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自然恢复论文-王瑞东,高永,党晓宏,蒙仲举,张格

近自然恢复论文-王瑞东,高永,党晓宏,蒙仲举,张格

导读:本文包含了近自然恢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粒度特征,荒漠草原,群落类型,风蚀

近自然恢复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东,高永,党晓宏,蒙仲举,张格[1](2019)在《近自然恢复状态下荒漠草原不同群落表土粒度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希拉穆仁围封区域荒漠草原近自然恢复状态下不同类型群落地表颗粒粒度特征的研究,探讨草地不同类型群落地表土壤风蚀粗粒化差异及特征,从而为该地区草原地表粗化程度评估和植被群落稳定、草地退化防治提供依据。本试验以希拉穆仁荒漠草原围封16年的以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银灰旋花(Convoloulus ammannii)、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羊草(Leymus chimensis)、洽草(Koeleria glauca)、短花针茅(Stipa brevii))6种植物为优势种的不同类型群落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衍射技术测量地表0~2cm土壤粒度组成,分析不同类型群落表层土壤的平均粒径、标准偏差、偏度、峰态等粒度参数变化情况,探讨风蚀颗粒频率分布范围。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粒度组成均以砂粒、粉粒为主,黏粒含量较低。偏度可作为有效粒度参数指标。除克氏针茅群落土壤粒径分布呈单峰分布外,其余群落基本呈双峰或多峰分布。研究区近自然状态下易风蚀颗粒范围为110~250μm。因此,当地应继续坚持长期围封,防止草原土壤向粗粒化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秦佳双[2](2019)在《不同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特征及近自然恢复状态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群落学调查方法在广西的镇龙林场、华山林场和派阳山林场选取立地条件大致相似,不同林龄、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纬度的马尾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变化特征;构建不同马尾松人工林灌木层立木生物量模型,并分析不同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的生物量分配格局、群落结构变化;定量分析不同马尾松人工林的土壤-生态水文功能特征;最后构建恢复度评价模型对不同马尾松人工林的近自然恢复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预测。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共记录到木本植物117种,隶属42科79属;Yz到Rz阶段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而至Oz阶段物种丰富度逐渐减小;相邻恢复阶段的马尾松人工林群落间的相似性较高,不相邻群落间物种替代率较高;不同经营模式马尾松人工林林下共记录到木本植物84种,隶属36科62属;D1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D2群落物种分布更为均匀,M2群落物种多样性较低。D1和D2群落间相似性高,M2群落与D1和D2间相似性低;不同纬度马尾松人工林林下共记录到木本植物有208种,隶属47科112属。随着纬度的降低,群落内热带分布物种占比增大,温带分布树种逐渐减少。中纬度林分物种多样性较差,幼龄林与中龄林和过熟林分别为高纬度(Yh群落)与低纬度(Mp群落、Op群落)最好;中纬度与低纬度的过熟林(Oz-Op)群落物种差异性最大,中纬度与低纬度的中龄林(Mz-Mp)群落间物种差异最小,且随纬度差异的增大中龄林群落物种差异逐渐增大。(2)运用3种模型对群落灌木层立木进行回归分析,干和整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拟合效果较好,且模型Ⅱ:W=a×D~b×H~c的各项评价指标最好。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群落地上生物量由大到小为:Oz>Rz>Mz>Yz。各林分中马尾松的地上生物量由大到小为:Oz>Rz>Mz>Yz,且随着林龄的增长林下树种生物量占比逐渐提升;不同经营模式马尾松人工林群落以及马尾松的地上生物量由大到小均为:D1>D2>M2;不同纬度马尾松人工林中,中龄马尾松人工林群落地上生物量由大到小为:中纬度>低纬度>高纬度,幼龄、过熟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生物量均为中纬度(Yz群落、Oz群落)最小。中龄林马尾松的地上生物量由大到小为: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而幼龄林与过熟林马尾松的地上生物量最大分别为高纬度(Yh群落)和低纬度(Op群落)。(3)随着林龄的增长,群落中各物种的化学势变化范围在-9.75-9.86,反映了物种在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群落中的适应能力,且适应性较好的物种随着人工林的生长逐渐增多并趋于稳定;群落生态?随着林龄的增长迅速增大,结构?有所减小,除了马尾松以外,遗传信息较小的物种及其生物量占比逐步提升;不同经营模式马尾松人工林物种化学势变化范围为-7.20-10.60,D1中适应较好的物种最多,为33种。D2群落居中,为25种。M2群落最少,为23种。M2群落中马尾松适应性不如D1和D2,生态?表现为:D1>D2>M2,结构?表现为:D2>D1>M2;不同纬度马尾松人工林物种化学势变化范围在-9.75-11.17,Yz与Yh中适应性较好的物种分别有21和40种,其中共有物种为8种。Mh,Mz和Mp中适应性较好的物种分别为45,30和49种,其中共有物种为7种。Oz和Op中适应性较好的物种分别为34和32种,其中共有物种为11种。中龄马尾松人工林生态?为低纬度的Mp最大,高纬度的Mh最小,幼龄林与过熟林为中纬度的Yz和Oz最小,结构?均为中纬度的马尾松人工林最小。(4)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土壤饱和持水量在Mz最大,Yz的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最小,Oz群落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最大;不同经营模式中,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和土壤渗透率均为D1最大。土壤最大持水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为D2最大,且土壤容重最小。D1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最大,M2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最小;不同纬度马尾松人工林中的中龄林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土壤最大持水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为中纬度(Mz)最大,且土壤容重最小。土壤渗透率为低纬度(Mp)最小。幼龄林、成熟林中各指标变化趋势并不一致,马尾松幼龄林、中龄林、过熟林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在不同纬度中均以中纬度最大。(5)随着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恢复,群落恢复度逐渐增大,Yz,Mz和Rz的群落恢复度分别为25.0%,43.3%和52.3%,Oz的群落恢复度为88.2%;不同经营模式中,D1和D2的群落恢复度相差较小,分别为51.9%和49.1%,M2与D1和D2的群落恢复度相差较大,且恢复度最小,为37.8%。不同纬度中,除幼龄林外,均为中纬度的恢复度最大。Bray-Curtis指数恢复速率最慢,31年时才达到峰值;生态?恢复速率居中,28年时达到峰值,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恢复最快,21年时达到峰值。通过逻辑斯蒂拟合模型可知,如果要恢复到潜在参照系统状态的95%,从Bray-Curtis指数、生态?、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和群落恢复度模拟值得出,达到0.95以上的时间分别为100年、86年、85年和91年;且120年后各指标恢复速率非常缓慢,速率均在每十年0.1个百分点以下,可认为群落此时基本已经恢复到潜在参照系状态。(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熊元武[3](2017)在《近自然恢复湿地植被演替与营养盐去除的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退化将严重影响湿地生态功能的实现,是目前人类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湿地生态恢复可以改善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本文通过对七星湖近自然恢复湿地的长期野外监测,研究了近自然恢复湿地植物群落演替特征,探讨了湿地典型水生植物与淹没水深、营养盐水平时空变化的响应特征,并研究了湿地植被演替过程中植物总生物量、植被面积、覆盖率、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变化对近自然恢复湿地营养盐去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近自然恢复湿地多年运行以来,植物物种丰度以及群落多样性在整体上有所下降,但在湿地出口区域均有所上升。近自然恢复湿地在高污染进水负荷的条件下植被群落有向简单结构发展的趋势,当环境条件适宜时,湿地植被格局向多元化发展。(2)水深对近自然恢复湿地内水生植物分布有重要影响,湿地典型水生植物通过自我调整,表现出了沿水深的不同分布特征。在恢复湿地建设完成后,湿地水生植被经过6年的自然演替,植物适应水深表现为: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近自然湿地各植物群落逐渐向自身适宜的水深区域发展,生长在同一水深区域的不同植物群落间产生了剧烈的竞争而导致群落演替。(3)近自然恢复湿地营养盐水平对水生植物分布影响作用显着,湿地水生植物对营养盐水平有不同的响应特征。芦苇和香蒲群落对污染物耐受程度较高,芦苇和香蒲能在湿地各单元内均长势良好,高浓度的氮磷不利于荷花、芡实和沉水植物的生长。近自然恢复湿地沉水植物对营养盐的耐受能力表现为:菹草>金鱼藻=狐尾藻>轮叶黑藻。菱角喜好生长在高营养盐的区域,荇菜在水质良好的湿地出口区域中长势最好。(4)植物群落对水体温度、pH和溶解氧有着显着的影响。水体温度在夏季与植被面积、覆盖率和植被生物量显着负相关。pH与植被面积、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正相关,与植被覆盖率负相关。水体溶解氧在夏季和秋季与植被面积、覆盖率和生物量负相关,在春季和冬季正相关,溶解氧含量随着物种丰富度升高而上升。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与水温、pH和溶解氧无明显趋势。(5)近自然恢复湿地植被演替影响了湿地氮磷去除效率。湿地多年运行以来,整体氮磷去除率均保持较高水平,各湿地单元氮磷去除率随着植被分布变化显示了不同变化特征。在七星湖湿地植被演替过程中,湿地氮磷去除效果与湿地植物生物量和植被面积显着正相关;随着植被覆盖率的上升,湿地氮磷去除率先升高后下降,75%~80%的植被覆盖率最有利于湿地氮磷去除;湿地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氮磷去除均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H和优势度指数D与氮去除率相关性较差,而与溶解态磷去除率呈现显着正相关;均匀度指数J与湿地磷去除率与相关性较差,与湿地氮去除率呈显着负相关。近自然恢复湿地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湿地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研究了近自然恢复湿地典型水生植物群落对营养盐和水位的响应机制,探讨了近自然恢复湿地植被演替与营养盐去除相互作用关系,为近自然恢复湿地植被适应性格局构建和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7-03-01)

田启航[4](2015)在《基于捐赠土壤种子库的植被近自然恢复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冀北山地沙化程度日益严重,其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受到严重制约,植被自然恢复是提高其生态系统功能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该地区土壤养分和水分含量低、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数量少、物种单一,采用人工造林或封育措施很难实现植被的自然恢复。基于捐赠土壤种子库的植被近自然恢复技术,是以捐赠土壤种子库为基础,以提高土壤种子库种子发芽、生长能力为目的,以天然种子库种子收集、种子发芽与生长基质配比技术,以及发芽保护等系列技术构成。该技术能够更大程度的利用相似临近地域的天然种子库,使植被的更新演替得到有效保证,又可以实现植被的近自然恢复,确保物种遗传多样性。由此可见,该技术可以克服沙化山地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数量少、水分、养分不足的缺点,从而实现对沙化山地的近自然植被恢复,与人工造林或利用封育措施自然恢复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应用前景广阔。因此,本文以冀北沙化山地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和掌握植被恢复前沙化山地和捐赠土壤种子库林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及地上植被状况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土壤种子库土壤不同收集方式的效率和成本,研究种子发芽基质中添加木本植物种子种类和比例、保水剂和土壤粘合剂的施用量及防寒措施的必要性,总结土壤种子库收集技术、种子发芽基质配比技术和种子发芽保护技术,并利用此技术对沙化山地进行植被恢复后的效益进行分析,为今后退化山地的植被近自然恢复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相对于人工收集方式,机械收集土壤种子库的效率高、成本低,对林地土层破坏性小。机械收集土壤种子库的效率为人工收集的8倍,而成本要比人工收集方式低4.8倍。2.添加保水剂后植被生物量和木本植物的数量均明显高于未添加保水剂处理,随着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植被生物量和木本植物的幼苗数量显着增加。当保水剂施用量达到250 kg/m3吸足水的保水剂时,植被生物量和木本植物幼苗的数量最多,但与施用200 kg/m3保水剂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表明每m3母土中加入200 Kg吸足水的保水剂就能满足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的需要。3.未经任何防寒措施处理的幼苗成活率仅为9.6%,经过覆土的木本植物幼苗成活率为89%,是无防护措施的9倍。由此可以说明覆土防寒措施的必要性。4.植被恢复后的造林地土壤种子库物种数量比恢复前的沙荒地增加11种,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居多;土壤种子库间相似性系数表现为恢复后造林地与恢复前沙荒地相似性系数为0.32,与捐赠土壤种子库林地相似性系数增加到0.44,相似性有所增加。5.恢复后的地上植被中出现2种常绿乔木及多种灌木树种,并增加了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以及一二年生草本物种数量增加明显;地上植被间相似性系数表现为恢复后造林地与恢复前沙荒地相似性系数为0.30,与捐赠土壤种子库林地相似性系数增加到0.54。6.恢复后的土壤容重达到良好水平,持水量增加,p H值接近中性,有机质、全N、全P、有效K、碱解N及速效P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在0-10cm土壤深度时含量较高,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含量有所减少,恢复后造林地较恢复前沙荒地土壤各种养分含量均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15-05-31)

李静文,施文,余丽凡,罗虹,达良俊[5](2010)在《丽娃河受损退化生态系统的近自然恢复工程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丽娃河为例,针对其富营养化现状及河道特征,在传统环境工程治理基础上,构建立体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实施近自然恢复工程,通过比较丽娃河在工程前后的水质和动植物群落的变化来验证近自然恢复工程的效果.研究表明,近自然恢复工程实施一年后,总氮和总磷分别降至0.41mg/L和0.03mg/L;叶绿素a降至7.86μg/L,水质从原来的Ⅴ类降至Ⅱ类标准(GB3838-2002),水质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改善.除此之外,近自然恢复工程通过直接引入滤食藻类的底栖动物和鲢鱼鳙鱼,在调控藻类生物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动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实践证明,近自然恢复工程在丽娃河案例中是行之有效的,且耗资少,可以在城市生态系统近自然恢复实践中推广.(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孟京辉[6](2009)在《海南岛热带退化天然次生林近自然恢复和经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退化以及所带来的生态问题,生态保护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林业的主要任务已经从传统的木材生态转向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的多功能林业。在海南岛,天然次生林是主要的森林类型,在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里的大部分天然次生林的质量和生长能力都处于退化状态,是海南岛林业建设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热带天然次生林近自然经营基础研究(30671679)”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天然林区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专题(2006BAD03A0403)的支持下,研究热带退化天然次生林的结构动态特征和可能的恢复途径,希望为海南热带次生林的多功能经营做出贡献。起源于德国的近自然森林经营,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强调与自然通力合作,在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和社会效益,是海南岛退化次生林经营的一个可行性模式。本研究基于近自然森林经营思想,选取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两类天然次生林(SF1和SF2)和未受到破坏的原始天然林(PF)为研究对象,从林分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物种结构、林分动态、幼苗幼树更新状态、土壤学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上、物种结构上,两类天然次生林表现出相近的趋势,而原始天然林与两类次生林则存在显着差异;就林分动态而言,SF1要明显高于SF2,表现出较高的生长趋势;SF2的土壤的化学性质已经接近原始天然林,而SF1的土壤性质和SF2以及PF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在对叁类不同森林类型林学和生物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之上,以近自然森林经营为指导思想,综合了经济、生态、社会等因素,分别为两类退化的天然次生林制定了森林发展类型。SF1,森林类型的发展目标为环境保护和木材生产。主林层林分目标:烟斗柯(Lithocarpus corneus)、乌墨(Syzygium cumini)、海南椎(Castanopsis hainanensis)。烟斗柯主伐木胸径50cm,主伐年龄≥50;乌墨主伐木胸径70-80cm,主伐年龄≥50;海南椎主伐木胸径50-70cm,主伐年龄≥50。SF2,森林类型的发展目标也为环境保护和木材生产。主林层林分目标: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乌墨(Syzygium cumini)、桢楠(Phoebe zhennan)、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黄樟的主伐胸径40cm,主伐年龄≥50cm;乌墨主伐木胸径70-80cm,主伐年龄≥50;桢楠主伐木胸径60-70cm,主伐年龄≥60;枫香的主伐胸径45cm,主伐年龄≥20(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09-07-01)

王国玉[7](2009)在《河岸带自然度评价与近自然恢复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岸带作为水陆过渡的重要地带,其相关评价恢复一直是研究重点。河岸带生态系统的自然性评价,是对其受人为干扰而产生的结构变化和功能退化机理的深入认识过程,并对其退化程度进行判断,发出预警,为决策管理者提供目标依据,更好地利用、保护和管理河岸带。本文借鉴国内外在河岸带生态评价和恢复方面研究成果,以大连市6条河流的162段河岸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的野外调查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分析,对大连市河岸带现状自然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初步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河岸带自然性的影响,为河岸带的近自然恢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得出的结论如下:(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选取河岸带结构、植被群落、景观3个方面的13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与赋值打分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进行河岸带自然度评价,将河岸带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分为四个等级:Ⅰ自然型;Ⅱ较自然型;Ⅲ半自然型;Ⅳ人工型。(2)大连市河岸带自然性评价。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大连市6条河流河岸带进行自然度评价,结果表明:参与评价的162段河岸带中,自然型、较自然型、半自然型、人工型所占比例分别是0%,12.35%,84.57%,3.09%,大连市河岸带自然性程度普遍不高。(3)土地利用方式与河岸带自然度分析。分析发现,大连市河岸带8种土地利用方式中,水源涵养林与养殖鱼塘利用方式对自然度的影响显着。河岸带自然度均值最高的是水源涵养林地类型,达到3.43,最低的是养殖鱼塘类型,均值为2.26。(4)大连市河岸带近自然恢复模式提出。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针对河岸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河岸林配置模式的近自然设计,提出了生态保育型、生态防护型、生态经济型、生态游憩型和生态文化型5种当地适用的河岸林配置模式。(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9-05-01)

董建文,黄启堂,陈世品,林金国[8](2008)在《杉木林迹地近自然恢复苦竹群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杉木林采伐迹地经炼山后近自然形成不同年限的苦竹群落、杉木近熟林下苦竹群落以及灌木林地群落的种类组成、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密度、群落生物产量、苦竹数量、生长水平进行研究,分析群落形成的基本过程及群落基本特征,表明原有一定苦竹数量基础的杉木林分,可通过近自然方式恢复植被,且恢复过程中群落组成以苦竹为主。随群落恢复时间的推移,维管束植物种类增多,科属组成日益复杂,树种组成由阳性为主转向阴性为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增加。但群落生态优势度降低,均匀度增加,优势种越来越不明显。在近自然恢复早期,苦竹在群落中占有较大优势,但后期必须采取一定人为措施,以使其继续保持在群落中占优势,进行近自然苦竹林经营。(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高阳,高甲荣,刘瑛,寇忠泰,段红祥[9](2007)在《河道近自然恢复措施及其生态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传统水利工程措施的种种弊端,河道近自然恢复措施已开始被大量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其主要遵循:①表面孔隙化②高坝低矮化③坡度缓坡化④材质自然化⑤施工经济化这五条原则,能够基本弥补传统措施对河流生态系统所造成的损害。介绍了多种河流近自然恢复措施及其生态作用,并以位于北京怀柔区的怀九河河道的综合整治为例,详细说明了各种恢复措施的具体操作,以期为其它河流的近自然恢复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07年01期)

闫德仁,石瑾,任建民[10](2004)在《库布齐沙漠东缘沙地植被近自然恢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调查研究了沙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 ,并结合沙地植物的自然分布规律及其生长的特点 ,提出了沙地植被恢复中自然斑块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林业科技》期刊2004年01期)

近自然恢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群落学调查方法在广西的镇龙林场、华山林场和派阳山林场选取立地条件大致相似,不同林龄、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纬度的马尾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变化特征;构建不同马尾松人工林灌木层立木生物量模型,并分析不同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的生物量分配格局、群落结构变化;定量分析不同马尾松人工林的土壤-生态水文功能特征;最后构建恢复度评价模型对不同马尾松人工林的近自然恢复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预测。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共记录到木本植物117种,隶属42科79属;Yz到Rz阶段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而至Oz阶段物种丰富度逐渐减小;相邻恢复阶段的马尾松人工林群落间的相似性较高,不相邻群落间物种替代率较高;不同经营模式马尾松人工林林下共记录到木本植物84种,隶属36科62属;D1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D2群落物种分布更为均匀,M2群落物种多样性较低。D1和D2群落间相似性高,M2群落与D1和D2间相似性低;不同纬度马尾松人工林林下共记录到木本植物有208种,隶属47科112属。随着纬度的降低,群落内热带分布物种占比增大,温带分布树种逐渐减少。中纬度林分物种多样性较差,幼龄林与中龄林和过熟林分别为高纬度(Yh群落)与低纬度(Mp群落、Op群落)最好;中纬度与低纬度的过熟林(Oz-Op)群落物种差异性最大,中纬度与低纬度的中龄林(Mz-Mp)群落间物种差异最小,且随纬度差异的增大中龄林群落物种差异逐渐增大。(2)运用3种模型对群落灌木层立木进行回归分析,干和整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拟合效果较好,且模型Ⅱ:W=a×D~b×H~c的各项评价指标最好。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群落地上生物量由大到小为:Oz>Rz>Mz>Yz。各林分中马尾松的地上生物量由大到小为:Oz>Rz>Mz>Yz,且随着林龄的增长林下树种生物量占比逐渐提升;不同经营模式马尾松人工林群落以及马尾松的地上生物量由大到小均为:D1>D2>M2;不同纬度马尾松人工林中,中龄马尾松人工林群落地上生物量由大到小为:中纬度>低纬度>高纬度,幼龄、过熟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生物量均为中纬度(Yz群落、Oz群落)最小。中龄林马尾松的地上生物量由大到小为: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而幼龄林与过熟林马尾松的地上生物量最大分别为高纬度(Yh群落)和低纬度(Op群落)。(3)随着林龄的增长,群落中各物种的化学势变化范围在-9.75-9.86,反映了物种在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群落中的适应能力,且适应性较好的物种随着人工林的生长逐渐增多并趋于稳定;群落生态?随着林龄的增长迅速增大,结构?有所减小,除了马尾松以外,遗传信息较小的物种及其生物量占比逐步提升;不同经营模式马尾松人工林物种化学势变化范围为-7.20-10.60,D1中适应较好的物种最多,为33种。D2群落居中,为25种。M2群落最少,为23种。M2群落中马尾松适应性不如D1和D2,生态?表现为:D1>D2>M2,结构?表现为:D2>D1>M2;不同纬度马尾松人工林物种化学势变化范围在-9.75-11.17,Yz与Yh中适应性较好的物种分别有21和40种,其中共有物种为8种。Mh,Mz和Mp中适应性较好的物种分别为45,30和49种,其中共有物种为7种。Oz和Op中适应性较好的物种分别为34和32种,其中共有物种为11种。中龄马尾松人工林生态?为低纬度的Mp最大,高纬度的Mh最小,幼龄林与过熟林为中纬度的Yz和Oz最小,结构?均为中纬度的马尾松人工林最小。(4)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土壤饱和持水量在Mz最大,Yz的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最小,Oz群落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最大;不同经营模式中,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和土壤渗透率均为D1最大。土壤最大持水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为D2最大,且土壤容重最小。D1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最大,M2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最小;不同纬度马尾松人工林中的中龄林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土壤最大持水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为中纬度(Mz)最大,且土壤容重最小。土壤渗透率为低纬度(Mp)最小。幼龄林、成熟林中各指标变化趋势并不一致,马尾松幼龄林、中龄林、过熟林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在不同纬度中均以中纬度最大。(5)随着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恢复,群落恢复度逐渐增大,Yz,Mz和Rz的群落恢复度分别为25.0%,43.3%和52.3%,Oz的群落恢复度为88.2%;不同经营模式中,D1和D2的群落恢复度相差较小,分别为51.9%和49.1%,M2与D1和D2的群落恢复度相差较大,且恢复度最小,为37.8%。不同纬度中,除幼龄林外,均为中纬度的恢复度最大。Bray-Curtis指数恢复速率最慢,31年时才达到峰值;生态?恢复速率居中,28年时达到峰值,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恢复最快,21年时达到峰值。通过逻辑斯蒂拟合模型可知,如果要恢复到潜在参照系统状态的95%,从Bray-Curtis指数、生态?、土壤-生态水文功能指数和群落恢复度模拟值得出,达到0.95以上的时间分别为100年、86年、85年和91年;且120年后各指标恢复速率非常缓慢,速率均在每十年0.1个百分点以下,可认为群落此时基本已经恢复到潜在参照系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近自然恢复论文参考文献

[1].王瑞东,高永,党晓宏,蒙仲举,张格.近自然恢复状态下荒漠草原不同群落表土粒度特征研究[J].草地学报.2019

[2].秦佳双.不同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特征及近自然恢复状态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19

[3].熊元武.近自然恢复湿地植被演替与营养盐去除的相互作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4].田启航.基于捐赠土壤种子库的植被近自然恢复技术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

[5].李静文,施文,余丽凡,罗虹,达良俊.丽娃河受损退化生态系统的近自然恢复工程及效果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6].孟京辉.海南岛热带退化天然次生林近自然恢复和经营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

[7].王国玉.河岸带自然度评价与近自然恢复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

[8].董建文,黄启堂,陈世品,林金国.杉木林迹地近自然恢复苦竹群落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

[9].高阳,高甲荣,刘瑛,寇忠泰,段红祥.河道近自然恢复措施及其生态作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7

[10].闫德仁,石瑾,任建民.库布齐沙漠东缘沙地植被近自然恢复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4

标签:;  ;  ;  ;  

近自然恢复论文-王瑞东,高永,党晓宏,蒙仲举,张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