的运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本的翻译方法
    3.1 长难句拆分法
    3.2 词句转换法
        3.2.1 句型转换法
        3.2.2 词类转换法
    3.3 语序调整法
    3.4 词语补充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反思
    4.2 翻译经验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术语表
附录二:原文/译文

(2)中国牧草产业政策:演变历程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牧草产业政策演变历程
    1.1 生态型政策主导时期(1978~2007年)
    1.2 生产型政策起步时期(2008~2014年)
    1.3 生态生产型政策综合推进时期(2015年至今)
2 牧草产业政策演变特征
    2.1 政策支持导向逐步优化
    2.2 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2.3 政策扶持内容不断完善
    2.4 政策支持对象愈加明确
3 牧草产业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
    3.1 政策支持力度和广度不够
    3.2 政策支持关键环节薄弱
    3.3 政策实施内容亟待优化
    3.4 政策撬动社会力量不够
4 政策展望
    4.1 完善牧草产业政策支持体系
    4.2 攻克牧草产业关键薄弱环节
    4.3 优化牧草产业政策实施内容
    4.4 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3)西部典型草地土壤质量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环境评价的内涵
        1.2.2 草地生态环境评价的内涵
        1.2.3 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1.2.4 草地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概况与技术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人文、社会
        2.1.4 气候与水文
        2.1.5 土地与植被
    2.2 数据来源
        2.1.1 土壤数据
        2.1.2 遥感数据
        2.1.3 其他资料
    2.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3 草地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研究
    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2 气象指标
        3.2.1 干燥度指数(AI)
        3.2.2 降水距平百分率(D_p)
        3.2.3 前期降水指数(API)
        3.2.4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3.3 土壤指标研究
        3.3.1 土壤指标
        3.3.2 土壤质量指数
        3.3.3 水土流失量
        3.3.4 土壤养分流失量
    3.4 植被特征指标
        3.4.1 植被指标
        3.4.2 植被覆盖度
        3.4.3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指数(NPP)
        3.4.5 群落多样性指数
    3.5 水资源特征指标
        3.5.1 水资源指标
        3.5.2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
        3.5.3 水资源赤字/盈余
        3.5.4 水资源负载指数
        3.5.5 水网密度
    3.6 土地利用指标研究
        3.6.1 土地利用指标
        3.6.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
        3.6.3 景观干扰度
        3.6.4 破碎度指数
        3.6.5 分离度指数
        3.6.6 景观安全度指数
    3.7 社会经济指标研究
        3.7.1 社会经济指标
        3.7.2 人口密度
        3.7.3 自增率
        3.7.4 经济密度
        3.7.5 放牧强度
        3.7.6 城市化率
        3.7.7 旅游压力指数
        3.7.8 旅游环境容量
        3.7.9 垦殖指数
    3.8 草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3.8.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3.8.2 数据标准化
        3.8.3 评价指标计算
    3.9 本章小结
4 西部典型牧区草地土壤质量分析研究
    4.1 土壤指标统计分析
        4.1.1 土壤容重统计分析
        4.1.2 土壤机械组成统计分析
        4.1.3 土壤pH统计分析
        4.1.4 土壤含盐量统计分析
        4.1.5 土壤有机质含量统计分析
        4.1.6 土壤全氮含量统计分析
        4.1.7 土壤铵态氮含量统计分析
        4.1.8 土壤硝态氮含量统计分析
        4.1.9 土壤全磷含量统计分析
        4.1.10 土壤有效磷含量统计分析
        4.1.11 土壤速效钾含量统计分析
        4.1.12 土壤饱和导水率统计分析
        4.1.13 研究区域土壤统计特征
    4.2 土壤指标地理空间分布研究
        4.2.1 土壤容重分布规律
        4.2.2 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规律
        4.2.3 土壤pH分布规律
        4.2.4 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布规律
        4.2.5 土壤全磷含量分布规律
        4.2.6 土壤全氮含量分布规律
        4.2.7 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布规律
        4.2.8 土壤铵态氮含量分布规律
        4.2.9 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布规律
    4.3 本章小结
5 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分析研究
    5.1 气象指标分析研究
        5.1.1 年均降水量变化
        5.1.2 年均气温变化
        5.1.3 干旱指数
    5.2 植被覆盖度指数
        5.2.1 鄂托克旗覆盖度指数
        5.2.2 乌兰县覆盖度指数
        5.2.3 肃南县覆盖度指数
    5.3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因子分析
        5.3.1 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分析
        5.3.2 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因子分析
    5.4 土地利用因子分析
        5.4.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4.2 土地利用数量和结构变化分析
        5.4.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5.4.4 垦殖指数
        5.4.5 人均耕地面积
    5.5 社会经济指标分析
        5.5.1 人均粮食占有量
        5.5.2 经济密度
        5.5.3 人均农林牧渔产值
        5.5.4 农业机械总动力
    5.6 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5.6.1 西部典型牧区草原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6.2 数据标准化与指标权重确定
        5.6.3 评价标准的确定
        5.6.4 西部典型牧区草原生态环境质量时间变化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西部牧区典型区域生态环境数据库构建
    6.1 数据库构建的基本需求
        6.1.1 数据库的功能需求
        6.1.2 数据库构软件需求
        6.1.3 其他需求
    6.2 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流程
        6.2.1 结构功能设计
        6.2.2 主要功能流程
    6.3 数据库主要功能介绍
        6.3.1 系统登录
        6.3.2 基础数据库查询和展示
        6.3.3 评价指标数据查询和展示
        6.3.4 环境综合评价等级划分
        6.3.5 数据库的维护
        6.3.6 数据库的发布
    6.4 本章小结
7 主要研究结论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4)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民收入的影响 ——基于Meta分析和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1.2 草原生态恶化的严峻性
        1.1.3 提高牧民收入的必要性
    1.2 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相关理论基础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Meta分析的补奖政策对牧民收入的影响
    2.1 Meta分析简述
        2.1.1 内涵与定义
        2.1.2 起源与发展
        2.1.3 主要优势
        2.1.4 Meta回归
        2.1.5 Meta分析应用现状
    2.2 样本文献与数据处理
        2.2.1 样本文献筛选
        2.2.2 效应量选择
    2.3 Meta分析与检验
        2.3.1 合并效应量
        2.3.2 敏感性分析
        2.3.3 调节效应
        2.3.4 发表偏倚检验
        2.3.5 异质性检验
    2.4 异质性来源分析
        2.4.1 亚组分析
        2.4.2 Meta回归分析
    2.5 累积Meta分析
        2.5.1 累积Meta分析原理
        2.5.2 累积Meta分析
    2.6 Meta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基于实证研究的补奖政策对牧民收入的影响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
    3.3 样本特征
    3.4 变量选取
    3.5 计量模型构建
    3.6 回归分析
    3.7 计量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4.2 政策建议
    4.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玛纳斯河流域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2.4 数据类型与来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流域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1.3.2 文献综述
2 理论基础与区域概况
    2.1 主要理论基础
        2.1.1 空间结构理论
        2.1.2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理论研究
        2.1.3 人地关系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研究区概况
3 玛河流域生态格局与过程分析
    3.1 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空间分布格局
    3.2 生态环境空间结构布局分析
        3.2.1 数据来源与方法
        3.2.2 结果分析
    3.3 流域生态环境变迁影响因素分析
        3.3.1 自然与社会因素
        3.3.2 政府政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3.3 水资源利用方式及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玛河流域城镇发展空间格局与过程分析
    4.1 流域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4.2 玛河流域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差异
        4.2.1 总体经济发展水平
        4.2.2 流域经济绝对差距
        4.2.3 流域经济发展相对差距
        4.2.4 玛纳斯河流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变
        4.2.5 流域经济发展空间集聚特征
        4.2.6 流域内各行政区经济发展特征
    4.3 人口与城镇化格局及过程分析
        4.3.1 人口发展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其测度方法
        4.3.2 空间分异特征
        4.3.3 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
        4.3.4 玛纳斯河流域人口分布特征
    4.4 城镇空间分布
        4.4.1 城镇化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
        4.4.2 石河子发展区─区域城镇群发展的核心区
        4.4.3 玛纳斯县空间布局
        4.4.4 沙湾县功能空间布局
    4.5 石玛沙城镇组群的发展空间探析
5 玛河流域农业空间格局与过程分析
    5.1 玛河流域内农业空间分布模式
    5.2 玛河流域内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5.3 玛河流域内国土空间利用现状及变化特征
        5.3.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
        5.3.2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的研究
        5.3.3 人地关系变化
        5.3.4 土地利用动态度的分析
        5.3.5 土地利用类型方向转移的探讨
    5.4 土地利用变化的探究
    5.5 农业空间格局与过程变化分析
6 玛河流域空间结构与优化研究
    6.1 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基本特征
    6.2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
    6.3 玛纳斯河流域国土空间优化
        6.3.1 玛纳斯河流域空间结构优化的外部环境
        6.3.2 流域城镇体系优化
        6.3.3 流域农业空间优化
        6.3.4 流域生态空间优化
    6.4 玛河流域空间结构优化思路
7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
参考文献
表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6)传统生业结构中的“废物”的循环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过程与问题:循环经济在中国
二、在“资源”与“废物”之间:作物秸秆的跨时空命运
    1. 将其作为牲畜饲料去加以使用。
    2. 将作物秸秆作为燃料使用。
    3. 作为辅助建材去使用。
    4. 作为厩肥去利用。
三、无意识产物,还是有意识结果:工业文明下的真正废物
四、从废物到资源:围绕“粮食安全”的废物利用新路径
五、余论

(7)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结构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减贫
        三、生态贫困
        四、精准生态扶贫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二、空间分布考察
        三、耦合度评价
        四、数据验证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一、划分原则
        二、划分依据
        三、主要类型辨识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一、实践进展情况
        二、典型实践案例
        三、现有实践成效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基本概念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区位理论与集聚经济
        2.1.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2.1.3 新经济地理空间集聚理论
        2.1.4 比较优势理论
    2.2 相关研究
        2.2.1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
        2.2.2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2.2.3 促进山区发展的对策研究
        2.2.4 研究述评
    2.3 本章小结
3 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
    3.1 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3.1.1 区域经济发展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1.2 区域发展战略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2 自然地形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3.2.1 山地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3.2.2 自然地形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3 交通运输与城镇化相互作用机制
        3.3.1 交通运输对城镇化的影响
        3.3.2 城镇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4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作用机制
        3.4.1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
        3.4.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演变
    3.5 本章小结
4 西南地区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发育特征分析
    4.1 经济基础综合测度
        4.1.1 经济发展历程
        4.1.2 工业化发展阶段
        4.1.3 竞争能力测度
        4.1.4 影响因素分析
    4.2 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
        4.2.1 人口城镇化
        4.2.2 经济城镇化
        4.2.3 整体城镇化
        4.2.4 城镇空间拓展
    4.3 城镇等级结构变化分析
        4.3.1 人口规模等级结构
        4.3.2 城市经济等级结构
        4.3.3 城市空间等级结构
        4.3.4 城市消费等级结构
        4.3.5 城市职能和类型多样化
    4.4 本章小结
5 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压力评价
    5.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及特征
        5.1.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
        5.1.2 资源环境本底特征
    5.2 资源环境要素供需状态评价
        5.2.1 土地资源
        5.2.2 淡水资源
        5.2.3 矿产与能源
        5.2.4 森林与草地资源
        5.2.5 资源开发压力评价
    5.3 资源环境开发对城镇化影响评价
        5.3.1 “地—地”关系评价
        5.3.2 “人—地”关系评价
        5.3.3 资源开发的负面效应
    5.4 本章小结
6 交通运输对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6.1 交通运输主要特征
        6.1.1 运输网络发展
        6.1.2 专业化程度
        6.1.3 运输距离
        6.1.4 运输成本
        6.1.5 运输能耗
    6.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的测度
        6.2.1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6.2.2 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6.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6.2.4 VAR模型的估计及脉冲分析
    6.3 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6.3.1 实证模型选择
        6.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6.3.3 实证过程及实证结果
        6.3.4 基于实证结果的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我国山地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7.1 山地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7.1.1 对区域发展差异与不平衡问题的再认识
        7.1.2 对效率与公平抉择问题的再认识
    7.2 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7.2.1 瑞士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7.2.2 贵州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7.3 山地城镇化发展思路与措施
        7.3.1 总体发展思路
        7.3.2 发展路径选择
        7.3.3 主要措施及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1.1 牧民个体特征
    1.2 家庭特征
    1.3 外界条件因素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1.1 文献纳入和剔除的标准
        2.1.2 文献资料的提取和编码
    2.2 研究方法
        2.2.1 效应值
        2.2.2 异质性检验与模型的选择
        2.2.3 发表偏倚检验
        2.2.4 meta回归分析
        2.2.5 亚组分析
3 变量选取和理论预期
    3.1 牧户的个体特征
    3.2 牧户的家庭特征
    3.3 外界条件因素
4 结果与分析
    4.1 统计检验及结果分析
    4.2 meta回归分析与亚组分析
        4.2.1 调节变量的选择
        4.2.2 meta回归分析
        4.2.3 亚组分析
5 结论和建议

(10)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标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理论框架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点
        1.4.1 信息约束下的间接规制
        1.4.2 面源污染外部性的内生化
        1.4.3 实验经济学方法的适切应用
        1.4.4 统一框架下的政策模拟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借鉴与术语界定
    2.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主流研究
        2.1.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的发轫
        2.1.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效应机制
        2.1.3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效率问题的质疑
        2.1.4 农业面源污染者的合作共谋问题
    2.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理论前沿
        2.2.1 合作共谋因素和团队绩效机制的引入回应质疑
        2.2.2 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引领理论前沿
        2.2.3 政治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得到更多关注
    2.3 相关研究评述
        2.3.1 国内外研究对比
        2.3.2 相关研究的贡献
        2.3.3 相关研究的不足
        2.3.4 今后研究的方向
        2.3.5 本文研究的理论贡献
    2.4 理论借鉴
        2.4.1 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相关理论
        2.4.2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的相关理论
    2.5 基本概念界定
        2.5.1 污染
        2.5.2 环境税
        2.5.3 规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规制政策工具比较
    3.1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3.1.1 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
        3.1.2 全球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3.1.3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3.2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政策工具类型
        3.2.1 基于命令控制的规制政策
        3.2.2 基于市场机制的规制政策
        3.2.3 基于工程技术的规制政策
        3.2.4 基于公众参与的规制政策
    3.3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的关键问题及政策工具选择
        3.3.1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三大关键问题
        3.3.2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政策工具的适用范围和比较优势
        3.3.3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政策工具(组合)的选择
    3.4 农业面源污染经济规制的常规政策工具
        3.4.1 农业面源污染常规经济规制机制的基本类型
        3.4.2 农业面源污染常规经济规制机制的比较优势
        3.4.3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经济规制工具
    3.5 农业面源污染经济规制政策需要突破的难题
        3.5.1 信息不对称
        3.5.2 污染排放与污染结果间的随机性
        3.5.3 面源污染对污染者的负外部性
        3.5.4 面源损害对污染者的反馈效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基准框架
    4.1 基准框架
        4.1.1 研究基础
        4.1.2 研究方法
        4.1.3 研究框架
    4.2 理论模型
        4.2.1 基本假设
        4.2.2 理论预测
        4.2.3 合作共谋行为
    4.3 实验设计
        4.3.1 实验描述
        4.3.2 实验参数设定
        4.3.3 评估标准:效率性和稳定性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农业面源污染者的要素投入决策
        4.4.2 各种规制机制的效率性和稳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污染总量型环境税和集体罚款机制有效性再检验
    5.1 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与农业面源污染者合作共谋
        5.1.1 公共物品供给与面源污染减排
        5.1.2 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
        5.1.3 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的实验经济学研究
        5.1.4 面源污染减排“志愿者困境”的实验经济学研究设计
    5.2 博弈模型和实验设计
        5.2.1 理论模型
        5.2.2 实验设计
    5.3 理论预测
        5.3.1 完全信息情境
        5.3.2 不完全信息情境
    5.4 实验结果分析解释
        5.4.1 实验结果
        5.4.2 完全信息情境的分析
        5.4.3 不完全信息情境的分析
        5.4.4 路径依赖效应
        5.4.5 偏好类型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政策工具组合
    6.1 研究基础
        6.1.1 环境税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的发端
        6.1.2 环境税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的设计
    6.2 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基本模型
        6.2.1 模型假设
        6.2.2 模型设定
        6.2.3 社会最优问题
        6.2.4 私人利润最大化问题
    6.3 最优环境税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
        6.3.1 情境1:最优庇古税情境
        6.3.2 情境2:完全信息情境
        6.3.3 情境3:可以观测投入数量的有限信息情境
        6.3.4 情境4:可以观测部分产出和投入的有限信息情境
        6.3.5 情境5:可以观测产出数量的有限信息情境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设计
    7.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模式选择
        7.1.1 坚持财政中性改革原则
        7.1.2 实行政策预告和试运行
        7.1.3 选择合意的环境税政策工具组合
        7.1.4 对环境税收入实行专款专用
        7.1.5 减少环境税改革政策描述的“框架效应”
    7.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要素设计
        7.2.1 规制谁(规制对象)——差异化规制
        7.2.2 规制什么(规制标准)——间接规制
        7.2.3 如何规制(规制方法)——双向激励
    7.3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配套制度建设
        7.3.1 法律法规制度配套建设
        7.3.2 财政预算制度配套建设
        7.3.3 农业技术推广认证配套制度建设
        7.3.4 工程技术和强制管制制度建设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可行性
        8.1.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有效性
        8.1.3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政策组合包含三种工具
        8.1.4 科学的制度设计让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合意性
    8.2 政策启示
        8.2.1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分类施策
        8.2.2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双向激励
        8.2.3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纠正政策偏差
        8.2.4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关注现实困难
    8.3 研究的贡献、不足和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第4章实验统计数据
    附录2 第4章渐进值估计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草场保护的经济学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中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第一章)翻译报告[D]. 孙佳嫄.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中国牧草产业政策:演变历程与未来展望[J]. 石自忠,王明利. 中国草地学报, 2021(02)
  • [3]西部典型草地土壤质量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 齐文强.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民收入的影响 ——基于Meta分析和实证研究[D]. 马莉玲. 兰州大学, 2020(01)
  • [5]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玛纳斯河流域空间结构研究[D]. 李亚菊.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6]传统生业结构中的“废物”的循环经济研究[J]. 杨曾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0(02)
  • [7]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8]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D]. 丁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6)
  • [9]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 关士琪,张岩,王变变,李丽华. 中国草地学报, 2019(05)
  • [10]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D]. 周志波. 西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草原保护的经济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