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鲶鱼消化系统解剖

南方鲶鱼消化系统解剖

一、南方鲇消化系统的解剖(论文文献综述)

刘妮[1](2020)在《玫瑰高原鳅食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玫瑰高原鳅(Triplophysa rosa)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条鳅科(Nemacheilidae)、高原鳅属(Triplophysa),为典型洞穴鱼类,目前仅分布于重庆市武隆县,其眼睛退化,体表色素消失,感觉器官高度发达。目前关于玫瑰高原鳅的研究主要围绕在体色白化、新陈代谢、眼睛退化机制等方面,其适应洞穴生活的食性情况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玫瑰高原鳅为对象,试图探究其在食性方面的适应性演化机制,以期为洞穴鱼类适应性演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取玫瑰高原鳅和武隆高原鳅(Triplophysa wulongensis sp.nov.)(新种;暂定名)成鱼各8尾,观察消化系统的形态,然后通过组织学技术研究消化系统的显微结构,探讨玫瑰高原鳅消化系统的适应性和特殊性。结果表明:玫瑰高原鳅和武隆高原鳅的消化系统在组成上基本相同,由口咽腔、食道、胃、肠道和肝胰脏组成。二者均口下位,胃为U型,分为贲门部、盲囊部、幽门部,肠道系数小于1,属肉食性鱼类特征。玫瑰高原鳅的食道短粗,与贲门部有明显分界,肠道在胃底部盘旋2次,分为前、中、后肠;武隆高原鳅的食道与胃无明显分界,肠道无盘旋。二者消化道组织学结构基本一致,从外到内分为浆膜层、肌层、黏膜下层、黏膜层。二者食道肌层发达,贲门部和盲囊部具胃腺,肠腔内有密集的肠绒毛,黏膜层具杯状细胞。(2)提取5尾玫瑰高原鳅的肠道总DNA,对肠道菌群16S r RNA(16S ribosomal RNA)的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统计肠道菌群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数量,计算Alpha多样性,分析物种组成及丰度,并预测肠道菌群的功能,探讨玫瑰高原鳅肠道菌群的作用,了解其消化特性。结果表明:玫瑰高原鳅的肠道菌群有19门,31纲,87目,146科,253属,320种,451个OTUs。门水平上,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属水平上,优势菌群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爱德华菌属(Edwardsiella)、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和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功能预测表明,肠道菌群编码的大多数基因与新陈代谢相关,其中“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和“氨基酸转运与代谢”功能类群的相对丰度较高。(3)提取27尾玫瑰高原鳅的肠道内含物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玫瑰高原鳅的食物组成。计算测序数据的Alpha多样性。计算玫瑰高原鳅的摄食率、各食物种类的出现频率(Frequency of Occurrence,FO)、相对序列丰度(Relative Read Abundance,RRA)、Shannon-Wiener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H’)、食物均匀度指数(Pielou’s evenness index,J’)和生态位宽度指数(niche breadth index,B)综合分析玫瑰高原鳅的食性,判断玫瑰高原鳅食性是否发生特化。结果表明:玫瑰高原鳅的摄食率为84.38%,对肠道内含物DNA测序共得到1833个OTUs,属于17门,44纲,91目,97科,93属。共鉴定出62种食物种类,其中米虾属(Caridina)物种是玫瑰高原鳅最主要的食物,该属的出现频率(FO)及相对序列丰度(RRA)分别为100%、76.48%,其次是茄属(Solanum)和松属(Pinus)等,还有少量的藻类、摇蚊等,据此推测玫瑰高原鳅为杂食性偏肉食性鱼类。玫瑰高原鳅肠道内含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H’为0.346,食物均匀度指数J’为0.084,生态位宽度指数B为1.441,表明玫瑰高原鳅可利用的食物资源较少,生态位宽度较窄,玫瑰高原鳅倾向于为特化物种。(4)为探讨玫瑰高原鳅的潜在食源,使用e DNA宏条形码探究该水域的鱼类及浮游生物多样性。e DNA宏条形码测序结果表明,梦冲塘的鱼类以鲤形目为主,为82.34%,其中又以高原鳅属鱼类的含量最高(29.09%),具体物种为玫瑰高原鳅,其次是鲫属(Carassius,22.73%),具体物种为鲫鱼(Carassius auratus);然后是泥鳅属(Misgurnus,20.60%),具体物种为细鳞泥鳅(Misgurnus mizolepis)。梦冲塘的浮游植物主要是绿藻门(Chlorophyta)、隐藻门(Cryptophyta)、金藻门(Chrys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浮游动物主要是线虫门(Nematoda)、轮虫动物门(Rotifera)、腹毛动物门(Gastrotricha)、环节动物门(Annelida);洞穴水样的浮游植物以隐藻门为主,占到95%以上。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玫瑰高原鳅属于杂食性偏肉食性鱼类,其优先捕食齿额米虾(Caridina serratirostris),消化系统也进化出适应食肉的特征,如U型胃、肠道系数小于1等,肠道菌群中也有与肉食性相关的菌群: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和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玫瑰高原鳅的食谱上还有少量的植物,其肠道菌群中也有与植食性相关的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洞穴环境食物匮乏,兼食植物说明其充分利用食物资源。

郑树清[2](2020)在《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南方鲇性别连锁分子标记开发和性别决定候选基因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又名大口鲇,隶属于鲇形目(Siluriformes)、鲇科(Siluridae)、鲇属(Silurus),是一种广布于我国长江流域的重要经济鱼类,也是近年来开发的名特优养殖新品种。具有个体大、肉质好、生长快、抗病力强、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常见个体2-5 kg,最大个体达50 kg。雄鱼一般2-4年性成熟,雌鱼3-5年性成熟。南方鲇的生长速度和个体大小具有明显的性别二态性,雌鱼比雄鱼长得快,因此,水产上全雌化养殖能显着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南方鲇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且缺乏基因组信息,为优良品种选育和性控育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研究中,我们首先通过将XY的正常个体与性逆转个体交配获得了YY超雄南方鲇,从而为研究鱼类性别决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Illumina、Nanopore、Bionano和Hi-C等技术,测序组装获得高质量XX、XY和YY南方鲇个体全基因组序列,结合雌雄混合池的重测序,确定性别决定区间、筛选性别连锁分子标记、鉴定性别决定候选基因,为在基因组水平上解析南方鲇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开展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和性控育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南方鲇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图谱构建。首先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南方鲇基因组大小和杂合度进行估测。测序得到的49.5 Gb高质量XX Illumina序列,经k-mer分析得出南方鲇XX个体基因组大小为712.42Mb,杂合度为0.49%,GC含量为39%。利用Nanopore三代测序平台,XX、XY和YY分别获得81.3 Gb,80.3 Gb和85.7 Gb的原始数据,质控之后分别为69.7 Gb,69.2 Gb和77.1 Gb,基因组覆盖度约为100×,测序平均读长分别为24.29 kb,24.15 kb和24.67 kb。经组装和纠错之后,获得基因组大小分别为741.2 Mb,727.2 Mb和750.0 Mb,contig N50分别为13.19 Mb,13.81 Mb和15.96 Mb。然后利用116.4 Gb XX、174.9 Gb XY的Bionano测序数据和80.6 Gb XX、80.4 Gb XY的Hi-C测序数据将XX、XY和YY的contig挂载到29条染色体上,分别获得738.9 Mb,723.9 Mb和739.1 Mb的染色体水平基因组,挂载率分别为99.5%、99.3%和98.54%,得到的scaffold N50长度分别为28.04 Mb,28.08 Mb和27.22 Mb。BUSCO评估结果分别为92.0%,90.7%和92.3%,说明具有较高的完整性。对XX基因组进行注释,得到40.12%的重复序列。整合从头注释、同源预测和转录组预测三种方法共预测到22,965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平均基因长度16,897 bp,平均基因编码区长度1,689 bp。其中,22,519个基因(98.06%)能在蛋白数据库中找到对应的功能注释。BUSCO评估基因完整性约93.1%。这些结果表明基因组组装和注释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和准确性。2、南方鲇性染色体及性别决定区间的定位。利用XY性逆转雌鱼与XY雄鱼交配产生的后代中41条雌鱼构建雌鱼混合池,110条雄鱼构建雄鱼混合池,并对雌雄混合池进行建库和重测序,原始数据过滤和质控之后,分别获得342,503,436和270,953,302条reads共51.2 Gb和38.7 Gb的有效数据,比对到南方鲇XX参考基因组上,比对率分别为95.90%和98.96%,覆盖深度分别为58.94x和46.06x。对比对结果进行性别相关的SNP挖掘,经条件过滤后雌雄混合池分别剩余2,421,301和2,468,613个SNP标记,根据这些SNP位点进行FST的计算,最终确定了性染色体为24号染色体(chr.24),性别决定区间位于X染色体3.74 Mb到5.91 Mb之间,Y染色体3.75 Mb到6.13 Mb之间。3、南方鲇性别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首先,将Illumina测序获得的XY雄鱼142,759,127条clean reads截短成60 bp长度(male k-mers-60),通过Bowtie2比对到XX雌鱼参考基因组上,用SAMtools软件将没有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的21,024,303条reads提取出来,并通过De novo组装软件Iterative De Bruijn Graph Assembler(IDBA)进行从头组装,得到8954个contig,然后将雌鱼混合池的172,602,041条clean reads比对到这些contig上,从比对结果中进一步过滤掉被雌鱼混合池中的reads比对上的contig,最终得到38条Y染色体特异的contig。对这些contig进行定位,并根据两侧是否存在雌雄一致序列来设计引物,分别对南方鲇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进行PCR扩增,最终筛选出8个与性别连锁的分子标记,其中,前7个分子标记为雄性特异,而marker-8为共显性分子标记,可同时区分XX、XY和YY个体。从对南方鲇不同群体的遗传性别鉴定的结果来看,这些分子标记适用性良好,鉴定结果准确可靠。基因组比对分析发现,8个分子标记全部位于chr.24上,且均落在性别决定区间内部,从而印证了chr.24为南方鲇的性染色体。基于筛选到的这些分子标记,我们构建了南方鲇分子标记辅助生产XX全雌和YY超雄鱼的方法。4、南方鲇性别决定候选基因的鉴定。通过X和Y染色体的比对,发现在性别决定区间存在一段Y特异的序列,经过注释,发现这段序列含有一个amhr2的复制基因,命名为amhr2y。两者序列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8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70%。通过对南方鲇各组织及不同时期性腺转录组分析,发现amhr2y只在精巢特异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显示amhr2y在南方鲇5、10、30和120天的精巢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均有表达。这些结果表明amhr2y可能是南方鲇的性别决定候选基因。综上所述,本研究综合利用二代和三代测序技术,测序组装获得高质量南方鲇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并完成了基因组注释。结合雌雄混合池的重测序,成功定位了南方鲇性染色体及性别决定区间;筛选到8个性别连锁分子标记并建立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生产南方鲇单性鱼苗;鉴定了性别决定候选基因amhr2y。本研究结果为开展南方鲇经济性状的遗传解析、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研究和性控育种等奠定了基础。

庹云,肖调义,李伟臣[3](2019)在《刺鲃幼鱼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文中认为采用活体解剖、测量、组织学、组织化学等方法,对采自江西宜春锦河的51尾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幼鱼消化系统组织和形态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刺鲃消化腺包括胆囊、肝脏和胰脏,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道、肠和肛门,无胃;(2)口亚下位,口咽腔占头长比例很大,均值为0.92;口裂长/吻长均值为0.86。口咽腔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含有大量的黏液分泌细胞和味蕾结构;(3)食道粗短,前段有味蕾,内壁有较深的纵向褶皱;肌层发达,内外肌层间分布有发达的有髓鞘神经纤维丛;黏膜下层有发达的黏膜肌,黏膜层内有大量的杯状细胞、黏液分泌细胞,还有柱状上皮区域,游离面具有纹状缘;(4)肠盘曲7次,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和中后肠黏膜皱褶数量、黏膜皱褶高度、柱状上皮细胞高度显着减少(P<0.05);肠道各段肌层厚度有极显着差异(P<0.01);杯状细胞的数量从前肠往后肠呈高-低-高趋势,后肠数量最多,前后肠与中肠有显着差异(P<0.05);肠道系数为(2.07±0.03);(5)食道及肠道各段粘膜上皮中下层发现数量较多嗜伊红颗粒细胞;(6)肝不分页,为长条形,胆囊被肝包围,比肝胰脏重(1.37±0.06)%。胰脏散布于肝脏、胆囊及消化管系膜周围,少量组织分布于肝门静脉周围形成肝胰脏;数个大小不一的独立Brockmann小体散布在食管及前肠连接部周围;(7)肠长(Y)与全长(L)的关系呈线性相关:Y=2.1048L-0.474(R2=0.669,F1,49=99.05,P<0.01),锦河刺鲃幼鱼肠道特征为杂食性偏植食性。

陈生熬[4](2019)在《叶尔羌高原鳅早期发育及盐碱适应生理机制》文中提出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地方名:狗头鱼(Dog-head)。属鲤形目(Cyprinidformes)、鳅科(Cobitidae)、条鳅亚科(Nemachilinae)、高原鳅属(Triplophysa)、鼓鳔鳅亚属(Hedinichthys);曾广泛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是优势特有鱼类,是塔里木河水系中生长较快、个体较大的一种鳅科鱼类,最大个体长达33.0 cm、体重425 g。2015年,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编制《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叶尔羌高原鳅被定为“易危(VU)”。《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2018,修订),列为Ⅱ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塔里木河水系采集叶尔羌高原鳅528尾、其他高原鳅鱼类199尾、外来鱼类2037尾,共计采集鱼类2764尾,以及通过塔里木大学水产试验站养殖样本2000尾。通过对样本进行测定、分析和处理,对叶尔羌高原鳅早期发育和盐碱耐受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塔里木河水系渔业调查中发现,阿拉尔点水温较高,台特玛湖最低约为14℃,与其他采样点差异显着(p<0.05);溶解氧、温度和pH值基本相差无几;盐碱浓度,阿拉尔、台特玛湖、盖孜河三者差异不显着(p>0.05);和田河盐度最高8.86±2.9093,台特玛湖碱度浓度最高6.90±0.2409 g/L,盐度浓度最低为阿克苏河0.43±0.3056,碱度浓度0.65±0.0714 g/L。塔里木河水系2764尾鱼类,隶属于6目10科19属25种。鲤形目鱼类最多,其次是鲈形目20.48%,土着鱼类占26.30%,外来鱼类占73.70%。其中,多数土着鱼类属于华西区(中亚高山区)中的塔里木亚区;5种土着高原鳅属鱼类的体长与体重中显示,隆额高原鳅基本符合匀速生长,叶尔羌高原鳅与其他3种鱼类其余均为异速生长。其中,盐度S在13左右高原鳅的数量较多,从数量上来观察阿克苏河中小鳔高原鳅大于盖孜河中巨头高原鳅大于尼雅河隆额高原鳅。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数量,在一定盐碱浓度范围内,与盐度浓度(S)成正相关,与碱度浓度(A)负相关。2.叶尔羌高原鳅,卵微黏性,略有沉性,受精卵呈卵圆形,卵径为0.060±0.052mm,在水温(20±1.0)℃下,历时65h34min完成整个7个阶段的胚胎发过程;根据卵黄囊、体色、鼓鳔和须发育特征将胚后发育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初孵卵黄囊仔鱼平均全长2.0±0.65 mm,出膜后7 d,卵黄囊吸收完毕,完全消失;初孵仔鱼继续培育至16 d龄,仔鱼鳃盖后缘鼓鳔明显长出,须清晰可辨,体色加深,心脏红色素明显,体色与成体相似,标志后期仔鱼发育完全进入稚鱼期,此时鱼苗平均全长8.0±0.45 mm;培育至30 d龄,仔鱼鼓鳔完全,鳃盖张合明显,身体透明特征消失,稚鱼阶段完成发育进入幼鱼期,此时平均全长达13.0±0.55 mm,其外部形态和生态习性均与成鱼相似。试验中,卵黄囊长度(LY)和出膜天数(D)的关系式:LY=0.0286D2-0.0636D+3.1196(R2=0.9050);用直线方程拟合卵黄囊长度(LY)和卵黄囊仔鱼全长(LT)的关系式:LY=-1.315LT+5.368(R2=0.8199);拟合卵黄囊仔鱼全长(LT)和出膜后仔稚鱼天数(D)的关系式:LT=-0.0263D2+0.5113D+1.6169(R2=0.9890)。3.叶尔羌高原鳅仔鱼3日龄即开口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仔鱼卵黄囊于67 d龄消耗完毕,混合营养期维持仅为34 d。初次摄食点出现在3 d龄时,摄食率仅为16.7%,初次摄食率最高达在7 d龄,摄食率可达90%,PNR出现在仔鱼孵出后的89 d龄。3日龄后饥饿对仔鱼卵黄吸收速度影响显着(p<0.05);摄食仔鱼生长呈线性增加,饥饿仔鱼生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尔羌高原鳅仔鱼的最佳投喂时间应在仔鱼开口后4 d之内。叶尔羌高原鳅仔鱼个体较小,对于初次摄食饵料的的选择范围较小,食谱范围窄,初孵仔鱼死亡率高,对于高原鳅属仔鱼开口饵料有待进一步开发。叶尔羌高原鳅生长中,投喂6次是体重增势明显;绝对生长率中,相对生长率(RGR)和瞬时生长率(SGR)中其他投喂次数与投喂6次差异极为显着(p<0.01)。每天投喂微粒子(WL)与其他饲料差异显着(p<0.05)。绝对生长率(AGR)和相对生产率(RGR)及瞬时生长率(SGR)在不同光照下差异极为显着(p<0.01),自然光下生长最为旺盛。4.叶尔羌高原鳅受精卵孵化率、存活率及仔鱼活力系数,当盐度浓度26和碱度浓度0.51.5 g/L时表现最高;随着盐碱浓度的升高,超过阈值后孵化率和成活率日趋降低;SAI和孵化率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式Y=0.0075X+0.7035(R2=0.9371),SAI和畸形率却表现出二项式的关系式,Y=-0.0053X2+0.3027X-3.3947(R2=0.9999)。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仔稚鱼行为表现出先行出现狂躁和急游,力竭而死,体表黏液增多,头和腹微显红点。仔稚鱼盐度浓度下在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7334、6.4007、5.6797和5.3928,SC为2.6893;仔稚鱼耐受性碱度浓度下在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9194 g/L、2.7417 g/L、1.7618 g/L和1.0281 g/L,SC为0.5754 g/L。成鱼不同盐度浓度下在24 h、48 h、72 h、96 h时试验鱼盐度耐受性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13.9790、12.9200、12.1170、10.7700;SC为5.8852;碱度浓度下在24 h、48 h、72 h、96 h时试验鱼碱度耐受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1645 g/L、4.0047 g/L、3.6017 g/L、2.9524 g/L;SC为0.9316 g/L。叶尔羌高原鳅仔稚鱼在盐度浓度S4和碱度浓度A0.5g/L下全长、体重、绝对生长率和瞬时生长率生长优势最明显。幼鱼在盐度浓度S2和碱度浓度A0.5g/L时有所不同。成鱼阶段,盐度浓度S4和碱度浓度A0.5 g/L差异显着(p<0.05),生长趋势最明显。5.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血液中Na+和Cl-明显较高。24h、48h、72h、96h时,血液总蛋白(TP)、球蛋白(GL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等各个生化指标均有所不同;多数指标的变化主要集中在48h和72h之间;NKA在72h时差异不显着(p>0.05),高盐碱浓度和低盐碱浓度中,均表现出较低活力。在组织学上,叶尔羌高原鳅,鳃小片(GL),缩短弯曲,随着盐度浓度的变大,泌氯细胞(CC)增加但不明显,胞体增大。盐碱浓度随时间增加过程中肾小球萎缩(G),肾小囊膨大(BC),肾小管萎缩,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远曲小管和近曲小管(PI和PⅡ)萎缩,集合小管(CS)和颈部(NE)萎缩现象较前者较甚。肠绒毛上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SCE)有增厚迹象,内中内含的杯状细胞(GC)数也明显减少,杯状细胞大小差异也较为明显,纹状缘损坏严重。从叶尔羌高原鳅21个样本中共检测到raw reads 118.22 Mb,经初步筛选过滤后clear reads为112.34 Mb。不同盐碱度下叶尔羌高原鳅组装unigenes的平均长度为1703 bp(29.76%)。GO功能富集细胞成分分类(Cellular Component,CC)中,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分类中,细胞过程主要占19.76%;分子功能范围(Molecular Function,MF)内,连接占45.63%。KEEP富集中,主要是信号转导途径和一般功能基因预测。与对照组相比,在盐度实验组中有1794个上调表达DEGs(fold-change ratio实验组/对照组>2,FDR p-value<0.05)和1180个下调表达基因(fold-change<0.5,FDR p-value<0.05);在碱度浓度实验组中共鉴定出2495个上调表达基因和2463个下调表达基因。盐碱浓度会对结合样受体信号通路、癌症通路、Ras信号、病毒致癌等通路及其下游调控机制产生显着影响。与其他盐碱浓度组相比,盐度浓度S4和碱度浓度A0.5时fubp3、glud、galphai2、gbas和slco2b1的表达中显着升高,而prkci、zfyve16和abcc13的表达变化趋势与之相反。

胡佐灿[5](2019)在《两种平鳍鳅科鱼类同域共存的机理探究 ——摄食和形态的分化》文中提出食物是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关键因素,鱼类常通过利用不同的食物资源减弱种间竞争。食物资源的分化利用可以引发与摄食相关的形态特征的变化,进一步特化鱼类的食性,减弱竞争。近年来,同域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策略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为探究藻渡河内两种形态相似的平鳍鳅科鱼类的共存机理,本文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在藻渡河贵州省境内狮溪江段采集同域共存的峨眉后平鳅(Metahomaloptera omeiensis)、西昌华吸鳅(Sinogastromyzon sichangensis)及其潜在食物:固着藻类(Fixation algae);优势陆生植物(Terrestrial plant);水生昆虫(Aquatic insect)以及POM(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并检测δ13C、δ15N稳定性同位素比值。通过SIAR模型计算冬、夏季两种鱼类的食物来源和食性生态位宽度(Niche width)。以揭示两种鱼类在食物资源利用上的差异。测量相对尾柄长(RLP)、相对口裂宽(RMW)、相对肠长(RGL)、相对头长(RHL)、相对眼径(RED)、相对体高(RBH)等生态形态学特征计算种间差异,并与δ13C、δ15N进行Spearman’s相关性分析。以揭示外部形态与食物资源利用的关系。选取西昌华吸鳅和峨眉后平鳅标本各80尾,测量体长、体重、消化系统重,计算比消化系统重。选取鲜活成鱼,观察口和消化道形态,通过组织学、组织化等技术,测量并比较两种鱼消化道各段黏膜褶皱高度、肌层厚度及黏液细胞数量。以揭示不同食物资源利用下,两种鱼消化系统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同位素结果显示:各潜在食物的δ13C、δ15N分布值均低于西昌华吸鳅和峨眉后平鳅,两种鱼δ13C值相近,西昌华吸鳅δ15N值高于峨眉后平鳅。二者食物组成不同,西昌华吸鳅主要以水生昆虫为食,在其食物组成中水生昆虫占54%,POM占25%,固着藻类占15%;峨眉后平鳅食物组成中,水生昆虫、POM和固着藻类的占比相当。西昌华吸鳅食性生态位宽度全年大于峨眉后平鳅,种内生态位宽度随季节变化,夏季大于冬季。二者间食性生态位几乎不发生重叠,种间食物资源竞争较弱。2.生态形态学结果显示西昌华吸鳅和峨眉后平鳅在相对尾柄长(RPL)、相对口裂宽(RMW)、相对肠长(RGL)、相对体高(RBH)等生态形态特征上差异显着。Spearman’s相关性分析显示:RLP与δ13C、δ15N呈显着正相关,RMW、RGL与δ13C、δ15N呈显着负相关。3.消化系统解剖学结果显示:两种鱼的消化系统均由:口咽腔、食道、胃、肠和肝胰脏组成,但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西昌华吸鳅消化道盘旋2回,呈“φ”字形,肝胰脏覆盖在消化管腹面;峨眉后平鳅肠道盘绕5-7回,肝胰脏镶嵌在消化管之间。西昌华吸鳅比消化系统重大于峨眉后平鳅。组织学结果显示,两种鱼肠道黏膜褶皱高度由前肠至后肠逐渐降低,肌层厚度先增厚后变薄,黏液细胞数量逐渐增多。西昌华吸鳅消化道黏膜褶皱高度、肌层厚度等特征显着大于(P<0.05)峨眉后平鳅,消化道内黏液细胞数量和肝胰脏没有显着差异。AB-PAS染色显示,两种鱼消化道内黏液细胞种类相似,可分为Ⅰ、Ⅱ、Ⅲ和Ⅳ型4种。Ⅰ型为红色,Ⅱ型为蓝色,Ⅲ型紫红色,Ⅳ型蓝紫色。二者口咽腔多为Ⅲ型和Ⅳ型,偶见Ⅰ型和Ⅱ型黏液细胞。食道均为Ⅱ型和Ⅳ型黏液细胞,未见Ⅰ型、Ⅲ型黏液细胞。胃内主要为Ⅲ型和Ⅳ型,部分区域散布Ⅰ型和Ⅱ型黏液细胞。肠道内以Ⅱ型和Ⅳ型黏液细胞为主,可见Ⅲ型黏液细胞,未见Ⅰ型黏液细胞。综上研究:我们的结果提示,藻渡河内同域共存的西昌华吸鳅和峨眉后平鳅虽然在空间分布上高度重叠,但在食物资源利用上存在分化。形态特征上的分化与它们食性生态位的分化相关,减弱了两种同域共存的近缘物种间的竞争,确保二者共存。

刘亚秋,李新辉,李跃飞,徐田振[6](2019)在《斑鳠消化系统组织结构及适应性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斑鳠(Mystus guttatus)消化系统组织结构特征,采用形态解剖和组织学方法对斑鳠消化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斑鳠为一种杂食性偏肉食性鱼类,解剖观察其消化道结构包括口咽腔、食道、胃、肠及肛门,肝脏和胰脏为其主要的外消化腺。组织学观察发现口咽腔上皮组织中有较为丰富味蕾和黏液细胞;食道粗而短,肌层发达,且含有丰富的黏液细胞;胃贲门部和盲囊部,体壁较厚,胃壁内侧有丰富的黏膜褶皱,黏膜层为单层柱状上皮,分布大量的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管状腺体,胃幽门部内层为环肌层,外层为纵肌层;斑鳠肠道系数为(0.89±0.11),肠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肠腔内有丰富黏膜褶皱,褶皱高度从前向后逐渐降低。肠黏膜上皮肠粘膜表层为单层柱状上皮,在黏膜上皮分布大量的黏液细胞。肝脏与胰脏分离,肝脏分为两叶,胰脏弥散分布于肠系膜上。斑鳠消化系统结构特征与其喜好摄食甲壳类动物密切相关。

张若然[7](2018)在《蛋白酶、脂肪酶、非淀粉多糖酶在黄颡鱼饲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蛋白酶(proteinase)、脂肪酶(lipase)、非淀粉多糖酶(non-starch polysaccharide enzyme,NSP enzyme),通过循环水饲养试验,研究三种酶制剂对黄颡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如下:1饲料中添加蛋白酶、脂肪酶、非淀粉多糖酶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体成分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1.23±0.02 g的黄颡鱼840尾,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添加200、400 mg/kg蛋白酶,150、300mg/kg脂肪酶和50、100、300 mg/kg非淀粉多糖酶的添加饲料,记作Con、Pro200、Pro400、Lip150、Lip300、NSP50、NSP100、NSP300。饲养期56 d。结果显示,与Con相比,Pro200增重率增加4.5%(P>0.05),而Lip增重率有降低趋势(P>0.05),且末均重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性降低(P<0.05)。各添加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提高,其中Pro200存活率最高,比Con提高9.6%,但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Pro200、Lip150及NSP100、NSP300脏体比与Con相比均显着下降(P<0.05)。各添加组全鱼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Lip150、Lip300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各添加组血清血糖、白蛋白、总蛋白、尿素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200 mg/kg蛋白酶可以提高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但添加脂肪酶呈现相反的趋势。2饲料中添加蛋白酶、脂肪酶、非淀粉多糖酶对黄颡鱼幼鱼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在上述饲养试验结束后,每重复随机选取15尾鱼采集血液制备血清,用于测定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各添加组酸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Lip300显着升高(P<0.05)。Pro200碱性磷酸酶活性显着高于Con(P<0.05)。各添加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NSP50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低与Con(P<0.05),Pro200、Lip150、Lip300和NSP100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高于Con(P<0.05)。各添加组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其中Pro200、Lip150、NSP100显着升高(P<0.05)。各添加组丙二醛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Pro400、Lip300、NSP50和NSP100达到显着水平(P<0.05)。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200 mg/kg蛋白酶、150 mg/kg脂肪酶、100 mg/kg非淀粉多糖酶可提高黄颡鱼幼鱼抗氧化能力。3饲料中添加蛋白酶、脂肪酶、非淀粉多糖酶对黄颡鱼幼鱼化酶活性的影响饲养试验结束后,从采血后的鱼随机选取8尾鱼采集肝、胃、肠用于测定肝脏、胃、肠消化酶活性。结果显示,Pro200、Pro400、Lip150、NSP100、NSP300肝蛋白酶活性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5%、1.6%、18.3%、14.2%、9.0%,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各添加组肠脂肪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Pro400、Lip150、Lip300、NSP50、NSP100、NSP300胃淀粉酶活性均比Con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蛋白酶、脂肪酶、非淀粉多糖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黄颡鱼幼鱼肝蛋白酶和胃淀粉酶活性。4饲料中添加蛋白酶、脂肪酶、非淀粉多糖酶对黄颡鱼幼鱼肠道形态的影响饲养试验结束后,从采血鱼随机选取4尾鱼采集前肠制作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并采集图像信息。结果显示,与Con相比,Lip300肌层厚度升高59.6%,达到显着水平(P<0.05),其余各组肌层厚度与Con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NSP50、NSP300的皱襞高度与Con相比显着升高(P<0.05),且在NSP50达到最大值。NSP50、NSP100、NSP300前肠组织褶皱较为均匀完整。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提高黄颡鱼幼鱼前肠皱襞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前肠组织结构,其中以50 mg/kg添加水平效果最好。

赵健蓉,赵月月,葛海龙,苏胜齐,王志坚[8](2017)在《云南盘鮈消化系统解剖学、组织学及消化酶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形态学、组织学及酶学方法对云南盘鮈(Discogobio yunnanensis)成体消化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盘鮈消化系统有以下特征:口下位,口腔上皮分布有较多味蕾及杯状细胞,食道粗大,含有大量黏液细胞,无胃,肠道较长,盘旋于体腔中,成鱼盘旋10回,肠道系数为5.06±0.61,肠分为前中后三段,肠腔中密布肠绒毛。消化腺为肝胰脏,肝脏分为左右两叶,胰脏弥散分布在肝脏中。消化系统不同部位消化酶活性大小不同,脂肪酶活性: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胰蛋白酶、淀粉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前肠>中肠>肝胰脏>后肠。云南盘鮈口下位,食道粗短,肠道细长,肠绒毛丰富,肠道含较高的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消化系统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与其以固着藻类为食有关。

黄自豪[9](2015)在《大鳍异鮡生长、食性、消化系统和肌肉营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鳍异鮡(Creteuchiloglanis macropterus)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鲇形目(Siluriformes)、鮡科(Sisoridae).异鮡属(Creteuchiloglanis),分布于云南的怒江和伊洛瓦底江水系。2013年11月和2014年1、2、5、8、11月,共6次,在怒江、槟榔江和龙川江采集大鳍异姚。本文研究了大鳍异鮡的年龄、生长、食性、消化系统和肌肉营养成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胸鳍棘作为年龄鉴定材料,通过简易脱钙切片法观察年龄结构。胸鳍棘切片与脊椎骨的吻合率为86.36%,说明胸鳍棘是比较可靠的年龄鉴定材料。(2)大鳍异鮡的雌雄性比为1.5:1。渔获物群体年龄组成为1~9龄,主要分布在1~3龄,群体全长范围为60~182 mm,主要分布在60~110 mm以下,体重范围为2.5~66.0g,主要分布在20 g以下。雌性群体年龄组成为1~9龄,全长范围为60~182 mm,体重范围为2.5~66.0 g。雄性群体年龄组成为1~7龄,全长范围为62~153 mm,体重范围为2.5~34.9 g。(3)分析表明大鳍异鮡雌雄个体间无显着差异,因此做统一分析。体重与全长的关系:W=1E-4L2.4807(R2=0.8189 n=180);全长与胸鳍棘半径的关系:L=2.0787·Rc0.6273 (R2=0.8866 n=180);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Lt=377.015· [1-e-0.0491(t+4.0195],Wt=246.134.[1-e-0.0491(5+4.0195)]2.4807,L∞=377.015 mm,W∞=246.134 g,生长拐点年龄为14.48龄,拐点处的全长和体重分别为225.00 mm和68.40 g。(4)大鳍异鮡为底栖动物食性鱼类,以水生昆虫幼虫为主要食物,其中主要捕食种类为双翅目、毛翅目和蜉蝣目。食物组成随季节发生变化:双翅目的出现率冬季较春秋季略高,蜉蝣目和毛翅目春秋季较冬季高,双翅目数量百分比春季最低,秋冬季较高,蜉蝣目与毛翅目则春季最高,秋冬季较低。摄食率从春季到冬季逐渐降低,平均充塞度春冬季节高于秋季。随着个体的生长,双翅目、蜉蝣目的出现率和数量百分比逐渐减少,而毛翅目的比例则逐渐升高。≤90 mm和>120mm全长组个体的摄食强度高于90~120 mm全长组个体。大鳍异鮡不同季节和不同全长组间的食物重叠率均较高。(5)大鳍异鮡口下位,口咽腔大,颌齿发达,鳃耙稀疏。食道粗短,肌层发达,黏膜层具有大量杯状细胞。U型胃,包括贲门部、盲囊部和幽门部,具胃腺。肠道系数为0.93,肠长与体长呈显着线性关系,肠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肠腔内有密集的肠绒毛。肝脏与胰脏分离,肝脏分为两叶,具有“腹腔外肝”,胰脏弥散分布于前肠和中肠周围。(6)大鳍异鮡平均含肉率为70.09%。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8.31%、19.29%、1.19%和1.21%。肌肉含18种氨基酸,占干样的比重为87.77%,8种必须氨基酸的比重为36.56%,必需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标准,EAAI为71.72。甜味、苦味、酸味、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是42.70%、30.69%、25.87%和23.79%(干样)。含14种脂肪酸,占干样的比重为3.99%,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33.85%、25.00%、41.15%,IA和IT分别为0.48和0.28。大鳍异鮡肌肉中还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

金星星[10](2015)在《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考察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了解其在补偿生长过程中的特点、规律和生理机制,为探讨投饲制度、提高饲料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治病害等提供指导和依据,本研究设计了3种投喂方式分别为:对照组(A组:每2天饱食投喂1次,SOF0),实验B组(饥饿10d再投喂10d,S10F10),实验C组(饥饿20d再投喂20d,S20F20),研究不同投喂方式对南方鲇(22.53±0.08g)生长性能、饵料系数、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历时80d。主要研究结果:(1)实验鱼的体重随着实验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S10F10组和S20F20组在进行80d的循环饥饿后终末体重和体长均显着性低于SOF0组(P<0.05)。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肥满度和比肝重变化影响不大。S10F10组和S20F20组在恢复投喂阶段的平均特定生长率高于SOF0组相应时期的平均特定生长率;S10F10组和S20F20组南方鲇幼鱼饲料转化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S10F10和S20F20组南方鲇胰蛋白酶活性至实验结束时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的胃蛋白酶活性至实验结束时与对照组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肠淀粉酶活性至实验结束时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S20F20组的胰淀粉酶活性至实验结束时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肠脂肪酶活性至实验结束时与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的胰脂肪酶活性至实验结束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本研究发现循环饥饿使S20F20组前肠粘液细胞数量至实验结束时显着少于对照组(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的中肠粘液细胞数量至实验结束时显着少于对照组(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后肠粘液细胞数量至实验结束时粘液细胞数量显着少于对照组(P<0.05)。S10F10组南方鲇幼鱼前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至实验结束时显着少于对照组(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的中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至实验结束时均与对照组之间不形成显着性差异(P>0.05)。S10F10组和S20F20组的后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至实验结束时均与对照组之间不形成显着性差异(P>0.05)。各实验组中南方鲇幼鱼的前肠、中肠和后肠大部分有PCNA阳性细胞的分布,但各实验组中胃存在PCNA阳性细胞的仅仅是S20F20组。S10F10组的前肠PCNA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但至实验结束时阳性细胞数量与对照组之间不形成显着性差异(P>0.05);S20F20组的前肠PCNA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实验的进行逐渐增加,至实验结束时阳性细胞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增加(P<0.05)。S10F10组的中肠PCNA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S20F20组的中肠PCNA阳性细胞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 S10F10组和S20F20组至实验结束时阳性细胞数量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增加(P<0.05)。S10F10组的后肠PCNA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S20F20组的后肠PCNA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表现出逐渐增加;S10F10组和S20F20组至实验结束时PCNA阳性细胞数量与对照组之间不形成显着性差异(P>0.05)。主要研究结论:(1)S10F10组和S20F20组南方鲇幼鱼通过提高饲料转化率产生部分补偿生长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饵料成本。(2)研究表明:循环饥饿对S10F10和S20F20组南方鲇幼鱼消化酶活性有极大的影响,导致大部分酶活性降低,新陈代谢能力下降。(3)本部分研究表明:S10F10组和S20F20组循环饥饿投喂方式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南方鲇幼鱼胃肠道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的数量,从而加快胃肠道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速度,促进南方鲇幼鱼的生长性能。S10F10和S20F20循环饥饿投喂方式会减弱南方鲇幼鱼的肠道免疫功能。

二、南方鲇消化系统的解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方鲇消化系统的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1)玫瑰高原鳅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鱼类食性研究概况
    1.2 消化系统对食性的适应
    1.3 鱼类肠道微生物的研究
        1.3.1 鱼类肠道微生物概述
        1.3.2 鱼类肠道微生物与食性的关系
    1.4 食性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4.1 镜检分析法
        1.4.2 稳定同位素技术
        1.4.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技术
        1.4.4 脂肪酸标记法
        1.4.5 DNA条形码
        1.4.6 eDNA宏条形码技术
    1.5 玫瑰高原鳅的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玫瑰高原鳅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
    2.0 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石蜡组织切片的制作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特征
        2.2.2 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特征
    2.3 讨论
        2.3.1 消化系统形态学差异
        2.3.2 消化系统组织学差异
第3章 玫瑰高原鳅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实验方法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测序基本数据分析
        3.3.2 玫瑰高原鳅肠道菌群整体结构分析
        3.3.3 功能预测
    3.4 讨论
第4章 e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玫瑰高原鳅食性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
        4.2.2 实验方法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摄食强度分析
        4.3.2 测序数据分析
        4.3.3 食性数据分析
    4.4 讨论
        4.4.1 食物组成多样性
        4.4.2 食性分析方法
第5章 梦冲塘鱼类及浮游生物多样性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采集
        5.2.2 实验方法
        5.2.3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梦冲塘鱼类多样性
        5.3.2 梦冲塘浮游生物多样性
    5.4 讨论
        5.4.1 鱼类及浮游生物多样性讨论
        5.4.2 对玫瑰高原鳅食性的参考意义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2)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南方鲇性别连锁分子标记开发和性别决定候选基因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文献综述
    1 南方鲇的生物学特性及研究概况
        1.1 南方鲇生物学特性
        1.2 南方鲇生物学研究概况
    2 鱼类性别决定研究进展
        2.1 鱼类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2.2 鱼类性别决定基因研究进展
    3 鱼类性别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3.1 微卫星分子标记
        3.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标记
        3.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
        3.4 单核苷酸多态性及插入缺失分子标记
        3.5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分子标记开发
    4 DNA测序组装技术及其在鱼类中的应用
        4.1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概况
        4.2 辅助基因组组装技术的发展概况
        4.3 鱼类全基因组测序
        4.4 鱼类基因组重测序
    5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含技术路线)
第2章 南方鲇全基因组测序组装、注释及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基因组测序结果统计
        3.2 基于k-mer的基因组大小评估
        3.3 基因组组装与质量评估
        3.4 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3.5 基因组注释结果
        3.6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4 讨论
        4.1 南方鲇基因组测序组装策略
        4.2 南方鲇基因组特征
第3章 南方鲇性染色体及性别决定区间的定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基因组DNA质量检测
        3.2 原始数据过滤及质量控制
        3.3 有效数据比对到参考基因组
        3.4 SNP检测结果
        3.5 SNP定位性染色体及性别决定区间
        3.6 性别决定区间基因分布
    4 讨论
        4.1 雌雄混合池重测序确定性别决定区间的策略
        4.2 南方鲇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区间
第4章 南方鲇性别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试剂和药品
        2.3 仪器设备
        2.4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表型性别鉴定
        3.2 基因组DNA质量检测
        3.3 性别连锁分子标记的筛选
        3.4 性别特异引物的设计
        3.5 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性别鉴定
        3.6 分子标记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及与性别决定区间的关系
        3.7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4 讨论
        4.1 南方鲇性别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
        4.2 南方鲇性别连锁分子标记与性别决定区间的关系
        4.3 南方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建立
第5章 南方鲇性别决定候选基因的鉴定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试剂和药品
        2.3 仪器设备
        2.4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性别决定区间X与Y染色体的序列差异
        3.2 性别决定候选基因定位
        3.3 性别决定候选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3.4 性别决定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4 讨论
        4.1 YY个体的获得对鉴定性别决定候选基因的重要性
        4.2 南方鲇性别决定候选基因的定位
        4.3 南方鲇性别决定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
        4.4 南方鲇性别决定的可能机制
        4.5 鱼类性别决定基因的鉴定及其意义
结论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在读期间申请专利
在读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3)刺鲃幼鱼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消化系统的形态特点
    2.2 消化道组织形态指数
    2.3 消化道的组织结构
        2.3.1 口咽腔
        2.3.2 食道
        2.3.3 肠
        2.3.4 肛门
        2.3.5 肝脏
        2.3.6 胰腺
3 讨论
    3.1 消化系统形态特征与食性的关系
    3.2 消化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3 消化腺的特征与其进化地位

(4)叶尔羌高原鳅早期发育及盐碱适应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及意义
    1.1 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1.1 鱼类早期发育
        1.1.1.1 鱼类胚胎发育
        1.1.1.2 饥饿和“不可逆点”
        1.1.2 鱼类摄食与生长
        1.1.2.1 鱼类的摄食
        1.1.2.2 鱼类的生长
    1.2 盐碱环境对鱼类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转录组学在鱼类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1.4 塔里木河渔业概况
    1.5 叶尔羌高原鳅相关研究进展
        1.5.1 高原鳅属鱼类研究
        1.5.2 叶尔羌高原鳅介绍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塔里木河水系叶尔羌高原鳅栖息环境调查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采集地点
        2.2.2 采样方法
        2.2.3 渔获物统计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水质调查分析
        2.3.2 渔获物分类鉴定
        2.3.3 几种高原鳅鱼类生长比较
        2.3.4 盐碱度与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数量关系
        2.3.5 几种高原鳅和栖息水域环境关系
        2.3.6 环境因子与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数量关系
    2.4 讨论
第三章 叶尔羌高原鳅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观察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受精卵采集和孵化
        3.2.2 仔、稚幼鱼的培育
        3.2.3 取样和观察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胚胎发育
        3.3.1.1 卵裂期
        3.3.1.2 囊胚期
        3.3.1.3 原肠期
        3.3.1.4 神经胚期
        3.3.1.5 器官形成期
        3.3.2 胚后发育
        3.3.2.1 卵黄囊仔鱼
        3.3.2.2 稚鱼阶段
        3.3.2.3 卵黄囊吸收与仔稚鱼的生长
    3.4 讨论
第四章 叶尔羌高原鳅摄食与生长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本采集
        4.2.2 试验方法
        4.2.3 仔鱼初次摄食率
        4.2.4 仔鱼形态测量和成活率测定
        4.2.5 生长率的测定
        4.2.6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卵黄囊仔鱼生长对比
        4.3.2 饥饿对仔鱼形态和行为影响
        4.3.3 仔鱼的初次摄食率及PNR
        4.3.4 延迟投喂对仔鱼成活率的影响
        4.3.5 延迟投喂对仔鱼生长的影响
        4.3.6 不同饲料对其生长的影响
        4.3.7 不同投喂频率对其生长的影响
        4.3.8 不同光照对其生长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叶尔羌高原鳅对盐碱的耐受与生长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本采集
        5.2.2 试验用水和设施
        5.2.3 盐碱耐受性试验
        5.2.4 取样观察和测定
        5.2.5 盐碱胁迫下生长测定
        5.2.6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受精卵孵化
        5.3.2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仔鱼存活系数
        5.3.3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仔稚鱼耐受性
        5.3.4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成鱼耐受性
        5.3.5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仔稚鱼的生长
        5.3.6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幼鱼的生长
        5.3.7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成鱼的生长
    5.4 讨论
        5.4.1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耐受性
        5.4.2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生长比较
第六章 叶尔羌高原鳅对盐碱适应机制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样本采集
        6.2.2 试验方法
        6.2.2.1 血液学及组织学
        6.2.2.2 基于转录组分析
    6.3 数据处理
    6.4 结果与分析
        6.4.1 不同盐碱浓度下血液各个离子浓度的变化
        6.4.2 不同盐碱浓度下各个生化指标的变化
        6.4.3 不同盐碱浓度下Na~+-K~+-ATP酶变化
        6.4.4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鳃组织变化
        6.4.5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肾组织变化
        6.4.6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肠组织变化
        6.4.7 RNA测序的组装和拼接
        6.4.8 基因功能注释和分类
        6.4.9 DEGs分析
        6.4.10 qRT-PCR验证
    6.5 讨论
        6.5.1 不同盐碱浓度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6.5.2 不同盐碱浓度下鱼类组织结构变化
        6.5.3 不同盐碱浓度下鱼类分子机制的变化
主要研究结论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两种平鳍鳅科鱼类同域共存的机理探究 ——摄食和形态的分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平鳍鳅科鱼类研究进展
        1.1.1 平鳍鳅科鱼类分类研究简况
        1.1.2 平鳍鳅科鱼类其它方面的研究
    1.2 物种共存的研究进展
        1.2.1 物种共存理论
        1.2.2 生态位分化理论
        1.2.3 物种共存理论的综合性框架
        1.2.4 群落中性理论
    1.3 食性分析的方法与进展
        1.3.1 胃含物分析法
        1.3.2 肠道色素分析法
        1.3.3 抗体法
        1.3.4 脂肪酸标记法
        1.3.5 基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
        1.3.6 稳定同位素分析法
    1.4 鱼类形态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1.5 消化系统与鱼类食性的关系
        1.5.1 消化道解剖学特征与食性的关系
        1.5.2 消化道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特征与食性的关系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第2章 西昌华吸鳅和峨眉后平鳅食性和形态分化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同位素样品采集与处理
        2.1.2 生态形态学数据采集及处理
    2.2 结果
        2.2.1 基于δ~(13)C、δ~(15)N稳定同位素食性分析
        2.2.2 生态形态学结果
    2.3 讨论
        2.3.1 食物资源分化利用
        2.3.2 生态形态特征与食性的关系
    小结
第3章 西昌华吸鳅和峨眉后平鳅消化系统解剖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差异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解剖学方法
        3.1.2 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
    3.2 结果
        3.2.1 解剖学结果
        3.2.2 组织学结果
        3.2.3 组织化学结果
    3.3 讨论
        3.3.1 消化系统的相似性
        3.3.2 消化系统的适应性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技实践情况

(6)斑鳠消化系统组织结构及适应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消化道形态及消化道系数
    2.2消化系统组织学观察
        2.2.1 消化道
        2.2.2 消化腺
3 讨论
    3.1 肠道长度与鱼类食性的适应性关系
    3.2 消化道的组织学结构与食性适应性关系

(7)蛋白酶、脂肪酶、非淀粉多糖酶在黄颡鱼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酶制剂的研究进展
        1.1.1 酶制剂的发展与应用
        1.1.2 酶制剂在畜禽动物中的应用
        1.1.3 酶制剂的作用机制
        1.1.4 蛋白酶、脂肪酶、非淀粉多糖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本研究的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饲料
    2.2 试验鱼与饲养管理
    2.3 样品采集
    2.4 指标测定
        2.4.1 生长性能指标计算
        2.4.2 饲料常规及全鱼体成分测定
        2.4.3 血清和组织匀浆上清液制备
        2.4.4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2.4.5 血清免疫指标测定
        2.4.6 血清抗氧化指标测定
        2.4.7 组织消化酶活性测定
        2.4.8 肠道形态结构分析
    2.5 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饲料中添加蛋白酶、脂肪酶、非淀粉多糖酶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1.1 饲料中添加蛋白酶、脂肪酶、非淀粉多糖酶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3.1.2 饲料中添加蛋白酶、脂肪酶、非淀粉多糖酶对黄颡鱼幼鱼体成分的影响
        3.1.3 饲料中添加蛋白酶、脂肪酶、非淀粉多糖酶对黄颡鱼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2 饲料中添加蛋白酶、脂肪酶、非淀粉多糖酶对黄颡鱼幼鱼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3 饲料中添加蛋白酶、脂肪酶、非淀粉多糖酶对黄颡鱼幼鱼组织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4 饲料中添加蛋白酶、脂肪酶、非淀粉多糖酶对黄颡鱼幼鱼前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3.4.1 8 组试验鱼前肠组织形态分析
        3.4.2 饲料中添加蛋白酶、脂肪酶、非淀粉多糖酶对黄颡鱼幼鱼前肠肌层厚度和皱襞高度的影响
4 讨论
    4.1 饲料中不同酶制剂引起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体成分差异的原因分析
    4.2 饲料中不同酶制剂对黄颡鱼血清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机制分析
    4.3 饲料中不同酶制剂对黄颡鱼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会议情况

(8)云南盘鮈消化系统解剖学、组织学及消化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消化系统解剖学研究
    1.3 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
    1.4 消化系统酶学研究
    1.5 显微观察与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消化系统形态学特征
    2.2 消化系统组织学特征
    2.3 消化酶活性变化
3 讨论
    3.1 消化道结构与其功能关系
    3.2 消化酶活性

(9)大鳍异鮡生长、食性、消化系统和肌肉营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文献综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大鳍异鮡年龄鉴定与生长特征
    前言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3. 大鳍异鮡食性研究
    前言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4. 大鳍异鮡消化系统研究
    前言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5. 大鳍异鮡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前言
    5.1 材料和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实践情况

(10)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鱼类补偿生长
        1.1.1 鱼类补偿生长的定义
        1.1.2 鱼类补偿生长的类型
        1.1.3 鱼类补偿生长的研究现状
        1.1.4 鱼类补偿生长的生理机制
        1.1.5 影响鱼类补偿生长的因素
        1.1.6 鱼类补偿生长研究的实验设计
        1.1.7 鱼类补偿生长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1.2 鱼类胃肠道相关免疫细胞和肠道内分泌细胞
        1.2.1 粘液细胞
        1.2.2 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
        1.2.3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
    1.3 本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补偿生长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鱼的来源及驯化
        2.1.2 实验设计
        2.1.3 测量参数与方法
        2.1.4 数据计算与分析
    2.2 结果
        2.2.1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体重和饲料指标的影响
        2.2.2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体长、肥满度和比肝重的影响
        2.2.3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特定生长率的影响
    2.3 讨论
        2.3.1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体重和特定生长率的影响
        2.3.2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摄食率、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2.3.3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体长、肥满度和比肝重的影响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鱼的来源及驯化
        3.1.2 实验设计
        3.1.3 测量参数与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3.2.2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2.3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消化酶活性在不同消化部位中的变化
        3.3.2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鱼的来源及驯化
        4.1.2 实验设计
        4.1.3 测量参数与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肠道内粘液细胞分布及数量的影响
        4.2.2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分布及数量的影响
        4.2.3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胃肠道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量的影响
    4.3 讨论
        4.3.1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肠道粘液细胞数量的影响
        4.3.2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
        4.3.3 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胃肠道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量的影响
    4.4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致谢

四、南方鲇消化系统的解剖(论文参考文献)

  • [1]玫瑰高原鳅食性分析[D]. 刘妮. 西南大学, 2020(01)
  • [2]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南方鲇性别连锁分子标记开发和性别决定候选基因鉴定[D]. 郑树清. 西南大学, 2020
  • [3]刺鲃幼鱼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J]. 庹云,肖调义,李伟臣. 水生态学杂志, 2019(04)
  • [4]叶尔羌高原鳅早期发育及盐碱适应生理机制[D]. 陈生熬.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5]两种平鳍鳅科鱼类同域共存的机理探究 ——摄食和形态的分化[D]. 胡佐灿. 西南大学, 2019(01)
  • [6]斑鳠消化系统组织结构及适应性特征研究[J]. 刘亚秋,李新辉,李跃飞,徐田振. 淡水渔业, 2019(02)
  • [7]蛋白酶、脂肪酶、非淀粉多糖酶在黄颡鱼饲料中的应用研究[D]. 张若然.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云南盘鮈消化系统解剖学、组织学及消化酶活性研究[J]. 赵健蓉,赵月月,葛海龙,苏胜齐,王志坚. 水生生物学报, 2017(04)
  • [9]大鳍异鮡生长、食性、消化系统和肌肉营养研究[D]. 黄自豪. 西南大学, 2015(12)
  • [10]循环饥饿对南方鲇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D]. 金星星. 西南大学, 2015(08)

标签:;  ;  ;  ;  

南方鲶鱼消化系统解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