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龙[1]2004年在《二里头文化初步研究》文中指出二里头文化是一支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也是探索中国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代及其文化的主要对象。本文以二里头文化中心性都邑的二里头遗址为主对二里头文化进行分期,并分别讨论其它遗址的二里头文化遗存的分期,和其与二里头遗址分期的对应。藉此判断各地遗存的相对年代。在此基础上,对二里头文化各期遗存的分布作了细致的探讨,初步揭示了二里头文化的动态分布过程及扩张的态势,基本从陶器遗存方面展现了二里头文化的发展过程。 本文揭示出二里头文化第一期遗存主要分布在伊洛河流域和豫西,有开始向南扩张的尝试。二里头文化第二期开始大规模地向南、向东扩张。东边的郑州还出现了大师姑二里头文化城址。从豫西越过黄河,进入晋南,形成“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二里头遗址在本期也发现了3号大型宫殿基址,出土有铜器、玉器、白陶以及其它精美的随葬品的墓葬和铸铜遗址等。显示了本期为二里头文化的繁荣阶段。二里头文化第叁期的扩张势头更为猛烈,主要集中在东部郑州——开封一线,向豫北的扩张也开始于本期。向西的扩张已达陕西华县。可以说二里头文化的扩张在东、南、西、北四个方面都有体现。二里头遗址在本期也有1、2号大型宫殿遗址和许多中型墓发现。本期二里头文化扩张中的一个显着变化就是其中的下七垣文化(先商文化)因素呈逐渐增多趋势。这或许暗示了下一个阶段的二里头文化和下七垣文化(先商文化)的实力对比正在发生变化。二里头文化第四期遗址点的分布数目急剧减少,除了东边郑州——开封一线的点大多在延续外,其余地方的遗址点大多遭到废弃。二里头遗址的1、2、3号宫殿遗址在本期也被废弃。二里头文化势力在本期呈现的是一种衰亡趋势。联系到从东边过来的下七垣文化(先商文化)因素源源不断涌入,可能暗示了夏、商王朝更替这个史实。
吴晶晶[2]2013年在《榆林地区明长城沿线军事防御型城堡人居环境研究》文中认为军事防御型城堡在人类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们在古代城市型制发展,在国家领土阔张,区域城市化建设中都发挥过积极作用,它们的选址、空间布局深深影响着后期该地区城市分布、城市职能和内部空间结构。陕西北部榆林地区由于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定,自古以来处于我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与交融地带,特殊的地理区位使其成为历代中原王朝的北方军事防御前沿阵地。明代初年,伴随长城与军事重镇——榆林镇的设立,诸多军事防御型城堡相继诞生,构筑了边疆庞大的防御体系,成就了该地区城镇以军事防御功能为主的鲜明特征。然而,事物永远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伴随国家军事、政治带来的边防格局的变化,在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改变的过程中,城堡自身人居环境构成、营造也发生了变迁。论文从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出发,以明代创建的榆林镇军事防御型城堡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军事防御城堡型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明代榆林镇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点出发,以城堡内军事防御和人的居住生活两条相互交织的线索,探寻军事防御背景下的城堡人居环境产生、发展、变迁的问题,总结了其作为特殊的人类聚落,在选址、营造方面的基本特点,归纳其中展示出来的古代军事防御型城镇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地域文化影响和自然条件与资源限制下,传统建筑的生态智慧、艺术形象。论文以时间为线索,以动态的视角,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城堡所在榆林地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演变中,审视军事防御型城堡在历经军事城堡商业化,地方城镇化,新兴能源基地化发展后,所面临的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现代城市人居环境发展、建设的瓶颈。并通过对明代榆林镇军事防御型城堡现状的详细调查与研究,运用分类、统计、对比的方法,总结出城堡保护与发展的四种类型,以期能够为长城沿线其同类型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定经验。
佚名[3]1998年在《中国考古学的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编者按本文是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主持下所作的学科调查研究报告,始于1994年10月,完成于1995年6月。学科调查研究组由宿白、徐苹芳负责,成员有张忠培、王世民、严文明、李伯谦、苏哲、李水城、孙华,报告由苏哲、李水城、孙华执笔。初稿完成后...
赵醒[4]2006年在《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文中研究说明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举国关注文化研究的当今,尽占地利人和优势的中原之于中原文化研究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对中原文化进行研究的论着在建国以后出版、刊行了许多,狭义文化所包含的文、史、哲、民间文化和文化专题类论着在已过去的五十余年中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笔者主要以《全国总书目》、《中国文学专史书目提要》、《河南人民出版社图书总目录》和其他相关书目类文献为资料来源。共对302部1949~2005年间出版的中原文化研究论着进行研究和叙录。另有330部笔者仅收集到部分信息而未能亲见的论着,收入存录部分。 对中原文化进行研究的论着有着不同形式与内容,这也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着述风格与目的。既有单册专着和多册丛书,也有工具书和非正式出版物,这些论着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出版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原文化的不同侧面在不同时代受到关注情况的变化。同时,这些论着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记录性的论着较研究型的论着为多,褒扬性的文字较批判性的文字为多。不同的内容决定了不同的风格和水准,除了相对严肃、价值极高的学术着述,也有相对浅易、普及知识的随笔之作。此外,不同的论着也有着不同的着述目的,既有出于学术追求、研究兴趣者,也有旨在普及知识、促进发展者。 已收录的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及相关信息也体现出了中原文化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从内容上看,各类相关研究论着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地域本位主义”倾向,强调本地域特色,而对与全体的联系重视不够;强调本地域优势,而对其他地域尊重不够;强调本地域目的,而对其他地域关怀不够;强调本地域“贡献”,而对文化创造的共同性认识不够。从风格上看,以功利实用为目的的论着多轻躁急切、主观人为、好大喜功、浮光掠影,但真正的学术研究要求的是沉静笃实、科学客观、点滴积渐、深入深刻;前者的大量出现与中原文化的研究并无更大积极意义,后者得不到充分关照反而会使中原文化的科学研究进程缓慢。
朱乃诚[5]2010年在《21世纪初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主要特点、成果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总结了21世纪初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提出有叁个主要特点,在五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并指出如何解决中国国家的最初的形成、如何重建古史传说的历史、如何进一步推进学科自身的发展、如何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与发展的理论等,将会因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深入而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同时提出城址、大型建筑址、人牲或人殉现象、祭坛墓地或积石冢等营建品位较高的墓地、包括成套礼仪用器在内的随葬品丰富而有木质葬具或石室的大墓、铜器、刻画符号与原始文字、丝织品及其工具,以及一些特殊遗物等九类遗存,应是中国公元前2000年以前社会、文化发展的最高成就的物质代表。探索、发现、研究这九类遗存的形态与功能及其发展与演变、在个案中的组合状况等,有利于探讨社会组织结构与经济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揭示中国最初的王室文化的内涵,有利于解决中国国家最初的形成,应是今后大力投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并认为良渚城址及其良渚文化、陶寺城址及其陶寺文化的社会实体具有更多的“古国”的特征。据此可将他们作为分析我国夏王朝之前的古国发展阶段的社会特征的典范。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末期,进入了古国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二里头文化初步研究[D]. 楚小龙. 武汉大学. 2004
[2]. 榆林地区明长城沿线军事防御型城堡人居环境研究[D]. 吴晶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3]. 中国考古学的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J]. 佚名. 文物季刊. 1998
[4].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D]. 赵醒. 郑州大学. 2006
[5]. 21世纪初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主要特点、成果与展望[J]. 朱乃诚. 考古学集刊.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