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康市副中心城镇绿色空间系统规划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阮一晨[1](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市生活性空间的发展随之转变为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是承载城市居民生活性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城市公共服务与消费空间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城市研究数据与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量化支撑。但同时也引申出公共中心体系研究中,数据表征的充分性、研究方法的适应性、表征关系的实效性等数据技术应用层面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对象,针对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研究,在数据技术选择与应用、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优化布局手段等多方面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规划研究中数据应用的特征,总结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观察并总结公共中心的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类型特征与影响要素有哪些、怎样正确引导公共中心空间优化。并借鉴弱假设强表征的数据驱动范式,形成了由理论线索指导表征数据,再构建表征关系,从而推导特征规律的研究逻辑,将之应用于研究问题所对应的空间认知、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三个主要流程,以实现空间认知与优化的研究目的,解释公共中心体系空间特征与规律,完善其优化方法与流程。研究内容与结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与空间特征认识。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针对公共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搭建手机信令、POI与调研数据结合的多源数据识别框架,实现杭州市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并从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关系与功能关联认识其基本空间特征。初步认识了体系内的公共中心路径依赖与道路亲缘特征规律与“一主一副数次多基”的4级中心体系,同时发现政府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中心关联中具有重要引领性作用。二是在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分析。构建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大层面的分析框架:在常态化层面,遵循先扩样后收缩的思路,从浙江省扩样识别公共中心体系的初长型、增长型、成熟型、完善型四大聚类,定位出与萧山区近似的成熟型与完善型聚类样本。同时地形条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力与公共交通6类影响要素存在显着的类型性差异,其变化特征主要由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后期由市场引领的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各影响要素间呈现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其中人口规模是发展程度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要素。在非常态化要素方面,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深受G20、亚运会与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件中正向推动力的促进,并在后续使其持续影响。三是在公共中心体系优化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的研究范围,通过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具有强关联的线索,从人口的居住、就业、旅游三方面入手构建“人口—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推导出中心优化的空间基础。在此基础上借助三方面目标准则:一是通过公共中心发展的监督学习模型、满意度与亚运会大事件分析结合,总结出经验目标。二是通过人本主义价值尺度下总结出效率与公平的发展目标,三是在公共中心现状特征中总结的规律性原则。最终在空间与非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优化指引。经三方面内容的逐层推进,实现了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的数据驱动研究框架搭建,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与认知,总结具有时空背景的特征经验与一般性的规律,丰富了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白光[2](2021)在《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不佳是我国城市化中的普遍问题,由此造成的长时间、超长时间通勤,导致城市生产力下降和居民幸福感缺失。城市规划及相关政府部门在数十年的探索中不断尝试着以“他组织”的方式积极应对,所运用的职住平衡、绿带政策、多中心等规划设计方式虽然有助于通勤时间的缩短,但特大城市空间结构依旧不理想,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依旧突出。他组织部门因为对职住空间自组织机制认知不足、对自组织与他组织边界界定不够,导致干预方式不当、自组织权利受限,不利于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协同以做到化解职住空间问题。从历史上看,城市的形成远远早于城市规划的出现,说明城市是可以在没有目标导向的特定干预之下产生、发展的,具有自组织的性质。经济自组织是历史、地理环境、城市定位、技术进步等各方面影响空间结构的重要中间过程,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出发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哈肯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传统自组织理论和经济学思想构建了经济自组织理论,构建了“职住协同”概念框架,依据机制关系构建出包括要素和职住协同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层、演化机制协同层和他组织机制层的“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机制框架”,并结合了运输经济理论、交通区位论、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构建了理论解释框架,对职住空间结构自组织演化进行了研究,提出应以“职住协同”替代“职住平衡”的观念,并通过东京、北京及我国其他特大城市,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对比验证了基本理论的适用性和正确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特大城市职住空间自组织是市场机制引导流动性资源要素向时空禀赋较高地区产生空间集聚和功能组织的过程机制,需要以就业匹配、居住匹配、通勤协同三方面构建的职住协同,作为判断空间结构优劣的标准。干预和反馈在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关系上存在着错位性,容易对他组织部门产生误导。对此,他组织部门需有序弱化对要素和职住协同层的直接干预,适度扩大自组织的权力边界;大幅加强对演化机制协同层的干预,充分发挥他组织的组织协调性优势。2.自组织演化通过引导经济要素和时空资源的重新配置,优化重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并显着化解集聚效应与时空资源高度稀缺之间的矛盾性。从路径上看,需要路径破除机制(包括劳动细化分工和集聚与扩散)打破要素和时空间的低效协同,并通过功能引导机制(包括集聚与扩散和通勤交通建设)构建出高效、集约的时空关系。因时空利用效率不同,功能引导之间呈现出通勤轨道交通>一般地面公交>私人交通>集聚与扩散的优劣关系,对应着从优到劣的演化结果。3.通勤轨道交通与职住空间协同开发引导的强中心大都市区,是推动特大城市职住空间高效、有序化的重要途径,体现出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推动职住空间演化的特征,呈现出:协同建设——职住时空重构——要素自组织(需要路径破除机制和功能引导机制参与)——点、线、面的空间自组织(需要他组织部门协同)——职住空间高水平演化的路径过程。4.他组织部门需要将自组织机制中对通勤铁路时效、速度的要求,作为投资、运用服务的供给依据。需在物理协同层面构建直达直通就业中心的轨道交通网络,以及站点与用地空间协同纵向高密度开发模式,组织协同层面构建多样化运营组织以引导不同主体之间权责利对等,制度协同层面建设完善轨道交通投融资运营制度、协同开发供地制度、开发主体确权制度,权利协同层面充分发挥自组织的激励性并适度确权,将微观层面城市空间重构和塑造的权利适当交给市场经济主体,以形成自组织和他组织之间循环互动的权利迭代和权利协同关系。5.东京在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的过程中体现出路径破除机制和功能引导机制的协同关系。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后体现出他组织部门对自组织机制和市场主体的适当“让权”能够提升自组织机制的功能发挥,实现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有效协同并演化至强中心大都市区,对北京和我国特大城市具有借鉴价值。6.虽然发展、演化过程不尽相同,但北京和我国众多特大城市在历史和现状上高度相似。需要借鉴东京经验,以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推动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作为出发点,从物理协同、组织协同、制度协同、权利协同的层面上构建高效、有序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建设,促进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王佳仪[3](2021)在《基于TOD理论的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迅猛发展,城市病也在加速蔓延,为了综合解决这些城市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发展的TOD理论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TOD理论强调轨道交通与城市更加融合,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提出应对城市病的解决办法,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TOD理论由最初的3D原则经过发展被学者们总结出5D原则、八项原则等,TOD的内涵不断深化,但还是离不开线网、线路、站点三个层面,离不开交通与城市共同为人服务这一本质,离不开高强度、多样性、合理的设计这三个原则。北京作为全国轨道交通线网分布密集的城市,TOD指数却不够高,存在着道路交通拥挤、空间拓展相对无序、地铁站域外部空间品质不够高等问题。在建设国际一流和谐之都的背景下,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提升的新时代,提高首都北京的TOD水平,优化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势在必行。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TOD理论用来指导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这两者的联系是目前理论研究的空白。本文从TOD的3D原则“高强度、多样性、合理的设计”出发,总结归纳出“交通组织慢行优先、功能组织多样共享、空间组织合理设计”三项设计策略,并应用于北京副中心城市绿心项目的设计实践。本文通过文献阅读、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实地调研、空间句法、POI数据分析等方法,在北京范围内选取典型代表进行实地调研,对交通组织、功能组织、空间组织进行分析,结合居民的满意度分析,总结出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易达性和安全性不足、整合性和多样性不足、开放性与标识性不足三方面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达到慢行优先、功能混合、空间富有魅力的目标,让轨道交通更好地服务城市与人们的生活,营造公园城市、乐活社区。
周美玲,冯秀丽,刘恺恺,张驰,谢立建[4](2021)在《绿色空间与经济发展典型要素时空匹配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分析2000—2019年浙江省绿色空间与经济发展典型要素的时空匹配特征,探讨其匹配的公平性,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基尼系数、泰尔指数、重心模型。研究结果:(1)2000—2019年浙江省绿色空间与人口处于相对匹配的状态,绿色空间与GDP处于匹配比较合理状态,杭州市的空间匹配度最低,舟山市、湖州市和嘉兴市的空间匹配度最高;(2)浙江省绿色空间与经济发展典型要素的空间匹配与城区分布格局有关,分散型城区比集聚型城区匹配度高;(3)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浙江省绿色空间与经济发展典型要素的空间匹配度在不断减弱。研究结论:为了促进浙江省绿色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提高与经济发展要素的匹配度,需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人口分布并积极开展生态修复规划,从而使绿色空间匹配度不断增强,更具公平性。
郑宏[5](2021)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艺术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清华大学承担完成了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委托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艺术研究》课题。该课题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艺术研究作为切入点,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艺术三大功能,即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高附加值、增强城市竞争力;建构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艺术"三系一体"基本研究概念与框架;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精神塑造、城市特色塑造和城市魅力塑造建设三大目标,并在大量调研基础上,
艾海诚[6](2020)在《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态工业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蔡家坡工业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宝鸡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迅速发展,引来许多外来人口进入,与此同时该地区的工业水平也得到了良好发展,蔡家坡的地域文化的提升,逐渐形成了以工业区为主体的格局。在此背景下,蔡家坡百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工业区由此建立,但因当地人口稀少,园区设计不当,地域文化宣传力度不够等情况无论从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产业文化等方面都无法适应当前社会文化性,生态性的新工业文明发展。因此在设计上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城市保留历史痕迹,且产生新的文化价值显得各位重要,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和谐稳定且保存浓厚地域文化的同时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本文旨在研究融合地域文化特色下的生态工业区,蔡家坡工业园区如何通过景观探索的方式来再次得到发展,将蔡家坡百万厂房工业区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将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的新工业区作为切入点,并研究产生的问题,对怎样走出相关的困境给予了合适的改变和构思想法。第一,说明了蔡家坡现阶段所处的时代大环境,并为其工业的发展定下了新的目标,理清了蔡家坡工业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以及涉及到的相关研究领域,提炼出来了城市触媒,提升竞争力,充分贯彻落实国家倡导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策,以人民为基本、保护生态协调发展、工业区朝绿色方向发展这些理念,为蔡家坡工业园区的改造更新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根据剖析解读有关的案例来借鉴学习,从中提取出了可以参考的措施,列举出了沃尔夫斯堡以汽车为主题的公园,张掖丝绸之路主题文化公园,天津天拖项目老厂房改造项目等案例,通过比较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将几个案例可以借鉴的地方进行了总结,结合蔡家坡工业区自身的前进需求从而给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第三,调查考究了蔡家坡工业发展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附近居民的诉求,并对此做出了统计和数据分析,结合之前的理论和案例,总结出多元文化视野下蔡家坡工业区的改变建造方式,同时根据不同的方式为蔡家坡获得更合适的工业区发展提出新的倡议,然后再总体结合之前所提出的一系列方式,将其实践于蔡家坡工业区的构思建造当中,且对实际操作做出相关的探讨和求证。本文探究构建出新型的工业园取,对工业园区的设计纳入了地域文化、现代化与生态化特点,并迎合现代人群的各类需求,比如使工作和日常生活需求,形成适应时代背景的工业区新格局。希望可以为其他工业区发展建设提供一些新的灵感和思路,推动城市工业区在原理和实践方面获得新的进展。
林霖[7](2020)在《响应海绵城市需求的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文中指出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众多城市应对城市水安全问题的重点研究工作,而绿地是重要的天然海绵体。因此,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的绿地系统规划,使绿地充分发挥其海绵效能对于城市的海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在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常规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对海绵建设做出响应内容,从而探索构建一套既能满足绿地基础功能(生态、游憩、景观、文化等),又能发挥城市绿地雨洪管理作用、满足城市雨洪调蓄需求的具有普适意义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以达到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辅助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目标。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例研究法、实地调研法、计算机模拟法等研究方法,从绿地-水文数据库构建、规划范围海绵特性分析与海绵格局研判、绿地系统雨洪管理目标的确定、与海绵格局耦合的区域及新城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基于雨洪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类绿地规划及海绵建设指引几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响应海绵理念需求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法,并以北京市平谷区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为实例,对规划方法进行实践,得到系列规划成果,证实了规划方法的可操作性。
林俏[8](2020)在《浙江金华市传统村落的理水生态智慧研究》文中指出浙江金华市是“上山文化”的发源地,留存着历史悠久的人类活动痕迹,尤其是现存数量丰富的传统村落,成为研究古代人居环境的重要样本。金华地处金衢盆地东段,为浙中丘陵地区,山区河道周围的村落常饱受水旱之灾,此地复杂的山地水文环境使得传统村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形成人工与自然融合的理水生态系统。本文以浙江金华市的104个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所在区域环境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将理水生态智慧理解为传统村落在选址、营建中与水系有关的空间形式和社会形态,采用文献梳理、实地调研、GIS分析等研究方法,总结村落理水的流程和框架,及其背后蕴含的理水生态智慧,以期为现代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参考。本论文一共分为三部分分析:第一部分为金华市传统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通过历史文献资料梳理传统村落形成的自然特征、社会因素和文化环境,分析传统村落的发展过程。其次基于GIS分析金华市传统村落的集聚规律、海拔、高程等,掌握金华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第二部分为金华市传统村落的水系营建流程和框架。通过分析传统村落选址布局与水系的关系,归纳村落选址的基本特征。其次梳理村落内外的具体水系营建过程,分别为筑堰截流、明溪暗溪、引渠立圳、开塘凿井、建筑归水和雨水调蓄,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特色水系空间和村落风景体系,分别为水田、水口、水筑、水园和八景空间,总结其形成原因、构成要素和空间特征,并结合具体调研村落进行案例举证。第三部分为探究金华市传统村落的理水生态智慧和实践经验,主要表现在因地制宜的防洪布局、充分保障的灌溉方式、清洁便利的生活水源、快速高效的排水系统、安全宜居的建筑环境和山水诗画的文化意境,并为金华地区传统村落提出保护与发展的策略。
明圆圆[9](2020)在《基于历史文脉的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文化建设也迎来高潮。历史文脉作为城市记忆的延续,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分之一,挖掘并保护历史文脉的对城市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真实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对历史文脉的保留与呈现却远远不够。空间被多维度压缩,文化缺失加剧,城市向着冷漠空虚、病态无序的方向倾倒。基于此,如何构建和谐健康的公共空间,并且深化其文化底蕴,引导城市良性发展,这一问题发人深省。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基于历史文脉合理建设城市文化公园是对上述问题的积极回应。针对历史文脉如何在城市公园中设计表达这一议题,该研究首先阐释文脉、历史文脉和文化公园等相关概念的定义,梳理概述了国内外各城市的研究进程,包括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公园项目的实践成果。在此基础上,总结整理相关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理论,进一步探讨如何将其运用于城市文化公园的规划设计之中,并对文化公园的选址和规模提出要求和预估。此外,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在各案例中,系统梳理了当地的历史文脉,归纳总结出公园设计中历史文脉的表达方法和策略,进而从总体设计到详细设计,由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构建起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以此指导随后的方案设计。在设计阶段,该文以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为例,展示了当地历史文脉设计表达的方法和成果。
黄浩[10](2020)在《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规划管控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进程的演进使得城市下垫面由原先的自然地表逐渐被不透水面所取代,引发了流域内原生水文环境的改变。由此造成的热岛效应、非点源污染、城市内涝等诸多问题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北京作为中国特大城市的代表之一,过去几十年集中建设区内不透水面无序扩张的现象尤为典型,这与北京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建设四大中心的要求相悖,也与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符。不透水面控制是“三生”理念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当下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对不透水面的研究多关注于不透水面的时空演变规律、不透水面与环境要素的关联效应等方面,如何将不透水面管控与规划体系相结合并没有具体的指引。因此,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规划管控体系的研究可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拓宽新的视野,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新的方向。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宏观背景下,论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新西兰等国家在雨洪管理理念下的不透水面管控实践与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了其体系构建、政策引导、设计优化方面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以北京中心城区为对象,对不透水面的基本形态特征、不透水面与控规开发指标的耦合特征与规律特点进行数理分析,总结出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管控的规划重视程度不足、指标约束力有限、针对性以不强,以及不透水面与规划管理脱节等问题。然后,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集中建设区的不透水面控制体系的建构。首先,在宏观上应通过回归预测、雨洪模拟等综合方法明确研究区的不透水面总体控制目标。然后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设限”的思维,形成覆盖全域的不透水面基础分区。同时,对于生态环境严重的区域设置不透水面叠加区实行重点优先管控;其次,在中观街区层面基于传统控规构建不透水面的指标体系,并应根据街区自身特点编制不透水面控制导则优化不透水面整体布局;微观上,实行不透水面开发行为分级与变更许可的管理模式,并强化场地优化设计与低影响开发设施合理选择在地块开发中的作用。最后,讨论了超限不透水面收费、容积率奖励、雨水费补贴作为经济激励政策在国内城市实施的可行性与具体方法。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了通州城市副中心作为不透水面规划管控的实证研究,以验证相关理论的可行性。
二、永康市副中心城镇绿色空间系统规划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永康市副中心城镇绿色空间系统规划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带来的新需求 |
1.1.2 公共服务规划地位提升形成的新定位 |
1.1.3 数据科学革命引领的新视野 |
1.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主要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数据驱动 |
1.3.2 公共中心体系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定性研究方法 |
1.5.2 定量分析方法 |
1.6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章节组织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城市形态发展与演化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
2.1.2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
2.2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 |
2.2.1 城市中心识别数据源 |
2.2.2 城市中心及其体系识别方法 |
2.3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变趋势与影响要素 |
2.3.1 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实践与效能 |
2.3.2 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趋势 |
2.3.3 公共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影响要素 |
2.4 公共中心与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优化 |
2.4.1 公共中心的布局优化 |
2.4.2 各类城市服务的布局优化 |
2.5 借鉴与启示 |
2.5.1 研究借鉴 |
2.5.2 研究启示 |
3 研究框架 |
3.1 数据驱动的发展脉络 |
3.1.1 大数据的发展及利用 |
3.1.2 机器学习发展历程 |
3.1.3 数据驱动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
3.2 表征学习与城市空间科学互动的研究理念 |
3.2.1 表征学习的应用难点 |
3.2.2 分析框架的基本流程 |
3.2.3 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 |
3.2.4 数据获取的基本原则 |
3.3 数据驱动的公共中心体系研究框架 |
3.3.1 研究主要问题难点 |
3.3.2 测度识别的理论先验 |
3.3.3 影响要素分析的理论先验 |
3.3.4 优化策略的理论先验 |
3.4 本章小结 |
4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与空间特征 |
4.1 供需视角下的中心度评级体系与数据基础 |
4.1.1 中心度的评价 |
4.1.2 中心度计算的数据基础 |
4.2 中心度计算结果与空间特征 |
4.2.1 指标权重计算 |
4.2.2 设施聚合度:多中心结构展现 |
4.2.3 设施规模度:中心集聚特征显着 |
4.2.4 设施使用度:就近满足的网络结构 |
4.2.5 中心度:内聚外散,北密南疏的整体格局 |
4.3 识别与特征分析 |
4.3.1 基于密度阈值的公共中心识别流程设计 |
4.3.2 公共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3 公共中心的体系结构特征 |
4.3.4 功能关联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 |
5.1 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程度的表征 |
5.1.1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能级 |
5.1.2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数量 |
5.1.3 公共中心体系的均衡度 |
5.2 基于集成学习的中心度表征模型 |
5.2.1 特征构造与模型设计 |
5.2.2 模型精度检验方法 |
5.2.3 模型训练与精度表现 |
5.3 基于集成模型省域区县中心度拟合 |
5.3.1 中心度的分块拟合 |
5.3.2 中心体系的采样结果 |
5.3.3 省域区县公共中心体系表征 |
5.4 常态化影响要素分析 |
5.4.1 公共中心体系常态化影响要素的选择 |
5.4.2 中心度的多元线性回归 |
5.4.3 公共中心发展程度的聚类及其特征 |
5.4.4 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
5.4.5 常态化影响要素构成与影响机制构建 |
5.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非常态化影响要素 |
5.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5.5.2 基础设施建设 |
5.5.3 城市空间调整 |
5.5.4 经济发展 |
5.5.5 城市品牌价值提升 |
5.5.6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
5.6 本章小结 |
6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 |
6.1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布局的空间关联 |
6.1.1 基于人口的公共中心体系布局先验 |
6.1.2 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联 |
6.1.3 人口与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构造 |
6.1.4 模型结果与分析 |
6.1.5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关联中的主要特征 |
6.2 公共中心优化目标 |
6.2.1 经验目标 |
6.2.2 价值目标 |
6.2.3 规律原则 |
6.3 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指引 |
6.3.1 空间优化指引 |
6.3.2 服务优化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1.1 公共中心识别与空间特征分析 |
7.1.2 公共中心的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 |
7.1.3 公共中心的优化指引 |
7.2 主要创新之处 |
7.2.1 引入了多源数据与算法适应的公共中心识别系统 |
7.2.2 尝试了表征数据与理论结合的影响要素解释机制 |
7.2.3 构建了集成框架与机制协同的目标估计监督模型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内容的深入挖掘 |
7.3.2 研究理论的深化演绎 |
7.3.3 数据技术的更新适应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浙江省区县中心体系发展程度影响要素 |
附录2 集成树分类规则 |
附录3 网络调查问卷中公共中心体系相关问题 |
个人简介 |
(2)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对自组织机制重视不足 |
1.1.2 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问题有待改善 |
1.1.3 经济自组织是各类因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机制过程 |
1.2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选题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自组织和他组织 |
1.3.2 大都市区和都市圈 |
1.3.3 特大城市 |
1.3.4 职住空间结构 |
1.3.5 演化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逻辑主线和研究方法 |
1.5.1 逻辑主线 |
1.5.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综述 |
2.1.1 经典的空间结构模型 |
2.1.2 相关的城市和区域经济理论 |
2.1.3 职住平衡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城市空间方面的文献综述 |
2.2.2 交通和城市空间的联系 |
2.2.3 相关自组织理论在城市空间方面的探索 |
2.3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3 经济自组织的理论基础构建 |
3.1 基本概念的构建 |
3.2 协同是自组织中的核心机制 |
3.3 从协同效应看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 |
3.4 经济自组织的主要性质 |
3.4.1 自主逻辑性 |
3.4.2 路径依赖性 |
3.4.3 演化性 |
3.4.4 可持续性 |
3.4.5 不完美性和缺陷性 |
3.5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差异和关系 |
3.5.1 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差异 |
3.5.2 他组织对自组织的干涉结果 |
3.5.3 应建立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协同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自组织演化的理论构建 |
4.1 本文的核心理论框架 |
4.2 职住协同是职住空间结构优劣的判断标准 |
4.3 从机制层面看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 |
4.3.1 劳动细化分工——路径破除机制 |
4.3.2 集聚与扩散——路径破除和低效的功能引导机制 |
4.3.3 通勤建设——高效的功能引导机制 |
4.3.4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协同机制框架 |
4.4 地面通勤交通对职住空间的功能引导作用 |
4.4.1 从时空资源约束性看通勤交通建设的功能引导作用 |
4.4.2 通勤工具对空间结构的主导性 |
4.4.3 从通勤看特大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演化路径差异 |
4.5 通勤轨道交通对职住空间的功能引导作用 |
4.5.1 通勤轨道交通改善空间结构、引导职住协同的路径机制 |
4.5.2 从时空要素层面看轨道交通的功能引导优势 |
4.5.3 他组织需要从物理、组织、制度、权利协同层面加强轨道交通自组织 |
4.5.4 通过点-线-面引导职住空间自组织的过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东京的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5.1 相关空间概念介绍 |
5.2 职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 |
5.2.1 江户时期的职住空间结构(1868明治维新以前) |
5.2.2 近代化时期的职住空间演变(1868明治维新至1923年关东大地震) |
5.2.3 职住空间的郊区化时期(1923关东大地震至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5.2.4 职住空间粗放式重建时期(1945二战结束至1964东京奥运会) |
5.2.5 强中心大都市区形成期(1964东京奥运会至1985广场协议) |
5.2.6 职住空间结构缓慢演变期(1985广场协议之后) |
5.3 基于一都三县的职住协同计量分析 |
5.4 从自组织机制看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5.4.1 职住空间郊区化时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
5.4.2 职住空间粗放式重建时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
5.4.3 强中心大都市区化中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
5.5 轨道交通引导的职住空间结构演化路径 |
5.5.1 站点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
5.5.2 线路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
5.5.3 网络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
5.6 政策启示 |
5.7 本章小结 |
6 北京职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 |
6.1 古代和近代时期(1949北平和平解放前) |
6.2 计划经济时期(1949北平和平解放至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
6.3 市场经济时期(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
6.3.1 不良空间结构形成阶段(1978-2004) |
6.3.2 交通建设转型阶段(2004-2014) |
6.3.3 近期现状及展望(2014以后) |
6.4 本章小结 |
7 从自组织看以北京为代表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7.1 从自组织机制看北京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7.1.1 计划经济时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2 特大城市扩张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3 强中心郊区化时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4 大都市区化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5 北京和东京职住空间结构的对比 |
7.1.6 自组织与他组织机制层面的政策建议 |
7.2 应从物理、组织、制度、权利协同提升通勤轨道交通的功能引导机制 |
7.2.1 北京通勤轨道交通的现状及问题 |
7.2.2 北京和东京在轨道交通要素协同方面的对比 |
7.2.3 通勤轨道建设方面的政策建议 |
7.3 针对我国特大城市的拓展研究 |
7.3.1 我国一般特大城市与北京在发展过程和现状上的相似性 |
7.3.2 基于我国特大城市的职住协同计量分析 |
7.3.3 我国特大城市现状中的共性问题 |
7.3.4 共性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基本结论 |
8.2 主要创新与贡献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TOD理论的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铁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
1.1.2 TOD理论承担时代使命 |
1.1.3 北京TOD外部空间的提升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地铁站域综合体及相关概念 |
1.3.2 外部空间 |
1.3.3 TOD理论 |
1.4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TOD理论相关研究 |
1.5.2 地铁站域综合体相关研究 |
1.5.3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和TOD理论基础研究 |
2.1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基础分析 |
2.1.1 地铁站域综合体的核心特征与作用 |
2.1.2 地铁站域综合体的分类 |
2.1.3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需求分析 |
2.1.4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要素分析 |
2.2 TOD理论的指导 |
2.2.1 TOD理论的概念解读 |
2.2.2 TOD理论的中国内涵 |
2.2.3 TOD概念外延:不同层面的TOD模式 |
2.2.4 TOD理论指导外部空间设计的优越性 |
2.3 基于TOD理论的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的案例 |
2.3.1 国外典型模式及案例分析 |
2.3.2 国内典型模式及案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地区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现状研究 |
3.1 北京TOD发展现状 |
3.1.1 推进TOD发展的政策与尝试 |
3.1.2 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分布情况 |
3.1.3 北京TOD发展的困境 |
3.2 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调研 |
3.2.1 实地调研情况 |
3.2.2 交通组织分析 |
3.2.3 功能混合度分析 |
3.2.4 满意度评价分析 |
3.3 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问题总结 |
3.3.1 交通组织方面易达性和安全性不足 |
3.3.2 功能组织方面整合性和多样性不足 |
3.3.3 空间组织方面开放性和标识性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TOD综合体外部空间的设计原则与策略 |
4.1 设计原则 |
4.1.1 总体定位,契合城市发展 |
4.1.2 慢行交通,实现步行可达 |
4.1.3 功能混合,集约利用土地 |
4.1.4 生态持续,改善公共空间 |
4.2 交通组织慢行优先策略 |
4.2.1 步行空间连续宜人 |
4.2.2 自行车空间分区规划 |
4.2.3 机动车空间公交优先 |
4.3 功能组织多样共享策略 |
4.3.1 功能多样满足需求 |
4.3.2 功能侧重突出优势 |
4.3.3 功能共享协同优化 |
4.4 空间组织合理设计策略 |
4.4.1 广场空间开放性 |
4.4.2 景观空间生态性 |
4.4.3 入口空间标识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设计实践——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起步区外部空间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及基地分析 |
5.1.2 起步区概况 |
5.1.3 设计愿景与目标 |
5.2 设计分析 |
5.2.1 交通组织 |
5.2.2 功能组织 |
5.2.3 空间组织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基于TOD理论的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满意度评分问卷 |
附录二:回收调查问卷各项问题均分统计与对应权重 |
致谢 |
(4)绿色空间与经济发展典型要素时空匹配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2 研究方法 |
2.1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
2.2 泰尔指数 |
2.3 重心模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绿色空间与经济发展典型要素匹配性的时序变化 |
3.2 绿色空间与经济发展典型要素匹配性的空间格局 |
3.3 绿色空间与经济发展典型要素的空间错位 |
4 结论与讨论 |
(5)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艺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基本情况 |
课题研究依据 |
研究目标、难点、破解 |
目标 |
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
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 |
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规划建设管理北京城市副中心 |
难点 |
破解 |
建构一个体系 |
实施二个策略(或称双策) |
三个方案建议 |
(6)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态工业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蔡家坡工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现代化发展推动工业园区改造 |
1.1.2 工业园区现阶段的发展要求 |
1.1.3 蔡家坡标准化厂房工业园区的现存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1 国外生态工业区相关研究 |
1.3.2 国外地域文化景观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生态工业区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相关理论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地域文化与生态工业区设计相关理论的综合阐释 |
2.1 蔡家坡地域文化概述 |
2.1.1 地域文化的基本概念 |
2.1.2 地域文化的特征 |
2.1.3 蔡家坡地域文化 |
2.1.4 地域文化与生态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相融合的思考 |
2.2 生态工业园区相关理论的系统阐释 |
2.2.1 生态工业园区的相关理论 |
2.2.2 生态工业园区的功能及意义 |
2.3 生态工业园区优化改造的相关理论 |
2.3.1 转变发展方式与结构的理论及思考 |
2.3.2 “城市触媒”理论在工业区优化改造中的运用 |
2.3.3 场所精神 |
2.3.4 批判性地域主义 |
2.3.5 工业园区软实力的提升 |
2.4 生态工业区景观设计的相关原则与理论 |
2.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4.2 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 |
2.4.3 生态优化原则 |
2.4.4 系统性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3 生态工业园区改造案例研究 |
3.1 符合时代潮流——德国沃尔夫斯堡汽车主题公园 |
3.1.1 历史沿革 |
3.1.2 改造历程 |
3.1.3 园区文化概述与景观介绍 |
3.1.4 对蔡家坡工业园区的借鉴思考 |
3.2 提高文化软实力——张掖国家丝路湿地公园 |
3.2.1 公园景观与文化介绍 |
3.2.2 园区文化分析 |
3.2.3 对蔡家坡工业园区的借鉴思考 |
3.3 城市工业优化——天津天拖项目老厂房改造区景观 |
3.3.1 改造前的基本状态 |
3.3.2 优化改造后的现状分析 |
4 地域文化与生态工业园区相融合的综合性改造思路 |
4.1 蔡家坡工业园区的位置 |
4.2 地域深厚历史文化 |
4.2.1 宝鸡的文化底蕴 |
4.2.2 老工业基地与制造业强市 |
4.2.3 蔡家坡丝路文化 |
4.2.4 蔡家坡三国文化 |
4.2.5 关中地区民俗文化 |
4.2.6 蔡家坡标准化厂房工业园区的历史变迁 |
4.3 蔡家坡工业园区的实际现状 |
4.3.1 蔡家坡标准化厂房工业园区的历史沿革 |
4.3.2 蔡家坡标准化厂房工业园区的现状分析 |
4.3.3 地块分析 |
4.3.4 建筑分析 |
4.4 地域文化与生态工业园区景观相融合的设计思路 |
4.4.1 工业园区规划及平面布局的定位 |
4.4.2 融合自然气氛的设计方案 |
4.4.3 融合场所理念的设计方案 |
4.4.4 融合地域文化的设计方案 |
4.4.5 提倡绿色、节能、环保理念 |
4.5 本章小结 |
5 蔡家坡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具体实践 |
5.1 设计范围及基地现状 |
5.2 改造内容 |
5.2.1 功能分区 |
5.2.2 空间构架及功能结构分析 |
5.2.3 交通结构分析 |
5.2.4 景观绿化分析 |
5.3 专项设计 |
5.3.1 空间要素设计 |
5.3.2 景观雕塑设计 |
5.3.3 景观照明设计 |
5.3.4 围墙设计 |
5.3.5 景观墙设计 |
5.3.6 “丝路驿站”酒店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索引) |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响应海绵城市需求的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主要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2 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中与海绵城市相关的进展 |
2.1 绿地的海绵功能 |
2.2 相关实践研究综述 |
2.3 小结 |
3 案例研究 |
3.1 厦门翔安新城港汊流域南片区城市绿地雨洪管理 |
3.1.1 项目背景 |
3.1.2 规划策略 |
3.1.3 借鉴经验 |
3.2 通辽市城市绿地雨洪管理规划 |
3.2.1 项目背景 |
3.2.2 规划策略 |
3.2.3 借鉴经验 |
3.3 孟州市绿地系统规划 |
3.3.1 项目背景 |
3.3.2 规划策略 |
3.3.3 借鉴经验 |
3.4 迁安市集雨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研究 |
3.4.1 项目背景 |
3.4.2 规划策略 |
3.4.3 借鉴经验 |
3.5 哥本哈根暴雨准则 |
3.5.1 项目背景 |
3.5.2 规划策略 |
3.5.3 借鉴经验 |
3.6 本章小结 |
4 响应海绵城市需求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法 |
4.1 绿地系统规划响应海绵城市需求的关键 |
4.1.1 定量科学分析,明确“海绵”需求 |
4.1.2 建立系统思维,“海绵”理念贯穿 |
4.2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绿地系统规划响应 |
4.2.1 构建绿地-水文数据库 |
4.2.2 基于海绵视角的现状分析 |
4.2.3 区域及城区海绵格局研判 |
4.2.4 确定绿地系统雨洪管理目标 |
4.2.5 海绵城市理念视角下的区域绿地规划 |
4.2.6 海绵城市理念视角下的城区绿地规划 |
4.2.7 技术路线总结 |
4.3 本章小结 |
5 海绵城市理念视角下平谷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区位 |
5.1.2 自然条件 |
5.1.3 其他发展条件 |
5.2 绿地-水文数据库 |
5.3 基于海绵视角的现状分析 |
5.3.1 绿地海绵建设现状 |
5.3.2 区域及新城海绵特性分析 |
5.3.3 SWOT分析 |
5.3.4 绿地建设方向 |
5.4 区域及城区(新城)海绵格局研判 |
5.4.1 区域海绵格局研判 |
5.4.2 城区(新城)海绵格局研判 |
5.5 规划总则 |
5.5.1 规划范围、期限、规模 |
5.5.2 规划依据 |
5.5.3 规划目标和规划指标 |
5.6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区域绿地规划 |
5.6.1 区域绿色空间结构布局 |
5.6.2 各类区域绿地规划 |
5.7 海绵城市理念视角下平谷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
5.7.1 新城绿地系统结构布局 |
5.7.2 新城各类绿地规划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名单 |
致谢 |
附录 A 平谷新城公园绿地规划海绵建设建议一览表 |
附录 B 新城规划绿地实现雨洪调蓄目标情况核验计算书 |
附件 |
(8)浙江金华市传统村落的理水生态智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化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的发展危机 |
1.1.2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传统村落逐渐受到关注和保护 |
1.1.3 风景园林学视角下理水生态智慧的研究诉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传统村落 |
1.3.2 理水 |
1.3.3 生态智慧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传统村落相关研究进展 |
1.4.2 村落理水相关研究进展 |
1.4.3 金华市传统村落相关研究进展 |
1.5 研究范围和对象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对象 |
1.6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框架 |
2 金华市传统村落形成的地域背景 |
2.1 自然地理特征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河流水系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农林资源 |
2.2 社会历史因素 |
2.2.1 人口南迁 |
2.2.2 水路运输 |
2.2.3 古道贸易 |
2.3 观念文化环境 |
2.3.1 风水堪舆 |
2.3.2 婺学耕读 |
2.4 本章小结 |
3 金华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规律 |
3.1 传统村落整体空间集聚规律 |
3.2 传统村落高程分布规律 |
3.3 传统村落坡度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4 金华市传统村落选址布局与水系的关系 |
4.1 远干流近支流 |
4.2 居高避洪 |
4.3 水形曲汭 |
4.4 本章小结 |
5 金华市传统村落内部理水营建 |
5.1 筑堰截流 |
5.1.1 区域堰坝工程——白沙溪三十六堰 |
5.1.2 传统村落内部堰坝 |
5.2 明溪暗溪 |
5.2.1 顺水明溪 |
5.2.2 盖水暗溪 |
5.3 引渠立圳 |
5.3.1 农业灌溉水圳 |
5.3.2 生活保障水圳 |
5.4 开塘凿井 |
5.4.1 开塘聚气 |
5.4.2 凿挖水井 |
5.5 建筑归水 |
5.5.1 屋顶排水 |
5.5.2 天井归水 |
5.5.3 建筑防火 |
5.6 雨水调蓄 |
5.6.1 街巷排水 |
5.6.2 整体调蓄 |
5.7 本章小结 |
6 理水方式影响下的金华市传统村落特色空间 |
6.1 水田 |
6.1.1 营田模式 |
6.1.2 灌溉方式 |
6.1.3 农耕文化景观 |
6.2 水口 |
6.2.1 水口空间要素 |
6.2.2 水口功能类型 |
6.2.3 典型村落水口空间布局 |
6.3 水筑 |
6.3.1 桥 |
6.3.2 水埠 |
6.3.3 水阁楼 |
6.4 水园 |
6.4.1 水塘园林 |
6.4.2 私家园林 |
6.4.3 典型村落水园空间举例 |
6.5 八景 |
6.5.1 “八景”文化在金华地区的发展 |
6.5.2 金华传统村落“八景”景观景源 |
6.5.3 典型村落“八景”解读 |
6.6 本章小结 |
7 金华市传统村落的理水生态智慧与保护更新策略 |
7.1 金华市传统村落理水生态智慧 |
7.1.1 因地制宜的防洪布局 |
7.1.2 充分保障的灌溉方式 |
7.1.3 清洁便利的生活水源 |
7.1.4 快速高效的排水系统 |
7.1.5 安全宜居的建筑环境 |
7.1.6 山水诗画的文化意境 |
7.1.7 生态智慧价值小结 |
7.2 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 |
7.2.1 完善村落基础研究,保护水系空间格局 |
7.2.2 基于村落共性风貌,追求个性特征 |
7.2.3 发挥村落水系的当代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基于历史文脉的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文化建设中对建设城市文化公园的要求 |
1.1.2 城市化进程下公众对公园绿地的功能需求 |
1.1.3 现状城市公园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文脉与历史文脉 |
2.1.2 城市公园 |
2.1.3 文化公园 |
2.1.4 小结 |
2.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
2.2.1 国外城市文化公园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 |
2.2.2 中国城市文化公园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 |
3 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3.1 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
3.1.1 整体性原则 |
3.1.2 地域性原则 |
3.1.3 原真性原则 |
3.1.4 传承性原则 |
3.1.5 创新性原则 |
3.1.6 参与性原则 |
3.2 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理论 |
3.2.1 文脉主义理论 |
3.2.2 场所精神理论 |
3.2.3 有机更新理论 |
3.2.4 城市意向理论 |
3.3 城市文化公园选址 |
3.3.1 文化区位 |
3.3.2 交通区位 |
3.3.3 环境区位 |
3.3.4 社会区位 |
3.4 规模及容量预估 |
4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
4.1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 |
4.1.1 项目概况 |
4.1.2 历史文脉梳理 |
4.1.3 历史文脉表达与展现手法 |
4.2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 |
4.2.1 项目概况 |
4.2.2 历史遗址现状 |
4.2.3 历史遗址保护与烘托手法 |
4.3 绍兴东湖风景区 |
4.3.1 项目概况 |
4.3.2 历史文脉梳理 |
4.3.3 历史遗迹传承与再造手法 |
4.4 韩国首尔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 |
4.4.1 项目概况 |
4.4.2 历史文脉梳理 |
4.4.3 历史遗址保育与展陈手法 |
4.5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4.5.1 项目概况 |
4.5.2 历史文脉梳理 |
4.5.3 历史遗址改造与更新手法 |
5 城市公园中历史文脉的表达方法及设计策略 |
5.1 城市公园历史文脉表达总体设计研究 |
5.1.1 文脉选择定位 |
5.1.2 空间总体布局 |
5.2 城市公园历史文脉表达详细设计研究 |
5.2.1 对有历史遗存的文脉保护利用 |
5.2.2 对无历史遗存的文脉传承表达 |
6 北京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规划设计 |
6.1 场地认知 |
6.1.1 区位分析 |
6.1.2 上位规划 |
6.1.3 土地沿革 |
6.1.4 历史文脉 |
6.1.5 项目意义 |
6.2 场地现状 |
6.2.1 周边公园覆盖 |
6.2.2 周边土地利用 |
6.2.3 用地性质 |
6.2.4 交通条件 |
6.2.5 水文条件 |
6.2.6 地形条件 |
6.2.7 植被条件 |
6.2.8 建筑及土壤分析 |
6.2.9 现存问题总结 |
6.3 目标与定位 |
6.3.1 设计原则 |
6.3.2 设计目标 |
6.3.3 设计定位 |
6.4 历史文脉设计表达策略 |
6.4.1 以文化演绎重现本土历史 |
6.4.2 以文化展现引导自然更新 |
6.4.3 以文化互动激发城市活力 |
6.5 总体设计 |
6.5.1 文化特色 |
6.5.2 空间结构 |
6.5.3 景观风貌 |
6.5.4 功能分区 |
6.6 分区设计 |
6.6.1 廊道景观区 |
6.6.2 金鱼戏莲区 |
6.6.3 盛世牡丹园 |
6.6.4 文化科普区 |
6.6.5 文体运动区 |
6.6.6 丘林花海区 |
6.6.7 落英旱溪区 |
6.6.8 雨水花园 |
6.6.9 野趣密林区 |
6.7 专项设计 |
6.7.1 道路系统设计 |
6.7.2 竖向设计 |
6.7.3 水系设计 |
6.7.4 植物设计 |
6.7.5 公共设施及小品设计 |
6.7.6 照明设计 |
6.8 技术经济指标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纸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10)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规划管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市化下城市不透水面的扩张 |
1.1.2 不透水面剧增引发多种问题 |
1.1.3 不透水面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 |
1.1.4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规划转型的契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不透水面的含义及分类 |
1.5.2 不透水率 |
1.5.3 集中建设区 |
第2章 国内外不透水面相关研究与实践进展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不透水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2.1.2 有效不透水面(EIA)与总体不透水面(TIA)的关系 |
2.1.3 不透水面与土地使用 |
2.1.4 不透水面的提取与估算 |
2.1.5 不透水面的环境影响阈值 |
2.2 国内外相关实践进展 |
2.2.1 国外相关实践进展 |
2.2.2 国内相关实践进展 |
2.3 本章小结 |
2.3.1 国内外管控经验借鉴 |
2.3.2 美国典型不透水面管控体系总结 |
第3章 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特征与问题:以中心城区为例 |
3.1 北京中心城规划管控体系 |
3.2 控规约束下的北京中心城不透水面特征 |
3.2.1 研究思路与数据处理 |
3.2.2 不透水面的基本形态特征 |
3.2.3 不透水面与控规指标的耦合特征 |
3.3 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存在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控制体系 |
4.1 不透水面控制的总体架构 |
4.2 不透水面的宏观层面管控 |
4.2.1 确定研究区不透水面的总体控制目标 |
4.2.2 确定不透水面控制基础分区与不透水面叠加区 |
4.3 不透水面中观层面的管控 |
4.3.2 不透水面管控的指标体系 |
4.3.3 不透水面的规划控制导则 |
4.4 不透水面的微观层面规制 |
4.4.1 不透水面的开发行为分级 |
4.4.2 不透水面变更许可 |
4.4.3 不透水面的场地优化设计 |
4.4.4 因地制宜地选用LID设施 |
4.5 其他管控辅助手段 |
4.5.1 超限不透水面收费 |
4.5.2 实施容积率奖励与雨水费补贴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践探讨:以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为例 |
5.1 通州城市副中心基本概况 |
5.2 总体控制目标与基础分区 |
5.2.1 副中心不透水面总体控制目标 |
5.2.2 不透水面的基础分区 |
5.3 不透水面叠加区的划定 |
5.4 不透水面控制导则与指标 |
5.4.1 不透水面总体形态控制 |
5.4.2 交通环境与空间利用 |
5.4.3 绿化植被和土壤保护 |
5.5 不透水面开发行为分级 |
5.6 不透水面变更许可的实施 |
5.6.1 不透水面变更许可与现有许可制度的衔接 |
5.6.2 变更许可的申请与变更面积的核准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永康市副中心城镇绿色空间系统规划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D]. 阮一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2]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D]. 白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基于TOD理论的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D]. 王佳仪.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绿色空间与经济发展典型要素时空匹配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周美玲,冯秀丽,刘恺恺,张驰,谢立建. 中国土地科学, 2021(03)
- [5]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艺术设计研究[J]. 郑宏. 北京规划建设, 2021(01)
- [6]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态工业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蔡家坡工业区为例[D]. 艾海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响应海绵城市需求的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D]. 林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浙江金华市传统村落的理水生态智慧研究[D]. 林俏.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基于历史文脉的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为例[D]. 明圆圆.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10]北京集中建设区不透水面规划管控体系研究[D]. 黄浩.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