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被动悬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悬架,平顺,模型,算法,动力学,车辆,粒子。
被动悬架论文文献综述
刘之涵,柳江,张果霞[1](2019)在《基于角振动模型的麦弗逊被动悬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麦弗逊悬架控制精度,考虑弹簧体的摆动问题,引入一种新的角振动模型,替代传统的二自由度线振动模型。采用角坐标系,以悬架控制臂的转角表示非簧载质量的运动,保留簧载质量的垂直运动,推导了运动微分方程并在Matlab中进行建模仿真。(本文来源于《时代汽车》期刊2019年13期)
孙峰,张思崇,戴磊,郭凌崧[2](2019)在《基于MATLAB的全地形车辆被动悬架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针对某型号全地形车辆的悬架系统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车辆数据建立前悬架系统叁维模型,然后将其简化抽象为四分之一车辆数学模型;分别利用状态空间模型、传递函数和Matlab/Simulink模块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与使用ODE45函数编程求得的结果一致;以簧载质量位移和加速度作为评价指标对车辆振动特性进行分析。此外,还研究了悬架阻尼对车辆振动的影响,对于改善车辆振动特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王秀梅,张庆涛,王雨[3](2019)在《采用混合算法优化车辆被动悬架参数及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车辆行驶受路面激励产生振动幅度,采取混合算法优化车辆振动模型.创建1/4车辆振动模型简图,构建车辆垂直方向动力学方程式.设置车辆参数优化目标函数,采用混合算法对1/4车辆振动设计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参数变量分别为座椅质量、簧上质量、簧下质量、座椅刚度系数、弹簧刚度系数、轮胎刚度系数、座椅阻尼系数及弹簧阻尼系数.在Matlab软件中建立车辆振动仿真模型,并输出仿真结果,与优化前仿真结果形成对比.仿真曲线显示:优化后的车辆不仅垂直方向的位移、加速度及座椅加速度峰值有所降低,而且振动幅度波动较小.采用混合算法优化车辆被动悬架系统参数,能够抑制车辆行驶受路面激励的干扰,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郏剑宇[4](2018)在《基于准零刚度原理的新型被动悬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悬架系统对车辆平顺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零刚度结构能够在不降低静刚度的前提下,减小系统动刚度,从而大幅降低振动系统低频段的幅值。因此被动准零刚度悬架有助于削减悬架的低频共振峰,改善车辆平顺性。鉴于通过主动或半主动方法实现准零刚度原理存在增加系统能耗等不足,本文将被动准零刚度结构同车辆悬架相结合,提出了被动准零刚度悬架构型。对比论证了被动准零刚度结构的各种实现形式在车辆悬架系统中的适用性,研究了碟簧与螺旋弹簧多种组合方案的动力学特性,设计了以碟簧组合体同螺旋弹簧串联为核心装置的被动准零刚度悬架结构方案。通过对碟簧及其组合体的力学特性分析,建立了碟簧组合体刚度特性数值模型。利用压力机实测碟簧组合体的刚度特性曲线,辨识数值模型参数,验证了碟簧组合体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1/4被动准零刚度悬架的仿真分析模型,分析了被动准零刚度装置参数对悬架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了被动准零刚度悬架同传统被动悬架的性能,结果表明被动准零刚度悬架能够大幅提高车辆平顺性,从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最终设计并制作了被动准零刚度悬架样机,在1/4被动悬架试验台的基础上,完成1/4被动准零刚度悬架试验台。通过对悬架输入多组随机路面激励,在时域和频域两方面对比分析了被动准零刚度悬架与传统被动悬架的性能,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6-01)
安宗权,王匀[5](2018)在《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车辆被动悬架优化与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受到地面白噪声影响问题,创建了四自由度四分之一车辆被动悬架模型,推导出车辆垂直方向动力学方程式。构造了混合目标函数,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四自由度四分之一车辆被动悬架模型约束参数进行优化。建立车辆被动悬架系统仿真模型,在不同行驶速度下,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与优化前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显示,优化后车辆被动悬架驾驶员头部垂直方向加速度、簧载垂直方向行程及非簧载垂直方向位移的均方根最大值分别减少了51.0%、45.4%和40.7%,车辆垂直方向振动峰值明显降低。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车辆被动悬架系统,可以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改善驾驶员乘坐的舒适度。(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谭志银[6](2017)在《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车辆被动悬架优化与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车辆行驶振动幅度较大问题,采用改进粒子算法对被动悬架参数进行优化。建立车辆被动悬架模型简图,推导被动悬架振动微分方程式,分析车辆振动频率和阻尼系数,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车辆被动悬架目标函数,在MATLAB软件中对车身垂向加速度、悬架位移和车身位移进行仿真,与优化前仿真结果形成对比。结果显示,优化后,车辆行驶路过障碍物,其车身垂向加速度、悬架位移及车身位移较小。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车辆被动悬架参数,能够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荆楚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燕宁宁[7](2017)在《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被动悬架空间结构稳健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辆悬架系统在汽车各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是否具备良好的动力学及运动学性能,将会影响到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安全性等诸多性能。因此,在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及安全性等方面,研究悬架系统的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在汽车设计领域,稳健设计越来越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将稳健设计用于被动悬架空间结构参数的设计中,不仅消除了传统确定性优化设计只寻优不稳健的缺陷,而且提高了悬架系统动力学性能的稳定性。本文首先阐述了稳健设计的发展状况及其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现状,并系统介绍了稳健设计的基本理论及方法。通过对某型号车辆的结构进行合理简化,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包含前后悬架系统、转向系统、底盘模型、轮胎及路面模型在内的整车虚拟样机模型,并对整车实体模型进行参数化设计,最终建成整车参数化虚拟样机模型。综合考虑车辆的操稳性和平顺性,选取车身垂向加速度、轮距、侧倾角叁个性能参数作为优化目标,利用ISIGHT多学科优化软件,分别采用Taguchi稳健性设计方法和基于响应面模型的稳健优化设计方法对悬架系统空间结构参数进行多目标稳健优化设计,提高了悬架系统动力学性能的稳健性;并利用Monte Carlo方法对两种稳健设计方法所得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从而得到最稳健的悬架系统空间结构参数组合。最后将稳健设计的结果输入到整车参数化模型中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稳健优化设计解的稳健性。(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期刊2017-01-01)
于盛[8](2014)在《汽车被动悬架的平顺性分析与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现代汽车各项使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悬架系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运用优化方法对悬架结构参数进行最优匹配有利于提高汽车性能并降低设计制造成本,在悬架优化设计中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对于保障车辆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工程意义。针对汽车行驶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之间存在矛盾关系的问题,对车辆悬架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对提高悬架系统整体性能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区间优化方法对汽车悬架系统进行不确定性优化设计,并对悬架系统进行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多目标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某轿车悬架系统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各参数分别对车身加速度均方根值、悬架动挠度均方根值和轮胎相对动载均方根值叁个汽车振动响应影响的敏感程度。对悬架系统参数进行频谱分析,得到影响汽车平顺性的主要因素。(2)基于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汽车悬架平顺性的不确定性优化模型,实现了复杂不确定性环境下车辆平顺性的最优设计。考虑簧载质量、轮胎刚度、车速和路面不平度等关键参数的不确定性并利用区间分析方法进行度量,建立了汽车悬架平顺性的区间优化模型。通过转换模型将车辆平顺性的区间优化模型转换为确定性的常规优化问题,并进行求解。将区间分析与优化方法应用于二自由度、四自由度和七自由度的车身悬架振动系统的平顺性优化。(3)建立汽车悬架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以悬架刚度、横向稳定杆刚度以及悬架阻尼参数为设计变量进行优化匹配,对汽车悬架系统开发设计中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对优化后有、无横向稳定杆的悬架系统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进行比较。(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4-05-10)
陈龙,杨晓峰,汪若尘,黄晨,沈钰杰[9](2014)在《改进的ISD叁元件车辆被动悬架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车辆悬架系统的要求,对原始ISD叁元件结构并联了"保护"弹簧,得到改进的ISD叁元件结构,并基于这些结构,建立了车辆1/4模型;通过线性递增惯质系数的初步数值仿真,筛选性能较优的结构,再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在保持主弹簧刚度不变的前提下,优化被动机械元件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与带有相同主弹簧刚度传统被动悬架的车辆相比,带一种综合效果较好的改进的ISD叁元件悬架的车辆的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和轮胎动载荷均方根值分别降低1.49%、13.45%和4.77%,有效改善了车辆悬架的性能。(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14年03期)
张海涛,高洪[10](2013)在《整车模型被动悬架的建模与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含被动悬架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集成以白噪声——积分器产生的地面输入,前、后、左、右悬架非簧载质量模型和整车运动模型最终实现被动悬架特性仿真的软件建模。通过对仿真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被动悬架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和相应的仿真模型的可行性,为悬架参数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被动悬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要针对某型号全地形车辆的悬架系统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车辆数据建立前悬架系统叁维模型,然后将其简化抽象为四分之一车辆数学模型;分别利用状态空间模型、传递函数和Matlab/Simulink模块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与使用ODE45函数编程求得的结果一致;以簧载质量位移和加速度作为评价指标对车辆振动特性进行分析。此外,还研究了悬架阻尼对车辆振动的影响,对于改善车辆振动特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被动悬架论文参考文献
[1].刘之涵,柳江,张果霞.基于角振动模型的麦弗逊被动悬架[J].时代汽车.2019
[2].孙峰,张思崇,戴磊,郭凌崧.基于MATLAB的全地形车辆被动悬架动力学分析[J].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2019
[3].王秀梅,张庆涛,王雨.采用混合算法优化车辆被动悬架参数及仿真[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9
[4].郏剑宇.基于准零刚度原理的新型被动悬架设计[D].浙江大学.2018
[5].安宗权,王匀.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车辆被动悬架优化与仿真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8
[6].谭志银.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车辆被动悬架优化与仿真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7
[7].燕宁宁.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被动悬架空间结构稳健设计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7
[8].于盛.汽车被动悬架的平顺性分析与优化设计[D].湖南大学.2014
[9].陈龙,杨晓峰,汪若尘,黄晨,沈钰杰.改进的ISD叁元件车辆被动悬架性能的研究[J].汽车工程.2014
[10].张海涛,高洪.整车模型被动悬架的建模与仿真分析[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