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运动模型论文_吕志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板块运动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板块,矢量,欧拉,模型,地壳,大地,坐标。

板块运动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吕志鹏[1](2015)在《板块运动几何模型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空间大地测量数据建立板块运动的欧拉矢量具有更优的现势性。本文对其计算的3种几何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利用IERS发布的ITRF2000速度场数据对上述3种几何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几何模型得到的板块运动的欧拉矢量具有统计一致性。但是,由它们得到的板块运动的欧拉矢量最大差异约1 mm/a,整体旋转量最大差异约0.2 mm/a,这对于高精度的大地测量和地球动力学应用影响显着。朱文耀等采用的几何模型更加合理,拟合精度更高,因而建议利用该模型进行板块运动欧拉矢量的拟合。(本文来源于《测绘通报》期刊2015年12期)

徐克科,伍吉仓,吕志鹏[2](2013)在《基于假设检验的刚性板块台站选取及全球板块运动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采用正态μ假设检验方法,自动探测并剔除板块内异常台站,经统计假设检验和迭代平差,逐步逼近刚性板块稳定台站。运用该方法成功确定了全球九大主要板块稳定台站,建立了高精度ITRF2005VEL全球板块背景场及运动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整体一致,精度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3年06期)

朱新慧,孙付平,王刃[3](2012)在《利用空间技术建立绝对板块运动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欧拉定律和ITRF2005的速度场,给出了全球板块运动模型ITRF2005VEL,并计算了全球地壳旋转总角动量之和。采用离散的Tisserand条件对实测的全球台站运动速度进行约束,建立了一个新的基于NNR参考框架的实测的绝对板块运动模型NNR-ITRF2005,并与地学模型NNR-NUVEL1A和ITRF其他序列建立的NNR模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NNR-ITRF2005比较接近于NNR-NU-VEL1A,但个别板块由于测站较少、分布不均或者测站观测时间短对板块的约束不够等原因,使得这些板块的欧拉极与地学模型的偏差较大。(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高乐,成英燕,廖静娟[4](2011)在《CGCS2000板块运动模型建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国家级CORS站数据,建立了CGCS2000板块运动模型,该模型可以提供高精度的速度场,实现2000历元至当前历元的点位的归算。(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1年06期)

高乐[5](2011)在《CGCS2000板块运动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地球观测系统在21世纪的蓬勃发展,将会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样就迫切需要以最符合地球运动规律的方一式规定地球参考系统,并建立可供使用的地球参考框架。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为主的现代空间定位技术迅猛发展,地面为主测量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迫切需要一种高精度、地心、动态、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作为位置测量的参考系。在此期间,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所属的国际GNSS服务中心(IGS)适时向全球提供了全球地心参考框架ITRF,并在建立国家地球参考框架和区域性地球参考框架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适应全球地心坐标系统的发展趋势,我国与2008年正式启动了地心坐标系统——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CGCS2000)。本文基于CGCS2000,初步探讨了建立和维持我国自主地球参考框架所需关键技术和方法,并利用28个国家级CORS站数据建立了CGCS2000板块运动模型。主要的贡献和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介绍了协议地心参考框架的有关内容。参考框架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坐标系问题。包括国际地球参考系统及参考框架,尤其是最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08,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等坐标系统,并详细介绍及解释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特别是ITRF、CGCS2000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2)对于地球参考框架基准统一,提出了一种将局部区域数据纳入ITRF的新方法。基于新旧两个坐标参考框架下不同历元的台站坐标与速度,以及新旧框架之间的7个转换参数和转换参数变率的偏导关系,旧框架下的坐标与速度的协方差阵可以严密转换到新框架下。以此为基础,在相同历元下,忽略速度和转换参数变率的影响,对上述过程进行适当简化,实现了基于相同历元的坐标协方差阵的严密框架转换。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局部区域数据不必重新处理就能纳入ITRF框架,方便利用国际上已有的数据成果。实例表明,使用该种方法,转换后的坐标偏差优于0.1mm,完全能够满足框架之间转换的要求。对于不同框架间的数据统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3)介绍了板块运动模型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对中国地区的板块运动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大陆及周边进行了板块的重新划分。板块构造运动有两个基本假设:①板块具有刚性,其内部并不发生明显的塑形形变。②板块构造学说主张,地球表面积(或地球半径)并未发生过显着的增加或减小。基于这两个假设,可以引入欧拉定律来描述板块运动。板块运动的研究方法可分为地质与地球物理方法和空间大地测量方法两类。使用这两种方法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建立了多个不同了运动模型,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有NUVEL1A、PB2002、APKIM2005等全球板块运动模型,我国学者也基于ITRF建立了ITRF97VEL、ITRF2000VEL等模型;同时对中国大陆细化,建立了我国一、二级板块运动模型。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板块边界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所建模型的精度,本文在国内外对我国地壳运动研究的成果上,对我国及周边进行了重新板块划分,确定了7个一级块体。(4)参考框架点的方法研究。目前,使用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选取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和板块运动模型台站的标准具有随意性,直接影响地球参考架和板块运动模型的精度和可信度。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一种确定刚体板块内稳定台站选取的系统方法,即首先分析各台站的数据质量,然后利用7参数法进行精选,并对精选台站进行监督分类,最后使台站空间分布均匀化,以此选择GNSS数据处理中的IGS框架点。(5) CGCS2000板块运动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维持CGCS2000主要考虑因素是板块的构造运动,本文利用28个国家级CORS站水平方向的站坐标与速度建立了基于CGCS2000的板块运动模型,其模型精度达到厘米量级,与国内外的其他模型(ITRF、NUVEL1A、PB2002、APKIM2005、我国学者符养对中国大陆地区等建立的运动模型)相比也显示了较高的精度。(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期刊2011-04-01)

吴显兵,冯来平,任红飞[6](2011)在《实测板块运动模型修正导航系统监测站坐标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卫星导航系统各类地面站的坐标修正问题,必需精确给出各个地面站受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位置变化速度。采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GPS观测数据计算的实测速度场,利用滑动欧拉矢量建模法建立局部虚拟的板块运动模型,并对虚拟板块运动模型计算的测站速度场的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东西方向的精度为2.092 mm/a,在南北方向的精度为2.072 mm/a,在点位分布较少的地区和我国边界地区,其精度并没有明显降低,据此指出,该模型可用于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各类地面站的坐标修正。(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1年01期)

朱新慧,孙付平,王刃[7](2010)在《现今板块运动模型的发展及其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地质数据的不断完善到空间大地测量数据的广泛应用,现今板块运动模型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评述了其现状与发展趋势;利用ITRF2005的速度场建立了一个完全基于现代空间大地测量实测结果的现今全球板块运动模型ITRF2005VEL,并与地质模型NNR-NUVEL1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ITRF2005VEL与NNR-NUVEL1A模型有较好的一致性,且较以往的ITRF序列的模型精度更高,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与观测台站、板块本身等相关因素都有关。(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技术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吴显兵,冯来平,任红飞[8](2010)在《利用GPS实测板块运动模型修正卫星导航系统监测站坐标的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卫星导航系统各类地面站的坐标修正问题,必需精确给出各个地面站受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位置变化速度。本文采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GPS观测数据计算的实测速度场,利用滑动欧拉矢量建模法建立了局部板块运动模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东西方向的精度为2.092 mm/a,在南北方向的精度为2.072mm/a,在点位分布较少的地区和我国边界地区,其精度并没有明显地降低,可用于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各类地面站的坐标修正。(本文来源于《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中)》期刊2010-05-19)

朱新慧,孙付平,王刃[9](2009)在《基于ITRF2005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最新的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发表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05的速度场,建立了一个完全基于现代空间大地测量实测结果的现今全球板块运动模型ITRF2005VEL,并与地质模型NNR-NUVEL1A及以往利用ITRF序列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ITRF2005 VEL与NNR-NUVEL1A模型有较好的一致性,且较以往的ITRF序列的模型精度更高,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与观测台站、板块本身等相关因素都有关.本文还由ITRF2005VEL模型计算了构造板块的总角动量,结果不为零,说明ITRF2005框架有可能不满足无整体旋转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09年03期)

荣敏,周巍[10](2009)在《基于ITRF2005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最新的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2005的速度场,构建了一个新的现时板块运动模型ITRF2005VEL,比以往用空间测量技术或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建立的板块运动模型更精确和更全面地反映现时全球板块运动的特点。求解了ITRF2005VEL的现时板块运动参数;然后与地学板块运动模型NNR-NUVEL1A相比两者基本一致。表明:最近叁百万年内全球板块运动总体上是稳定的。(本文来源于《海洋测绘》期刊2009年01期)

板块运动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采用正态μ假设检验方法,自动探测并剔除板块内异常台站,经统计假设检验和迭代平差,逐步逼近刚性板块稳定台站。运用该方法成功确定了全球九大主要板块稳定台站,建立了高精度ITRF2005VEL全球板块背景场及运动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整体一致,精度明显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板块运动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吕志鹏.板块运动几何模型的比较[J].测绘通报.2015

[2].徐克科,伍吉仓,吕志鹏.基于假设检验的刚性板块台站选取及全球板块运动模型的建立[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3

[3].朱新慧,孙付平,王刃.利用空间技术建立绝对板块运动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

[4].高乐,成英燕,廖静娟.CGCS2000板块运动模型建立方法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

[5].高乐.CGCS2000板块运动模型的建立[D].山东科技大学.2011

[6].吴显兵,冯来平,任红飞.实测板块运动模型修正导航系统监测站坐标精度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

[7].朱新慧,孙付平,王刃.现今板块运动模型的发展及其比较[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0

[8].吴显兵,冯来平,任红飞.利用GPS实测板块运动模型修正卫星导航系统监测站坐标的精度分析[C].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中).2010

[9].朱新慧,孙付平,王刃.基于ITRF2005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

[10].荣敏,周巍.基于ITRF2005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J].海洋测绘.2009

论文知识图

合黎山构造变形和运动特征模型NNR_NUVEL1A全球板块运动模型下...NNR_NUVEL1A全球板块运动模型下...一,A模型展示的全球板块运动这...NNR_NUVEL1A全球板块运动模型下...NNR_NUVEL1A全球板块运动模型下...

标签:;  ;  ;  ;  ;  ;  ;  

板块运动模型论文_吕志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