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热管理系统论文-冯还红

汽车热管理系统论文-冯还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汽车热管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简易机组,独立机组

汽车热管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冯还红[1](2019)在《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选型和布置》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电动汽车常用的电池热管理设备的选型和布置的基本原则及布置方式。(本文来源于《客车技术与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王伟民,徐人鹤,王小碧,韩杨,周坤[2](2019)在《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集成仿真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基于GT-SUITE的等效电路模型建立了一种电池包发热模型,通过与电池包台架试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集成了热管理各子系统形成完整的整车热管理系统模型,将高低温快充工况下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将热管理系统与整车行驶系统进行联合建模和仿真,预测了不同环境温度下车辆的续驶里程。(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4)》期刊2019-10-22)

汪毛毛,王伟民,徐人鹤,董士琦,杜文龙[3](2019)在《纯电动汽车PTC型整车智能热管理系统改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纯电动汽车在高低温环境下续航里程衰减及充电时间延长是用户使用的痛点。通过对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的能量流分析,对整车热管理系统进行精细化控制,并采用电机余热回收措施,在满足电池、电驱动和乘员舱等子系统热管理需求的前提下,可以使整车低温续航里程相对于原车低温里程提高约10%。(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空气动力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4)

石德恩[4](2019)在《捷豹I-PACE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介绍(一)》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电动驱动冷却液回路1.电动驱动冷却液回路概述捷豹I-PACE纯电动汽车采用了先进的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综合利用液冷方式、热交换器和增强型空调系统,其中还包含一个热泵流程。热管理系统不仅为驾驶员和乘客保持了舒适的环境,还用于恒定保持20~25℃的高压(HV)蓄电池理想工作温度,这可确保HV蓄电池以最佳效率进行工作,从而在所有条件(本文来源于《汽车维修与保养》期刊2019年09期)

黎帅[5](2019)在《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设计及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直接关系到电池电机的性能和使用时的安全。电动汽车行驶时,电机需要冷却,乘员舱和电池温度需要保持在适宜的水平,热量在前端冷却模块中耗散至空气。文章在分析电动汽车的冷却考核工况,重要零部件热负荷情况的基础上,对格栅、导流密封、前端模块等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多个畅销车型的热管理回路,分析了其优缺点。(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13期)

黄武荣,李彬,葛俊良,黄祖朋,邵杰[6](2019)在《48 V混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一种48 V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蓄电池总成的热管理技术及原理,分析电池热管理的控制策略,并基于NEDC工况对电池进行了温升试验。结果表明:此热管理技术可将电池的工作温升控制在13℃以内,满足48 V混合动力汽车48 V系统的正常运行要求。(本文来源于《汽车零部件》期刊2019年06期)

申明,高青,王炎,张天时[7](2019)在《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功率、高比能的动力电池散热问题,提出结构紧凑、换热高效的制冷剂直接热传输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简称直冷式系统).以整车系统为背景,利用AMESim搭建空调制冷与电池热管理的耦合模型,从系统的温度响应和能耗角度,分析电池组及电池单体平均温降、温均、系统COP以及■效率.结果表明,直冷式系统具有较快的温度响应特性,在高温高速的稳态和动态工况下都可以对电池进行快速降温,实现了较好的温均性.在针对某一稳定工况进行能耗分析时,得出COP为4.19的较高的系统能效比,但系统的■效率为46.17%,存在进一步提升系统■效率的空间.(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7期)

许可俊[8](2019)在《电动汽车用锂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组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电池温度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电池包的使用寿命有着决定性作用,甚至直接关系电动汽车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采用科学合理的热管理系统将电池组温度控制在安全合理的温度范围之内,有助于改善动力电池的性能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其使用安全性。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研究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复合相变材料与半导体制冷技术相结合的电池热管理模型。其次,本文对TAFEL—LAE895型100Ah叁元锂电池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产热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基于Bernardi等人提出的产热计算公式,对本文研究所选的叁元锂离子电池进行了不同放电倍率下的产热计算,同时从传热学角度,根据传热学相关知识进行了验证。第叁,根据本文所设计热管理模型以及理论分析数据,采用Fluent仿真软件模拟了石蜡融化过程以及不同放电倍率下,本文所设计热管理模型对电池表面温度控制效果,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较为接近,纯石蜡吸热后流动性较强,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复合相变材料导热率提升,热管理效果逐渐增。最后,搭建了动力电池充放电实验平台,进行了不同倍率下放电实验,研究电池表面温升及温度均匀性情况,从而验证热管理效果。结果表明,电池表面温升速率以及最高温度随充放电倍率的增大而显着增加,且单体电池之间的温度均匀性也会随之变差。增加膨胀石墨含量可提升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降低石蜡吸热熔化后的流动性,提高其热管理性能;将复合相变材料与半导体制冷技术结合后,对该热管理性能有较大提升,且相变材料导热率越高,控温效果越明显。在电池组高倍率放电工况下,可将电池表面最高温度控制在500℃以下,并改善了电池组内单体电池之间温度均匀性,将温差控制在了3℃之内。(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王浩[9](2019)在《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仿真与智能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全国乃至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上升,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排放严苛、战略导向等问题使不同国家纷纷将汽车发展方向转移到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上,新能源汽车成为了下一步汽车工业的竞争重点和发展引擎。本文主要设计基于智能算法的整车热管理系统,使动力系工作在适合的温度以提高电机效率,也为在低环境温度下加热动力电池、在高环境温度下冷却动力电池包,保证行驶可靠性的同时,减少能量消耗,增加续航里程。本文基于某品牌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开发,首先通过试验方式得到锂动力电池单体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充放电倍率下的性能表现和温度变化情况,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出动力电池单体物性参数和欧姆内阻关于温度和SOC的函数表达式,进而得出生热速率公式,基于生热速率公式通过UDF赋值热源的方法进行CFD仿真得到不同倍率下的温升计算结果,对比试验数据验证生热速率公式。然后根据整车参数对热管理系统中重要部件进行参数匹配,设计整车热管理方案,在一维仿真软件中搭建电机部分和考虑空调制冷的电池包冷却模型,得到不同行驶工况下的电机出水温度和电池包进水温度,对比整车风洞试验数据验证仿真模型,并仿真得到不同因素的变化对热管理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到对系统制冷能力影响较大的变量,确定下一步智能算法控制对象为电子风扇和电动压缩机。最后通过一维仿真模型得到不同工况下符合温度要求的电子风扇和电动压缩机转速,生成电子风扇和电动压缩机转速的样本数据,运用回归型的SVM智能算法(SVR)对两样本数据库进行训练预测,验证SVR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将SVR模型嵌入到一维仿真软件中,联合运行NEDC工况,得到基于SVR控制的电机出水温度和电池包进水温度的变化情况,与阈值控制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得出基于SVR控制的热管理系统能在满足温度要求的基础上,使电子风扇和电动压缩机在较低的转速范围内运行,可以减少电子风扇和电动压缩机的功耗,具有良好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0)

谢世滨[10](2019)在《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动汽车相比起传统的燃油汽车具有更加清洁、更加高效的特点。电池的工作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工作性能,而电池使工作性能又与环境温度有关,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需要重点做好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研究工作。因此,本文对动力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和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来源于《时代汽车》期刊2019年07期)

汽车热管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首先基于GT-SUITE的等效电路模型建立了一种电池包发热模型,通过与电池包台架试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集成了热管理各子系统形成完整的整车热管理系统模型,将高低温快充工况下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将热管理系统与整车行驶系统进行联合建模和仿真,预测了不同环境温度下车辆的续驶里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汽车热管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冯还红.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选型和布置[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9

[2].王伟民,徐人鹤,王小碧,韩杨,周坤.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集成仿真技术研究[C].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4).2019

[3].汪毛毛,王伟民,徐人鹤,董士琦,杜文龙.纯电动汽车PTC型整车智能热管理系统改善研究[C].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空气动力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4].石德恩.捷豹I-PACE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介绍(一)[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9

[5].黎帅.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设计及应用进展[J].汽车实用技术.2019

[6].黄武荣,李彬,葛俊良,黄祖朋,邵杰.48V混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J].汽车零部件.2019

[7].申明,高青,王炎,张天时.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8].许可俊.电动汽车用锂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

[9].王浩.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仿真与智能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9

[10].谢世滨.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J].时代汽车.2019

标签:;  ;  ;  ;  

汽车热管理系统论文-冯还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