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脑表面成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表面,磁共振,肿瘤,颅内,手术,皮层,解剖学。
脑表面成像论文文献综述
宋建勋,李丽,庞岚,位春萍,甘铁军[1](2013)在《3T MR脑表面成像技术在脑皮质发育畸形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结合窗位技术在脑皮质发育畸形显示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脑皮质发育畸形患者行全脑叁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3D CE-MPRAGE)检查,在后处理工作站对3D CE-MPRAGE图像进行后处理,通过多平面重建(MPR)和3D脑表面重建技术,去除颅骨,显示双侧大脑半球皮层脑回结构。通过调整脑表面成像中的窗宽窗位,观察对比双侧半球皮层脑回及脑裂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叁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暨海外华人磁共振2013年会、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论坛论文集》期刊2013-06-27)
林久銮,周文静,张丹,罗阳,张光明[2](2012)在《功能磁共振脑表面成像定位运动区在癫痫外科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利用基于病人个体脑的叁维可视化的功能磁共振影像指导外科手术对大脑运动功能区的保留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运动功能没有受损且磁共振图像上能观察到脑组织广泛病变,经术前评估认为需要进行多脑叶联合切除或者保留运动区的半球切除病例,在术前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病人在扫描时按一定时间(本文来源于《第叁届CAAE中国脑电图和神经电生理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05-10)
袁国奇,李清水,刘海明,黄锦钊[3](2009)在《CT脑表面成像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T脑表面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对16例CT平扫发现颅脑存在病变者加做脑表面CT重建,其中5例为脑出血,4例为硬膜外血肿,3例为脑血管畸形,2例为脑梗死,1例多发脑膜瘤,1例为胶质瘤。结果16例患者非病变区大脑的脑沟回均显示清楚。脑出血、肿瘤及梗塞患者病灶所在对应脑叶、脑沟肿胀,水肿也能清楚显示。脑血管畸形患者畸形血管区域显示脑组织不规则缺损区。硬膜外血肿患者可显示血肿大小和血肿与脑表面血管的关系以及血肿对脑表面压迹。结论CT脑表面成像技术可用于颅脑内血肿、肿瘤的手术定位及病变累及大脑表面的程度诊断,可部分取代MR的脑成像功能,适于基层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09年08期)
祝向东,席桂发,陈挺,刘其昌,陈高[4](2008)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在颅内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本院经头颅CT及MRI诊断为矢状窦旁脑膜瘤,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的22例患者;术前均运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评估与肿瘤关系密切的脑表面回流静脉情况。术中根据成像结果有目的地保护重要的回(本文来源于《2008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8-09-01)
祝向东,陈挺,龚向阳,刘其昌,陈高[5](2007)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脑表面结构如脑沟、脑回等的形态以及脑表面回流静脉的走行方向变异较大,如有脑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其改变更显着,常规磁共振断面影像难以显示上述结构的全貌。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可以较清晰显示大脑表面结构,如脑沟、脑回、脑裂的形态,脑肿瘤与比邻脑组织、静脉的关(本文来源于《2007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7-09-01)
孙建忠,王志康,龚向阳[6](2006)在《基于MR叁维梯度回波与扩散加权成像序列的脑表面重组技术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MR叁维梯度回波(3D flash)序列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的扫描图像进行脑表面叁维重组,对两种方法显示脑表面结构的能力、价值与限度及临床应用等进行比较和探讨。方法对30名正常人行头颅3D flash和DWI检查。通过容积重组显示脑表面解剖结构。同一组医生对两种方法重组图像进行评价和评分,并比较结果。结果基于3D flash重组的各脑表面结构清楚显示,平均得分均在2.50分以上。基于DWI的重组图像能够较好地显示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顶上小叶、额上回、中央前沟、中央沟、中央后沟、顶间沟及额上沟等结构,平均得分2.60~2.75分,缘上回、角回、额中回、额下回、颞上回、外侧沟和额下沟等结构显示较差,平均得分1.67~2.48分,颞中回、颞下回、颞上沟及颞下沟等显示很差,平均得分仅0.88~1.27分。比较两种方法的平均得分,基于3D flash重组优于基于DWI的叁维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基于3D flash重组能够显示真实的脑表面主要脑沟、脑回和脑裂,对脑解剖形态的研究和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基于DWI的叁维脑表面重组能比较满意地显示顶叶、额叶的主要表面结构,扫描和重组快速,有一定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华放射学杂志》期刊2006年08期)
孙建忠,龚向阳[7](2005)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脑表面结构如脑沟、脑回、脑裂等走行方向和形态变异较大,常规磁共振断面影像难以显示上述结构的全貌。介绍了常用的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期刊2005年01期)
郑刚,彭玉平,漆松涛[8](2004)在《脑表面成像方法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脑表面成像技术在脑外科的应用。方法 对 2 4例在我院行头颅MRI扫描者加行脑表面成像扫描 ,其中 5例为健康查体 ,10例为胶质瘤 ,4例为转移瘤 ,3例为脑膜瘤 ,1例海绵状血管瘤 ,1例脑梗塞。结果 5例正常扫描均能清楚地显示中央沟、外侧裂等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 19例病变中 ,14例病变可以清楚地辨认出来 ,病灶与脑沟、脑回的位置关系十分清晰直观。 5例病变因周围水肿严重而显示欠佳。结论 脑表面成像技术可用于皮层及皮层下病变的定位及脑沟脑回异常的诊断 ,可部分代替神经导航的功能(本文来源于《实用放射学杂志》期刊2004年06期)
郑刚,彭玉平,漆松涛[9](2003)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在颅内肿瘤手术定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表面成像技术在颅内肿瘤手术定位中的应用。方法对12例在我院行颅内肿瘤切除术者于术前行腩表面成像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进行手术定位。术后病理证实7例为胶质瘤,3例为转移瘤,2例为脑膜瘤。结果10例脑表面成像均取得令人满意的图像,根据扫描结果进行手术定位准确,术后无并发症。2例转移瘤患者因肿瘤周围水肿严重不能准确定位。结论脑表面成像技术可用于颅内肿瘤手术定位,但不能用于周围水肿较重的肿瘤。(本文来源于《中华神经医学杂志》期刊2003年03期)
郑刚[10](2003)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在颅内肿瘤手术定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磁共振脑表面成像在颅内肿瘤手术定位中的应用 目的:根据脑表面成像技术的原理设计出一种针对皮层及皮层下病变的较为精确、实用、易于普及的手术定位方法,帮助术者快速找到病灶,设计出最小的头皮切口、骨窗和皮层切口,避开重要的功能区和血管,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降低至最低程度,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方法:1、选择适合进行手术定位的脑表面成像序列。 2、测量20例健康人的头围及鼻根至枕骨粗隆间径,根据脑表面成像技术的原理设计制作出适合大多数成年人配戴的头皮定位仪。并对重复配戴及由于头皮所带来的误差进行测量。 3、对19例皮层及皮层下肿瘤应用脑表面成像技术进行手术定位,其中10例为胶质瘤,5例为转移瘤,3例为脑膜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8例患者配戴头皮定位仪进行脑表面成像扫描,11例患者未配戴头皮定位仪,术中根据脑表面成像结果设计出头皮切口、骨瓣及皮层切口。 4、由术者根据术中所见和脑表面成像结果的相符程度进行分级,1级为手术区域的实际脑表面结构和脑表面成像结果容易辨认,并在预期的位置发现病变,2级为手术区域的实际脑表面结构和脑表面成像结果可以辨认,3级为手术区域的实际脑表面结构和脑表面成像结果难以辨认,病变的位置和脑表面成像结果不完全一致,4级为术中所见和脑表面成像结果无法辨认。对8例配戴头皮定位仪进行脑表面成像扫描的患者测量了定位误差。 结果:所有19例病人均根据脑表面像结果顺利找到病灶,术者根据术中所见和脑表面成像结果的符合程度进行评级,1级者14例,2级者4例,3级者1例。8例配戴头皮定位仪进行脑表面成像扫描的患者测量出的定位误差为4.0±0.8mm。皮层下病变均经一次皮层切口全部切除。术后未发生并发症,行MRI复查示病灶全部切除。 结论:MRI脑表面成像技术非常简便、易用而且无创,扫描时间短。我们认为对皮层及皮层下的病变,只要病变周围水肿不过于严重,均可根据脑表面成像扫描进行手术定位。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期刊2003-05-01)
脑表面成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利用基于病人个体脑的叁维可视化的功能磁共振影像指导外科手术对大脑运动功能区的保留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运动功能没有受损且磁共振图像上能观察到脑组织广泛病变,经术前评估认为需要进行多脑叶联合切除或者保留运动区的半球切除病例,在术前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病人在扫描时按一定时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脑表面成像论文参考文献
[1].宋建勋,李丽,庞岚,位春萍,甘铁军.3TMR脑表面成像技术在脑皮质发育畸形中的应用价值[C].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叁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暨海外华人磁共振2013年会、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论坛论文集.2013
[2].林久銮,周文静,张丹,罗阳,张光明.功能磁共振脑表面成像定位运动区在癫痫外科应用[C].第叁届CAAE中国脑电图和神经电生理大会论文摘要集.2012
[3].袁国奇,李清水,刘海明,黄锦钊.CT脑表面成像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9
[4].祝向东,席桂发,陈挺,刘其昌,陈高.磁共振脑表面成像在颅内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C].2008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8
[5].祝向东,陈挺,龚向阳,刘其昌,陈高.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探讨[C].2007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7
[6].孙建忠,王志康,龚向阳.基于MR叁维梯度回波与扩散加权成像序列的脑表面重组技术比较[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
[7].孙建忠,龚向阳.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5
[8].郑刚,彭玉平,漆松涛.脑表面成像方法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
[9].郑刚,彭玉平,漆松涛.磁共振脑表面成像在颅内肿瘤手术定位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3
[10].郑刚.磁共振脑表面成像在颅内肿瘤手术定位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