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演化的制度变迁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路径依赖,制度变迁,文化传统,劳资关系
演化的制度变迁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容[1](2018)在《制度变迁理论视域下日本企业劳资关系的演化规律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文化因素在影响与制约劳资关系系统的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具有高度稳定性和传承性的文化传统能够从深层次上指挥或引导制度变迁的发生及其走向,从而构建出不同类型的企业劳资关系。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对日本"利益一致型"企业劳资关系演化中的文化路径依赖现象进行研究,认为"和"观念、集团意识、等级思想、"家"原理等文化传统深刻影响了企业伦理观、人性假设、企业文化类型、劳资博弈格局和劳资关系模式,是日本企业劳资关系演化中形成路径依赖现象的驱动性因素。在日本企业劳资关系的重建过程中,这种路径依赖规律会依然发挥作用,引导劳资模式向"利益协调型"演化。(本文来源于《西部论坛》期刊2018年06期)
周曙光[2](2018)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体育利益演化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脉络进行的梳理,洞察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的政策性的转移及利益的诉求变化,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解放劳动力作为研究理论基点,展开对我国体育利益演化格局失衡映射出体育利益诉求和再分配等诸多矛盾剖析,探寻相应的体育利益的演化理论路径。(本文来源于《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刘新平,胡如梅,宋子秋[3](2018)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变迁的理论逻辑、演化特征与路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从央地关系视角,揭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历次调整背后的逻辑,并提出现行法律框架下进一步改进用地预审的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研究结果:在"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的体制结构下,中国土地利用和管理同样呈现出一种"土地分权经营和行政集权约束"的特征。国家发展目标的变化直接影响中央对地方土地利用管理行为的要求,同时地方土地利用需求也影响中央政策的调整,央地关系的微妙变化推动了用地预审制度的叁次调整。从2001年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制度建立到2008年进行第二次调整,预审内容呈增加趋势,用地约束逐渐增强。在2016年最新一次修正中,预审内容减少,预审范围缩小,预审阶段行政约束减弱。研究结论:用地预审制度应当顺应中央要求和地方需求作进一步改进完善,适度调整用地预审权限,进一步提高用地预审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陆立军,郑小碧[4](2012)在《基于个体群动态演化的专业市场制度变迁研究:理论、模型与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个体群动态的理论思维和方法研究复杂经济社会系统变迁是对包括新制度经济学在内的传统经济学理论方法的突破,从个体群动态演化视角揭示专业市场变迁及内在机制,因而就获得了一种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在论证了专业市场具备个体群动态演化特征的基础上,本文揭示了专业市场个体群动态演化的过程及其内在机制,指出专业市场制度变迁是一个由创新、复制、参与者互动以及系统性选择机制推动的市场多样性特征增减交替的内生性过程。本文的理论模型、仿真模拟和案例研究则一方面验证了本文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也深刻揭示了专业市场转型提升所具有的分化特征及结果。(本文来源于《制度经济学研究》期刊2012年04期)
刘洁,祁春节[5](2011)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组织演化与创新——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制度变迁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农技协会演化规律的制度解析得出: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是组织创新根本原因,而价值观因素则影响着制度在边际上的调整;农技协会发展的成功案例说明,股份合作制的实体经营模式是能够满足现阶段成员互助和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创新选择,是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期刊2011年07期)
李宁[6](2009)在《会计准则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会计准则的变迁是一种动态的演化博弈,是一种动态的均衡。会计准则的变迁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益相关者各方实现动态均衡的过程。基于经典博弈论的分析与现实存在着诸多矛盾,本文基于演化博弈论的视角,对会计准则制度变迁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会计准则的形成是从习惯到习俗、从习俗到惯例、从惯例到制度化的动态博弈演进过程。(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09年10期)
吴方旭,谢里[7](2007)在《制度变迁理论演化历史与未来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制度成为解释当前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研究制度变迁如何影响经济增长时,其理论体系不断地在与其他的学科相互交融下已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分析框架的限制,新的研究方法或范式的出现,使其理论日益发展;但也正是如此,利用其他学科解释制度变迁时,或是学科体系不完善,或是研究的时限,而扩大了对未知领域的认识,因而,需要进一步地去探索这些空白。(本文来源于《湖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张良桥[8](2006)在《制度变迁与设计的演化成本与速度分析——基于进化博弈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规范参与人行为时,制度是重要的。如何以较少的执行成本设计出高效率的制度,减少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冲突,是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进化博弈模型来分析制度设计、形成与演化速度,重点讨论如何以最小成本或者最快速度使经济系统达到制度设计者意想目标等问题,为制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应用本模型分析了“休克疗法”与“渐进式改革”方法的选择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期刊2006-06-01)
徐大伟,王子彦,丁旭[9](2005)在《基于演化理论的工业生态化制度变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工业系统发展的视角出发,研究了工业系统生态化的背景、目标和特征,最后通过分析共同知识规则的建立、制度演化的路径依赖、技术行为多样性和组织模式创新的动因四个方面,揭示了工业生态化演进的制度变迁机制。(本文来源于《管理评论》期刊2005年08期)
朱宪辰,章平[10](2005)在《具体制度安排与契约立宪规则发生、变化的理论分歧——基于个体认知和知识演化的制度变迁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研究者较少关注的制度体系中不同层次制度发生、变化难易程度问题,本文在归纳以个体认知出发的制度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尝试综合个体学习和认知过程的相关理论,建构个体认知行为模式的分析框架,更一般化地诠释制度分层及其发生和变化难易程度,并指出:规则发生和变化及其难易程度,依赖于由知识结构和具体场景信号决定的个体行为预期的稳定性;个体知识结构中的知识传统是考察制度发生和变化过程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制度经济学研究》期刊2005年02期)
演化的制度变迁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脉络进行的梳理,洞察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的政策性的转移及利益的诉求变化,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解放劳动力作为研究理论基点,展开对我国体育利益演化格局失衡映射出体育利益诉求和再分配等诸多矛盾剖析,探寻相应的体育利益的演化理论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演化的制度变迁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刘容.制度变迁理论视域下日本企业劳资关系的演化规律及启示[J].西部论坛.2018
[2].周曙光.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体育利益演化的理论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3].刘新平,胡如梅,宋子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变迁的理论逻辑、演化特征与路径选择[J].中国土地科学.2018
[4].陆立军,郑小碧.基于个体群动态演化的专业市场制度变迁研究:理论、模型与实证[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2
[5].刘洁,祁春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组织演化与创新——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J].农村经济.2011
[6].李宁.会计准则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9
[7].吴方旭,谢里.制度变迁理论演化历史与未来发展[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
[8].张良桥.制度变迁与设计的演化成本与速度分析——基于进化博弈理论视角[C].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2006
[9].徐大伟,王子彦,丁旭.基于演化理论的工业生态化制度变迁分析[J].管理评论.2005
[10].朱宪辰,章平.具体制度安排与契约立宪规则发生、变化的理论分歧——基于个体认知和知识演化的制度变迁解释[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