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酸甲基转移酶论文_孙莎莎,韩亚萍,闫燕燕,巩彪,史庆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咖啡酸甲基转移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基,咖啡,川芎,基因,海藻,酸钠,生物。

咖啡酸甲基转移酶论文文献综述

孙莎莎,韩亚萍,闫燕燕,巩彪,史庆华[1](2019)在《过表达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1)调控番茄幼苗对干旱胁迫生理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OMT)是合成褪黑素的关键酶,影响植物体内褪黑素的含量。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过表达SlCOMT1能够显着提高番茄植株中内源褪黑素的含量。但目前关于内源褪黑素缓解番茄干旱胁迫的文章尚未有报道。本试验以3个独立的过表达SlCOMT1 (OE_1、OE_2、OE_3)番茄株系为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试验,研究过表达SlCOMT1缓解番茄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过表达SlCOMT1提高了内源褪黑素的含量,同时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和抗氧化能力,进而诱导了胁迫相关信号基因的表达,提高了番茄抗旱性;另外,过表达SlCOMT1通过调控脱落酸(ABA)合成促使气孔关闭,降低了干旱胁迫下的水分散失。本研究拟为利用内源褪黑素调控植物抗旱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薛波,田熙,徐成龙,杨彦明,王德勋[2](2019)在《烟草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烟草的抗性与其组织的木质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关系,而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影响木质素的合成。为清楚地认识烟草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本研究采用Interpro、NetPhos和TNT工具对烟草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成员的结构域、磷酸化位点和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草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具有相同的植物甲基转移酶二聚化结构域和O-甲基转移酶结构域,前者位于烟草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序列的第33~85位之间,后者位于序列的第128~358位之间;NtCOMT1和NtCOMT2的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数目较为相似,而NtCOMT3的磷酸化位点数目明显大于NtCOMT1和NtCOMT2的数目,且叁者均以酪氨酸数目最少;NtCOMT3属于进化树的第一类,而NtCOMT1和NtCOMT2属于进化树的第二类,烟草与马铃薯的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进化程度较为相似。(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包颖亮[3](2018)在《构树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属于桑科(Moraceae)构树属(Broussonetia)的高大落叶乔木,主要是分布在我国黄河、长江及珠江流域,是一种多功能综合性较强的树种,在造纸、饲料、医药等行业广泛应用。在植物木质素合成途径中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affeic acid-3-O-methltransferase,COMT)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甲基化酶,在合成紫丁香基木质素单体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因表达的调控可以影响木质素含量和单体的组成。因此,为了在林木的材质改良方面提供依据就必须研究构树COMT基因的特性及表达调控机理。本研究采用了兼并PCR和RACE-PCR技术分离获得了构树COMT基因(BpCOMT)的cDNA全长序列为1227bp,其中包含一个1104bp的ORF,编码367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65bp,3'非编码区58bp,蛋白分子量为40.04kDa,理论等电点为5.51。BpCOMT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它是甲基转移酶(OMTs)家族的一员,保守元件是OMTs家族特有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BpCOMT与板栗、核桃、垂枝桦、和白桦的COMTs处于同一个次级分化群。Real time Q-PCR的结果显示,BpCOMT在构树各个器官中均稳定表达,根中的表达量高于叶和茎。以上研究成果是为了进一步研究BpCOMT基因,让其在木质素单体生物合成中的调控机理及林木的材质改良方面能够更好的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朱建全[4](2018)在《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LCCOMT)的固定化及结构生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以根茎入药,为四川省着名道地药材,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痛、月经失调、跌打损伤、心血管疾病等,其指标成分为阿魏酸。现代研究证明阿魏酸及其衍生物有保护神经系统、镇痛、抗氧化、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癌等功效。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L.chuanxiong caffeic acid-3-O-methyltransferase,LCCOMT)以S-腺苷-L-甲硫氨酸作为甲基基团供体,能催化咖啡酸形成阿魏酸。前期研究中,实验室构建了LCCOMT-pET28a重组质粒,转入BL21菌株中,优化了重组菌株的表达纯化条件,并通过HPLC检测LCCOMT活性。首先,本研究在最佳条件下诱导表达LCCOMT重组蛋白,利用改良型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对纯化的LCCOMT蛋白浓度进行测定。选用LiCl、NaCl和KCl为效应物,证明碱金属离子Li~+、Na~+和K~+浓度在0-1.0 mM范围内对LCCOMT酶活力影响较小。选用CoCl_2·6H_2O、CuSO_4·5H_2O、ZnSO_4·7H_2O、Pb(NO_3)_2、NiSO_4·6H_2O、CdCl_2、FeSO_4·7H_2O、CaCl?·2H_2O、Ba Cl_2·2H_2O和MnCl_2·4H_2O为效应物,证明Co~(2+)、Cu~(2+)、Zn~(2+)、Pb~(2+)、Ni~(2+)和Cd~(2+)浓度在0-1.0 mM范围内均能使LCCOMT酶活力降低,其中以Cu~(2+)最为明显;而Fe~(2+)、Ca~(2+)、Ba~(2+)和Mn~(2+)浓度在0-1.0 mM范围内对LCCOMT酶活力影响较小。选用Bi(NO_3)_3·5H_2O、Al(NO_3)_3·9H_2O、FeCl_3·6H_2O和CrCl_3·6H_2O为效应物,证明Bi~(3+)浓度在0-1.0 mM范围内能使LCCOMT酶活力降低;而Al~(3+)、Fe~(3+)和Cr~(3+)浓度在0-1.0 mM范围内对LCCOMT酶活力影响较小。通过研究Cu~(2+)、Zn~(2+)对LCCOMT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发现Cu~(2+)、Zn~(2+)确实能使LCCOMT的叁维结构发生改变。这些都为LCCOMT的后续固定化研究及工业化使用提供指导。其次,实验采用包埋固定化法,选用海藻酸钠作为载体固定化LCCOMT,以固定化酶的相对酶活力作为固定化效率的衡量指标。先后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固定化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2.0%,CaCl_2浓度为2.5 g/L,固定化时间为1 h,海藻酸钠溶液与酶质量比为35000:1,固定化效率可达75.43%。实验比较了游离LCCOMT和固定化LCCOMT的最适反应pH、最适反应温度、pH稳定性、热稳定性和米氏常数,结果为:游离LCCOMT和固定化LCCOMT的最适反应pH分别是7.0和7.5,固定化LCCOMT的最适反应pH升高0.5;游离LCCOMT和固定化LCCOMT的最适反应温度均是37℃,其最适反应温度没有变化。虽然固定化LCCOMT对pH的稳定性没有提高,且对底物的亲和力有所降低,但对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在操作稳定性实验中发现固定化LCCOMT连续进行6次反应,固定化LCCOMT的相对酶活力可保留50%;在连续进行12次操作以后,固定化LCCOMT的相对酶活力仍可保留30%左右,说明制备的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良好,能达到多次使用的目的。最后,利用聚乙二醇4000的亲水性,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固定化酶,使固定化LCCOMT的相对酶活力比对照组提高33%左右。实验达到使固定化酶与反应产物容易分离、便于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操作和降低酶的使用成本的目的。最后,构建了LCCOMT-pET28TEV-pccdB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成功表达了带有His标签和TEV蛋白酶酶切位点的目的蛋白LCCOMT,利用Ni~(2+)柱亲和层析、分子筛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纯度大于95%的LCCOMT。采用商业化试剂盒(Index、Screen、PACT、WIZARD、JCSG I、JCSG II、JCSG III、JCSG IV)进行了结晶条件系统初筛,共获得多个结晶条件,然后进行优化。LCCOMT晶体结构是以alfalfa Caffeic Acid/5-hydroxyferulic acid 3/5-O-methyltransferase的结构(PDB ID:1KYW)为模型通过分子置换法解析获得。LCCOMT-SAM复合物晶体衍射最高分辨率为1.8?,LCCOMT-SAH复合物晶体衍射最高分辨率为1.95?,空间群为P 2_1。每个不对称单位中有2个分子,每个分子包含18个α螺旋和9个β折叠及连接这些结构的loop,并且结合一个SAM或SAH。与SAM形成氢键的LCCOMT氨基酸残基为:D230、D250、M251、K264;与SAH形成氢键的LCCOMT氨基酸残基为:S183、G207、D230、D250、M251、K264。通过与其他同源序列比对,发现这些残基均非常保守,实验更加准确的解释了LCCOMT的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党湫菂,朱建全,寸聪瑞,冯璐,毕宜颖[5](2018)在《海藻酸钠固定化重组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IPTG诱导含有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LCCOMT)的大肠杆菌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28a-LCCOMT,经Ni~(2+)亲和层析、质谱鉴定获得纯化的LCCOMT。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LCCOMT,单因素实验考察最佳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并确定了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pH值、Km、Vmax与反应批次等酶学性质。确定的条件分别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1.5%,CaCl_2浓度2.5 g/L,固定化时间2 h,载体与酶质量比40 000∶1。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终固定化条件为CaCl_2浓度2.5 g/L,海藻酸钠质量分数2.0%,固定化时间1 h,载体与酶质量分数35 000∶1时,固定化效果最好,此时相对酶活力为75.43%。固定化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7℃、最适pH值为7.5,较游离酶分别增加0℃和0.5;Km、Vmax分别增高0.40和0.74;实验确定固定化酶的半衰期,连续使用6次,酶活力仍保留50%。(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8年08期)

刘裕峰,朱天辉,刘应高,李姝江,龙旭梅[6](2017)在《板栗咖啡酸氧甲基转移酶基因CmCOMT的克隆及原核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根据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cDNA文库分析得到EST序列,采用RT-PCR技术,克隆板栗咖啡酸氧甲基转移酶(caffeic acid 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全长cDNA(CmCOMT),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原核表达研究,为板栗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CmCOMT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CmCOMT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U365322)具有一个1 098bp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365个氨基酸,推测蛋白分子质量为39.684 9kD,理论等电点为5.83,具有植物SAM依赖甲基转移酶的典型特征。(2)CmCOMT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垂枝桦(Betula pendula)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的相应序列一致性均在90%以上;同源建模表明,CmCOMT的3D模型与苜蓿(Medicago sativa)MsCOMT的蛋白结构相似,推测其可能与MsCOMT具有相似的功能;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CmCOMT与其他植物COMTs具有相同的进化祖先,与桦木科植物物种亲缘关系最近。(3)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CmCOMT蛋白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0.3mmol/L IPTG在25℃下诱导6h,蛋白分子量约为44kD,其主要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存在。(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张昆,徐梦欣,闫丽,李明娜,曹世豪[7](2017)在《白颖苔草盐胁迫响应基因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OMT的克隆和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盐渍化是制约全球农业生产的重要原因,如何掌握植物耐盐的分子机制对提高植物抗盐性和培育耐盐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通常盐胁迫下植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降低盐害,如离子平衡,活性氧代谢以及激素调节等。褪黑素作为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一种重要的激素,其代谢对植物抗逆性有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活性氧等。此外,褪黑素还参与植物光周期调节,生长调节等。苯丙烷类物质代谢是植物体内一条重要的代谢途径,其与植物的抗逆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affeicacid O-methyltransferase, COMT)是苯丙烷类物质代谢途径中一个重要的多功能的甲基化酶,国内外的先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COMT参与木质素合成和阿魏酸合成的调节上。近些年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水稻(Oryza sativa)上的研究发现COMT也参与了植物体内褪黑素的合成,但对于COMT是否可以通过控制植物体内褪黑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其抗逆性,这一方面的研究目前仍很少。白颖苔草(Carexduriusculasubsp.rigescens)属莎草科(Cyperaceae)苔草属(Carex)寸草(duriuscula)亚种,一种多年生野生草坪草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甘肃、北京、河北、山东等北方省份。白颖苔草植株较矮,耐践踏性好,具有发达的地下根茎。叶片纤细,绿期200天以上,外形整齐美观,可作为观赏和装饰性草坪,也可作为人流不多的公园、游乐场所和居住区的绿化材料。通过对不同地区白颖苔草种质资源的收集,发现它在盐碱地(土壤含盐量>0.3%)生长较其他植物有明显优势,初步认为其具有良好的盐胁迫耐受能力。在之前课题白颖苔草盐响应机制的转录组和蛋白组学研究中发现COMT基因为盐响应基因,该基因在盐处理的前后地上和地下部均有明显的变化,推测COMT基因可能与白颖苔草抵抗盐胁迫的机制相关。利用生成的白颖苔草转录组文库与拟南芥、水稻比对注释,获得了CrCOMT转录本(Contig54608)。利用RACE技术进行5’和3’片段扩增,获得5’序列1218bp,3’序列750bp,利用DNAMAN软件拼接获得CrCOMT的全长序列,通过测序和NCBI数据库比对,确定CrCOMT全长1188bp,开放阅读框1107bp,编码氨基酸368个。利用ORFFinder分析CrCOMT氨基酸序列,其含有5个不同的保守序列原件分别是Methyltransf_2,C20_methyl_CrtF,Dimerisation,AdoMet_MTases和PRK06922。其中Methyltransf_2(氨基酸位置133-353)和AdoMet_MTases(氨基酸位置208-305)是重要的催化S—腺苷甲硫胺酸的甲基转移酶原件。利用BLAST软件在数据库中比对编码氨基酸序列,发现其与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黑麦草(Lolium perenne)等的COMT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60%以上,确认该基因为COMT基因。对CrCOMT基因编码蛋白序列进行分析,利用在线ComputePi/Mv软件预测蛋白的等电点为5.78,分子量是40.196kD。利用Prot Scale软件对其编码蛋白的亲水疏水性分析结果表明其大部分区域为亲水区。利用SOPMA在线软件分析二级结构表明,CrCOMT蛋白含有38.86%的螺旋结构(Alphahelix)、10.60%的折迭结构(Betaturn)、18.48%的延伸链(Extended strand)和32.07%的自由卷曲(Random coil)。使用Singal 4.0 Server在线软件进行信号肽预测,显示该蛋白无信号肽区域。利用WOLF POSRT进行CrCOMT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该基因表达位置在细胞质中可能性最大,其次是叶绿体和液泡。使用ScanProsite在线软件对CrCOMT蛋白作用位点进行分析,发现其第24-368个氨基酸是SAM-dependent O-methyltransferase class II的功能区域,蛋白结合为点是第236个氨基酸,激活位点是第274个氨基酸。利用MEGA5.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表明CrCOMT与水稻和拟南芥中的COMT有较高的同源性,同时重要保守区域也均有较高的相似性。之前在水稻和拟南芥中的研究表明, COMT具有N-乙酰5-羟色胺甲基转移酶(N-acetylserotonin methyltransferase,ASMT)的功能,能够催化N-乙酰5-羟色胺生成褪黑素,因此我们推断CrCOMT也可能参与了白颖苔草体内褪黑素的合成,并对其耐盐性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该基因作用方式及功能的研究,还需要通过构建植物超表达载体,转化以及转基因植物耐盐性鉴定等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来进一步研究,以上对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可为之后的白颖苔草COMT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草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1-05)

俞继华,李洋洋,宋婧,李娟娟,张赶[8](2016)在《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的同源建模和定点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Ligusticum chuanxiong caffeic acid-3-O-methyltransferase,LCCOMT)的叁维模型,并利用定点突变对模型进行验证。方法利用同源建模构建LCCOMT的初始叁维模型;对初始叁维模型进行动力学优化;将优化后的模型对接咖啡酸,预测LCCOMT的活性位点;对预测的活性位点展开定点突变,检测突变型蛋白的生物活性。结果 LCCOMT的叁维模型能够与咖啡酸成功对接,His268残基可能是LCCOMT的活性位点,推测其能够与咖啡酸3-OH形成氢键。H268N与H268Q2种突变酶分别丧失94.85%和95.28%的催促活性。结论同源建模能够准确预测LCCOMT的叁维模型。His268为LCCOMT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其作用可能是作为共轭碱,参与咖啡酸3-OH的去质子化反应。(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6年20期)

张慧荣,冯杰,赵萍萍,王迎春[9](2016)在《长叶红砂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RtCOMT)基因的克隆及蛋白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长叶红砂(Reaumuria trigyna)是内蒙古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地区特有双子叶盐生小灌木,有极强的耐盐抗旱性,入药可以治疗湿疹、皮炎等疾病,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RtCOMT)是一个重要的甲基化酶,主要调控木质素合成过程中中间产物及木质素的变化。基于高通量测序结果,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长叶红砂COMT(RtCOMT)基因,构建RtCOMT原核表达载pET32a-RtCOMT,并将其转化大肠杆菌,重组阳性菌经IPTG诱导和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RtCOMT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 023bp,编码340个氨基酸,推测蛋白分子质量37.24ku,理论等电点(pI)6.71,发现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正常表达得到与预期大小一致的融合蛋白。采用Ni-IDA His-Bind亲和层析方法对RtCOMT重组蛋白进行纯化,体外获得目的蛋白。(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宋婧,朱建全,张泉宝,张赶,周嘉裕[10](2016)在《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的原核表达与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基因(LCCOMT)为表达对象,将含有6*His标签的LCCOMT基因连接pET28a表达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采用原核表达的方法,优化了LCCOMT基因的表达条件。结果表明:当诱导时间为4h,IPTG终浓度为2.0mmol·L-1,诱导温度为37℃时,重组LCCOMT蛋白的表达量达到最大。溶解性检测结果表明,LCCOMT重组蛋白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存在,占总蛋白的9%,该试验可为LCCOMT的大规模表达纯化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6年18期)

咖啡酸甲基转移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烟草的抗性与其组织的木质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关系,而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影响木质素的合成。为清楚地认识烟草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本研究采用Interpro、NetPhos和TNT工具对烟草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成员的结构域、磷酸化位点和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草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具有相同的植物甲基转移酶二聚化结构域和O-甲基转移酶结构域,前者位于烟草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序列的第33~85位之间,后者位于序列的第128~358位之间;NtCOMT1和NtCOMT2的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数目较为相似,而NtCOMT3的磷酸化位点数目明显大于NtCOMT1和NtCOMT2的数目,且叁者均以酪氨酸数目最少;NtCOMT3属于进化树的第一类,而NtCOMT1和NtCOMT2属于进化树的第二类,烟草与马铃薯的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进化程度较为相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咖啡酸甲基转移酶论文参考文献

[1].孙莎莎,韩亚萍,闫燕燕,巩彪,史庆华.过表达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1)调控番茄幼苗对干旱胁迫生理响应[J].植物生理学报.2019

[2].薛波,田熙,徐成龙,杨彦明,王德勋.烟草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生物信息学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9

[3].包颖亮.构树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4].朱建全.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LCCOMT)的固定化及结构生物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5].党湫菂,朱建全,寸聪瑞,冯璐,毕宜颖.海藻酸钠固定化重组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8

[6].刘裕峰,朱天辉,刘应高,李姝江,龙旭梅.板栗咖啡酸氧甲基转移酶基因CmCOMT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西北植物学报.2017

[7].张昆,徐梦欣,闫丽,李明娜,曹世豪.白颖苔草盐胁迫响应基因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OMT的克隆和序列分析[C].2017中国草学会年会论文集.2017

[8].俞继华,李洋洋,宋婧,李娟娟,张赶.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的同源建模和定点突变[J].中草药.2016

[9].张慧荣,冯杰,赵萍萍,王迎春.长叶红砂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RtCOMT)基因的克隆及蛋白纯化[J].西北农业学报.2016

[10].宋婧,朱建全,张泉宝,张赶,周嘉裕.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的原核表达与条件优化[J].北方园艺.2016

论文知识图

2苯丙烷类物质代谢和花粉壁形成示意图(...香柠檬烯醇甲基转移酶的二级结构拓...基因的基因组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基因的表达分析苯丙烷代谢通路相关酶类基因的表达分...参考蛋白咖啡酸5-羟基阿魏酸甲基转...

标签:;  ;  ;  ;  ;  ;  ;  

咖啡酸甲基转移酶论文_孙莎莎,韩亚萍,闫燕燕,巩彪,史庆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