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钻孔论文-卢文超,王辉,吴涛,许刚柱,丁志斌

颅骨钻孔论文-卢文超,王辉,吴涛,许刚柱,丁志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颅骨钻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T管,疗效

颅骨钻孔论文文献综述

卢文超,王辉,吴涛,许刚柱,丁志斌[1](2019)在《颅骨钻孔T管挂壁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颅骨钻孔T管挂壁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采用颅骨钻孔T管挂壁引流术治疗的5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均顺利清除血肿。术后24~48 h复查头颅CT,同侧硬膜下积液(术中冲洗液)30例,同侧硬膜下少量积气8例,原血肿腔少量血肿残留10例。术后随访3~6个月,原硬膜下积液、积气、残留血肿完全吸收;2例复发,再次手术后好转。所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消失。结论颅骨钻孔T管挂壁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效且简单易行,术后并发症少。(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徐彦兵[2](2019)在《颅骨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颅骨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行颅骨钻孔引流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显着(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0%)与对照组(3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结论颅骨钻孔引流术能有效提高HICH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及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22期)

黄永锐[3](2019)在《高位单孔颅骨钻孔引流术联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位单孔颅骨钻孔引流术联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2月~2017年6月9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高位单孔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高位单孔颅骨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慢性硬膜下血肿控制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ADL评分、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慢性硬膜下血肿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单孔颅骨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改善认知、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49期)

孙建彬[4](2019)在《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我们对钻孔引流术,以及钻孔,微创穿刺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择入院接受治疗患有慢性硬膜下血肿的120名患者进行观察,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了钻孔引流术以及钻孔,微创穿刺术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55例91.67%;对照组手术成功率50(83.33%)观察组的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在(13.8±3.2)d,和对照组相比较短,(16.1±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过程中,选择钻孔微创穿刺术的临床效果更好,更安全,更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8期)

董永良,王同春,郭振奋,彭桂东[5](2019)在《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联合瑞芬太尼在颅骨钻孔引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联合瑞芬太尼在颅骨钻孔引流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行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其中研究组于诱导插管后视手术区域以0.4%罗哌卡因阻滞行头皮神经阻滞,对照组则不实施头皮神经阻滞。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诱导后5min、切皮时、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记录出现术中高血压及使用降压药物的例数。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前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诱导后5min、切皮时、钻颅骨、手术结束时各时间点MAP显着低于诱导前(P <0.05);研究组患者诱导后5min、切皮时、钻颅骨、手术结束时各时间点MAP和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中出现高血压以及降压药物的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皮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地减轻手术刺激造成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减少静脉镇痛药物以及降压药物的使用,为颅骨钻孔引流术提供满意的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方江顺,王贤书,杨志国,程征海,曹红宾[6](2018)在《颅骨钻孔引流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小儿创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颅骨钻孔引流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小儿创伤性硬膜外血肿(tED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tEDH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儿行颅骨钻孔引流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记录两组患儿随访2~3个月血肿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GOS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血肿复发。结论颅骨钻孔引流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有效缩短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且血肿量为20~50 ml的tEDH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患儿预后。(本文来源于《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叶鹏[7](2018)在《微创颅骨钻孔引流治疗小儿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微创颅骨钻孔引流治疗小儿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效果。方法将46例小儿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分为开颅手术组(n=22例)和钻孔引流组(n=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钻孔引流组的血肿量为(3.28±0.98)mL,GCS评分(15.11±4.55)分,明显低于开颅手术组[(5.22±1.62)mL,(11.03±4.02)分,P <0.05],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组经过治疗后生理功能和身体疼痛评分(90.22±4.86,92.87±5.03)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75.41±3.22,80.25±4.17,P <0.05)。结论微创颅骨钻孔引流治疗小儿急性硬膜外血肿效果优于传统开颅手术。(本文来源于《大医生》期刊2018年Z2期)

张保中,张挺,王飞,廖毓芝,王兆伟[8](2018)在《颅骨钻孔硬脑膜下电极置入视频脑电监测在致灶定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颅骨钻孔硬脑膜下电极置入视频脑电图监测定位致灶的效果、并发症及其致灶切除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11至2013-10火箭军总医院65例颅骨钻孔硬脑膜下电极置入视频脑电图监测定位致灶的病例资料。结果明确定位致灶65例(100%)。出现并发症1例(1. 54%),为局部脑组织挫伤。死亡1例(1. 54%)。65例全部施行了致灶切除性手术,或切除性手术+阻断癫放电传播性手术。术后平均随访期(24. 8±10. 5)个月。根据Engel手术效果分级,Ⅰ级40例(61. 54%),Ⅱ级9例(13. 85%),Ⅲ级12例(18. 46%),Ⅳ级4例(6. 15%),发作控制良好(Ⅰ+Ⅱ级)的共49例(75. 38%),手术疗效良好。结论颅骨钻孔硬脑膜下电极置入视频脑电图监测致灶定位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可能小,病死率低,该方法定位致灶后,致灶切除手术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武警医学》期刊2018年11期)

吴琼,黎小红[9](2018)在《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0例接受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出血量为50~90 m L者列为观察组,共60例;出血量为90~165 m L者列为对照组,共60例。对比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生活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3.33%,生活满意度为90.00%,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3.8±3.2)d,短于对照组的(16.1±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效果显着,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与生活质量,在脑出血量低于90 m L的患者中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8年32期)

孟红亮,乌兰[10](2018)在《颅骨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颅骨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拾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中32例列为对照组进行开颅手术,另外32例列为观察组进行颅骨钻孔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SS评分、治疗后ADL评分以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CSS评分均有了下降,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ADL各分级例数与病死率差异均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钻孔引流术可以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进行有效清除,并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的恢复,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83期)

颅骨钻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颅骨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行颅骨钻孔引流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显着(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0%)与对照组(3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结论颅骨钻孔引流术能有效提高HICH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及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颅骨钻孔论文参考文献

[1].卢文超,王辉,吴涛,许刚柱,丁志斌.颅骨钻孔T管挂壁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

[2].徐彦兵.颅骨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

[3].黄永锐.高位单孔颅骨钻孔引流术联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4].孙建彬.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5].董永良,王同春,郭振奋,彭桂东.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联合瑞芬太尼在颅骨钻孔引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9

[6].方江顺,王贤书,杨志国,程征海,曹红宾.颅骨钻孔引流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小儿创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

[7].叶鹏.微创颅骨钻孔引流治疗小儿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效果[J].大医生.2018

[8].张保中,张挺,王飞,廖毓芝,王兆伟.颅骨钻孔硬脑膜下电极置入视频脑电监测在致灶定位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2018

[9].吴琼,黎小红.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

[10].孟红亮,乌兰.颅骨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标签:;  ;  ;  ;  

颅骨钻孔论文-卢文超,王辉,吴涛,许刚柱,丁志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