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复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复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伟燕[1]2003年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复用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本文对工作流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现状作了概述,分析了企业采用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好处和现有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不足。经深入研究本文认为:组织的管理、业务与活动,经过规范、归纳和抽象分析后可以工作流来表达;工作流又可以分解为“流”和节点,其流的形式变化是很少的,流的结构形式也是不变的,而节点的构成与结构的全集也是有限已知不变的;对流和节点的活动可以分解为若干个不变的处理引擎予以实现,由工作流管理系统激活各种具体的工作流,调用和控制流与节点的相应处理引擎。工作流定义软件可让用户按照自己管理、业务和活动的需要,定义和改变各种不同的工作流,并存入到工作流库中。而工作流管理系统则解释、激活和控制工作流库中的工作流,并调用或激活相应的流和节点的处理引擎,实现组织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达到针对不同组织和业务管理所需应用软件的高度复用性。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对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系统组织结构与相互关系、工作流定义程序、工作流结构与模型、工作流引擎程序和工作流管理与控制都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设计,并实现了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模型、工作流定义程序和工作流管理与控制引擎。其中数据模型的设计和实现是与具体数据库无关的,而且是开放的,这样可以方便的将其部署到不同的数据库中,实现了数据模型的较好的复用性;工作流定义程序可将不同组织和不同的管理、业务与活动经过规范、归纳和抽象后以工作流的形式表达,该程序具有很强的复用性。工作流结构模型可以表达各种工作流,也可为各种管理、业务与活动的表达所复用。工作流引擎程序是流和节点的分解元素的处理程序,也即是各种管理、业务与活动分解元素的实现程序,它可被各工作流的管理所调用,具有最高的复用性。整个系统都采用Java技术来实现,充分的利用了Java技术的平台无关性和“Write Once,Run Anywhere”的特性,这也为很好的复用此工作流软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最后提出:软件复用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在应用层次对软件的复用,同时也是软件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对工作流技术中的复用性进行研究,可以使相应的工作流产品具有很高的通用性,能够在各行业的应用中作为一个整体被复用,也必将是工作流技术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朱韦桥[2]2007年在《软件复用技术与工作流技术及其在MIS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MIS有很多开发方法,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开发方法已难以适应复杂和多变的应用需求。如何改进MIS开发进程,引入新的开发方法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对软件复用技术及工作流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相关概念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详细论述了复用技术的关键技术,对软件复用技术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基于软件复用双生命周期模型的应用系统开发模式;然后又研究了基于工作流技术进行应用系统开发的方法。针对MIS领域,提出采用基于工作流和软件复用技术的软件开发框架,将J2EE体系规范、构件技术、工作流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构件作为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元素,使MIS应用系统可以快速高质量的搭建,建成的应用系统具有较强的可管理、可维护能力,同时拥有最强的需求变化响应能力,并通过构件积累来持续积累软件知识财富。最后,结合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叁层B/S结构的基于软件复用技术和工作流技术的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系统。

蔡静[3]2008年在《软件复用技术在PDM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品数据管理是一门用来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信息(包括零件信息、配置、文档、CAD文件、结构、权限信息等)和所有与产品相关过程(包括过程定义和管理)的技术。以产品为管理的核心,以数据、过程和资源为管理信息的叁大要素,以静态的产品结构和动态的产品相关流程为主线,为企业提供基础数据管理的平台。随着产品数据管理(PDM)软件的可维护性问题和用户的复杂性要求日渐突出,普遍存在重复劳动多、开发周期长等问题,“软件危机”逐渐显露出来。而软件复用技术是软件业界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软件危机”和日趋复杂的软件需求而提出的一种对策。软件复用就是重复使用以前开发活动中积累或使用过的软件资源,减少重复劳动,提高软件生产率。PDM系统具有软件规模大,开发周期长等特点,但其本身存在一些一致性和不变性,奠定了它们的可抽象性和可复用性的基础。本文从软件复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开始,分析软件复用技术在PDM系统开发中出现的必要性,并介绍了PDM系统的概念及主要功能;结合PDM系统的特点和开发实践,成功地将软件复用技术应用到天工PDM系统的设计中去;设计基于软件复用的天工PDM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系统的几个功能模块,包括BOM表、工作流管理和项目管理;总结了天工PDM系统中涉及的代码复用技术、组件复用技术和框架复用技术等软件复用技术,其中代码复用是最基础的复用方式;软件组件技术(即软芯片)是系统软件复用的核心;软件框架是系统软件的骨架,是一种大粒度的、抽象级别较高的软件体系结构进行复用,并能够为组件的组装提供基础和上下文,组件的复用率也相应增大。从系统开发的全局来考虑天工PDM系统的软件复用,加快了开发的速度,提高了系统的可集成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等性能。

李霞[4]2009年在《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软件复用思想的提出及复用技术的应用,对软件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软件构件技术是支持软件复用的核心技术,可复用构件的设计、开发和使用可以提高软件的质量、降低开发的成本。尽管人们已经接受并认识到软件复用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能够系统化使用软件复用的不多。在软件系统开发中,如何满足用户需求日益得到关注,却很少考虑在此前提下,构建适合系统并能为同领域软件开发使用的软件构件。本文首先从软件复用技术和软件构件技术理论入手,研究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在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按照软件复用原则识别可复用机会,制成可复用构件运行于软件系统开发中。其次,面向业务的构件设计将系统划分为不同层次,通过组装功能自治的各个业务构件,实现大粒度复用以及动态组合复用构件。基于数据耦合的构件对需求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构件的添加、修改等操作不会影响整体的构架和性能。最后,基于构件复用技术的信息系统开发模型,将从整体上指导信息系统的开发,主要实现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的复用,同时抽取具有复用价值的软件构件,方便领域中其他系统的应用。具体应用中,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能够解决银行CRM的信息整合和接口服务,有效地利用银行业中的各种资源。通过信息收集处理封装为构件化模块,建立可供各种业务复用的功能构件模块库,按照业务层次和粒度的不同要求,完成软件复用和系统功能的重构,提高整个银行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

汪毅[5]2012年在《基于语义的服务流程复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服务流程将工作流管理和服务计算两个领域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一种很有前景的分布式协同系统的实现方案。服务流程体现了解决某个问题的步骤及这些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认为服务流程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可重用的知识。为了使服务计算成为问题求解的智能化集成环境,本文结合语义技术针对服务流程的知识复用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服务流程模型统一描述机制的研究。服务流程的模型表示了其设计者解决问题的知识,而目前存在许多的流程模型描述机制,这些描述机制在表达这些知识时存在很多的差别。作为服务流程各种复用技术的基础,需要设法将这些用不同描述机制表示的流程模型转换为统一的描述机制。本文提出使用流程结构树作为服务流程模型的统一描述机制,设计了将其他流程模型描述机制描述下的流程模型转化为流程结构树的方法,并分析了相关算法的性能。(2)服务流程语义描述机制的研究。本文将服务流程的语义分为目标语义和语境语义,目标语义表示服务流程或服务活动要实现的功能目标,语境语义表示服务流程用户的应用语境。本文分别给出了这两种语义的定义、功能及其模板配置方式,用具体示例做了说明,并比较了二者的区别。(3)基于目标语义的服务流程知识复用技术的研究。根据对服务流程知识复用的不同需求,本文描述了一个基于目标语义的服务流程知识复用架构,将服务流程知识复用分为流程匹配和流程复合,又将流程匹配分为基于例化关系的流程匹配和基于水平关系的流程匹配两种类型。本文分别提出了实现这些复用功能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相关算法的性能。(4)基于语境语义的服务流程修改知识复用技术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个通过比较修改前后的流程自动获取流程修改序列的方法,讨论了怎样用数据挖掘方法发现流程修改和用户语境变化之间的关联性,设计了将可能的流程修改操作组合成可行修改序列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相关算法的性能。(5)服务流程智能复用原型系统的实现研究。根据上述研究的成果,开发了一个整合所有复用功能的原型系统。本文介绍了该原型系统的框架,并介绍了其各个模块的应用细节。

张昭玉[6]2004年在《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件复用是指用已有的软件成份构造新的软件系统。即在开发新的应用系统时,重复使用以前开发活动中曾经积累或使用过的软件资源。这些软件资源不仅包括源代码,还包括软件开发方法、需求规格说明、设计结构、开发工具与支撑环境、测试分析数据和维护信息等。可以被复用的软件成分一般称作可复用构件,构件是软件复用的基础。 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的是本文讨论的核心内容。研究证明,软件复用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软件质量,而且也是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的重要途径。目前,复用技术已成为软件工程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 (1) 全面介绍了软件复用的基本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讨论了当前流行的构件技术、常用的构件规范。并简要介绍了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设计方法,统一建模语言(UML),统一开发过程等。 (2) 重点讨论了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过程。该过程包括领域工程和应用工程两部分。领域工程面向特定领域,针对领域内的现有系统进行分析,获得领域模型,然后再根据领域模型得到领域框架和领域构件,并加入构件库中。进行软件系统开发时,根据需求从构架库中检索出符合条件的构架,以构架为依据从构件库中检索出适当的构件,依据实际需求对构件进行调整和修改、或构造新的构件,组装成系统,测试并投入运行。给出了一个软件复用过程模型,该模型是以复用已有构件为基础的,所有模型使用UML描述。 (3) 以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为例,介绍了在该过程的指导下,如何采用基于构件的技术开展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并采用领域构件进行组装,实现系统的功能,从而进一步阐述软件复用技术。

李朝辉[7]2005年在《基于构件复用技术的组态模型及平台研究》文中提出软件构件从概念提出到现在业界形成一定的共识,经历了几十年的演化;与计算机硬件技术相比,进展缓慢。计算机硬件虽然十分复杂,但建立在技术复用思想基础之上的开放性、标准化技术体系,实现了技术的不断有效积累和开放竞争的市场,进而形成了以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化成熟生产工业。而软件产业却面临着高失败率、很少按时交付,经常超出预算成本等危机,形成投入高、风险高却不一定能产出高的产业特征。如何借鉴硬件技术以及其它行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复用为手段,以提高软件生产力为目标的软件构件技术是需要密切关注的研究课题。基于构件复用技术的关键问题有:构件的抽取、设计与实现、构件的集成与组装及其运行支撑平台。本文针对这些关键问题侧重于实际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 在讨论传统软件开发方法及软件构件技术复用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工业控制自动化领域的组态概念,提出了一种构件化可重构软件系统组态模型(ComponentBased Reconstructive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odel,CBRSCM),阐述了其机理及其软件开发过程。其含义是:在一定的软件体系结构基础上,用系统的宏观逻辑组态描述联结实现系统具体功能的软件构件,定制组装成完整的应用软件系统。该模型具有如下特点:① 构件化大大加快了应用系统开发的速度和效率;② 逻辑和实现的分离明显改善应用软件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重构性;③ 系统逻辑组态描述能始终保持应用软件系统应用和需求的一致性。2、 借鉴操作系统的微内核思想设计了一个面向中小学信息管理领域的信息系统组态平台(Configuration Platform of Information System,CPIS),并实现了其原型系统。信息系统组态平台主要由主体框架MF(Main Frame)、可复用构件库系统RCLs(Reusable Component Library system)、图形组态界面GCI(Graphic ConfigurationInterface)、工程管理PM(Project Management)、工程上传PU(Project Upload)5部分组成。结合页面组态、页面编译转换、数据库组态等功能模块阐述了其组态机理;在COM/DCOM构件对象复用模型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该信息系统组态平台中构件动态组合的业务构件模型,建立了构造适用于该信息系统组态平台的构件标准。信息系统组态平台的实现为基于构件的特定领域应用系统组装建立了支撑平台。该平台具有直接面向最终用户、操作简便、高效快捷、易扩展和个性化组态定制等特点,并通过了由教育部电化教育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鉴定会。目前,使用该信息系统组态平台可以针对中小学校园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组态定制开发。3、 给出了一种基于UML(Unified Model Language)的特定领域构件抽取方法(UML-based Abstraction Method of Component for Specific Domain,UAMCSD)。它基于构件复用技术的组态模型及平台研究是在获取领域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从UML视图到领域模型的两次映射来抽取可复用构件;它首先将统一建模语言中体现静态建模、动态建模的用例图、类图、行为图、活动图等一系列连续的可视化建模视图引入到领域工程中,使它们分别映射领域的需求视图、结构视图、行为视图和实现视图,进而映射为领域分析模型、领域设计模型、领域实现模型,从而对特定领域分析抽取可复用构件。基于UML的特定领域构件抽取,有机地将面向构件的思想和领域建模联系起来,充分调动uML的多视点建模机制,从不同应用层次和不同角度对领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从而建立灵活、便于扩充的领域模型。 4、在领域构件设计实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工智能框架知识表示的构件描述力-法,解决构件描述、分类、检索等构件复用关键性问题;利用框架表示的推理特性,建立了基于规则推理和功能粒度的构件搜索匹配算法,提高了构件搜索效率和准确性。并设计了存储和分类管理软件构件的可复用构件库系统,它采用RDMS来存储构件的说明描述部分,用文件系统来存储构件的实体部分,两者之间通过一种映射建立链接;这样既保留了RDMS的高效查询特性,又保留了文件系统的存储灵活性 5、结合组态定制开发实例,提出了面向客户定制的软件组态开发模式(Softwareoevelopment Pattem for eustomer一odented Connguration,SDpCOC)。它是在系统思想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领域工程、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等先进软件技术、借鉴并行工程及组态概念,依赖从软件产品到软件过程的全面优化,实现缩短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目标。与其它开发方法相比,面向客户定制的软件组态开发模式更重视基础工作和标准化工作,更注重软件开发技术与软件开发过程管理的紧密结合。它具有如下特点:①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以实现快速响应;②直接面向最终用户,始终保持软件应用和需求的一致性;③提高开发规模,降低开发成本,以实现规模经济;④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以实现范围经济。关键词:信息系统、组态模型、软件构件、软件体系结构、领域工程、应用工程 组态平台、软件组态开发模式、构件库、框架表示、构件检索

王晓晓[8]2016年在《银行安防嵌入式系统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银行安防嵌入式系统肩负银行安全的重任,为达到更高的安全级别,功能需求越来越多,业务逻辑也愈来愈严谨,导致系统变得庞大又复杂,开发工作难度相当大。在此背景下,本文在研究分析系统总体方案的基础上,运用工作流网和复用技术,设计并实现高度安全的银行安防嵌入式系统。基于需求的分析结果,完成银行安防嵌入式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针对系统的需求,本文从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与非功能需求四方面加以细化,并据此研究和比较两种实现思路:基于银行安防子系统和基于银行内部功能分区的思路,最终通过优劣分析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方案。采用工作流网设计系统业务流程,提出合理工作流网扩展约束定理。本文门禁流程复杂、过程繁琐,相较于普通流程图,兼具图形、数学和验证于一身的工作流网更适合本文。通过普通门禁与本文门禁流程的对比,发现加入约束后的工作流网仍然是合理的,进而引出了定理。并使用YAWL Editor分析普通门禁和本文门禁的工作流网,从而验证流程和定理的正确性。通过复用技术在硬件开发和软件开发中的使用,降低开发的复杂度,设计并实现银行安防嵌入式系统。在硬件开发中,复用技术自顶至下依次是硬件电路板复用、主处理器复用和外围电路复用;在软件开发中,复用技术从粗到细可分成分析复用、设计复用以及代码复用。通过统计或者分析系统规模、系统工作量和系统成本,经过系统在银行营业网点的试点与测试,表明系统采用的总体方案、工作流网和复用技术有效降低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难度,提高了系统的质量。

方华[9]2005年在《基于构件/服务的水文预报领域复用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面向对象技术出现并逐步成为主流技术,为软件复用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软件构件技术是分布式对象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它被视为实现成功复用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目前的一些软件构件技术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它们还存在紧密耦合、跨平台集成困难等一些问题。Web Services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它是对象/构件技术在Internet中的延伸。构建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领域应用,有效解决了异构构件开发技术集成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系统的伸缩性、可用性,实现应用间无缝集成和信息共享,减少开发、部署的投资和时间。 水文预报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方法、函数库,且业务流程较容易划分,具有很高的复用价值。在水文预报领域已经出现了通用函数库等一些具有复用性质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开发的效率。然而在这些传统水文预报应用还存在着复用粒度较小、不适应Web应用等问题。开展适合水文预报领域应用的复用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水文预报领域为研究背景,研究适合该领域应用系统开发的有效的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体系结构。论文的研究目标是充分利用构件复用技术,来解决水文预报领域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的效率和质量问题。在研究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和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本文针对领域应用的需求,提出了一个基于构件/服务的水文预报领域应用解决方案,并给出了基于此方案的洪水预报系统的开发实例。 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系统研究了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和Web Services技术,给出了面向服务的领域构件复用过程,实现了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和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融合。 2、针对水文预报这个特定领域的应用特点及传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基于构件/服务的水文预报领域应用方案,方案将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和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合理结合起来,采用多层体系结构,使系统具有松散耦合、异扩展、功能可重构、跨平台实现等特点,有效解决了水文预报领域应用中存在的复用粒度不高、不合适web应用等问题。 3、在方案的指导下,选取洪水预报系统作为水文预报应用开发的一个示例,通过对典型洪水预报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完成了洪水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

孙刚[10]2004年在《软件复用技术的研究及在ERP项目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软件规模和复杂性的不断提高,软件危机愈加明显暴露出来。ERP 系统作为先进的企业资源规划软件其市场前景喜人,但是开发上存在周期长、稳定性较难保证、资金投入大等问题。软件复用被认为是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软件质量的主要途径。把软件复用技术系统地应用到 ERP 等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中来,必将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论文通过对软件复用技术本质的研究和 ERP 等大型软件系统的深刻理解,提出了从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转化为面向复用的软件开发模式的实施方案,然后结合大型ERP 系统开发实践,对该方案进行验证和扩展,为大型软件开发中实施复用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复用技术研究与应用[D]. 张伟燕.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 2003

[2]. 软件复用技术与工作流技术及其在MIS中的应用[D]. 朱韦桥.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2007

[3]. 软件复用技术在PDM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 蔡静.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4]. 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应用研究[D]. 李霞. 大连海事大学. 2009

[5]. 基于语义的服务流程复用技术研究[D]. 汪毅. 上海交通大学. 2012

[6]. 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研究[D]. 张昭玉. 武汉大学. 2004

[7]. 基于构件复用技术的组态模型及平台研究[D]. 李朝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05

[8]. 银行安防嵌入式系统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 王晓晓. 华侨大学. 2016

[9]. 基于构件/服务的水文预报领域复用技术研究与应用[D]. 方华. 河海大学. 2005

[10]. 软件复用技术的研究及在ERP项目中的应用[D]. 孙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4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复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