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形成机理论文_黄煌,牟存玉,陈怡宏,凌天清,陆亚

导读:本文包含了强度形成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理,强度,沥青,水化,冻土,矿区,混凝土。

强度形成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黄煌,牟存玉,陈怡宏,凌天清,陆亚[1](2019)在《废旧聚丙烯裂解物和工业油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聚丙烯(PP)的高温裂解产物和工业油按一定比例和工艺加工制备沥青改性剂,研究聚丙烯裂解产物与工业油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在不同的温度、击实功、养生龄期的条件下,利用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压实温度、压实功与养生方法,为废旧聚丙烯裂解物和工业油的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重庆建筑》期刊2019年03期)

何鹏飞,马巍,穆彦虎,董建华,黄永庭[2](2018)在《冻土-混凝土界面冻结强度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寒区水利工程中,冻土与混凝土接触界面的力学特性对于衬砌的稳定性和长期服役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研究冻土-混凝土界面冻结强度特征与形成机理,开展了试验温度为-1~-5℃,初始含水率为9.2%~20.8%,法向压力为50~300 kPa条件下冻结黄土-混凝土界面直剪试验。通过研究界面剪切应力-位移曲线特征,结合摩尔库伦强度理论,将峰值强度分解为残余强度和界面冰胶结强度,对冻土-混凝土界面冻结强度形成机制进行解释。相应将界面黏聚力分解为峰值强度黏聚力和残余强度黏聚力,界面摩擦系数分解为峰值强度摩擦系数和残余强度摩擦系数。结果表明:界面冰胶结强度随着试验温度下降而增大,但受法向压力影响很小。在初始含水率为13.1%,法向压力100 kPa时,试验温度由-1下降至-5℃,冰胶结强度由4.4增加至111.1 kPa。界面残余强度随着法向压力增大而增加,但受试验温度影响很小。在含水率20.8%,试验温度-5℃时,法向压力由50增加至300 kPa,残余强度由34增加至177 kPa。界面峰值强度黏聚力随温度的降低呈指数增长,在含水率13.1%时,温度由-1下降至-5℃,峰值强度黏聚力由35.09增加至148.05kPa,而残余强度黏聚力变化很小。界面处摩擦系数受试验温度影响较小。该研究可为寒区衬砌工程等冻土-构筑物接触面结构建设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23期)

于爱民,徐天琪[3](2018)在《石灰土强度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吉舒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对石灰土的物质成分进行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素土及石灰土进行物质的定量分析,通过土添加石灰后物质成分的变化推理出其化学反应以及物理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养生90d之后石灰土中出现了水化硅酸钙(CSH)和水化铝酸钙(CAH)等新物质,石灰土强度形成主要为石灰的消化反应、离子交换作用、碳酸化作用和火山灰反应。(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8年10期)

亢丽敏[4](2018)在《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强度形成机理分析及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推广应用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克服该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变异性,进而表现出更好的路用性能,分别从其强度形成机理、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深入研究,并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试验段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山东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姜伟强[5](2018)在《无机结合料铁尾矿砂强度形成机理及基层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铁尾矿砂作为固体废弃物,由于没有合理的利用方法,使得铁尾矿砂被大量弃置堆积,危害周边环境,所以对铁尾矿砂寻求合理的利用途径至关重要。近年来,有学者进行了将铁尾矿砂应用基层材料的研究,但对于无机结合料铁尾矿砂强度的理论基础和铁尾矿砂应用于基层工程的技术标准的研究有所欠缺。为此,本文开展了无机结合料铁尾矿砂强度形成机理以及应用于基层的优化设计研究,探讨无机结合料铁尾矿砂与普通砂屑强度机理差异性,阐明无机结合料铁尾矿砂的配伍性,建立铁尾矿砂应用基层材料技术标准,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基于水泥砂浆试件的制备规范,制备了统一水灰比与砂量的水泥铁尾矿胶砂和水泥普通砂屑胶砂试件,利用XRD、SEM以及压汞试验方法,研究铁尾矿砂与普通石屑在水泥胶凝体系中作用机理的差异性,揭示水泥铁尾矿砂砂浆材料强度形成的机理,研究表明水化产物(C-S-H)产量、水化产物分布状态、细观孔结构中多害孔比例与胶砂材料的强度密切相关。结合水泥胶砂材料的设计,以石灰、粉煤灰取代一定量的水泥设计水泥石灰、水泥粉煤灰胶砂材料,研究不同无机结合料铁尾矿砂在胶凝体系的配伍性,为铁尾矿砂基层应用提供理论指导,研究表明石灰、粉煤灰不同的取代量对无机结合料铁尾矿胶砂材料的强度影响显着,在强度机理上则体现为水化产物的分布形式及细观孔结构多害孔比例。根据无机结合料铁尾矿砂强度形成机理,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研究铁尾矿砂用于基层材料设计的应用标准,探讨铁尾矿砂特性对基层材料耐久性的影响规律,结合铁尾矿砂基层材料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结论,得出了铁尾矿砂应用于基层设计的应用标准。依托吉林省辉白高速公路,铺筑了两段铁尾矿砂基层实体工程,根据现场的检测结果知,铁尾矿砂用于基层工程满足使用要求,分析铁尾矿砂的造价成本,显示铁尾矿砂的应用于道路基层工程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应用前景较广。本文通过研究铁尾矿砂的无机结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以及铁尾矿砂工程优化设计应用,为铁尾矿砂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托,对建设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董新心[6](2017)在《预微裂技术强度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刚性基层高速公路发展迅速源于半刚性基层强度高成本相对低,但是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最大程度减轻甚至避免反射裂缝的产生,研究了一种用于减轻反射裂缝的创新方法——预微裂技术。预微裂技术需要在半刚性基层施工完成后1d~3d内进行预压,形成微细裂缝,分散前期基层收缩开裂后造成应力集中的能量,从而减轻甚至消除反射裂缝。通过试验、数据分析,研究预微裂后半刚性基层微裂缝自愈合机理及强度形成机理。(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公路与运输》期刊2017年06期)

李永红,刘海南,姬怡微,姚超伟,孙魁[7](2017)在《黄土高原高强度采煤区地质灾害及形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是陕西省叁大地貌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约9.59km~2,占国土面积的45%以上。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条件脆弱,加之煤炭资源高强度的开发与利用,造成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文章以陕西省黄土高原的榆神府和彬长典型煤矿区为研(本文来源于《第一届中国西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9-20)

解志峰[8](2017)在《膨胀泥浆骨架强度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路基材料及台背填料不具有桥梁结构所特有的刚性及稳定性,采用膨胀泥浆骨架自密实固结浇筑桥涵台背基坑、路基,可实现对桥头路基的整体加强和刚柔过渡,并可取消桥头搭板。鉴于此,论述了膨胀泥浆骨架浇筑的技术原理、适宜使用的材料和强度形成机理,以期能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7年23期)

李江[9](2017)在《乳化沥青混凝土强度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与热沥青混合料相比较,分析并得到乳化沥青混合料的相异之处。采用叁轴试验法应用摩尔—库仑包络线方程分析乳化沥青混合料强度,混合料初期强度主要来源于内摩阻力,内聚力随时间推移慢慢提高;分析了水泥在乳化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分析表明:水泥的水化作用和矿粉作用是混合料技术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石油沥青》期刊2017年02期)

郝静然,牛文涛[10](2016)在《纯碱渣强度形成机理与综合环境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碱渣在土地资源占用和生态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为纯碱渣强度形成机理与综合环境评价方法展开研究,为缓解纯碱渣在此两方面表现出的问题作出努力。(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6年26期)

强度形成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高寒区水利工程中,冻土与混凝土接触界面的力学特性对于衬砌的稳定性和长期服役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研究冻土-混凝土界面冻结强度特征与形成机理,开展了试验温度为-1~-5℃,初始含水率为9.2%~20.8%,法向压力为50~300 kPa条件下冻结黄土-混凝土界面直剪试验。通过研究界面剪切应力-位移曲线特征,结合摩尔库伦强度理论,将峰值强度分解为残余强度和界面冰胶结强度,对冻土-混凝土界面冻结强度形成机制进行解释。相应将界面黏聚力分解为峰值强度黏聚力和残余强度黏聚力,界面摩擦系数分解为峰值强度摩擦系数和残余强度摩擦系数。结果表明:界面冰胶结强度随着试验温度下降而增大,但受法向压力影响很小。在初始含水率为13.1%,法向压力100 kPa时,试验温度由-1下降至-5℃,冰胶结强度由4.4增加至111.1 kPa。界面残余强度随着法向压力增大而增加,但受试验温度影响很小。在含水率20.8%,试验温度-5℃时,法向压力由50增加至300 kPa,残余强度由34增加至177 kPa。界面峰值强度黏聚力随温度的降低呈指数增长,在含水率13.1%时,温度由-1下降至-5℃,峰值强度黏聚力由35.09增加至148.05kPa,而残余强度黏聚力变化很小。界面处摩擦系数受试验温度影响较小。该研究可为寒区衬砌工程等冻土-构筑物接触面结构建设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强度形成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黄煌,牟存玉,陈怡宏,凌天清,陆亚.废旧聚丙烯裂解物和工业油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研究[J].重庆建筑.2019

[2].何鹏飞,马巍,穆彦虎,董建华,黄永庭.冻土-混凝土界面冻结强度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8

[3].于爱民,徐天琪.石灰土强度形成机理研究[J].北方交通.2018

[4].亢丽敏.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强度形成机理分析及工程应用[J].山东交通科技.2018

[5].姜伟强.无机结合料铁尾矿砂强度形成机理及基层优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6].董新心.预微裂技术强度形成机理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7

[7].李永红,刘海南,姬怡微,姚超伟,孙魁.黄土高原高强度采煤区地质灾害及形成机理[C].第一届中国西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2017

[8].解志峰.膨胀泥浆骨架强度形成机理研究[J].交通世界.2017

[9].李江.乳化沥青混凝土强度形成机理研究[J].石油沥青.2017

[10].郝静然,牛文涛.纯碱渣强度形成机理与综合环境评价方法研究[J].化工管理.2016

论文知识图

铸态Zr56Co28Al16大块金属玻璃样品和...试验设备、试样及原理图一13(b)水化28d矿渣胶凝材料水化过程的...相干斑的形成机理通俗来讲,SAR图像上...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

标签:;  ;  ;  ;  ;  ;  ;  

强度形成机理论文_黄煌,牟存玉,陈怡宏,凌天清,陆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