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表层海水温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表层,温度,海水,海南岛,钻孔,冲绳,海岸。
表层海水温度论文文献综述
朱本璐,陈金瑞,郑祥靖,李星[1](2019)在《福建沿海海水表层温度实测数据个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福建沿海4个站点(包括浮标)2016年的实测水文气象数据,初步分析了不同天气系统影响情况下海表温度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沿海月均海温日变化和气温日变化有一定关系,二者都有明显的日变化周期,海温的日变化的峰值略滞后于气温日变化的峰值;无明显天气系统影响时,海温和气温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有冷空气或台风系统影响时海温和气温的变化趋势不再一致;冷空气系统影响时气温下降的时间从北到南依次滞后,而海温的下降从北到南延迟不明显;7月上升流的作用使得古雷浮标附近海表温度降低,并且周期发生明显改变。(本文来源于《海洋预报》期刊2019年01期)
杨凡,郑崇荣,陈竞武,刘保清,姚睿[2](2018)在《泉州沿海海水表层温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泉州沿海的崇武验潮站和晋江验潮站的海水表层温度资料,统计分析泉州沿海的SST。结果表明:泉州沿海SST月平均的年变化都呈单峰型。两月SST之间的变化,与本月SST和上月气温之差有很大关系。泉州沿海2—9月为增温期,其中4—5月的增温速率最快,在9月达到高峰;9月—翌年2月为降温期,其中11—12月的降温速率最快。经过最大熵谱分析分析得出,泉州沿海SST同时存在多种形式的周期振荡,而且南北两站的周期振荡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两站的年平均SST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极值SST出现时间基本相同。(本文来源于《海洋预报》期刊2018年04期)
许慎栋,陈文煌,邓文峰,贾国东[3](2016)在《南海北部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氧同位素指示的冬季表层海水温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孔虫壳体的氧同位素值(δ18 O)是由其生长时海水δ18 O和温度决定的,在海水δ18 O已知的情况下,可以由壳体的δ18 O值估算海水温度。本文以南海北部沿岸地区9个站位的柱状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壳体的δ18 O值。分别以相应站点夏季与冬季表层海水的实测δ18 O值代入温度公式,估算了对应的夏季与冬季的海水温度值。然后把计算结果与World Ocean Atlas(WOA)数据库相应站点的海水温度数据作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出的夏季海水温度与WOA的夏季温度有较大差别,而计算出的冬季海水温度则与WOA的冬季海水温度基本相当。这说明δ18 Oruber记录的是该区域冬季表层海水的温度,此区域内G.ruber这一属种的生产力和沉积通量在东亚冬季风盛行期间出现了最高值。(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6年02期)
王梦媛,郑卓,黄康有,宗永强[4](2015)在《海南岛南部钻孔沉积物MIS5以来基于U~(k′)_(37)的海水表层温度重建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海南岛南部海岸带TLG 01钻孔沉积物基于U~(k′)_(37)的高分辨率海水表层温度(SST)重建,并利用粒度分析、有孔虫丰度分析、总有机碳含量分析及正构烷烃代用指标重建古环境信息。重建的海水表层温度结果与南海深海钻孔SST对比分析,揭示晚第四纪以来特别是MIS 5间冰期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信息。由于夏季顺时针暖流(SWC)及冬季黑潮支流(BKC)影响,海南岛南部及南海南部海区SST波动变化较为一致。MIS 5阶(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16)
卢威,戴文娟,黄雅馨,张峰,陈靓瑜[5](2015)在《面向表层海水温度的时空数据挖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序列的表层海水温度(SST)数据既有时序特征又有明显的空间特征,是典型的时空数据。目前对该类数据的分析挖掘一般采用单纯的时间或者空间方法进行,不能很好地顾及时空数据的时空耦合、时空相关与时空异质特征。时空聚类分析是时空数据挖掘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对于揭示时空数据的发展变化趋势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Arcgis、时空统计学、智能计算等工具对表层海水温度进行时空聚类分析,尝试对东海区40余个海洋点2008-2015年的月均表层水温数据进行时空数据挖掘以验证时空聚类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海洋信息》期刊2015年03期)
王梦媛,郑卓,黄康有,宗永强[6](2015)在《海南岛南部钻孔沉积物MIS 5以来基于U~k′_37的海水表层温度重建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海南岛南部海岸带TLG 01钻孔沉积物基于Uk′37的高分辨率海水表层温度(SST)重建,并利用粒度分析、有孔虫丰度分析、总有机碳含量分析及正构烷烃代用指标重建古环境信息。重建的海水表层温度结果与南海深海钻孔SST对比分析,揭示晚第四纪以来特别是MIS 5间冰期百年尺度的气候(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0)
段莹[7](2015)在《新西兰坎特伯雷盆地MIS6~12期表层海水温度与亚热带锋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位于新西兰南岛中部坎特伯雷平原东南边缘大陆架之下的坎特伯雷盆地(Canterbury Basin)为研究区。南阿尔卑斯山脉隆升所剥蚀的碎屑物质为研究区的沉积提供物源,该研究区地处亚热带水团(STW)和亚南极水团(SAW)交接处,并靠近诸如亚热带锋(STF)这样的主要海洋锋面,这些海洋锋及洋流的存在也强烈地影响着沉积作用。加之研究区内STF的迁移受区域海平面变化和气候的双重影响,因此该研究区成为探讨STF及水团的迁移与沉积过程之间关系及古海洋环境变迁研究的理想海区。本文选取IODP317-U1352B站位岩芯9H-18H(75-163.8m)段落进行研究,通过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a bulloides壳体的Mg/Ca比值重建研究区MIS6-12期(150-450ka)以来的SST变化,并结合粒度特征和有机碳含量等分析,共同探讨研究区内第四纪晚期以来的古海洋环境的变迁,得出以下结论:在150-450ka内,研究区内的海平面变化主要是受区域沉积过程影响,并且区域沉积过程对海平面的影响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影响一致;海平面升降变化和气候冷暖变化是研究区内STF迁移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区内的古生产力变化主要受陆源营养物质供应的控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控于表层海水温度(SST)的变化。在MIS7期、MIS11期和MIS9早期,气候变暖,STF向海向迁移,SST较高,气候变暖使得南阿尔卑斯冰川消融,河流入海的陆源输入量增多,营养物质供应充足,沉积速率高、沉积物粒度粗、表层生产力高;在MIS6期和MIS8期,气候变冷,STF向陆向迁移,SST较低,气候变冷使得南阿尔卑斯冰川消融减少,河流入海的陆源输入量少,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沉积速率低、沉积物粒度细、表层生产力低;在MIS9晚期,海平面上升,STF向陆向迁移,SST处于低值,此时粒度特征主要受到温度影响,沉积速率低、沉积物粒度细,陆源输入量减少,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再加之此时较低的SST值,表层生产力也低;在MIS10期,STF受海平面和气候双重影响而在研究区内频繁往复迁移,STW多次入侵研究区,水体性质变化十分强烈,SST波动剧烈,陆源物质的输入量少,沉积物粒度细,此时较高的沉积速率和较高的表层生产力主要受到较高的SST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5-05-01)
郭启梅[8](2013)在《表层海水古温度重建方法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正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需要了解过去气候变化的规律。表层海水温度(SST)作为海洋环境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是了解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关键。尤其是在晚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时期,表层海水古温度显着差异显示了环境的巨大变化,因此表层海水古温度的重建对于认识全球气候演变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海洋表层水温研究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从标志性种、标志性种组合以及非种方法,到转换函数群落方法、稳定同位素、Mg/Ca比值等的地球化学方法,海洋表层古水温的重建经历了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化的叁个不同阶段。文中旨在比较目前重建表层海洋古水温的几种方法,评价其优缺点,以利于在研究中合理的综合应用,提高古环境恢复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古生物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何晋娜[9](2013)在《冲绳海槽南部7000cal.yr BP以来的硅藻及冬季海水表层温度的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MD05-2908孔是继ODP893孔和ODP1202孔之后的又一个高速沉积孔,为研究中全新以来的古海洋环境变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材料。通过对该孔7000cal. yr BP以来的176个沉积硅藻样品进行了鉴定分析,共鉴定出硅藻种类69种,主要硅藻种类有Azpeitia africana、Azpeitia neocrenulata、 Azpeitia nodulifer、Cyclotella striata、Cyclotella stylorum、Diploneis bombus、 Diploneis suborbicularis、Nitzschia marina、Nitzschia interruptestriata、Paralia sulcata、Rhizosolenia bergonii、Thalassiothrix frauenfeldii、Thalassiosira eccentrica、 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 var.parva。其中典型热带浮游硅藻的代表种有Azpeitia africana、Azpeitia neocrenulata、Azpeitia nodulifer、 Rhizosolenia bergonii、和Nitzschia marina5种。将这5种硅藻的百分含量与冬季海水表层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生活在受黑潮影响的高温海区,故可以将其看作是黑潮暖流的指示种。已有研究表明,夏季海水表层盐度(SSSs)和冬季海水表层温度(SSTW)是控制西太平洋地区表层沉积硅藻分布的最为重要的环境因子。本文以已经建立的西太平洋现代硅藻-环境变量数据库为基础构造了硅藻-温度转换函数,该转换函数的计算在C2软件中进行,共有5种重建方法。转换函数建立之后,利用均方根误差(RMSE)、推导误差RMSEP(Jack).观测值和推导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2(Jack))等参数评估这5种数理重建方法,以选取最佳的转换函数模型。结果显示最小的RMSEP(Jack)值(1.6209)和较大的R2(Jack)值(0.97502)出现在函数WA-PLS第四组(4components)中,因此,WA-PLS第四组适合基于硅藻数据库的冬季海水表层温度的重建。利用硅藻-温度转换函数重建的SSTW结果显示,7000cal. yr BP以来冬季海水表层温度没有发生明显的升高或降低趋势。其变化过程可分为4个大阶段,2个亚阶段,包括3个暖期(6800~5700cal. yr BP、4700-3800cal. yr BP和1600~0cal. yr BP)和2个冷期(5700~4700cal. yr BP和3800~1600cal. yr BP)。另外,还出现3次低温极值事件,大约发生在5700cal.yr BP,5000cal.yr BP和2100cal. yr BP。进一步研究表明,在7000~3800cal. yr BP期间,黑潮暖流控制着冲绳海槽南部区域的冬季海水表层温度变化,3800cal. yr BP之后,黑潮暖流影响减弱,冬季海水表层温度的变化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另外,本孔记录的几次温度较低时期(5890-5400cal. yr BP、4700-4500cal. yr BP、3500-3200cal. yr BP、1900~1600cal.yr BP以及600-550cal. yr BP)对应着北大西洋浮冰事件,显示出全球气候变化的整体性及高低纬度气候变化的强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赵庆英,陈荣华,卢冰,叶新荣,胡锡钢[10](2013)在《浙江叁门湾沉积记录:U~k_(37)表层海水温度和浮游植物群落变化与El Nio/La Nia的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叁门湾沉积柱样中长链烯酮不饱和指数(Uk37)与表层海水温度SST的关系重建历史上的El Nio/La Nia事件;利用3种浮游植物标志物菜子甾醇(brassicasterol)、甲藻甾醇(dinosterol)和长链烯酮C37(alkenones)来恢复单一种硅藻Diatom、甲藻Dinoflagellates和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Uk37估算温度在15.19~17.61℃波动,与当地秋季海水实测温度接近。Uk37估算的温度清晰地再现了全球变暖的趋势,且其波动可能与El Nio/La Nia震荡有关。(2)浮游植物标志物总含量变化范围为710.7~6 998.5 ng.g-1,180年以来呈总体上升趋势。沉积记录中硅藻相对比例最高、甲藻次之,硅藻/甲藻比值在2.1~7.2波动,表现出近岸浮游植物对海洋环境变化的敏感性。(3)El Nio/La Nia事件可影响到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以及群落结构变化,在El Nio盛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剧增,而浮游植物种类数及群集多样性程度明显减少。另外,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季节性规律不明显,El Nio事件可能是影响叁门湾海域浮游植物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表层海水温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泉州沿海的崇武验潮站和晋江验潮站的海水表层温度资料,统计分析泉州沿海的SST。结果表明:泉州沿海SST月平均的年变化都呈单峰型。两月SST之间的变化,与本月SST和上月气温之差有很大关系。泉州沿海2—9月为增温期,其中4—5月的增温速率最快,在9月达到高峰;9月—翌年2月为降温期,其中11—12月的降温速率最快。经过最大熵谱分析分析得出,泉州沿海SST同时存在多种形式的周期振荡,而且南北两站的周期振荡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两站的年平均SST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极值SST出现时间基本相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层海水温度论文参考文献
[1].朱本璐,陈金瑞,郑祥靖,李星.福建沿海海水表层温度实测数据个例分析[J].海洋预报.2019
[2].杨凡,郑崇荣,陈竞武,刘保清,姚睿.泉州沿海海水表层温度分析[J].海洋预报.2018
[3].许慎栋,陈文煌,邓文峰,贾国东.南海北部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ruber壳体氧同位素指示的冬季表层海水温度[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6
[4].王梦媛,郑卓,黄康有,宗永强.海南岛南部钻孔沉积物MIS5以来基于U~(k′)_(37)的海水表层温度重建记录[C].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5].卢威,戴文娟,黄雅馨,张峰,陈靓瑜.面向表层海水温度的时空数据挖掘研究[J].海洋信息.2015
[6].王梦媛,郑卓,黄康有,宗永强.海南岛南部钻孔沉积物MIS5以来基于U~k′_37的海水表层温度重建记录[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7].段莹.新西兰坎特伯雷盆地MIS6~12期表层海水温度与亚热带锋迁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8].郭启梅.表层海水古温度重建方法之比较[J].古生物学报.2013
[9].何晋娜.冲绳海槽南部7000cal.yrBP以来的硅藻及冬季海水表层温度的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3
[10].赵庆英,陈荣华,卢冰,叶新荣,胡锡钢.浙江叁门湾沉积记录:U~k_(37)表层海水温度和浮游植物群落变化与ElNio/LaNia的关联[J].生态环境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