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作为一个典型的内陆资源工业型城市,徐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北缘,紧邻华北平原东南部,其地理位置及工业能源结构使徐州市大气环境具有独特变化特征。该文利用徐州市2013-2017年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及中尺度气象模式WRF模拟的大气边界层精细气象要素资料,分析徐州市城市大气复合污染年际、季节和日变化特征及气象要素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近5年来,徐州市城市大气综合污染水平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且环境质量总体呈好转态势,SO2和CO污染水平下降尤为显著。受气象要素季节差异影响,CO、NO2、SO2、PM2.5、PM10浓度"冬高夏低";O3浓度季节变化为"夏高冬低"。大气污染物浓度冬季日变化最明显,夏季最弱。大气污染日变化PM2.5、PM10、CO、NO2表现为"早晚双峰型",SO2表现为"中午单峰型",O3表现为"午后单峰型"。秋冬季PM2.5和春夏季PM10的大气颗粒物污染最为严重,主导该城市的空气质量变化。此外,夏季风降水作为徐州主要雨季,小雨和中雨量级降水对PM2.5吸湿增长较弱,中雨以上降水对PM2.5具有清除作用;而在PM2.5浓度较高和干冷的冬季,小雨的PM2.5吸湿增长明显,中雨以上降水对PM2.5清除较弱。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陈煜升,张宇静,赵天良,刘端阳,殷翀之,杜欣欣
关键词: 空气质量变化,大气复合污染,季风,气象要素,徐州
来源: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年S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气象台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项目(2016YFC0203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30965,91744209)
分类号: X51;X16
DOI: 10.19672/j.cnki.1003-6504.2019.S1.026
页码: 152-158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1386K
下载量: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