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梅贻琦教育思想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邱斯纯,涂怀京[1](2020)在《梅贻琦的大学教师观》文中提出回首中国新式高等教育发展轨迹,曾涌现出不少建树颇丰的名校长,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是其中之一。由梅贻琦的大学理念和教育实践酝积而成的大学教师观,为我国高等教育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智慧。探析梅贻琦大学教师思想全貌,除了为人称道的"大师论",还包括大学教师职责观、大学教师聘任观、大学教师培养观等不容忽视的内容。结合新时代中国背景,汲取梅贻琦大学教师观中的有益因子,对今日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实有裨益。
杨凯良[2](2020)在《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文中提出在新旧文明交替、时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引领者,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运用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对作用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及相关因素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清末民初的时代环境及教育近代化的开展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场景。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的西风东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生发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催化剂。儒家文化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萌生的原生思想背景。所处具体地域文化场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高等教育性情和学术偏好,也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铺设了个人思维层面的基底。教育文化场景中:虽然民国着名大学校长国内的知识结构上存在共性,然而留德和留美学人群的不同教育文化场景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校长所获取或感知的或显或隐的西方大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他们回国后主持大学奠定了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基础。社会任职场景中:编译馆或杂志社任职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炼化厂;在政府任职时期积累的人脉为他们日后执掌大学、保证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诸多方便;任职大学是最为关键的职业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感知和体认,为他们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烘托下,高等教育思想呈现出衍生从属性、中西杂交性、理想性和前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场景的转换对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认识和发展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期间伴随着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的冲突与磨合,偶有可能发生政域场和学域场之间高等教育沟通思维的调适。对学术场景的聚焦研究发现:杜威一脉学术师承秉承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和实验主义的方法,然而其中国弟子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与杜威相比发生了异变;北大同人的学术网络聚合性强,交互性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同质性和细微分化。对大学实践场景考察发现:大学校长的人事变迁不一定会导致一所大学理念的断裂,职业场景变换却可能使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发生微调或转变。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理念相关核心文本的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思想内核的多元调和性与对立共生性。由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联结性和交叉性这几种特性,因此从工具论角度出发截取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片段或者场景进行“神话”预制式的研究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适切,亦可能遮蔽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并未上升到理论化层面。基于场景视角,论文总结了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点,以此为参照,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并尝试性提出了场景建设的路向。
王满仓,杨建飞[3](2019)在《循古判今:梅贻琦对大学教育思想的判析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大学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这是梅贻琦对大学概念之厘定以及对大学教育之精神实质的一个高度凝练。中国的大学教育制度虽然引自西方,但中国的大学教育思想却是发源于儒学。梅贻琦论大学教育思想即是对中国儒学的一个返本开新,在遵循古代做学问之原则的基础上对今世的大学教育进行判析。梅贻琦借助四书中的《大学》把今天的大学教育分为明明德和新民,前者是修己之学,后者是入世之学。梅贻琦对大学教育思想的判析与对当今高校教育改革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杨立德[4](2019)在《抗战时期梅贻琦抗战教育思想略论——兼议《大学一解》的台前幕后》文中研究指明1941年,梅贻琦在西南联大发表《大学一解》演讲,被认为是西南联大办学的宣言书,《大学一解》传达了梅贻琦的抗战教育思想。解读《大学一解》的台前幕后,能体会到梅贻琦执掌西南联大是多么的不容易。
毛倩莹[5](2019)在《梅贻琦“六育”思想研究及立德树人启示》文中认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教书育人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对当今高校培养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务必要深入贯彻落实。通过研究梅贻琦“六育”思想,了解当代中国“三育”到“五育”的立德树人历程,进行总结与反思,并结合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益借鉴。进一步探索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高校要协同推进立德树人共同体建设,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做好立德树人工作。
王瑶[6](2019)在《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中国屡遭西方列强侵略,深感落后就要挨打之道理,负有时代精神的先进知识分子们纷纷走出国门,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理念,以图国家振兴与富强。因此,在民国时期,留美学习归来,并对近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先进知识分子们,称其为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这一群体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缘由,对其进行探索分析,可以总结出群体成长的四个阶段,呈现群体的成长路径,并从社会出身视角、教育背景视角、留学经历视角、职业生涯视角概括、分析了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的构成,得出了群体的社会结构特征,为群体学习观的形成奠定了社会结构基础,使他们的学习观有了共通之处。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得出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所形成的以救亡图存的学习目的论、全民参与的学习主体论、中西合璧的学习客体论、科学民主的学习方法论、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论为中心的“五位一体”学习观体系。并以蒋梦麟作为个案,进一步探索了民国留美教育家们对学习价值与意义、学习方法与手段、学习心理与态度、学习环境与条件的看法,分析、挖掘了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的学习观的具体内容,概括了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的核心部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以救国性、向学性、实用性、民主性、科学性等为核心的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体系的显着特点,探讨了对我国近代青年读书学习观的形成、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知识分子传统观念的转变,以及早期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同时也为我们当今青年学习观的建构,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为我们当前教育强国的建设提供了丰厚的历史积淀,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最后,对这一主题的研究也将进一步丰富与发展我国近代的学习思想史研究体系。
林苗羽[7](2019)在《民国大学校长致辞的话语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校长致辞是大学产生的历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精神产物。在大学中,青年学生无论是真理的获得、生活方式或是精神追求、社交关系,从作用上来看,大学校长的致辞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的存在,以及使师生在致辞中获得一种团体性质的认同感。进入现代社会,受到强烈的功利主义的冲击,大学校长在行为上表现为重视指标和排名等物质化的利益,在致辞上则表现为思想性和人文性的内容减少,物质化和行政化的内容增多,甚至在真实性上也出现争议。那么,是否时代的转变就意味着大学校长致辞的形式化的必然趋势?且大学校长致辞是否与大学现代化进程相冲突呢?近代时期,由于人本价值的凸显,民国大学校长在其致辞中也展现出极具他们在掌校时所凸显的人文情怀。以“教育救国”为目的的家国情怀,以思想独立、真理至上为准则的大学情怀以及以生命至上,以人为本为理念的育人情怀。语言是与生命相联结的,既反映了民国校长们的人生轨迹和矛盾,也体现了历史在塑造时代时所扮演的角色。直到今天,人们开始认识到回归教育理想和情怀的重要性,且依然不断品味着民国大学校长所带给整个中国短暂的教育理想的“黄金时代”,并期望是否可以将民国大学的理想国成功复制,但是过去与现在的时代特征是否具有兼容性?是否民国校长在致辞中表达的情怀能够引起今天人类的教育共鸣?这仍然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以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国立上海交通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和国立台湾大学的一共9位校长在他们一生中所做的共170篇致辞作为研究对象,并试图以话语分析的方式来对民国大学校长致辞进行解读,探究何为真正的校长致辞以及民国校长致辞中所体现的情怀。实际上,以洪堡特的语言哲学视角作为出发点,语言的产生必然有着深厚的思想根基,而无论是可见的语言风格还是隐性的情怀,都不可能与校长人生中不同的抉择不可分割,基于人本价值的立场讨论校长身份的角色转变为致辞的话语分析提供了深层次的成分,而正是在情怀和身份角色的基础上,才最终体现了民国校长治校的韬略和价值取向。因此,本研究将分为五个部分对民国大学校长致辞进行探究,主要逻辑结构如下:绪论部分从大学校长如今的发展现状及其隐含的原因,与民国大学校长致辞人文精神的表现来详细讨论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并通过大学校长致辞和民国大学校长两个维度进行文献的查询,以说明相关研究的现状为何。以选题产生的背景、国内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主要的研究问题、研究重点与难点以及研究理论依据和方法等内容为主体。第二章中,由于大学校长致辞在本质上属于话语,且在更大的范围中亦属于语言的范畴,因此,从洪堡特语言哲学视角来看,大学校长致辞必然与校长本身的存在意义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章中将以洪堡特语言哲学理论为背景,并结合校长致辞本身来探讨大学校长致辞应然状态下的特性,以及作为现代化产物的当今大学校长致辞存在着怎样的现状,与之相反,重新回到洪堡特的语言哲学视角后,大学校长致辞又应该呈现出怎样的诉求方式。在第三章中,作为第二章理论模型的现实写照,以及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笔者选取了9位民国时期的着名校长与其将近170篇致辞语篇作为研究样本。在校长个性特点和内容主旨的基础上,对致辞划分为家国情怀、大学情怀和育人情怀三个维度进行讨论,还包括对这三种情怀的历史和渊源的考察,以中国知识分子所遵循的“道统”作为一切知识分子情怀的滥觞。其次,以话语分析作为研究方法对致辞文本中的词汇和话语结构进行分析,进而对隐藏在致辞话语之后的校长人格特质和时代的关联性进行剖析。第四章与第五章是基于第三章所总结出的结论来综合讨论。民国大学校长的情怀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所同亦有所不同,因此除了“道统”的影响外,作为校长对自身角色的认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以政教身份之间的矛盾与抉择作为三个不同的维度进行讨论;对身份的抉择又直接影响到了校长在教育上的价值取向,以对大学基本单元——学科观,以及大学教育最终的出口——人才观作为两个主要分析的维度,这是致辞中所体现的校长情怀的客观表现。但是,对民国校长情怀的追溯和推崇必须考虑时代的要素。民国大学校长的情怀和他们所创造的教育辉煌时代是否能够在现代重现是值得思考的,因此在研究的最后,从两个时代国民性和技术的对比来讨论民国大学校长情怀是否具有可复制性。
杨燕江[8](2018)在《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条件下,背负救亡图存和延续民族文化命脉的历史使命,开启了在边省云南的“教育长征”,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甚至已经跨越了时代、超越了国界。西南联大的成功与其管理模式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西南联大的成功是其管理模式的成功。本文基于原始档案发掘和相关史料梳理的基础上,借鉴管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阐释了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背景(环境)、要素、关系和特征,探讨了其实践效能、当代价值及现实启示。具体而论,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的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有其特殊的地理、自然、人文环境。最大的背景和最重要的环境是抗日战争的爆发,日本的侵略和残暴行径激起了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抗战救国激情,坚信了“南渡”的抱负和信念;云南自“重九起义”以来逐渐积淀而成的革命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与民族文化对西南联大管理文化产生了特殊影响;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对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运行提供了难得的实践环境。与此同时,以龙云为代表的云南地方政府与国民党中央政府间复杂的关系变动,为其管理模式创造了难得的学术自由空间和较宽松的政治氛围。在组织架构及资源要素上,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所依寄的组织系统架构包含了最高决策机构常委会和校务委员会、教授会两个参议机构(分权力机构),职能部门教务处、总务处、训导处三大处和独立设置的会计室,教学机构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五个学院,还包括各临时专门委员会、研究所等机构。由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三常委”及教授群体构成的人力资源、办学经费预算及办学成本所需的财物资源、行政管理时间与校址选择空间形成的时空资源,是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三大资源要素。为保障顺畅运转西南联大对外须处理好与国民政府教育部、云南地方政府这两对关系,对内则要处理好与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联合与合作,以此保障内部组织机构间能构建起常委会主持全校校务、校务委员会主掌行政事务、教授会专注学术事宜、三大处分司日常管理与服务、学生自治会致力于维护学生权益的运行机制。深入窥探,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综合体,特别在教职员与学生管理上多有创造。统而观之,西南联大管理模式呈现出在遵循部令与寻求自主间保持张力、决策的集体协商与执行的通力配合、具有稳态结构的内部管理运行系统、机构负责人频繁更替带来管理与学术交互等显着特征。另外,制度、人、文化是穿插于整个管理模式间三个不可或缺的显着因子,自治精神对管理硬化的消解则是其独特本质的最直接体现。总体而言,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是在抗日战争特殊的环境中,基于西方现代大学管理理念和制度,延续并创新了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管理经验,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该模式在杰出人才培养、高水平学术研究、服务地方需求和国防需要、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均取得了成就。有鉴于此,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对同样处于历史转型期的当今中国大学仍然具有诸多启示:同时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构建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同样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郭景川[9](2018)在《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知识精英的民国教育家,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以降,中国面临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转型,诸多有识之士把教育视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社会改造的妙药良方,怀着“教育救国”之理想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地缘、学缘、志缘等关系,构建教育交往网络,与同时代的教育家通力合作、互相扶持,共同推进民国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形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靓丽的教育现象——教育家群生现象。受史学的生活转向之影响,教育史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展,对这些活跃在民国教育舞台上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研究便是亟需进一步开拓的领域之一。依据交往行为理论和共同体理论,运用微观史学及多学科视角,以民国时期教育家的日记、书信、函电、着述、回忆录、照片等一手史料为基础,从地缘交往、学缘交往、志缘交往三个纬度对民国时期教育家之间的教育交往活动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对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活动特点、影响因素、基本成效等进行概括和省思。从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前期知识分子大放异彩的舞台上,民国教育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具有双向交互作用的人际交往。通过交往,不仅影响他人,自身亦积累起丰厚的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职业身份得到认同、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得以充盈,而且逐渐形成相对稳固的学术共同体,迈向社群生活。如此,研究既可把人物置于教育历史的中心,还原逼近真实的民国教育家教育活动的“原生态”场景,从中探寻教育家教育生活的历史轨迹,进而丰富和拓展民国教育史研究领域,而且对促进当前学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互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部分,主要论及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回顾梳理了学界研究现状,对核心概念、研究时限、理论参照、方法选择等作出说明,以为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奠定基础。第一章“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从政治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生态等角度阐释了民国教育家生存的时空环境和交往活动的社会背景,从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与教育家个人理想信念的视角考察了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外部驱动和内在动机,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欧美教育家的联袂来华、留学教育的快速推进、大量教育官员的出国考察等方面分析了近代西学东渐历史潮流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和作用。第二章“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教育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情况及院校分布情况,探明民国教育家之间所存在的地缘交往关系。从结交同乡、依靠同乡、互相扶持等几个方面,来展现民国教育家以同乡情结为纽带构建地缘交往网络进行交往互助的基本过程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家以地缘缔结人际联系、进行教育互动的利弊得失。第三章“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分析、探讨民国肇建后留学教育的兴起与民国教育家学缘交往活动勃兴的内在关联,考察了教育家与具有学缘关系的师长、同学、同事之间的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呈现教育家学缘交往时的心态与场景,概括了教育家学缘交往的主要特征。第四章“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阐述了教育家因一致或相似的教育志向、学术趣味等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因共同体志趣而结成会社团体的内部教育家之间的交往互动情况,并总结了个体间互动与群体性互动各自的特点与效用。第五章“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以教育家陈鹤琴为个案,分别从其与师长、同辈学人、学生晚辈的交往三个纬度,呈现陈鹤琴与该三大交往群体互动的微观细节和活动场景,其中详细考察了以《儿童教育》和中华儿童教育社为平台构建志缘交往网络的路径以及通过举办年会所进行的群体性互动,分析了陈鹤琴在志缘交往网络中的中心度,总结了陈鹤琴不同交往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异同,意在探讨民国时期教育家通过志缘交往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有益经验。第六章“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对全面抗战爆发前教育家之间的交往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概括了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总体特点、影响因素和基本成效,以期逐步深化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一般规律与作用、影响的体认,以为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
王晓庆[10](2017)在《梅贻琦“学术自由”思想探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追溯梅贻琦"学术自由"思想的本源,探究梅贻琦"学术自由"思想的形成过程,发现梅贻琦"学术自由"教育思想的形成深受中国儒家教育思想、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思想、美国现代大学学术自由思想等的多重影响。梅贻琦"学术自由"思想的精华在于其既包含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因素,又发展了近代中国的学术自由思想,还融入了西方学术自由思想的内容。梅贻琦的"学术自由"思想在清华大学以及西南联合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影响深远。
二、梅贻琦教育思想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梅贻琦教育思想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梅贻琦的大学教师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教师的地位:“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 |
(一)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 |
(二)教授主体,民主治校 |
(三)自由独立,足资敬重 |
二、大学教师的职责:“知、情、志之陶冶” |
(一)忠守本职,启发学生 |
(二)师德为先,树立楷模 |
(三)革故鼎新,作育“有用之才” |
三、大学教师的聘任:“努力奔赴之第一事” |
(一)严格遴选和聘请 |
(二)不拘一格求人才 |
(三)“人重于物” |
四、大学教师的培养:“应视为义务” |
(一)营造浓厚宽松的学术氛围 |
(二)重视教师的薪酬待遇与休假研究 |
(三)栽培青年人才,发挥反哺效应 |
五、梅贻琦大学教师观的现代启示 |
(一)树立中国底色的大学教师理念 |
(二)探索切合大学发展定位的教师聘用标准 |
(三)建立健全高素质教师培养体系 |
(2)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西方大学理念相关研究 |
1.2.2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个体高等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
1.2.3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思想研究 |
1.2.4 大学校长个性特质、能力及社会角色相关研究 |
1.2.5 知识社会学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
1.2.6 已有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着名大学校长 |
1.3.2 高等教育思想 |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4.1 场景:本义及多元衍生义 |
1.4.2 分析框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场景 |
2.1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演变 |
2.1.1 洋务运动与器物之变 |
2.1.2 变法运动与制度之替 |
2.1.3 革命运动和思想之立 |
2.2 因应时局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展开 |
2.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教育近代化 |
2.2.2 民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近代化 |
2.2.3 近代教育及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对现代大学的呼唤 |
2.3 思想文化的鏖战: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取舍 |
2.3.1 中国儒家文化的式微和演变 |
2.3.2 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涌入 |
2.3.2.1 “进步”与“竞争”的人生趋向 |
2.3.2.2 “自由”与“民主”的价值理念 |
2.3.2.3 “科学”与“实用”的内容导向 |
2.3.2.4 “社会改良”与“社会改造”的政治诉求 |
2.3.3 思想文化环境:“无序的多元” |
2.4 时代和思潮影响下高等教育理想的型塑 |
2.4.1 树立教育/科学救国的信仰 |
2.4.2 树立创办现代一流大学的理念 |
2.5 高等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场景分析 |
2.5.1 共时性:所处基础场景的特征 |
2.5.2 教育/学术救国:所处基础场景的主题和灵魂 |
3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分析 |
3.1 地域文化场景及其影响:以吴越文化为例 |
3.2 教育文化场景及其影响 |
3.2.1 教育文化场景所形成知识结构的共性 |
3.2.2 留学文化场景不同导致知识结构的差异 |
3.2.2.1 留德学人群:庞杂且多元的知识结构 |
3.2.2.2 留美学人群:术业有专攻的知识结构 |
3.2.3 不同留学文化场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 |
3.2.3.1 留德学人:思辨理性哲学传统的精神取向 |
3.2.3.2 留美学人:经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科学取向 |
3.2.4 教育文化场景的衍生:古希腊哲学思想及西方大学理念的灌溉 |
3.2.4.1 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涉猎 |
3.2.4.2 对于西方大学理念直接或间接的感知 |
3.3 社会组织任职场景分析 |
3.3.1 编译馆/杂志社历练:教育思想交流的炼化厂 |
3.3.2 政府部门任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
3.3.3 大学任职:一旦投入便报以赤诚 |
3.4 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作用下的高等教育思想特性 |
3.4.1 “硕学鸿儒”的学术特质与高等教育思想的衍生从属性 |
3.4.2 “学贯中西”的学术路径与高等教育思想的中西杂交性 |
3.4.3 “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
3.4.4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公共性和批判性 |
3.5 场景变换对高等教育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
3.5.1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之冲突与磨合 |
3.5.2 借力政域场以成就学域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调适 |
3.6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关系分析 |
3.6.1 子场景之间的联结性 |
3.6.2 子场景之间的交叉性 |
4 学术场景的聚焦:学术师承和学术网络维度 |
4.1 学术谱系两维度解析 |
4.1.1 师承关系维度 |
4.1.2 学术网络维度 |
4.2 学术师承:以杜威一脉为例 |
4.2.1 治学方式:实验主义的方法 |
4.2.2 治学理念: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
4.2.3 杜威一脉师承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承继性和变异性 |
4.3 学术网络:以北大相关的大学校长为例 |
4.3.1 聚合性强的学术网络:师生之间的职业传承和学术交流 |
4.3.2 交互性佳的学术网络:大学校长平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
4.3.3 北大同人教育理念上的同质性和细微分化 |
4.4 学术谱系观照下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入和植根 |
5 大学实践场景的轮换:北大校长和科学社成员的高等教育思想流变分析 |
5.1 大学校长更迭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北大为例 |
5.1.1 蔡元培初掌北京大学时期: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实践 |
5.1.2 蔡退蒋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渐融合 |
5.1.3 蒋辞胡继:从关注单一大学发展到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全局 |
5.2 大学校长的社团交往、职业流动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维系与转向 |
5.2.1 缘起中国科学社:留美学生的科学教育梦想 |
5.2.2 初露峥嵘:科学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
5.2.3 职业沉浮间:科学教育观的维系或转向 |
5.2.3.1 任鸿隽:一以贯之的科学教育提倡者 |
5.2.3.2 竺可桢:从看重科学教育到科学人文教育并重 |
5.2.3.3 胡先骕:教育观的天平从科学向人文偏移 |
5.3 大学实践场景下高等教育思想的流变和延续 |
6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核及特点 |
6.1 大学理念文本梳理 |
6.1.1 关于大学的使命、功能、职能的认知演进 |
6.1.2 关于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的认知推进 |
6.1.3 关于具体大学理念的论述列举 |
6.2 大学教育理念内核:科学与人文的拉锯与对峙 |
6.2.1 古代社会人文教育的辉煌 |
6.2.2 民国时期科学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冲击和压制 |
6.2.3 群策群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眼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
6.3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共生性 |
6.3.1 大学理念:使命、理想和精神的多元调和 |
6.3.2 教育理念:理想追求与现实需要的对立共生 |
6.4 共价值性: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场景特点 |
7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研究的再反思 |
7.1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社会时代影响和价值 |
7.1.1 对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贡献 |
7.1.2 破除政教合一、争取教育独立和教育改造社会的尝试 |
7.1.3 为现今的大学发展和大学校长掌校做参考 |
7.1.3.1 大学校训的理念传承 |
7.1.3.2 大学校长毕业演说词的寄托 |
7.1.3.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挈领 |
7.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再反思 |
7.2.1 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神话”预制 |
7.2.2 场景特质的呈现及“神话”的解构 |
7.2.2.1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
7.2.2.2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场景具有错综复杂性 |
7.2.3 “神话”的内伤: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基于场景分析的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 |
8.1.1 形成过程 |
8.1.2 影响因素 |
8.1.3 形成特点 |
8.2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 |
8.2.1 基础场景健全平稳却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 |
8.2.2 教育文化场景宏大规整且“亚教育文化场景”开始出现 |
8.2.3 社会任职场景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面临着主客观挑战 |
8.3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场景建设的路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5)梅贻琦“六育”思想研究及立德树人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梅贻琦“六育”思想相关研究现状 |
1.3.2 立德树人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1.5.1 创新点 |
1.5.2 难点 |
第2章 梅贻琦“六育”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与理论基础 |
2.1 梅贻琦“六育”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2.1.1 教育救国的时代背景 |
2.1.2 个人成长经历 |
2.2 梅贻琦“六育”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2.2.1 “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通才论 |
2.2.2 “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的大师论 |
2.2.3 儒家传统教育理念 |
第3章 梅贻琦“六育”思想的内容与实践 |
3.1 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
3.1.1 培养知情志的健全人格 |
3.1.2 立志救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
3.1.3 师生双向互育的培养方法 |
3.2 智育的内容与实践 |
3.2.1 学风建设和学术自由协同育人 |
3.2.2 智育培养方案 |
3.2.3 智育引进方式 |
3.3 体育的内容与实践 |
3.3.1 提倡体育道德 |
3.3.2 尊师重教,以身作则 |
3.3.3 全方位促进体育发展 |
3.4 美育的内容与实践 |
3.4.1 增进文化了解与陶冶性情 |
3.4.2 优化美育环境 |
3.5 劳育的内容与实践 |
3.5.1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
3.5.2 敢于实践的劳育方法 |
3.6 “群”“己”发展的群育论 |
3.6.1 “己”是“群”的基础 |
3.6.2 “群”是“己”的助力 |
3.7 “德”:育人的根本 |
3.7.1 “德”是“六育”思想的核心 |
3.7.2 “德”的局限性 |
第4章 “三育”到“五育”:当代中国立德树人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反思 |
4.1 “德、智、体”稳定发展 |
4.2 劳育的创新发展 |
4.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4.2.2 新时代劳育发展的重要性 |
4.3 美育的曲折发展 |
4.3.1 美育由“有”到“无” |
4.3.2 美育的复苏 |
4.3.3 新时代美育发展的重要性 |
4.4 以五育并举强化立德树人工作导向 |
4.4.1 隐形发展的美育和劳育 |
4.4.2 五育并举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 |
4.5 “三育”到“五育”的反思 |
4.5.1 党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借鉴与反思 |
4.5.2 “德智体美劳”五要素缺一不可 |
4.5.3 学习苏联教育模式的经验与教训 |
第5章 梅贻琦“六育”思想对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启示 |
5.1 深刻认识新时代立德树人内容与梅贻琦“六育”思想的不同 |
5.1.1 全面理解立德树人的含义 |
5.1.2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
5.1.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立德树人工作 |
5.1.4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立德树人工作 |
5.1.5 以学校党委领导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保障 |
5.2 协同推进育人共同体建设 |
5.2.1 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 |
5.2.2 体、美、劳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课程 |
5.2.3 青年是立德树人的主要践行者 |
5.3 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5.3.1 坚持以建设思政队伍为主体的育人主导机制 |
5.3.2 完善以基础设施为关键的育人服务机制 |
5.3.3 增强以规划顶层设计为基础的育人统筹机制 |
5.4 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
5.4.1 发挥道德引领力量 |
5.4.2 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作用 |
5.4.3 齐心聚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致谢 |
(6)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 关于民国时期学习观的研究 |
2. 关于中国近代教育家群体的研究 |
3. 关于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的研究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五) 概念界定 |
1. 留美教育家群体 |
2. 学习 |
3. 学习观 |
一、民国留美教育家的成长及群体构成 |
(一) 民国留美教育家的成长路径 |
1. 踏出国门,游学美国 |
2. 学成归来,投身教育 |
3. 志趣相投,形成群体 |
4. 潜心学习,推动变革 |
(二) 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构成及特征 |
1. 社会出身视角 |
2. 教育背景视角 |
3. 留学经历视角 |
4. 职业生涯视角 |
二、民国留美教育家学习观群像展现 |
(一) 救亡图存的学习目的论 |
(二) 全民参与的学习主体论 |
(三) 中西合璧的学习内容论 |
(四) 科学民主的学习方法论 |
(五) 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论 |
三、个案呈现:蒋梦麟学习观论析 |
(一) 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
(二) 学习的方法与手段 |
(三) 学习的心理与态度 |
(四) 学习的环境与条件 |
四、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总体评价 |
(一) 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的特点分析 |
1. 救国性:胸怀教育救国理想 |
2. 向学性:追求潜心治学生活 |
3. 实用性:坚持求真务实态度 |
4. 民主性:本着全民参与宗旨 |
5. 科学性:秉持科学求学原则 |
(二) 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的历史影响 |
1. 引领青年形成正确的读书学习观,推动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
2. 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转变了知识阶层的传统观念 |
3. 营造了良好的读书学习风气,推动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 |
(三) 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的现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民国大学校长致辞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问题缘起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与研究现状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基础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洪堡特语言哲学视角下的校长致辞 |
一、洪堡特视野下的致辞特性 |
二、大学校长致辞现状 |
(一) 行政与致辞的结合:话语方式套路化 |
(二) 竞争与致辞的结合:话语方式功利化 |
三、洪堡特与校长致辞应然的诉求方式 |
(一) 尊重本性,立足自由 |
(二) 植根传统,以简求真 |
(三) 塑造理想 |
第三章 校长情怀的理想写照 |
一、民国大学校长的家国情怀 |
(一) 校长家国情怀的源起和内涵 |
(二) 校长家国情怀在致辞中的体现 |
1、张伯苓校长 |
2、罗家伦校长 |
3、傅斯年校长 |
二、民国大学校长的大学情怀 |
(一) 校长大学情怀的源起与内涵 |
(二) 校长大学情怀在致辞中的体现 |
1、梅贻琦校长 |
2、任鸿隽校长 |
3、蒋梦麟校长 |
三、民国大学校长的育人情怀 |
(一) 校长育人情怀的源起与内涵 |
第四章 大学校长话语角色冲突的理论辨析 |
一、大学校长教育家情怀的角色冲突 |
(一) 从校长致辞看民国大学校长的教育角色认同 |
(二) 从校长致辞看民国大学校长身份的政教矛盾 |
(三) 从校长致辞看民国大学校长的政治角色认同 |
二、民国大学校长教育家情怀的时空冲突 |
(一) 从校长致辞到不同时代国民性的讨论 |
(二) 从校长致辞到不同时代特点的讨论 |
第五章 校长致辞价值取向的理性追问 |
一、校长人才观的双重考察 |
(一) 民国大学校长的理想型人才观 |
(二) 民国大学校长的务实型人才观 |
二、校长学科观的多样审视 |
(一) 民国大学校长的多元学科观 |
(二) 民国大学校长的单一学科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概念界定 |
(三)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民国及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研究 |
(二) 关于以“西南联大”为主体对西南联大本身的研究 |
(三) 关于西南联大管理的研究 |
(四) 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基本内容与结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背景论 |
第一节 历史渊源:云南的革命传统与三大学的使命粘合 |
一、云南省革命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渲染 |
二、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使命粘合 |
第二节 地理环境:办学的地理区位与便利的科研条件 |
一、云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自然资源的丰富性 |
二、战时云南战略地位的增强和文教氛围的提升 |
第三节 战事激发:三大学的忍辱内迁与抗战必胜的信念 |
一、国民政府对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战时内迁部署 |
二、日军惨无人道轰炸所激起的知识分子抗战到底的决心 |
三、北大、清华、南开“南渡”的抱负及发奋图强的信念 |
第四节 政治氛围:云南地方与国民政府关系变动形成的管理空间 |
一、龙云与蒋介石间复杂关系演变为西南联大管理创造中间地带 |
二、云南地方与国民政府相互角力为西南联大管理赢得宽松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要素论 |
第一节 机构设置——西南联大组织系统构架 |
一、西南联大的最高权力机构设置 |
二、西南联大的主要职能部门设置 |
三、西南联大的教学主体院系设置 |
四、西南联大的其他相关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人力资源——“三常委”及教授群体 |
一、西南联大管理中“三常委”领导特质 |
二、西南联大管理中教授群体特点的分析 |
第三节 财物资源——经费预算及办学成本 |
一、西南联大的经费预算及主要来源 |
二、西南联大的师生规模及维系成本 |
三、西南联大的新建校舍及图书仪器 |
第四节 时空资源——行政管理时间与校址选择空间 |
一、时间资源:西南联大各机构负责人管理时间分析 |
二、空间资源:对昆明、蒙自、叙永校址选择的考量 |
小结 |
第三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关系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
一、西南联大与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关系 |
二、西南联大与云南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西南联大与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关系 |
一、共同开展教师聘用:混搭式的教师人事编制 |
二、共同承担教师薪酬:互助式的教师薪酬发放 |
三、共同进行学生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分类管理 |
第三节 西南联大内部组织机构间的关系 |
一、常委会主持全校校务 |
二、校务委员会和教授会分掌日常行政和学术事务 |
三、教务、总务、训导三大处分司日常管理与服务 |
四、学生自治会致力于维护学生权益 |
第四节 “学校-教授-学生”三重关系构建 |
一、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严管与关怀并举 |
二、教授与学生的关系:教育和关照并用 |
三、学校与教授的关系:救济与支持并行 |
第五节 学生学术与社会相关联的制度安排 |
一、形式多样的学生实习与就业 |
二、以国防需求为导向服务社会 |
三、多层次的学生社会调研安排 |
四、学生学术及课外活动的规范 |
小结 |
第四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特征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产生形式 |
一、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继承性 |
二、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创新性 |
第二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显着特征 |
一、在遵循部令与寻求自主间保持张力 |
二、决策的集体协商与执行的通力配合 |
三、具有稳态结构的内部管理运行系统 |
四、机构负责人管理与学术工作的交互 |
第三节 “制度—人—文化”的有机统一 |
一、制度设计:规范的精细管理 |
二、人的作用:积极的能动因素 |
三、文化创设:自由氛围的营造 |
第四节 自治精神消解管理的硬化 |
一、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过度干预及其负效应 |
二、西南联大源自传统维护自治的内生动力 |
三、西南联大自治精神保护主动性与创造性 |
小结 |
第五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价值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效能评价 |
一、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成效 |
二、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成效 |
三、西南联大的社会服务贡献 |
四、西南联大的文化传承创新 |
第二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当代价值 |
一、在历史的转型中自觉肩负时代使命 |
二、在管理中对大学精神的坚守与变革 |
三、在大学坚持学术为志业的本真追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动荡的国家和社会 |
一、政治背景: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 |
二、经济背景:萧条落后的经济状况 |
三、社会背景:紊乱失调的乡村社会 |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与个人理想的双重作用 |
一、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的冲击 |
二、教育家人生理想信念的驱动 |
第三节 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带动 |
一、西方教育理论的导入 |
二、欧美教育精英的访华 |
三、出洋留学活动的勃兴 |
四、官员的出国教育考察 |
第二章 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 |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之籍贯分布 |
一、民国教育家籍贯的整体分布:以江浙两湖为渊薮 |
二、民国教育家籍贯的院校分布:以国立大学为重点 |
第二节 教育家的地缘关系及其交往 |
一、结交同乡:教育交往活动的初始网络构建 |
二、依靠同乡:个人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
三、相互扶持:-民族危亡背景下的患难与共 |
第三节 教育家地缘交往之利弊得失 |
一、地缘交往之利:易于建立信任度较高的人际关系 |
二、地缘交往之弊:容易形成势力膨胀的教育帮派 |
第三章 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 |
第一节 留学教育与教育家学缘交往的勃兴 |
一、留学之风的强劲吹起 |
二、留学教育精英的崛起与学缘认同 |
第二节 教育家的学缘关系及其交往活动 |
一、师生交往活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二、同窗学友之谊:“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
三、同事交往活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第三节 学缘交往的特点及评价 |
一、广而持久,有情有谊 |
二、阶段存在,或延或断 |
三、彼此独立,和而不同 |
第四章 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 |
第一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个体间交往 |
一、教育交往活动之缘起与展开 |
二、对交往双方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
第二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群体性交往 |
一、联合发起:社团创办的集体力量 |
二、社团年会:多方互动的时空场域 |
三、诗与远方:交往互动的意义生成 |
第五章 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 |
第一节 陈鹤琴与师长的交往及其特点 |
一、大学师长:厚爱与熏染 |
二、哥大师长:感召和互助 |
第二节 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网络的构建 |
一、求其友声:中华儿童教育社与交往网络之构建 |
二、精神领袖:在中华儿童教育社中的角色和地位 |
三、国际展现:交往网络在国际舞台上的向外拖延 |
四、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提携与厚爱:陈鹤琴与学生晚辈的交谊 |
一、校园活动中增进师生了解 |
二、业余交往中联络师生感情 |
三、携手教育中升华师生情谊 |
第六章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 |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 |
一、书信往来 |
二、学术交流 |
三、工作交往 |
四、社团活动 |
第二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特点 |
一、交往活动的多样化 |
二、基于志缘交往的相对持久性 |
三、教育交往网络的向外延展性 |
四、由地缘交往向志缘交往转变 |
第三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因素 |
一、距离的远近是影响教育家交往的重要因素 |
二、个人专长的互补性影响交往活动向外拓延 |
三、交往活动受政治局势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的成效 |
一、从制度到实践,推进民国教育现代化变革 |
二、从青涩到成熟,促进民国教育家自我生成 |
三、迈向社群生活,推动教育学术共同体形成 |
四、谱写真情华章,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梅贻琦“学术自由”思想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 |
2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思想的影响 |
3 美国现代大学学术自由思想的影响 |
四、梅贻琦教育思想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梅贻琦的大学教师观[J]. 邱斯纯,涂怀京.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20(03)
- [2]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D]. 杨凯良. 浙江大学, 2020(04)
- [3]循古判今:梅贻琦对大学教育思想的判析及启示[J]. 王满仓,杨建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4]抗战时期梅贻琦抗战教育思想略论——兼议《大学一解》的台前幕后[J]. 杨立德. 抗战文化研究, 2019(00)
- [5]梅贻琦“六育”思想研究及立德树人启示[D]. 毛倩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6]民国留美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研究[D]. 王瑶.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民国大学校长致辞的话语分析[D]. 林苗羽. 云南大学, 2019(03)
- [8]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D]. 杨燕江. 云南大学, 2018(09)
- [9]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D]. 郭景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10]梅贻琦“学术自由”思想探源[J]. 王晓庆. 宿州学院学报,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