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带集成论文_付小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带集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带,毫米波,倍频器,混频器,检波器,谐波,波段。

微带集成论文文献综述

付小利[1](2017)在《X波段LTCC微带集成天线阵列设计与电磁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带贴片阵列天线因其具有剖面低,结构简单,小型化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其带宽窄,损耗大等缺陷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LTCC (低温共烧陶瓷)技术有着众多的优点,其材料具有优良的高频、高速传输和宽通带的特性,并且LTCC技术能够实现多层电路的设计,容易实现天线与后端射频电路的集成。本论文基于LTCC材料,应用微带阵列天线的基本原理和圆极化技术,通过对贴片对角开矩形凹槽实现圆极化,在贴片边上开小缝隙来增加电流路径,减小天线尺寸,采用迭层技术增大天线带宽。利用改进后的天线单元组成2×2、4×4、8×8LTCC迭层微带阵列天线,并用Ferro公司的介电常数为5.9,损耗角正切为0.002的LTCC生瓷料带制作了 4×4迭层微带阵列天线,得到天线的带宽1.5GHz,相对带宽15%,最大增益14.52dB,最小轴比2.5dB。并根据原有天线单元模型结构,通过在上层基板加四个矩形贴片的方式进行结构改进,仿真优化了天线单元和2×2优化迭层阵列天线,并利用LTCC技术加工天线,天线单元实测结果带宽达到2GHz,相对带宽达到20%,最大增益9.35dB,最小轴比达到0.5dB。2×2优化迭层阵列天线实测结果带宽为2.75GHz,相对带宽达到27.5%,最大增益为14dB,最小轴比为1.78dB。并通过改进馈电网络设计了两款旋转迭层天线,用LTCC技术加工其中一款天线,天线实测带宽达到了 2.8GHz,相对带宽28%,最大增益14.2dB,最小轴比2.5dB。本论文设计仿真和实际加工制作的天线性能优良,最大的带宽达到了 2.8GHz,增益和轴比都满足设计指标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3-30)

詹景坤[2](2008)在《W波段雪崩管微带集成高次倍频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毫米波倍频技术是一种获取优质毫米波信号的重要方式。渡越时间雪崩二极管微带集成高次倍频器就是利用雪崩二极管在雪崩过程中产生的强烈非线性电感特性,将微波信号单级高次倍频到毫米波信号。该微带集成结构的高次倍频器电路简单,并且倍频效率高,输出功率大,附加相位噪声低,同时避免了多级倍频链级间匹配、滤波和放大等一系列问题。该倍频器能够为毫米波电路系统应用提供优质的毫米波信号源。本文首先深入的研究了雪崩倍频二极管非线性模型,合理的对雪崩区和渡越区建立模型,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其次在上述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微带集成高次倍频器的匹配、偏置、隔置、过渡电路以及器件电路的金丝焊接特性,并进行了局部电路的仿真优化和倍频器的整体电路优化,并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加工制作和实验研究,首次研制出了具有小型化、集成化、高性能指标的雪崩二极管微带集成高次倍频器。雪崩微带集成高次倍频器将6.3GHz输入信号经15次单级倍频后获得了最大输出功率为5.87mW的毫米波信号和倍频器具有约0.5%的倍频效率。实验证明了该倍频器引入的附加相位噪声极低,倍频器输出信号的最佳相位噪声分别为-90.83dBc/Hz@10kHz和-95.67dBc/Hz@100kHz;在其它高次倍频次数下,该倍频器同样获得了有效的倍频输出功率和良好的相位噪声特性;从而实现了本课题对雪崩高次倍频器的集成化、小型化的研究目的。(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8-03-01)

白雪松[3](2007)在《W波段微带集成检波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毫米波检波器是毫米波系统中常用的部件,国外目前在毫米波频段已有可供工程实用的产品,而国内仅在微波频段研究较成熟,在毫米波频段研究较少。该频段所用检波器主要依赖国外进口,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具体针对W频段微带集成电路结构的检波器,对检波器的理论、分析方法、模型建立、无源过渡结构、匹配网络和滤波器等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具体电路制作。在研究方法上,对于W频段微带集成检波器,由于电路结构形式的限制,路仿真几乎不可能,因而主要利用叁维全波分析软件的场仿真,综合考虑检波二极管的寄生参量的影响,以及鳍线装配中可能增大插入损耗的因素,使设计具有可行性。管子模型建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特别是在毫米波频段。由于频率较高,管子寄生参量的影响显得尤为严重,给电路匹配网络设计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本研究中灵活的应用各种电磁场分析方法,使仿真结果更能直接反映测试结果,以方便工程设计。测试结果表明:电压灵敏度高于500mV/mW的带宽为3GHz,电压灵敏度高于300mV/mW的带宽为8GHz。在W波段内,检波器的电压灵敏度最高可达到744mV/mW。(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7-10-01)

陈春红,吴文[4](2006)在《毫米波微带集成倍频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研制了一个适用于弹载毫米波探测器结构的Ka波段倍频器,该倍频器将厘米波信号通过叁次二倍频提升到Ka波段,并获得有增益的倍频输出。采用了MMIC和HMIC,从而实现了倍频组件的耐高过载和小型化。实验结果表明,倍频放大组件完全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冯新平[5](2005)在《运用稀疏矩阵规则网格方法和预条件技术分析微带集成电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混合位积分方程(MPIE)结合矩量法(MoM)对微波集成电路的微带结构问题进行了分析。近年来,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的分析和设计已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课题。因此微带结构的电磁场全波分析变得尤其重要。由于电磁场全波分析的复杂性,一些有效的数值算法应运而生。其中,采用叁角形网格剖分的稀疏矩阵/规则网格(SMCG)方法就是一种较常用的电磁场全波分析方法。本文采用了近场预处理的稀疏矩阵/规则网格(PSMCG)方法,该方法通过近场预处理技术大大提高了SMCG方法的计算效率,加快了平面微带结构矩阵方程的收敛速度。同时,本文以稀疏矩阵迭代法和稀疏矩阵直接法为基础,对PSMCG与共轭梯度(CG)、对称超松弛(SSOR)预处理CG和多波前的结合算法进行了研究。我们的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对于微带电路而言,PSMCG算法比SMCG算法收敛更快。本文分析了一些典型的微带不连续性问题,文中所给数值结果验证以上算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5-06-01)

李斌[6](2004)在《V频段微带集成谐波混频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通信系统中,通常采用超外差式接收方案,混频器成为不可缺少的关键部件。但随着工作频率的不断升高,实现同频段高性能的本振源成为混频器设计的一大难题。分谐波混频器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振频率只需近似等于射频输入信号频率的一半或1/4、1/8……。在本文中,介绍了V频段的分谐波微带混频器(二次谐波和四次谐波)的设计和研制过程。其核心混频器件使用了Alpha公司的DMK2308反向并联二极管对,混频电路主要由带通、低通滤波器,端口匹配网络,开路、短路终端等几部分组成。设计研制过程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优化、微带电路板和腔体的设计加工、实验测试等几个主要步骤。由实测结果显示,V频段二次/四次分谐波混频器的变频损耗分别达到9.3dB和20dB。(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4-05-01)

代文亮[7](2001)在《叁毫米波微带集成谐波振荡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实验室相关课题的需要,本文开展了叁毫米波(W波段)微带集成Gunn谐波振荡器的研究。 本文首先对微带径向传输线的电磁特性进行了分析,包括各种传输模式、特性阻抗及微带径向传输线谐振器的工作模式。在分析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之后,本文根据“谐波提取技术”的思想,在谐波振荡器中对基波和谐波振荡条件与相互关系分别进行了分析,并根据Gunn二极管的等效电路参数,对谐波振荡的电路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出微带径向谐振器的尺寸。然后利用CAD软件进行优化得出微带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同时也对缝耦合及渐变线进行分析。最后对微带到波导的过渡形式进行了探讨,经过分析比较,本文采用余弦平方函数形式的对极鳍线过渡。研制完成的叁毫米波微带集成谐波振荡器,其输出功率为0.51mW,其输出频率为104.9GHz。(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1-01-10)

钱澄,孙志良[8](1997)在《W波段微带集成混频组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叁毫米混频组件,包括密封波导一微带过渡、集成混频器及低噪声中放.设计重点在于满足军用要求.并给出一些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电子器件》期刊1997年01期)

窦文斌,孙忠良[9](1996)在《八毫米波段微带集成环行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我们研制成功的8毫米波段微带Y结环行器.说明了设计制作步骤,给出了测试结果.将其一端接匹配负载可构成Y结隔离器.该器件已用于毫米波集成前端中.(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牛启平[10](1984)在《一个L波段微带集成鉴频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鉴频器在振荡器的频率自动稳定系统中早已得到应用。随着机载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对抗技术、红外遥感技术及微波振荡源的FM噪声测量技术的发展,研(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1984年02期)

微带集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毫米波倍频技术是一种获取优质毫米波信号的重要方式。渡越时间雪崩二极管微带集成高次倍频器就是利用雪崩二极管在雪崩过程中产生的强烈非线性电感特性,将微波信号单级高次倍频到毫米波信号。该微带集成结构的高次倍频器电路简单,并且倍频效率高,输出功率大,附加相位噪声低,同时避免了多级倍频链级间匹配、滤波和放大等一系列问题。该倍频器能够为毫米波电路系统应用提供优质的毫米波信号源。本文首先深入的研究了雪崩倍频二极管非线性模型,合理的对雪崩区和渡越区建立模型,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其次在上述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微带集成高次倍频器的匹配、偏置、隔置、过渡电路以及器件电路的金丝焊接特性,并进行了局部电路的仿真优化和倍频器的整体电路优化,并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加工制作和实验研究,首次研制出了具有小型化、集成化、高性能指标的雪崩二极管微带集成高次倍频器。雪崩微带集成高次倍频器将6.3GHz输入信号经15次单级倍频后获得了最大输出功率为5.87mW的毫米波信号和倍频器具有约0.5%的倍频效率。实验证明了该倍频器引入的附加相位噪声极低,倍频器输出信号的最佳相位噪声分别为-90.83dBc/Hz@10kHz和-95.67dBc/Hz@100kHz;在其它高次倍频次数下,该倍频器同样获得了有效的倍频输出功率和良好的相位噪声特性;从而实现了本课题对雪崩高次倍频器的集成化、小型化的研究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带集成论文参考文献

[1].付小利.X波段LTCC微带集成天线阵列设计与电磁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

[2].詹景坤.W波段雪崩管微带集成高次倍频器[D].电子科技大学.2008

[3].白雪松.W波段微带集成检波器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

[4].陈春红,吴文.毫米波微带集成倍频器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

[5].冯新平.运用稀疏矩阵规则网格方法和预条件技术分析微带集成电路[D].南京理工大学.2005

[6].李斌.V频段微带集成谐波混频器[D].电子科技大学.2004

[7].代文亮.叁毫米波微带集成谐波振荡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

[8].钱澄,孙志良.W波段微带集成混频组件[J].电子器件.1997

[9].窦文斌,孙忠良.八毫米波段微带集成环行器[J].微波学报.1996

[10].牛启平.一个L波段微带集成鉴频器[J].无线电工程.1984

论文知识图

反向并联平面肖特基混频管3D模型悬置微带结构平面印刷微带线——槽线转换器的工作...综合设计的缝隙滤波器天线及反射系数...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仿真模型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仿真结果

标签:;  ;  ;  ;  ;  ;  ;  

微带集成论文_付小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