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应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裂缝,辽河,油田,隧道,地质,泥岩。
地应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聪,李洪辉,段谟东,江春雷,张家铭[1](2019)在《地应力对高放废物黏土岩地质处置库洞室群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上尚无建成投入使用的高放废物(指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库,世界各国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仍是一种概念设计,总体设计思路基本是一致的,主要包括地面设施和地下设施设计两部分。目前主流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地下设施的设计是以"井字形"巷道列阵的形式布置于地下,基于此类洞室群地下结构特征,以我国高放废物黏土岩地质处置库预选区(塔木素预选区)为工程地质背景,结合该预选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针对比利时高放废物黏土岩地质处置库地下设施的概念设计模型,运用ABAQUS数值仿真软件对该高放废物黏土岩地质处置库洞室群主巷道洞轴线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夹角在0°~90°变化条件下,洞室群周围围岩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塔木素预选区受水平、垂直应力作用的影响均较显着,初步认为该预选区地应力分布特征可能具有一定的层控性;为减小地应力对高放废物黏土岩地质处置库稳定性的影响,地质处置库洞室群主巷道洞轴线方向应与地应力方向呈一定的角度;以比利时高放废物黏土岩地质处置库地下设施的概念设计为例,当地质处置库洞室群主巷道洞轴线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夹角a为45°左右时,地质处置库洞室群的稳定性最好。我国目前尚未提出高放废物黏土岩地质处置库的概念设计模型,该研究可为我国高放废物黏土岩地质处置库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丁磊,张惠茹,卢志新[2](2019)在《长城钻探地应力测试液成功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特约记者丁磊 通讯员张惠茹 卢志新)11月2日,长城钻探使用自主研发的地应力测试工作液,在辽河油田国家级重点工程——双6储气库双6-H12XX井成功应用,不仅满足了储气库地应力测试要求,还减弱了对泥岩地层的破坏,有效降低了作业风险,得到了建设方(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报》期刊2019-11-28)
欧小强,王奭,李永亮,刘志强,郑宗溪[3](2019)在《拉林铁路板块缝合带隧道地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板块缝合带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两大陆块的缝合区域,带区地质条件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川藏线拉林铁路几乎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展布,高地应力问题十分突出,但目前针对板块缝合带隧道的地应力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采用空心包体法对拉林铁路沿线隧道进行了原位地应力测量,并与成兰、兰渝和锦屏等几个典型工程的地应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拉林铁路沿线隧道埋深大,构造应力突出,总体表现为最大水平主应力>垂直主应力>最小水平主应力;平均侧压系数(1.0~1.5)分布较为集中且处于较高水平;最大主应力量值大多在20~50MPa之间,最大主应力与埋深的梯度为0.033 7MPa/m,方向以北北西—北北东向为主。建议采用仰拱结构减小隧道墙脚处的应力集中现象。(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刘晓,严鹏,卢文波,陈明,王高辉[4](2019)在《高地应力水平对爆破开挖损伤区声波检测及损伤程度评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地下工程埋深的不断增加,深部岩体工程中围岩开挖损伤区深度及程度的准确评价逐渐受到深部高地应力场的影响,其影响程度的合理评估成为研究重点。依托某水电站深埋引水隧洞开挖工程,采用应力逐步解除方案,通过在取样区域外围钻设形成环形封闭边界的常规取样孔,逐步解除取样区域内岩体应力,并在取样区域内进行钻孔与低应力取芯,继而利用声波检测装置对外围应力解除孔和内部取芯孔周边岩体的损伤程度进行检测,以此获得相同位置岩体在不同地应力条件下的损伤区深度及程度的声波检测结果。同时,结合内、外取芯孔获取的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岩芯,开展室内试验,基于Hoek–Brown强度经验公式,利用声波波速计算得到相同位置岩体在不同地应力条件下的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从而判断不同地应力条件对爆破开挖损伤区声波检测结果及损伤程度评价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应力条件下,常规取样与声波检测法会在一定程度上低估围岩的损伤区深度和损伤程度,同时严重高估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当初始应力水平为45 MPa时,围岩损伤区深度和损伤程度大约会被低估约10%~30%;当地应力水平由45 MPa降至30 MPa时,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会被严重高估约30%~100%。因此,高地应力水平对爆破开挖围岩损伤区声波检测与评价结果存在明显影响,工程中运用波速指标评价岩体质量必须考虑地应力水平对声波检测的影响,并进行适当修正。(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马超,商琳,龚丽蓉[5](2019)在《深层低渗油藏 再添新利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马超 通讯员商琳 龚丽荣)10月29日,从冀东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传来消息,这个院技术人员自主研发的《复杂断块现今地应力场预测软件》测试成功,标志着深层低渗油藏再添新利器。随着低渗透、致密油、页岩油等压裂开发,现今地应力的研究起到越来(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报》期刊2019-11-04)
王成虎,高桂云,杨树新,姚瑞,黄禄渊[6](2019)在《基于中国西部构造应力分区的川藏铁路沿线地应力的状态分析与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国西部构造应力分区和地质力学迹线分析方法,利用Anderson断层力学理论分析工程区可能的主应力方向,并结合地应力数据,分析新建川藏铁路沿线的地应力场方向。基于Hoek-Brown强度理论估算工程区范围内的岩体强度,利用修正Sheorey模型对川藏铁路沿线深埋区域的地应力值进行预测分析,综合分析评价新建川藏铁路沿线地应力状态及可能导致的高地应力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新建川藏铁路沿线区域最大水平主应力优势方向为NE向,但在东构造结附近和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应力区,应力场方向较为复杂多变,其中东构造结区域最大水平主应力优势方向为NNW~NEE向,东构造结以东,最大主应力方向范围较大,优势方位范围20°~140°。地应力预测结果显示,考虑岩性差别,川藏铁路沿线埋深1 000 m左右时,最大、最小水平应力量值范围分别为26.19~38.41和13.88~21.81 MPa;埋深2 500 m左右时,最大、最小水平应力量值范围分别为66.44~86.48和35.02~49.11 MPa。高地应力情况下,埋深超过1 000 m时,硬质岩可能存在岩爆风险,软岩可能发生严重的大变形现象。基于中国西部构造应力分区,利用地质力学迹线分析、Anderson理论和修正Sheorey模型等方法,结合有限的实测资料,可以较好地解决线状工程的工程区应力场状态及应力量值预测问题。(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肖蕾,骆世威,陈仁宏,马青[7](2019)在《某水电站初始地应力场叁维模拟反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水电站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地震烈度高、地应力水平较高的特点,建立叁维地质模型,采用边界荷载调整法对工程区初始地应力场进行了反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反演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情况较好,较好地反映了地形、地貌对初始地应力场的影响,从而为工程区地下洞室设计、施工等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水电》期刊2019年05期)
王英帆,刘钦,胡永志,刘炳飞,魏来[8](2019)在《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监测及支护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问题,对中国西北地区某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监测、钢拱架应力、围岩压力等项目进行现场监测,探讨不同施工阶段围岩的变形规律和受力特点,并通过数值模拟对不同钢架间距的围岩变形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上台阶开挖阶段是围岩变形增长迅速的阶段,上台阶和中台阶开挖导致的围岩变形量占总变形量的70%;初期钢架主要以受压为主,上台阶及中台阶应力均大于下台阶应力,上台阶及中台阶的初期支护承担了更大的荷载,上台阶和中台阶应"快速通过,及时支护";施工时可采用"先让后抗"的方法,适当加大预留变形量以缓解初支压力,当围岩变形速率减缓时,可提前施做二衬;数值模拟表明当初期支护参数采用I22b工字钢,间距0. 75 m,加4 m长锁脚锚杆,可以经济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等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30期)
赵伟,柴辉婵,琚棋定,刘启蒙,张宇通[9](2019)在《基于地应力特征的断层滑动失稳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部开采时高地应力影响着深部断层以及巷道的稳定性。以淮南矿区实测地应力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深度的地应力特征,从地应力的角度研究得出了断层滑动失稳判据。结果表明:深部侧压系数KH值总体上大于1,Kh值均小于1,应力场类型主要为σH>σv>σh型,主要受走滑断层控制;结合库伦滑动准则和Anderson断层理论,得出淮南矿区深部逆断层滑动摩擦系数临界值为0.2,正断层和走滑断层临界值为0.4。最后应用该判据验证了淮南矿区各井田典型断层的稳定性,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均处于稳定状态。(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10期)
张广清,周大伟,窦金明,聂元训,董昊然[10](2019)在《天然裂缝群与地应力差作用下水力裂缝扩展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真叁轴水力压裂试验,研究裂缝性储层中天然裂缝群与地应力差的组合作用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采用内含大量随机天然裂缝的300 mm×300 mm×600 mm人工试件模拟裂缝性储层,改变地应力差、天然裂缝尺度以及压裂液排量与黏度条件,分析水力裂缝形态与地应力差、天然裂缝尺度的关系。根据水力裂缝复杂程度将其分为体积裂缝、分支裂缝和单一裂缝3类。结果表明:天然裂缝尺度越大、地应力差越小,水力裂缝形态越复杂;对含天然裂缝群的储层,当地应力差大于8 MPa时,压裂不会产生体积裂缝;当地应力差大于14 MPa时,天然裂缝群对水力裂缝形态不会产生影响,形成单一裂缝;水力裂缝的非稳态扩展易受到天然裂缝群的影响,从而有利于产生缝网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地应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特约记者丁磊 通讯员张惠茹 卢志新)11月2日,长城钻探使用自主研发的地应力测试工作液,在辽河油田国家级重点工程——双6储气库双6-H12XX井成功应用,不仅满足了储气库地应力测试要求,还减弱了对泥岩地层的破坏,有效降低了作业风险,得到了建设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应力论文参考文献
[1].王聪,李洪辉,段谟东,江春雷,张家铭.地应力对高放废物黏土岩地质处置库洞室群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9
[2].丁磊,张惠茹,卢志新.长城钻探地应力测试液成功应用[N].中国石油报.2019
[3].欧小强,王奭,李永亮,刘志强,郑宗溪.拉林铁路板块缝合带隧道地应力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
[4].刘晓,严鹏,卢文波,陈明,王高辉.高地应力水平对爆破开挖损伤区声波检测及损伤程度评价的影响[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9
[5].马超,商琳,龚丽蓉.深层低渗油藏再添新利器[N].中国石油报.2019
[6].王成虎,高桂云,杨树新,姚瑞,黄禄渊.基于中国西部构造应力分区的川藏铁路沿线地应力的状态分析与预估[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7].肖蕾,骆世威,陈仁宏,马青.某水电站初始地应力场叁维模拟反演分析[J].西北水电.2019
[8].王英帆,刘钦,胡永志,刘炳飞,魏来.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监测及支护优化[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9].赵伟,柴辉婵,琚棋定,刘启蒙,张宇通.基于地应力特征的断层滑动失稳评价方法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9
[10].张广清,周大伟,窦金明,聂元训,董昊然.天然裂缝群与地应力差作用下水力裂缝扩展试验[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