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论文文献综述
崔伟[1](2019)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共计72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和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中TC(3.65±0.42)mmol/L、TG(1.27±0.31)mmol/L、HDL(2.35±0.38)mmol/L、LDL(1.24±0.46)mmol/L,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20.43±8.36)mm2;小剂量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中TC (4.23±0.74)mmol/L、TG(1.43±0.75)mmol/L、HDL(2.29±0.48)mmol/L、LDL(2.48±0.52)mmol/L,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24.31±8.74)mm2。大剂量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率8.33%;小剂量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率5.55%。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面积改善情况优于小剂量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10、19.470、 19.840、18.930、19.570,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75,P>0.05)。结论选择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并且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适当提高治疗效果,治疗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用药剂量进行适当调整,促进患者病情改善。(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9年20期)
支春妹,蔡凤英[2](2019)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特征对脑梗塞的预测价值分析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超声科(广东湛江524000)》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特征对脑梗塞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的50例脑梗塞患者(研讨组)和50例非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组),对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特征进行分析,并观察不同超声特征的脑梗塞情况。结果:通过分析两组患者超声特征发现,参照组无斑块例数多于研讨组,研讨组软斑块、硬斑块及混合斑块多于参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着且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50例脑梗塞患者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发现,重度和中度以软斑块为主,轻度以无斑块和硬斑块为主。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特征对脑梗塞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发生脑梗塞患者以软斑块为主,且软斑块发展为中重度脑梗塞几率较高,临床可依据其不同斑块脑梗塞发生率及斑块发展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9年02期)
牟丽英[3](2019)在《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塞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并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塞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120名,将其作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有研究对象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并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斑块数量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出现人数均显着多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结果间具有显着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病情与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数量具有相关性,在进行脑梗塞患者临床诊疗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显着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孙爱童,红华,冯德喜,李静,吴国柱[4](2018)在《急性脑梗塞病人同型半胱氨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病人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无斑块组21例、不稳定斑块组63例与稳定斑块组36例,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分析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结果:120例病人中发现无斑块21例,不稳定斑块63例,稳定斑块36例。不稳定斑块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值24.68±6.64高于无斑块组14.58±3.14和稳定斑块组20.24±3.58(P<0.05)。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相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值明显升高(P<0.05)。斑块形成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斑块的性质有关(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及其稳定性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关,同型半胱氨酸可能促进脑梗塞病人颈动脉斑块性质不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严渝峡[5](2018)在《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体检中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74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37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低剂量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高剂量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晚治疗,实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晚治疗。结果实验组在治疗效果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治疗前后CPR方面较对照组明显下降,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上有帮助,有效的降低了脑梗塞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69期)
杨贵亮[6](2018)在《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治疗,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40mg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TC水平改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TC降低程度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辛伐他汀可有效消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使用40mg辛伐他汀的治疗效果相比20mg更为显着,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69期)
耿鉴山,丁丽娜[7](2018)在《探讨彩超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程度及与脑梗塞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彩超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程度及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将我院年8月收治的10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A组,另选同期100例检者作为B组,两组均行彩超诊断,比较两组的颈动脉血管内径情况,分析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1)两组研究对象均经过彩超诊断后A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是88.0%,显着高于B组健康体检者的2.0%,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8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管腔显着狭窄的发生率是77.27%,显着好于轻度狭窄的22.7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积极采取彩超进行诊断,不仅可以明确管腔狭窄的程度,而且还能诊断其与脑梗塞之间的关系,具备很高的临床价值,建议积极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8年12期)
黄林[8](2018)在《CETP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ETP是一种胆固醇酯转运蛋白,能介导血浆脂蛋白间中性脂质如胆固醇酯和甘油叁酯在高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之间转移和交换、调节血浆中各种脂蛋白的浓度、脂质的组成及颗粒大小,决定着血浆中脂质浓度水平。CETP基因多态性是普遍存在于人群中的遗传变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冠心病、肥胖、糖尿病、及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中被广泛研究。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但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得到确切阐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脑梗塞患者都存在严重的脂质代谢紊乱现象。由于CETP基因多态位点的表达对脂质转运活性有决定性作用,提示CETP基因的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根据设计病例比对性实验,以海南地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95例及健康对照17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assARRAY方法对上述标本的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的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组间差异性。获得的结果如下:1、本研究所选CETP基因8个位点在海南人群中具有多态性,均能检测出3 种基因型:rs1532624 位点 CC、CA、AA 基因型,rs289741 位点 AA、AG、GG 基因型,rs5882 位点 GG、GA、AA 基因型,rs708272 位点 GG、GA、AA基因型,rs1532625 位点 CC、CT、TT 基因型,rs9926440 位点 CC、CG、GG 基因型,rs9929488 位点 GG、GC、CC 基因型,rs1864163 位点 GG、GA、AA 基因型。2、4个SNP位点多态性与海南人群AC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rs 1532624的基因型AA、rs708272的基因型AA、rs 1532625的基因型TT、rs1864163的基因型AA对AS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而rs1532624的基因型CC、rs708272的基因型GG和GA、rs1864163的基因型GG和GA对AS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3、4个多态性位点与海南人群ACI的发生不存在相关性,包括rs289741、rs5882、rs9926440、rs9929488。(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8-05-01)
宋玉娟[9](2018)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颈动脉血管超声联合应用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颈动脉血管超声诊断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脑梗死患者62例为观察组,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均于入院1周内实施CT血管造影术检查及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两种超声检查在CT血管造影术检查3 d内同日实施。观察两组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收缩期内径(Ds)、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PI)、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MCA-RI)及颈内动脉、斑块数目、回声强度及累及血管数。应用SPSS18.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2检验。结果观察组阳性侧与阴性侧IMT、MCAPI、MCA-RI比较,P均>0.05;观察组阳性侧与阴性侧Ds比较,P<0.01。观察组阳性侧与对照组IMT、Ds、MCA-RI比较,P均<0.0005;观察组阳性侧与对照组MCA-PI比较,P<0.005。观察组阴性侧与对照组IMT、Ds、MCA-RI比较,P均<0.0005;观察组阴性侧与对照组MCA-PI比较,P<0.005。两组有斑块者、血管条数、强回声斑块、低(混合)回声比较,P均<0.005。结论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颈动脉血管超声联合应用对诊断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有助于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早期诊断。(本文来源于《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乔木[10](2018)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中apoB/apoA1比值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apoB/apoA1比值与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颈内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为临床医生评估ACI患者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程度提供简便有效的临床指标。方法:患者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神经内科(2015-2017),共94例,男57例,女37例;年龄25-90岁,病程小于7天。所有患者根据头部CT或MRI/MRA检查结果,诊断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由专业医师操作,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并根据其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不稳定斑块组(47例)和稳定斑块组(47例)。分别收集并录入两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数据,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高血脂以及血脂子分类水平,总胆固醇(TC)、apolipoprotein A1(apoA1),apolipoprotein B(apoB),甘油叁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低密度胆固醇(LDL)等,计算apoB/apoA1比值,运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差异分析。并通过制作ROC曲线来计算以apoB/apoA1值诊断颈内斑块稳定性的最优分界值,P<0.05差别有意义。结果:(1)不稳定斑块组中患者吸烟比例为55.3%,显着高于稳定组中吸烟患者比例(34%,P=0.038)。其他危险因子(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等)在两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2)不稳定斑块组中患者血清apoB、LDL、apoB/apoA1的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患者组中的水平(P值均<0.05),而HDL、apoA1、TC及TG的水平在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3)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apoB/apoA1比值对颈内动脉不稳定斑块有一定的预测能力。(4)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apoB/apoA1比值和吸烟为颈内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5)以apoB/apoA1比值诊断颈内动脉斑块稳定程度的分界点最优值为0.94。(95%可信区间:0.514-0.742,P=0.033)结论: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apoB/apoA1比值、apoB及LDL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吸烟患者比例也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apoB/apoA1比值和吸烟可能是急性脑梗塞患者颈内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apoB/apoA1比值对颈内动脉斑块稳定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是诊断ACI患者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程度的潜在指标并可能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8-02-01)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特征对脑梗塞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的50例脑梗塞患者(研讨组)和50例非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组),对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特征进行分析,并观察不同超声特征的脑梗塞情况。结果:通过分析两组患者超声特征发现,参照组无斑块例数多于研讨组,研讨组软斑块、硬斑块及混合斑块多于参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着且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50例脑梗塞患者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发现,重度和中度以软斑块为主,轻度以无斑块和硬斑块为主。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特征对脑梗塞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发生脑梗塞患者以软斑块为主,且软斑块发展为中重度脑梗塞几率较高,临床可依据其不同斑块脑梗塞发生率及斑块发展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论文参考文献
[1].崔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分析[J].系统医学.2019
[2].支春妹,蔡凤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特征对脑梗塞的预测价值分析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超声科(广东湛江524000)[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
[3].牟丽英.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塞的关系[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4].孙爱童,红华,冯德喜,李静,吴国柱.急性脑梗塞病人同型半胱氨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8
[5].严渝峡.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6].杨贵亮.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7].耿鉴山,丁丽娜.探讨彩超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程度及与脑梗塞的关系[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
[8].黄林.CETP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8
[9].宋玉娟.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颈动脉血管超声联合应用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8
[10].乔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中apoB/apoA1比值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关系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
标签:不同剂量; 阿托伐他汀; 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