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昧[1]2004年在《含不同结晶度聚乙烯标准物质的制备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溶液DSC分析聚乙烯的溶解行为和溶液结晶行为的基础上,对高密度聚乙烯进行了溶液分级研究,并对级分样品进行DSC结晶度测定。在这些研究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溶液分级技术制备了含不同结晶度的聚乙烯标准物质。高温GPC、红外光谱、TGA热失重和偏光显微镜POM的分析结果表明,溶液分级能够将高密度聚乙烯分级为分子量大小不同,分子量分布更窄的级分。在同样热历史和降温速率的条件下,低分子量和低支化度含量的级分不但其非等温结晶能力较强,而且晶体的结晶度较高。采用溶液分级制备的30%、40%、50%、60%、70%和80%结晶度的聚乙烯经过均匀性检验和不确定度检验,已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所规定的各项理化指标。
孔杰, 范晓东[2]2003年在《升温淋洗分级技术在聚乙烯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升温淋洗分级技术是根据结晶性聚合物的结晶度进行分级和表征的一项分析和制备技术 ,在聚烯烃非均匀性的表征和窄组成分布样品的制备中有重要应用。本文主要介绍升温淋洗分级原理、热力学模型、装置技术特点、分析方法以及在聚乙烯研究中最新应用进展
蔡水洲[3]2005年在《铜/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在模拟宫腔液中的腐蚀行为及其对铜离子的控释》文中提出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可逆、简便的避孕工具,也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IUD分为惰性和活性两大类。惰性IUD 由于其避孕效果差已经被活性IUD 完全取代。活性IUD 主要有两种类型:载铜IUD(Cu-IUD)和药物缓释IUD。Cu-IUD中铜的避孕效果好,因而成为当今研究最多,使用最广的IUD。传统的载铜IUD在30多年的使用过程中显现出一些固有的弊端:(1)所载铜中铜离子的有效转化率较低; (2)置入人体初期铜离子释放呈现暴释现象; (3)铜离子释放速率不可调控。这些弊端容易给使用者带来出血、脱落和盆腔炎等副作用。为了克服这些弊端,本论文成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IUD材料,即铜纳米颗粒填充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Copper/LDPE nanocomposite),并对此复合材料在模拟宫腔液中的腐蚀行为和铜离子的释放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用分光光度法对铜、氧化亚铜、氧化铜叁种物质的纳米和微米颗粒在模拟宫腔液中铜离子的转化率进行了跟踪测定,同时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铜纳米颗粒在模拟宫腔液中腐蚀的中间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铜微米颗粒在模拟宫腔液中的铜离子的转化率为60%左右,与文献报导块体铜的铜离子转化率一致。但实验中测得铜纳米颗粒的转化率达到98%以上,而且氧化亚铜和氧化铜的铜离子转化率都达到90%以上。铜纳米颗粒在模拟宫腔液中极高的铜离子转化率为制备新型IUD 材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载铜IUD 中铜的利用率低的问题,充分体现了纳米材料用于计划生育领域的优势。考虑到聚合物包覆金属粒子后,可减缓介质对金属粒子的腐蚀速度,同时对可溶性腐蚀产物还有一定的控释作用,文中将铜纳米颗粒与低密度聚乙烯进行复合制备Copper/LDPE 纳米复合材料。用分光光度法、SEM 以及XRD 等方法研究了在模拟宫腔液中Copper/LDPE纳米复合材料对铜离子的控释、铜纳米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以及腐蚀产物的成分。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控制铜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来调节Copper/LDPE纳米复合材料在模拟宫腔液中铜离子的释放速率。纳米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和铜离子释放性能的实验结果同时证明,在铜纳米颗粒质量分数为30 %到35 %区间范围内,铜颗粒开始形成了连续的网络通道。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在铜离子释放行为和材料的可控性调节方面,纳米复合材料明显优于微米复合材
池海涛[4]2015年在《食品包装材料中添加剂迁移规律及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因为食品运输、保鲜、储存和销售的需要,大量塑料包装材料用于食品包装领域。食品包装塑料直接与食物接触,塑料中的小分子添加剂化合物可以迁移进食品,能导致食物质量和营养物质的改变,长期积累在人体中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进行食品包装材料迁移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通过模拟食品中的一些特征成分以及食品包装材料使用条件,研究不同食品成分、使用条件下,四种主要的食品包装用塑料(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中添加剂的迁移行为、迁移规律及迁移模型。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选用PVC材料中叁种增塑剂为研究目标物,制备了不同浓度的PVC膜样品,进行了PVC中增塑剂含量检测方法研究,研究了不同提取方法对PVC中增塑剂的提取量及提取效率的影响。利用食品模拟液进行了迁移规律和迁移模型的研究,研究了PVC中增塑剂在四种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研究了食品模拟物的成分以及温度、时间等条件对PVC中增塑剂向食品中的迁移行为和迁移规律的影响。利用概率模型中的Weibull分布模型为基本公式,借鉴Arrhenius关系式与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δ等参数建立了PVC材料中增塑剂在脂类食品中的迁移模型Weibull-PVC。经验证本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实测值有很好的统一性。(2)选用PP材料中抗氧化剂为研究目标物,制备了不同浓度的PP膜样品,进行了PP中抗氧化剂含量检测方法研究,研究得出微波萃取法对PP膜中抗氧剂萃取的最佳条件。利用食品模拟液进行了迁移规律和迁移模型的研究,比较了两种抗氧化剂在4种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水平。对影响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抗氧化剂浓度和迁移温度等进行了研究。发现Weibull分布模型和Piringer模型都能用于PP中抗氧化剂BHT的迁移。通过实际数据比较了设置不同未知参数对迁移模型的影响,通过实际数据对比发现Weibull分布模型比Piringer模型适用性更优,同时发现Weibull模型和Piringer模型具有一定的联系,符合关系式τ≈12·L~2/D。基于Weibull概率分布模型为数学基础,利用溶解度参数δ、分子量MW、迁移温度T等参数建立了PP中抗氧化剂的迁移模型Weibull-PP。(3)选用PE材料中抗氧化剂为研究目标物,制备了不同浓度的PE膜样品,进行了PE中抗氧化剂含量检测方法研究,采用微波提取法对PE中抗氧化剂进行提取,考察了不同提取条件对提取量的影响,得出了最佳提取条件。利用食品模拟液进行了迁移规律和迁移模型的研究,比较了四种模拟液中BHT的迁移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含有不同浓度抗氧化剂BHT的4种HDPE膜进行了长期迁移试验,研究了温度、时间、样品等对迁移率的影响。比较了PP与PE中抗氧化剂的迁移性规律。利用实际数据对比分析FDA模型与Weibull模型,对两种模型数值通过比较后发现根据文献得出的FDA模型迁移数值远低于实际测试迁移值,而根据实测迁移值得出的Weibull模型与实际迁移规律数值较符合。基于Weibull概率分布模型为基础,利用常数建立了PE中抗氧化剂BHT的迁移模型Weibull-PE。(4)选取双酚A作为PC中迁移性研究对象,比较了PC中的双酚A(BPA)的微波提取法和溶解沉淀法的提取效率。得出结论溶解沉淀法更适用于PC中BPA的提取。根据实验测试发现回收料中游离的BPA含量要远高于新料中的含量,通过高温螺杆挤出、老化实验、GPC测定分子量、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对PC中BPA在食品模拟液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Piringer模型与Weibull分布模型进行了PC中BPA迁移性研究,对比发现Weibull分布模型要优于Piringer模型。选择Weibull分布模型为基础模型,利用常数建立了Weibull-PC模型。并利用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
参考文献:
[1]. 含不同结晶度聚乙烯标准物质的制备研究[D]. 贾昧. 西北工业大学. 2004
[2]. 升温淋洗分级技术在聚乙烯研究中的应用[J]. 孔杰, 范晓东. 高分子通报. 2003
[3]. 铜/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在模拟宫腔液中的腐蚀行为及其对铜离子的控释[D]. 蔡水洲.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4]. 食品包装材料中添加剂迁移规律及模型研究[D]. 池海涛. 北京理工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