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发卡银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银行卡,金融科技,监管科技,风险防控
发卡银行论文文献综述
黄深义,王文颖,滕朝阳[1](2019)在《河北省村镇银行发卡系统现状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以来,村镇银行借助国家政策的扶持迅速发展,银行卡业务是其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但实践中开展银行卡业务的村镇银行存在着管理风险处置的滞后性和有效监管的缺失,因此,村镇银行应不断提升金融科技的运用水平及风险防控能力;监管部门应着力提升和强化监管科技的应用,不断提高金融风险甄别、防范及化解能力,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本文来源于《河北金融》期刊2019年10期)
朱艳霞[2](2019)在《我国银行卡累计发卡78.3亿张》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14日,在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2019年银行卡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9)》(以下简称 “《蓝皮书》”)正式发布。从发卡情况来看,截至2018年底,我国银行卡累计发卡量为78.3亿张,其中,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9.(本文来源于《中国保险报》期刊2019-06-17)
张震天[3](2019)在《从外资银行在华发卡看中国金融市场的稳步开放》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8年5月20日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亚银行(中国)"]在中国发行第一张借记卡以来,外资银行在中国发行的银行卡,无论数量还是品种,都与中资银行相差很远。外资银行要想在发卡品种和数量上赶上中资主要发卡行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目前,只有6家外资银行在中国发行了信用卡,正因为外资银行在中国发行的银行卡数量和品种不多,所以外资银行卡更具有收藏价值。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稳步开放,应该会有更多的外资银行在华发卡。(本文来源于《中国信用卡》期刊2019年06期)
方晓喆,周伟[4](2019)在《农业银行虚实发卡新模式提升客户办卡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方晓喆 通讯员周伟报道 为适应场景化发卡趋势,提升信用卡客户用卡体验,助力信用卡业务数字化转型,农业银行创新实践虚实结合快捷用卡的发卡新模式,5月6日在上海、浙江、江苏、深圳分行的网点高柜及Pad移动端成功试点运行。虚实发卡旨在重塑发卡(本文来源于《中国城乡金融报》期刊2019-05-17)
辛继召[5](2019)在《信用卡“剁手”透支无节制 银行嗅到风险告别“激进发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良的重压下,各家银行开始反思激进发卡、过度授信等行业积弊。上市银行2018年财报数据显示,有5家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上升,其中浦发、中信分别较上年末大幅上升0.61、0.49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大部分银行虽未公布信用卡数据,但多位信用卡人士反(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9-05-17)
高博[6](2019)在《借记卡伪卡盗刷案件中发卡银行民事责任认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记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金融工具,由于借记卡的安全性关系到广大持卡人的储蓄存款安全,因此借记卡伪卡盗刷案件往往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借记卡伪卡盗刷案件发生后,若持卡人不能就被盗刷的储蓄存款得到恰当赔偿,不仅会对发卡银行的商誉产生不良影响,更有可能影响到持卡人的社会安全感,导致其对社会整体评价降低,不利于和谐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如何对发卡银行民事责任做出正确认定,成为妥善处理相关民事纠纷案件的关键。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各地人民法院对于发卡银行民事责任认定的裁判观点并不统一,一方面与此类案件中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与不同人民法院对储蓄存款所有权归属、伪卡盗刷案件中的减责事由、密码泄露过错举证责任分配的理解与认识不一有关。在借记卡伪卡盗刷案件中,明确的储蓄存款所有权归属是对发卡银行民事责任认定的前提,清晰的法律关系分析是对发卡银行民事责任认定的基础,正确的举证责任分配是对发卡银行民事责任认定的关键。本文围绕发卡银行民事责任认定的问题,对储蓄存款所有权归属、储蓄合同性质界定、因第叁人过错违约制度、密码泄露过错举证责任分配等对发卡银行民事责任认定构成影响的因素进行了梳理、探讨与分析。储蓄合同的法律性质应为消费保管合同,在我国法律法规没有对消费保管合同做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可将其拟制为借款合同,以明确发卡银行对储蓄存款拥有所有权,持卡人对发卡银行享有债权人地位。伪卡盗刷案件中,持卡人的债权利益因盗刷行为人的盗刷行为受损,发卡银行在向持卡人承担民事责任前,实际并未遭受经济利益损失。在《合同法》视域内,伪卡不属于真实有效的债权凭证,发卡银行对盗刷行为人的不当给付行为,不构成对持卡人的有效清偿,而发卡银行拒绝持卡人作为真正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的请求,对持卡人构成违约,属于因第叁人过错造成违约的情形。根据《合同法》第121条,发卡银行应向持卡人承担违约责任,并在承担违约责任后,可以向盗刷行为人追偿。在持卡人向人民法院请求由发卡银行承担违约责任时,持卡人负有举证证明伪卡盗刷事实存在,且因此遭受损失的责任。发卡银行可以基于与有过失规则,通过举证证明持卡人负有密码泄露过错的方式,请求人民法院在对其民事责任进行认定时,减少其所承担赔偿责任的比例。本文的创新点如下:第一,指出立法层面对储蓄存款所有权规定的矛盾与冲突,是造成裁判说理不清晰的重要原因。本文着重分析了储蓄合同的法律性质,明确储蓄存款所有权的归属,以及持卡人的债权人地位,进而提出发卡银行并未因盗刷行为直接遭受损失,以此为基础,明晰发卡银行、持卡人、盗刷行为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卡银行因盗刷行为而不当减少持卡人债权的行为,属于因第叁人过错造成违约之情形,应统一适用《合同法》第121条的规定。第二,提出违约责任中可以适用与有过失规则,持卡人的密码泄露过错,可以构成发卡银行民事责任认定的减责事由。第叁,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民法院对密码泄露过错的举证责任分配不一,是类案不同判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文分别从学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由发卡银行承担密码泄露过错举证责任的理论依据与事实依据。规范密码泄露过错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既有利于完善对持卡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有利于提升审判质效,维护司法权威。(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本刊讯[7](2018)在《农业银行信用卡发卡量突破1亿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讯)近日,农业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突破1亿张,成为国内第5家信用卡发卡量超亿张的商业银行。近年来,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围绕衣、食、住、行、娱、游、购等高频应用场景,相继推出针对日常消费的现金分期、账单分期产品及购车、装修、教育、旅游等大额消费的多种专项消费信贷产品。值得关注的(本文来源于《中国信用卡》期刊2018年12期)
夏元琦[8](2018)在《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及发卡组织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银行信用卡作为现代化的新兴支付工具,具备一定额度的透支功能,也拥有电子货币的特点,能够为持卡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结算功能。我国大力发展银行信用卡不但能够刺激了社会需求,还能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商品的流动性。本文的研究意义就在于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的影响因素,并且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说明了现阶段我国银行信用卡在市场、组织、监管及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结合国外银行信用卡优秀制度体系中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理念基础上,提出建立以产权保护、组织激励、有序竞争、监管创新以及法律法规公性平为原则的高效制度框架。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绪论。主要内容包括了文章的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等内容。其中重点对银行信用卡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做了详细的综述及简要评析。对银行信用卡发展历史、银行信用卡市场结构、银行信用卡消费者行为、银行信用卡风控模型、银行信用卡营销策略、虚拟信用卡现象及银行信用卡相关政策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都进行了分类梳理。第二,银行信用卡制度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与银行信用卡制度有关的基础理论。其中,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包括制度、组织与制度变迁、交易费用、科斯定理和产权理论等内容;信用理论包括了马克思信用理论、信用媒介理论与信用创造理论、信用调节理论等相关观点;信用卡理论则包括了信用卡行为主体分类、信用卡规模经济效应和信用卡特有的契约性。在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相关理论体系中,组织、交易费用、双边市场及货币政策等理论与银行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和运行息息相关;制度变迁、规模经济效应等理论诠释了我国银行信用卡产业发展的轨迹;而产权、专用性产品的契约等理论可以作为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研究的分析工具。第叁,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分析。主要介绍了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变迁、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现状和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变迁分的内容包括银行信用卡制度变迁历程、银行信用卡制度变迁方式、银行信用卡制度变迁动因和银行信用卡制度变迁趋势;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现状列举了了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相关数据、描述了银行信用卡制度概要、揭示了银行信用卡制度特征和银行信用卡制度效率;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分析了以监管机构、银行、第叁方支付企业以及消费者作为行为主体,在组织与市场中,在监管体系中及法律法规框架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具体问题包括:组织与市场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市场竞争不足、市场缺乏统一规划、缺乏对组织的约束机制和组织结构性失衡;监管制度问题研究中,提出了监管制度不完善和监管制度创新不足;法律法规问题的研究中,则提出了追责规定不公平、专项法规不完善和相关法律规定缺失等现象。第四,我国信用卡制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本部分以戴维.菲尼的制度变迁供需框架理论为基础,结合2008年至2017年的宏观数据样本,对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在供给和需求面的影响因素做了实证分析。首先,通过计算供给与需求变量相对应的样本数据的协整关系,确定了均衡方程的计量形式。其次,根据制度供需模型中给出的外生变量逐一对应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寻找相应的自变量的形式,并运用叁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求解模型。在确立模型的参数后,对整个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模拟检验和预测。第五,我国银行信用卡发卡组织博弈分析。首先,针对我国银行信用卡发卡组织间的非合作博弈,引入古诺模型对组织制度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深入的剖析。指出了由于市场缺乏统一调配组织资源的机制导致无序竞争问题严重,并运用大联盟合作博弈中夏普利值的利益分配算法说明了如何建立统一有效的市场资源分配机制。其次,针对我国银行信用卡风险监管中,监管机构与创新企业的激烈博弈现象,运用多重纳什均衡模型现象,说明了现在的制度供给对我国银行信用卡产业的发展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针对这类低效的监管机制,运用合作博弈中核的概念,在量化企业外部性效应的前提下,准确度量由企业创新行为产生的风险成本,并根据科斯定理的外部性效应解决思路,运用风险成本交易的概念,提出了调整监管主体对创新风险针锋相对的态度,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创新积极性,推动行业整体发展的叁方行为主体合作博弈型监管制度优化策略的建议。第六,国外银行信用卡制度及其启示分析。本部分详细描述了美国银行信用卡制度、日本银行信用卡制度和英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在总结了发达国家银行信用卡产业如何组织,如何监管的基础上,概括了这些国家的银行信用卡制度对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的完善有哪些启示。例如,美国、日本和英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的发展中,实现了培育民族银行信用卡品牌、完善银行信用卡市场竞争机制、市场化银行信用卡利率和完善银行信用卡风险防控机制等目标。以上这些优秀制度安排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第七,完善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的政策建议。针对之前的研究结论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的一些政策建议。一是完善银行信用卡基础制度,即完善银行信用卡基本契约、完善银行信用卡奖惩机制和培育银行信用卡消费文化。二是完善银行信用卡市场制度,即加强组织结构治理、协调垄断利益分配、推进利率市场化、培育民族信用卡品牌和提高银行信用卡市场制度效率。叁是完善银行信用卡监管制度,即界定与监管相关的组织权力和职能、建立风险成本产权交易机制、提高银行信用卡监管制度效率。四是完善银行信用卡法律法规,即完善银行信用卡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建立银行信用卡专项法律法规和完善银行信用卡风险防控法律制度。(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12-01)
辛继召[9](2018)在《银行信用卡飙涨 半年如何发卡5000万张》一文中研究指出信用卡悄无声息的迎来爆发期。来自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上半年,银行业信用卡新发卡量分别高达1.23亿张、0.50亿张,远超2016年的0.33亿张。但在信用卡各项指标“大跃进”的同时,不良指标则异常抬头。各大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大多相(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8-10-29)
傅烨珉[10](2018)在《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初现 银行发卡重量更应重质》一文中研究指出舆情观察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初现根据上海金融报社舆情组的监测,刚刚过去的一周(9月3日至7日),国内金融领域照例被媒体广泛关注,不论监管部门还是金融机构,重要动态皆“跃然纸上”。先看监管机构。9月4日,央行与全国工商联召开民营企(本文来源于《上海金融报》期刊2018-09-11)
发卡银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6月14日,在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2019年银行卡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9)》(以下简称 “《蓝皮书》”)正式发布。从发卡情况来看,截至2018年底,我国银行卡累计发卡量为78.3亿张,其中,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卡银行论文参考文献
[1].黄深义,王文颖,滕朝阳.河北省村镇银行发卡系统现状及对策[J].河北金融.2019
[2].朱艳霞.我国银行卡累计发卡78.3亿张[N].中国保险报.2019
[3].张震天.从外资银行在华发卡看中国金融市场的稳步开放[J].中国信用卡.2019
[4].方晓喆,周伟.农业银行虚实发卡新模式提升客户办卡体验[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9
[5].辛继召.信用卡“剁手”透支无节制银行嗅到风险告别“激进发卡”[N].21世纪经济报道.2019
[6].高博.借记卡伪卡盗刷案件中发卡银行民事责任认定研究[D].吉林大学.2019
[7].本刊讯.农业银行信用卡发卡量突破1亿张[J].中国信用卡.2018
[8].夏元琦.我国银行信用卡制度及发卡组织博弈分析[D].吉林大学.2018
[9].辛继召.银行信用卡飙涨半年如何发卡5000万张[N].21世纪经济报道.2018
[10].傅烨珉.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初现银行发卡重量更应重质[N].上海金融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